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放紧线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2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配电线路的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明。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5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应制订不低于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第1.0.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查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无锈蚀;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湍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2.0.2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0.4条由用黑色金属制造的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第2.0.5条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符合规定。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架设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指导电力工进行电力线施工作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架设作业。
三、电力外线架设作业规程:1 架空线路的立杆工程1.1 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与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1.2 挖坑: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
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
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坑深允许偏差不超过50mm。
1.3 底盘就位:用大绳拴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
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
采用现浇底盘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坑内,再找平,拍实。
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
1.4 横担组装A、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
应大于+100mm,-50mm;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大于20mm。
B、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
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
然后,安装连板,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
a. 1Kv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可采用水平排列;最大档距不大于50m时,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400mm,但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10KV及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b.横担的安装:当线路为多层排列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高压、动力、照明、路灯;当线路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不宜小于200mm;直线杆的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 度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c.螺栓的穿入方向一般为:水平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入,开口销钉应从上向下穿。
d.使用螺栓紧固时,均应装设垫圈,弹簧垫圈,且每端的垫圈不应多于2个;螺母紧固后,螺杆外露不应少于2扣,但最长不应大于30mm,双螺母可平扣。
e.用水泥砂浆将杆顶端严密封堵。
C、安装针式绝缘子,并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大庄供电所10kV 及以下
架空线路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号:2011-YN-18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沂南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部提出。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汇编起草单位:大庄供电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起草人:邵明华、李守红、李学才、屈长进初审:祖洪忠
会审:高更树
批准:刘庆涛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于2011 年10 月15 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委托乡镇电管部负责解释。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大庄供电所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杆塔基础、立杆、放线、紧线等施工(其他项目施工可参照执行)。
二、引用标准:
