支气管扩张影像表现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2
支扩的影像学表现描述
支扩的影像学表现描述是指肺支扩张的影像学表现,通常指根据X
射线胸片上支气管分支的结构变化来描述。
正常情况下,支气管的走
行很直,它们相互分离,没有明显的弧度,呈现出“铁丝网”状。
但是,肺支气管扩张时,X线胸片检查中多会出现支气管弧度明显
增大、支气管弯曲变成S型,或呈现出rapidly progressive等状态。
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能有支气管内囊性改变,如囊肿、肿瘤等,并且
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支气管门脉混合病变影。
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征可以有很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也有
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
1、支气管弧度明显增大,支气管弯曲变成s型,水平或垂直方向
上伸缩变形,或支气管鳞状扩张等;
2、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能出现支气管内囊性改变,如囊肿、肿瘤等;
3、多个支气管门脉混合病变影,结节状、条索状或模糊状;
4、周边的肺野炎症反应尤为明显,可见肺野细小浅表斑块影及纵索状
结节状斑块影;
5、肺野局部积液,表现为钙化斑块影。
支气管扩张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的异常持久扩张和炎症导致的气道壁破坏。
支气管扩张通常是由感染、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相关的要点。
诊断支气管扩张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痰,并常常伴有乏力、体重减轻、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能有时会加重。
此外,有时还可能出现夜间或清晨咳嗽。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和CT扫描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影像学评估方法。
X线胸片可以显示异常气道形态和扩张程度,而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包括气道的形态、位置和扩张程度,病变的大小和分布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并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3. 咳痰培养:咳痰培养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患者的咳痰样本中分离和鉴定细菌,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指导临床治疗。
通常情况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痰培养结果显示存在多种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等。
4. 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气流动力学的变化。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吸气峰流速(PIF)。
支气管扩张患者通常会显示吸气和呼气功能受损的特点,如气流受限、过度膨胀和肺容积增加。
鉴别诊断是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也是一种气道阻塞性疾病。
与支气管扩张不同的是,COPD通常由吸烟引起,而且其气道阻塞是可逆的。
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2.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过敏和气道高反应性。
与支气管扩张不同的是,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和气喘症状,如喘息、气促和胸闷等。
支气管扩张症与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影像鉴别1. 引言1.1 支气管扩张症与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何异同?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表现中,最常见的是支气管扩张和囊状扩张。
支气管扩张呈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扩张,呈“飘带征”;而囊状扩张则呈现为囊状影像,常见于肺实质内,形态不规则。
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中,还可见支气管壁钙化、壁结节等表现。
相对而言,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更倾向于多发性囊状影像。
这些囊肿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大小不一,常见于肺外周。
支气管扩张症与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在影像学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囊状影像的分布特点。
对于临庮医师而言,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以及详细的影像学表现,才能更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
2. 正文2.1 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表现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影像表现在CT和MRI检查中具有一定的特征。
在CT检查中,支气管扩张症的表现主要包括:支气管明显扩张,呈囊状或漏斗状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炎症,可导致管壁钙化;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或黏液充盈,形成“萎缩性肺动脉征”;支气管扩张常伴有肺实质的气肿,形成囊肿样改变;支气管扩张导致周围肺组织纤维化、牵拉,表现为肺组织的牵引性索条。
而在MRI检查中,支气管扩张症通常呈现为支气管壁明显增厚,信号强化明显,支气管腔明显扩张,周围肺实质呈低信号,可能伴有胸膜增厚以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支气管扩张症在影像学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明显,管壁增厚,伴有黏液栓及肺实质的囊肿样改变,诊断通常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2 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表现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肺部异常,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被发现。
