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1高考非选择题五大题型突破题型2化学工艺流程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29.51 KB
- 文档页数:11
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四《无机化工工艺流程》一、题目特点1.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课堂互动探究化学实际问题为思路迚行设问,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2.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知识较为全面,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
3.题目难度为中等以上,分值较大,区分度强。
二、题目类型从化工工艺分,可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分,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纯)、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工艺流程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题;按资源的不同,分为空气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溴、镁、氯碱工业等)、利用矿产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工业制H2SO4、炼铁、炼钢等)、化石燃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题等。
三、题型分析工艺流程题一般分题干、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干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成系列问题。
四、知识贮备1.熟练掌握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化工生产原理(列举如下)2.熟练掌握分离、提纯的实验技能,如溶解、过滤、蒸馏、结晶、重结晶等。
3.熟练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技巧,如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等。
五、解题思路无机工艺流程题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収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命题者围绕以上几方面设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1.从生产目的(标)出収,读懂框图(流程)。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収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突破一、化学工艺流程题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问题;2•除杂、分离和提纯产品等问题;3 •提高产量和效率问题;4 •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生产问题;5 •生产设备、流程和生产成本等工艺问题。
因此,答题时,不要力求把生产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要把握住主要的考查方向,理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和结果,再根据题中的具体设问,结合题中提取的信息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作答即可,切不可拘泥于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把时间和精力过多用于流程分析,使解题误入歧途。
二、核心知识点突破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工艺流程题时遇到的难点是不同的,通过学生易错题的分析,针对性的做了一下的核心知识点的突破教学。
I、盐溶液的分离提纯方法:结晶法结晶法有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两种方法,大多数同学通过一轮的复习已经明白纯物质溶液要得到晶体的方法,难点在于混合溶液得到晶体的操作。
(1)纯物质溶液得到晶体:蒸发结晶(NaCI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物质)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结晶(KNO3型: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2)混合溶液(分离A和B):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的溶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和含有结晶水的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n、预处理的各种方法工艺流程中的预处理分析进行分类,并形成一定的答题模板。
(1)粉碎或研磨: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
(2)煅烧或灼烧: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其他矿转化为氧化物;除去有机物;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3)酸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4)碱溶: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川、平衡原理的应用在工艺流程中经常会涉及化学反应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离子的水解平衡练习2 •工业上以锂辉石(Li 2O ・Al 2O 3 4SiO 2,含少量Ca 、Mg 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
题型二以“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1.(2018·东莞市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利用工业炼铅产生的锌灰(主要成分为ZnO、PbO、FeO、MnO2、CuO)可回收制备ZnCl2,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实验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如下表,则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表1 温度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表2 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影响(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H2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则氧化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Zn+Pb2+===Pb+Zn2+、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锌灰制取金属锌可采用碱溶解,然后电解浸取液,已知:ZnO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Zn(OH)4]2-,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nCl2晶体溶解于饱和Na2CO3溶液中,得到6.46 g的碱式碳酸锌[Zn x(CO3)y(OH)z],为了测定其组成,充分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质量分别增重了0.72 g和0.88 g,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0 ℃ 2.0 h(2)MnO2(3)将Fe2+氧化为Fe3+调节pH将Fe3+转化为沉淀除去Zn+Cu2+===Zn2++Cu(4)[Zn(OH)4]2-+2e-===Zn+4OH-(5)Zn3CO3(OH)4解析(1)“浸取”实验中,根据表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时间对锰脱除效果的数据可知,浸出率较高的适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是30 ℃、2.0 h。
题型28工艺流程题一、精典例题典型例题(2018全国II卷,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
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流程剖析焙烧:主要反应为ZnS+23O 2:ZnO+SO 2,焙烧后主要成分为ZnO ,还有SiO 2:和少量FeO 、Fe 2O 3、CdO 、:PbO ,气体为S02溶浸:加入稀硫酸,SiO 2:与稀硫酸不反应;PbO 与H 2SO 4沉淀,所以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SiO 2、PbSO 4氧化除杂:根据所含离子及加入的物质可以判断,加入O 2是为了将Fe 2+氧化为Fe 3+,加入ZnO 是为了调节溶液pH ,使Fe 3+以Fe(OH)3沉淀的形式除去,则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还原除杂:加入锌粉是为了使Cd 2+被还原为单质Cd 除去,离子方程式为Cd 2++ZnCd+Zn 2+,则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Cd电解:滤液主要成分为ZnSO 4,电解得到Zn ,即Zn 2+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 2++2e -Zn ;H 2O 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O -4e - O 2 +4H +,H +与溶液中的SO 24-结合成H 2SO 4。