GB- 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 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Q/CSG11105.4-2008《国家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编写《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三、施工流程控制:
1.准备阶段
工作任务
施工作业现场简图:
施工地段
施工准备
注:施工负责人在开工前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四措”、安全技术交底以及施工方案等进行学习。
人员分工情况
工器具
1.6个人防护用品
2.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作业风险评估
3•
作业阶段 作业前工作
作业内容
4 •结束阶段
质量检验
竣工验收。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摘要:近年来,10kV以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线路的网络覆盖区域逐渐加大,其在我国的整体电网运行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例。
而架空配电线路作为10kV 以及以下的配电网络运行的主要环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做好其导线的架设与安装工作,以避免配电运行中各种故障的出现。
本文就以10kV以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网络的架空配电线路作为主要内容,谈论了其导线的具体架设工作及安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10kV以及以下配电网;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架设与安装随着10kV以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网在我国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电网架空配电线路的建设也开始逐步健全,而当前架空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则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对于低压配电网络的应用。
配电网管理人员要切实地避免运行中问题的呈现,就必须对架空线路的导线实施有效的架设以及安装,确保其导线的安全稳定运行为配电线路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本文则主要谈论了10kV与以下的低压配电网络中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架设以及安装工作,以求推动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健康运行。
一、10kV以及以下的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架设准备低压配电网工作人员在为架空配电线路架设导线时,首先必须做好工程假设的准备工作,为具体的架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而10kV以及以下的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架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于架设材料、架设机具以及架设条件这三个方面,本文下面就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就低压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架设的材料准备来讲,导线、绑线、绝缘子、耐张线夹、铝带、钳压管、并沟线夹、螺栓等都是必须具备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还都必须符合国家先行的线路材料技术标准要求,并且具备完善有效的合格证明。
以导线为例,这种材料绝对不能出现交叉、松股、折叠、破损、断裂等问题,而绝缘导线则具体要具备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的表面及适当的绝缘层厚度,还要对其绝缘层紧密包裹、绝缘线端严格密封,而裸铝铰线则必须未被严重腐蚀。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施工应用技术摘要: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将通过山区或湖泊。
为了给施工质量提供更大的保证,施工人员要掌握施工应用技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减少因技术指导不当造成的施工质量降低的可能性。
关键词:10kV;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前言最近几年,我国工业、农业、医业等经济水平整体上升,因此,电工业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高电压的电力系统成为目前杜会的用电潮流,10kv的电路功不可没。
同时10kv电路的安装工程、施工制度、使用方式等都需要一系列的研究,加强10kv电路的施工技术势在必行。
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应用技术分析第一,对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前准备工作进行分析。
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能否顺利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两点:其一,做好组件准备工作。
在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线、铝带、螺栓、绝缘子、并沟线夹以及钳压管等组件,每个组件均会对施工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数量充足的组件,并且需要对各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检查,在对导线进行检查时需要保证其不存在交叉或者松股的情况;在对绝缘子进行检查时需要对其绝缘性能进行严格检查,并且需要做好绝缘保护工作,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绝缘性降低的情况出现;在对绑线进行选择时需要控制其直径不小于2mm;在选择螺栓时需要对其表面是否存在锈蚀或者砂眼等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锈蚀的螺栓进行实际施工,从而使连接的牢固性有所保证。
其二,做好机具准备工作。