该病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 影像学特点:多发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在X线胸片或CT检查中呈现为多发性、囊状或囊状实性影像,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影像,并且边界清晰。
支气管扩张:印戒征轨道征总有故事,被影像发现西南放射爱你如初恋,保持激情和进取!1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支气管扩张:印戒征+轨道征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应用,能够精细显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对于微小病变的显示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支气管的扩张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往往伴有支气管气道的慢性炎症、感染性疾病侵袭到支气管壁所导致。
在支气管扩张的区域可见局限性肺气肿、马赛克以及支气管血管束牵拉移位等。
判断支气管扩张症的MSCT表现,依据病变的程度、走行方向扫描层面有一定的关系。
而印戒征和轨道征见于柱状支气管扩张,正常支气管管径稍小于伴行的肺动脉,若支气管管径大于伴行的肺动脉直径,且此时的走行方向与扫描图像层面垂直,即构成特征性的印戒征。
▲图:支气管扩张,印戒征,支气管扩张旁边伴随肺动脉影。
当扩大的支气管走行与扫描图像层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征。
扫描层面有时与支气管不垂直或平行时,可以通过图像重建弥补。
▲图:右肺中叶炎症导致静脉曲张样支气管扩张,双轨征;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内外光滑,呈一串葡萄状,气液平面是其特征性表现;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呈蚯蚓状纡曲,管壁增厚不规则。
▲图:柱状支气管扩张,在扩张的支气管与扫描层面平行时,出现双轨征。
黏液嵌塞征是支气管扩张症比较少见的征象,是由于支气管分泌物贮留于扩张的支气管内所致。
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伴有叶段的肺萎缩,表现为较大的肺动脉和主或叶支气管的移位,邻近肺段内的支气管和肺血管结构的重新排列,在萎缩肺中可见增粗的含气支气管征。
▲图:黄箭头及圆圈:静脉曲张样支气管扩张,双轨征;黄圈:支气管粘液栓塞。
▲图: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肺叶局限性萎缩,结构紊乱。
小结:印戒征及双轨征是鉴别支气管扩张特征性表现,也是与其他囊性肺疾病的一个辅助征象。
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鞘增厚、支气管管腔粗细不均匀、肋胸膜下1cm范围内可见支气管等伴随征象均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完。
支气管扩张诊断症状依据有哪些?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气道持续性扩张和破坏,导致慢性的黏液潴留及反复的感染。
这种疾病造成了支气管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呼吸功能和气道清洁性。
支气管扩张的确诊需要依据一系列症状和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下面将详细介绍支气管扩张诊断的症状依据。
1.气道慢性症状: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长期的咳嗽,特别是在早上清晨或夜间更为明显。
咳嗽剧烈,伴有大量黏液痰的咳出。
同时,痰中可能发现带有脓血和腐臭气味的黏液,而这种痰的特点也表明了支气管扩张的存在。
伴随着咳嗽,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和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常与感染有关。
2.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气道炎症和黏液潴留导致的,这使得支气管变得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
因此,支气管扩张患者往往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感染的表现包括咳嗽加重、痰量增加、痰中黏液带有腐臭气味等。
有时,感染还会导致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依旧持续反复出现可能提示支气管扩张的存在。
3.肺功能检查异常: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的肺功能通常会出现阻塞,表现为气流受限,呼气流量减慢。
还有可能出现肺活量减小和FEV1/FVC(用于评估气流受限的指标)降低。
这些异常结果反映了气流受限的程度,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4.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支气管扩张的直接证据。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扫描。
在X线检查中,可以观察到支气管壁增厚、扩张以及支气管壁的破坏等特征。
而胸部CT扫描则可以更为明确地显示支气管的情况,包括支气管扩张、形态异常和痰栓等。
5.痰培养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若患者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则可以进行痰培养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感染的病因。
痰培养可以显示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同时也可以进行对细菌的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1)】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的CT及HRCT表现,评价其在诊断支扩中的价值。
方法:56例临床及胸片疑支扩行CT检查,15例CT发现可疑区域加行HRCT检查。
其余6例CT或HRCT未发现支扩者行支气管造影。
结果:56例可疑患者发现53例支扩,普通CT诊断38例,HRCT诊断12例,支气管造影诊断3例。
常见CT表现为环状影、轨道征、印戒征、曲张征、粘液嵌塞征。
结论:CT 结合HRCT对支扩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可替代大部分支气管造影。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CT;价值支气管扩张症(以下简称支扩症)的传统诊断方法依赖于支气管造影,它能很好地显示支扩的存在、分布范围及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然而,支气管造影是一种有创痛苦的检查方法。
