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ppt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 _2302_2214_20101217131003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4
西南交大的课件第1节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概述《列控车载设备》、《列控地面设备》徐啸明,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闭塞与列控》付世善,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CBTC的发展前提和前景19世纪中叶出现火车之后,立即就有人研究如何控制火车安全运行问题。
早期,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所以采用人骑马作为列车运行先导,以后又用过在一定距离设置导运人员,挥旗来表达列车可否安全前行。
1930年在英国开始第一次应用横木式带灯光的信号机,而美国在1932年采用在柱子上挂黑球或白球来对列车指示停车或通过。
1941年臂板信号才正式诞生在英国。
1932年莫尔斯电报机发明后,很快就引人到铁路。
1941年英国人提出闭塞电报机专利,并于1951年在英国铁路获得普及应用。
1976年发明了电话,又为铁路应用构成电话闭塞,这种方法至今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洪水后等应急时尚有应用。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应用路签机和路牌机方法,1979年英国人泰尔(Tyres)发明电气路牌机,即两相邻车站各有一个路牌机,它们之间有电气联接,两站之间有列车运行,一定要领到一个路牌才能作为运行的凭证。
而在平时,在一个时间内只允许有一个路牌从中取出,以此保证行车安全。
1999年英国人韦布和汤姆森( Webb and Thomson)发明了电气路签机,它工作原理与电气路牌机相似,即平时在一组路签机中只能取出一枚路签供运行的列车司机作为行车凭证。
从宏观来分析,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际上包含下列几个部分:1. 车站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它一般以车站联锁来表达。
在一个车站内,将车站内的道岔,进站、出站、调车信号机,车站主干线、车站股道等三大部分之间按一定联锁关系构成系统,为列车创造行车进路或调车进路,它既要保证行车安全,又要保证行车效率。
2. 区间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它是指列车在所有车站与车站之间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它们的安全运行、提高行车效率和提供信息。
3. 驼峰编组站运行控制系统从逻辑控制使用来区分,上述三方面系统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独立,它们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使用等可以彼此不相干。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引导案例】目前,在新建地铁信号系统的方案选择上,采用CBTC无线AP (无线接入点)接入方式的线路已越来越多。
采用AP接入,具有成本较低、通信带宽高、可部分使用商用设备、安装调试方案灵活和施工时间短等优点。
现在我国在建或改造的地铁线路中,采用无线AP接入的有北京地铁4号线、l0号线和深圳地铁2号线等。
欧洲ETCS计划,为了实现欧洲铁路互联互通,车载设备采用ETCS总线,可以灵活地支持与各种传统设备及ETCS车载设备的通信;传输设备有欧洲应答器和欧洲环路,即数据传输速率为565kb/s的磁应答器和采用漏泄电缆的环路;欧洲无线也在进行工程实施。
ERTMS系统是为了适应欧洲铁路互联互通的目的,它集联锁、列控和运行管理于一体。
西班牙的马德里—巴塞罗拿线采用该系统,列控系统符合欧洲铁路统一标准ETCS二级标准,速度监控方式采用一次连续速度曲线控制模式(又称目标距离一次制动模式曲线方式),列车占用靠UM2000轨道电路,列车定位靠欧洲应答器,车与地双向传输靠无线数传。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l)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列车控制系统。
相对于固定闭塞而言又把它称为移动闭塞。
移动闭塞是目前线路能力利用效率更高的列车闭塞方式。
与固定闭塞方式相比,移动闭塞相当于将区间分成了无数个细小的、连续的闭塞分区,它使得列车间的安全信息传递得更为频繁、及时和详细。
因为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比固定闭塞更优地确定列车的位置和传输列车信息,所以移动闭塞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动态运行确定更小的列车间隔。
同样,取消固定闭塞所需的轨道设备也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并且利用列车和路边设备的传输信息通道也可以传输与列车实时运行有关的操纵信息,以提高管理能力和诊断故障设备。
因此,采用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铁路的需要。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摘要: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通信、信号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其职责是确保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
如何展现列车安全、快速、高效的运行是目前铁路领域丞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现有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将通信、信号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来实现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确保列车安全、高效的运行。
关键词:铁路安全;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引言由于CBTC和现在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传统的安全设计及分析方法已难以满足其要求,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系统化安全设计和分析的方法。
形式化方法(oFmralMeth闭s)是基于离散数学和形式逻辑的一种方法,它采用形式语义符号和工具表述所要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并根据系统规范对系统的性质和正确性进行严格证明。
文章以列车防护软件的安全设计为例,把形式化方法应用于CBTC的设计开发中,对于提高CBTC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研究背景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简称为CBTC)技术,是一种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技术。
它定义为:利用(不依赖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双向大容量车-地数据通信和车载、地面的安全功能处理器实现的一种连续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用以代替轨道电路作为媒体来实现列车运行控制,典型的CBTC系统如图1所示。
CBTC系统的突出优点是车地双向通信,而且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信号系统能够突破传统的固定闭塞运行模式,转为移动闭塞模式,同时可减少区间敷设电缆和日常维护工作,具有适度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灵活组织双向运行和单向连续发车,容易适应不同车速、运量和不同类型牵引的列车运行控制等优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