在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主要包括尼龙绳、推车、安全带、扳手、滑轮、紧线器、斧头以及脚手架等,机具的质量对施工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将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作为依据对使用的机具类型和数量等进行明确并且制成相应表格,让采购人员按照表格对各类机具进行购买,在购买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质量性能检查工作,为后期施工过程提供有利条件。
放紧线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项一、放线1.放线前先调查通道所跨越的电力线、通讯线、房屋、公路、河流、山谷、悬崖等,便于下步工作的进行。
2、展放前根据地形情况、导地线的长度、耐张段长度合理布线,以求接头最少,余线少。
3、在放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导地线不受损伤,防止导地线产生磨伤、断股、金钩及灯笼箍等。
注意导地线原有断头位置和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标志的地方,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4、领线人员由技工担任,对准方向应注意线间不要交叉,并与放线人员保持通讯畅通,控制拉线前进速度,下坡时不得猛冲。
拉线人员要分开,并走在一条直线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使导线不拖地为宜,沿途应设人减挂。
5、放线滑车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带有开门装置的滑车,无关门保险的严禁使用。
6、采取机械牵引放线时,牵引绳之间用Ф4小钢丝绳在牵引绳的活头套上绕成绳箍连接,绳箍至少绕4圈。
牵引绳与导线用蛇皮套连接,蛇皮套夹持导线不少于导线直径的30倍;蛇皮套尾部用12#铁丝绑扎,绑扎长度视导线截面而定,一般不少于20圈。
7、放紧线时均应设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并分段设专人持旗看守,及时传递信号。
8、交叉跨越各种线路、公路、河流等放线时应先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必要时设置围栏,重要交通要道,应取得交通部门配合,防止误伤行人,防止车辆挂住导线造成倒杆断线伤人。
二、紧线1、进行放线和紧线时,应使用滑车,滑车直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0倍以上,滑轮应转动灵活,轮沟光滑。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不应有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
不得将导线直接放在瓷瓶、横担上拖、引,以免卡伤导线和慈釉。
2、紧线器与导线规格相对应,在紧线过程中除紧线杆外,其他杆上禁止有人做其他工作。
紧线前,应对紧线器检查,紧线过程中应做好二道防线(防止紧线器失灵跑线)。
3、紧线前应检查拉线、拉桩及杆根,如不能使用时,应加临时拉绳加固。
4、紧线时,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检查接线管或接头以及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有无卡住现象。
郴电国际宜章分公司2018年度农网工程(二)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工艺要求总监理工程师:何洲监理项目部(章)报告日期:2019 年02月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为杆高的1/6,有底盘时坑深等于埋深加底盘厚度,电杆埋深如下表:杆高(m)8 10 12 15 18 21埋深(m) 1.5 1.7 1.9 2.3 3 3.2 4、电杆的拉线基础与堤坝基础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埋设深度的2倍。
电杆的拉线基础与沟渠边沿距离不应小于1.0M,小于1.0M 时应有保护基础措施。
5、双杆基础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应相等;2)直线杆、跨越杆、直线耐张杆。
两杆坑基底标高应相等;3)转角耐张双杆基础坑,内角坑高于外角坑2----3cm,使转角杆向外侧有一定倾斜。
6、15M及以上的转角、耐张杆,在沼泽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杆位,应设底盘。
为防止洪水冲刷和基础冻胀,可采用高杆深埋措施。
电杆基础用底盘时,底盘圆形平面应与电杆中心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平面。
底盘的原槽直径不允许超过电杆根直径50mm。
7、电杆基础用卡盘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层夯实,安装方向、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据地面不应小于500mm,安装方向应考虑主风向。
2)卡盘弧面应与电杆吻合,卡盘螺栓应紧固可靠。
3)12m及以下电杆除在沼泽地、或地下水位较高或砂壤路径外可不用卡盘;15M及以上水泥杆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够时应使用卡盘。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施工注意事项1、跨越高速公路的架空配电线路离高速公路路面最小垂直距离7m,立杆距离离高速公路边距15m至20m以上,特殊地段作特殊处理。
2、电缆走廊在人行道上设置电缆标志牌;在绿化带或泥土路段设置电缆标志桩。
矩形线槽每隔10m处设置电缆标志牌。
每隔20m设置一个标志桩。
所有电缆井口应设置电缆标志牌。
3、电缆构筑物应满足防止外部进水,渗水的要求,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矩形线槽底部低于地下水位或矩形线槽与工业水管沟并行邻近时,宜加强电缆构筑物防水处理;(2)矩形线槽与工业水管沟交叉时,矩形线槽宜位于工业水管沟的上方;4、杆塔施工中不宜用临时拉线过夜需要过夜时,应对临时拉线采取加固措施。
5、新增杆基础必须放置原状土或基岩内,对个别位于水田中,底盘基础以下为淤泥质土,应采用换土方式,即清除软土层,回填块碎石,并分层0.3米夯实回填。
6、位于岩石或者松砂石上的基础应先采用人工爆破或者人工开凿形成基础模型,立杆塔后回填碎石块然后浇灌混泥土砂浆。
7、安全注意事项1)拆除导线、横担时,须检查锈蚀情况,安全带须挂在主杆上;2)注意来往车辆,各路口设置安全警告牌,并有专人看守;3)新架线路与另一回带电线路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表7-1安全距离以内时,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予接地。