近年来随着CT的逐渐普及,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的运用,给支扩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实用的诊断方法。
现将我院56例可疑为支扩患者的CT及HRCT的表现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56例临床症状及胸片怀疑支扩,有53例诊断为支扩。
男30例,女24例,年龄范围18岁~60岁,平均43岁,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者35例,反复咯血者50例,发热10例。
CT检查:56例均行常规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 Esprit CT 机,患者取仰卧位,于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扫描,从肺尖到膈顶,常规扫描层厚、层距各10 mm。
15例CT发现可疑病变区加行HRCT,层厚2 mm,层距2 mm,连续扫描。
支气管造影:6例CT或HRCT未发现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造影检查,造影剂用76%泛影葡胺、羧甲基纤维素纳和磺胺嘧啶混合乳剂。
每例分别行左右两侧支气管造影,摄正斜位片。
2 结果56例可疑患者发现53例支扩,普通CT发现38例。
15例CT仅见局部肺纹理增多和或局限性肺气肿,于该区域加扫薄层HRCT,又发现12例支扩。
另6例CT或HRCT未发现异常者行支气管造影,发现3例支扩,其中2例为轻微柱状支扩,1例为轻度曲张型支扩。
支气管扩张的CT诊断分析目的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治疗并随访确诊支气管扩张症56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CT扫描,并在常规CT扫描发现病变部位及其他可疑有病变部位加扫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少部分病例加扫全肺薄层HRCT。
结果经CT扫描发现支气管扩张38例,敏感性为679%,行高分辨率CT扫描发现支气管扩张56例,敏感性为100%。
结论CT尤其是HRCT对支气管扩张具有很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两种扫描方法结合应用具有高效、安全、简便、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支气管扩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在CT尚未问世之前,多以临床,X线胸部平片及支气管碘油造影对其进行诊断,但是以X线胸部平片,支气管碘油造影诊断的总体效果不甚理想,而随着CT检查技术的改进,已逐步取代支气管碘油造影而成为最常用的检查技术。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及CT确诊的56例支气管扩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及CT确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2~76岁,平均464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吐痰、反复咯血、肺部反复感染、发热和胸痛等。
12仪器采用型号为Philips Mx8000 Dual双排螺旋CT机扫描。
13方法所有患者取仰卧,扫描前训练患者屏气,在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从肺尖到肺底行常规螺旋CT扫描,层厚、层距各10 mm,螺距为1,然后在常规CT扫描发现病变部位及可疑有病变部位补充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层厚2 5 mm,层距2 5 mm进行连续扫描,骨算法重建,少部分病例行全肺HRCT扫描。
由2~3名有经验的CT室医师对患者的CT片结合机器的电影功能进行反复观察并分析。
14诊断标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1],按扩张的形态分为柱状型、静脉曲张型、囊状型和混合型。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新诊断方面,根据多个指南的共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临床表现方面,病人多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笑等为主要症状,兼有肺功能下降的症状。
影像学检查采用胸部X线片、CT及支气管造影等方法,通过观察支气管壁的扩张情况来诊断该病。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时间曲线等,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痰涂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现有的诊治指南主要侧重于症状的缓解、炎症的控制和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粘液溶解剂等。
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主要是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减轻喘息及肺功能下降症状。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方面常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减少黏液分泌,并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粘液溶解剂的使用可以减少黏液的粘稠度,促进黏液排出,减少感染的发生和复发。
除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呼吸肌力训练和饮食指导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力和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
呼吸肌力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肺活量。
饮食指导可以提供适合患者的营养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针对支气管扩张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心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针对肺部感染,应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
对于肺心病患者,应根据其病情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总之,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经过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诊治指南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相信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将会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