如临近或交叉的线路不能停电时,应遵守7-1表的规定。
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的措施。
表7-1 临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工作的安全距离4)放线或撤线、紧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或架空地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带电导线接近至危险距离以内。
5)绞车等牵引工具应接地,放落和架设过程中的导线亦应接地,以防止产生感应电。
6)杆塔上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在工作中遇有6级以上大风及雷暴雨、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
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作业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配电线路的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明。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5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应制订不低于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第1.0.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查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无锈蚀;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湍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2.0.2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0.4条由用黑色金属制造的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第2.0.5条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符合规定。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放紧线作业——岳阳电业局2010年立杆、放紧线培训教材(王建岳)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一节导线的基本参数一、铝绞线铝绞线参数表:二、钢芯铝绞线钢芯铝绞线表:LGJ-95/20 13.87 408.9 LGJ-185/10 18 584 LGJ-185/25 18.9 706.1 LGJ-210/50 20.86 960.8 LGJ-185/30 18.88 732.6 LGJ-240/30 21.6 922.2 LGJ-185/45 19.6 848.2 LGJ-240/40 21.66 964.3 LGJ-210/10 19 650.7 LGJ-240/55 22.40 1108 LGJ-210/25 19.98 789.1 LGJ-400/50 27.63 1500 LGJ-210/3520.38853.9LGJ-400/65281600第二节 放线滑车放线滑车就是一种滑轮,配电线路一般使用单放线滑车,如下图:放线滑车的轮槽底直径L 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0-15倍,以防导线附加弯矩过大,损伤导线。
适用于配电线路施工用的放线滑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下表:型号允许荷载(kN)适用导线型号 滑轮直径滑车总高度 重量(kg )备注SDH-1 10 LGJ-35-95 172 436 6.5 均为 铝合金单轮SDH-2 20 LGJ-120-185 200 505 9.8 SDH-330LGJ-240-30030062514.8第二章 放紧线施工L 槽底直径第一节放线一、放线前的准备工作1、主要准备工作(1)根据现场调查和放、紧线措施,进行合理布线;(2)修好放线通道和放置线盘(线轴)的场地;(3)按照布线要求,将导线运到指定地点;(4)对重要的交叉跨越,如铁路、公路、电力线及弱电线等,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在对方协助下,搭好跨越架或做好安全措施;(5)根据放、紧线措施,做好临时拉线;(6)将放线滑轮安装在电杆上。
2、布线工作要点所谓布线,是将导线线盘,每隔一定的距离沿线路放置,以使放线顺利进行。
一般布线时应考虑以下要点。
1)布线裕度,对一般平地及丘陵地段取 1.5%,对一般山地取2 %,对高山和深谷取 3 %。
2)布线时,导线接头档,应避开电力线路,一、二级弱电线路,标准轨铁路,一、二级公路及特殊管道、索道和通航河流。
3)为便于压接、巡线及运行维护,长度相等的线卷,应尽量布置在同一区段。
4)耐张段长度和线长应互相协调,避免切断导线造成导线的浪费或接头过多。
5)合理选择线盘置放地点,充分利用沿线交通条件,减少人抬导线、避雷线的距离。
一般,线盘应放置在地形平坦、场地宽广的处所,以利运输机械和施工机械的使用。
二、放线方法目前经常采用的放线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地面拖线法,一种是张力放线法。
地面拖线放线法,往往利用人力或牲畜沿线路直接拖放导线。
一般拖线负重,平地上每人按 30 公斤考虑,山地上每人按 20 公斤考虑。
当沿线地形条件许可时,也可以采用拖拉机牵引放线,以节省大量人力。
人畜拖放放线法,比较简便,不需要大量牵引绳索和牵引设备。
放线时要根据导线的多少,分别采用手放、放线轴放线和放线车放线。
用手放线时,要正放几圈反放几圈,以免使导线有死弯。
下图是放线轴放线放线示意图:图中:1—线盘 2—滚杠 3—螺旋升降杆 4—操作手柄 5—支架无论是轴放线还是放线车,出线端应从线盘上面引出并对准前方拖线方向。
三、放线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后,指挥员下令,开始放线。
导线(或放线绳)每放到一根电杆,则将其放入横担上挂的铝制开口放线滑车轮槽内,这样既省力又不磨损导线。
放线到终端杆,需将导线在终端杆缠好,为安装耐张线夹做准备。
四、拖放线注意事项1、放线工作必须认真分工,并有指挥人员。
2、支承线盘的放线架(线轴)应设置牢固,防止放线架在拖放线时前后倾倒。
在放线过程中,随时调整线盘转轴,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3、在地面上拖放线时,要设专人沿线查线,若发现导线在坚硬物上摩擦等情况,应立即加以处理,一般可垫以木棍、草垫等防止磨损导线。
如有断股、金钩等情况不能及时处理者,应在导线上标出显著标记,如缠绕红布条等,以便发现处理。
4、展放线经过河流、水塘、水库等,应防止在水底磨损或挂坏导线,同时还应避免发生水中打金钩、松股现象。
5、放线通过重要交叉跨越时,应设专人看守,保证导线始终在跨越架上面通过。
同时还要加装标志牌、围拦等安全措施,必要时与有关部门联系。
6、整个展放线过程中,要保持导线平行线路方向前进。
7、当线盘导线只剩 5~10 圈时,线盘人员发出暂停放线信号,这时由线盘人员转动线盘,将余线放完。
8、遇有雷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放线。
9、在放线的过程中,如线被卡住,监护人应在线弯的外侧用大绳或撬棍进行处理,不得用手推拉。
10、人力拖放线时,应有技工带领并指挥民工拖放,事先向全体人员交待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联系信号知识。
拖放线民工应备垫肩、手套及劳护用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适当,行驶速度均匀11、经过高山、陡壁、深谷时,采用大绳引渡,或用大绳作攀登扶绳。
使用的大绳应注意强度,且绑扎牢固可靠。
第二节紧线一、紧线前的准备工作紧线是将放在滑轮上的导线,按照设计的拉力或弧垂把导线拉紧,以保证导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距离。
紧线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1、在紧线区间,打好耐张杆、终端杆、转角杆的拉线,并在受力杆(或者横担上)加装足够的临时拉线,以保证电杆(横担)受力后不致变形;2、全面检查导线的压接和补修质量,确认完全符合规定时,方可进行紧线;3、在紧线区间内的所有障碍物,如树木等应全部清除,或采取稳妥的护线措施;4、在紧线区间内,通信联系应良好,且全部通信人员和护线人员均已就位;5、紧线观测弧垂已确定,弧垂观测人员已就位,并作好弧垂观测的准备工作;6、导线都放入滑车轮槽内,紧线牵引设备等工具均已备齐,就位。
二、紧线方法紧线方法有单线法、双线法、三线法,如下图:双线法三线法1、单线法。
单线法即一线一紧的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是所需设备少.所需牵引力小,要求紧线人数不多,施工时不容易发生混乱,比较容易施工。
缺点是进度慢.紧线时间长。
2、双线法。
双线法是同时紧两根架空导线。
三线法很少采用。
采用单线紧线时,一般先紧中相,后紧两边相.中相略紧。
这样在两边相紧线后使导线水平弧垂容易一致。
紧两边相时,第一相不能过紧.以免将横担拉斜,待第二相紧好后,再逐相调整。
采用双线法紧线时,两边相导线同时收紧后再紧中相,待二相全部紧起后,再逐相调整。
不管采用哪种紧线方法,都应做到:紧线前应首先收紧余线,用人力徐徐将导线拉紧,整个耐张段导线离地2-3米左右时,紧线端导线与紧线器连接,再用牵引设备牵引钢丝绳紧线。
无论采用哪种紧线法,都必须考虑耐张线夹和跨接搭头时的余线。
三、紧线注意事项1、紧线前,检查导线是否都放在滑轮中,各档导线有无钩挂现象,所有临时拉线和永久拉线是否可靠。
2、紧线时要有统一指挥,明确松、紧线信号。
3、架设新导线时,要考虑导线的初伸长。
有时为了使弧垂值满足要求,克服导线进入线夹后的误差,常采用过牵引的方法。
4、紧线时一般应做到每基电杆都有人监视,以防止出现意外。
5、对于短耐张段和孤立段,紧线时导线拉力较大.因此应严密监视各杆是否有倾斜变形现象。
6、导线与紧线器连接时,应防止导线损伤或滑动。
7、禁止用电杆或树木做紧线地锚。
8、在紧线作业时,导线垂直下方不许站人并不许行人通过。
四、放紧线工器具10口哨个2第三章弧垂观测和安装工艺第一节弧垂观测要求和方法一、弧垂观测档选择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紧线段在 5 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2、紧线段在 6 一 12 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3、紧线段在 12 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4、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5、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二、弧垂观测方法导线弧垂观测方法有等长法、异长法、角度法和平视法等几种。
我们主要介绍配电线路常用的等长法和异长法。
1、等长法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如下图:弧垂的标尺分别自导线悬挂点A、B点沿电杆垂直向下量取设计弧垂值 f,得A’、B’两点,然后将弧垂板分别安置在A’、B’处。
观测人员在杆上目测弧垂板,形成A’、B’视线。
收紧或放松导线,使导线悬点与A’、B’点三点成一条直线。
此时停止紧线,此即为导线观测弧垂值 f。
2、异长法异长法如下图:异长法适用于导线悬挂点高差较大的档距。
图中,A、B两杆悬挂的弧垂标尺数值a、b与弧垂 f 值的关系为:√a + √b = 2√f变换为: f = 1/4(√a + √b )2或: a = (2√f - √b )式中:f 已知,设定一个b,就可以求出a 。
第二节导线弧垂和温度一、导线常用弧垂表铝绞线的常用弧垂值如下表:LJ50~240导线弛度表档距(m)截面温度(℃)40506080507095-240507095-240507095-240507095-240-40℃0.090.090.090.130.140.140.190.210.210.560.420.37 -30℃0.120.130.120.180.20.180.260.280.260.730.570.45 -20℃0.150.170.160.230.250.240.320.360.340.910.710.57 -10℃0.240.260.220.350.380.330.460.50.45 1.10.90.73 00.330.360.330.460.50.460.60.650.6 1.29 1.090.91 +10℃0.450.480.440.60.630.590.750.80.75 1.46 1.27 1.1 +20℃0.570.60.560.730.770.730.910.960.9 1.62 1.45 1.28 +30℃0.660.70.650.850.880.84 1.05 1.09 1.04 1.69 1.66 1.45二、观测弧垂时导线温度的确定观测弧垂时温度的测量采用棒式测线温度表,将其挂在弧垂观测档平均导线高度的电杆上,让太阳晒,然后读取其数值作为导线的实测温度值。
三、配电线路导线初伸长的补偿设计规范规定采用减少弧垂法补偿,具体为:1、铝绞线和绝缘铝绞线采用20%;2、钢芯铝绞线采用12%。
第三节观测弧垂注意事项1、施工中要边收紧导线边观侧弧垂,待导线弧垂接近A’、B’视线时,牵引设备的操作人员缓慢牵引,将要接近时,停止牵引,待导线处于稳定后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尽量使各相导线之间弧垂基不一致。
2、导线挂线后,应立即在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为:+6 % ,-2.5 %3、当有 2~3个观测档时,应按由挂线端至紧线端的次序逐档地满足规定的弧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