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ZnS+23O 2ZnO+SO 2(2)PbSO 4 调节溶液的pH 无法除去杂质Fe 2+(3)Cd 2++ZnCd+Zn 2+ (4)Zn 2++2e -zn 溶浸二、解题策略工艺流程题一般分题干、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干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主要以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系列问题。
流程分析(一)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即原料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分离提纯,具体如下:流程图的规律:主线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第 1 页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1.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某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Mg(OH)2 9.3 10Fe(OH)2 7.6 9Fe(OH)3 2.7 3Al(OH)3 3.7 4.7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酸解”过程中,欲加快“酸解”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_____。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并发生水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Fe(OH)3、Al(OH)3、MnO2外,还有____________。
(4)已知不同温度下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40 50 60 MgSO4的溶解度/g 30.9 33.4 35.6 36CaSO4的溶解度/g 0.210 0.207 0.201 0.193“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表中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蒸发浓缩、______。
“操作℃”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便可得到MgSO4·7H2O。
(5)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 g,计算MgSO4·7H2O的产率:________。
(6)金属镁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铁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2.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题型2 化学工艺流程(对应学生用书第100页)■题型特点解读·1.化学工艺流程题由题引、题干和题设三部分构成。
(1)制备型题型特点(2)提纯型题型特点题引一般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的目的、产品(包括副产品);题干以工业生产为主要背景,以文字、工艺流程图、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呈现;题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主要涉及原料的选择、循环利用、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分离提纯、反应原理、实验操作、产率计算等。
2.试题陌生度高,以陌生的新物质为背景,贴近工业生产(如会出现更多的工业术语和设备名称等),试题文字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对能力要求高。
■解题策略指导·1.解题思路(1)粗读题干,挖掘图示关注关键字,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只需问什么推什么。
如制备类无机化工题,可粗读试题,知道题目制取什么、大致流程和有什么提示等。
(2)携带问题,精读信息抓三方面:一是主干,二是流程图示,三是设置问题。
读主干抓住关键字、词;读流程图,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实验操作方法等。
(3)跳跃思维,规范答题答题时应注意前后问题往往没有“相关性”,即前一问未答出,不会影响后面答题。
2.破题关键(1)看原料:明确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
(2)看目的:把握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确定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
(3)看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4)看三线: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5)找信息:明确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分离提纯方法。
(6)关注所加物质的可能作用:参与反应、提供反应氛围、满足定量要求。
3.破题方法(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2)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3)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先合成一种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这种题适合用交叉分析法。
就是将提供的工业流程示意图结合常见化合物的制取原理划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然后上下交叉分析。
■典例剖析示范·制备型工艺流程题①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2017·全国Ⅰ卷)Li钛铁矿 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 ②来制备。
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④,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4⑤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 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22(4)Li2 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 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 ⑦,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 列式计算 ⑦。
FePO4、Mg3(PO4)2的K 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确目的:生产目的是制备Li4Ti5O12和LiFePO4。
②明确原料:明确主要成分和杂质。
③核心反应:盐酸酸浸、双氧水氧化(氨水、磷酸)、高温煅烧等。
④识图像:坐标含义,关键点。
从关键点分析条件为“100 ℃、2h或90 ℃、5h”。
⑤信息理解:从生成物分析钛的化合价变化,进而确定反应情况。
⑥表格信息:结合物质性质,温度过高H2O2及NH3·H2O分解。
⑦关注细节:溶液体积加倍,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列式计算,不能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解析】(1)根据图像分析,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100 ℃、2 h,90 ℃、5 h。
(2)“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4Cl-===Fe2++TiOCl2-4+2H2O。
(3)当温度低于40 ℃时,H2O2、NH3·H2O不易分解,但是温度低,反应速率慢,TiO2·x H2O转化率低;当温度高于40 ℃时,H 2O 2分解,NH 3逸出,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TiO 2·x H 2O 的转化率低。
(4)设Li 2Ti 5O 15中过氧键的数目为x ,则非过氧键氧原子数目为15-2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 +2×(15-2x )=1×2+4×5,解得:x =4。
(5)根据K sp (FePO 4)=1.3×10-22及Fe 3+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 (Fe 3+)=1.0×10-5 mol·L -1,可得c (PO 3-4)=1.3×10-221.0×10-5 mol·L -1=1.3×10-17 mol·L -1。
c (Mg 2+)=0.022mol·L -1=0.01 mol·L -1,则c 3(Mg 2+)·c 2(PO 3-4)=0.013×(1.3×10-17)2=1.69×10-40≈1.7×10-40<K sp [Mg 3(PO 4)2]=1.0×10-24,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6)煅烧过程中,Fe 元素化合价由+3降至+2,被还原,则H 2C 2O 4应作还原剂,其氧化产物为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 4+Li 2CO 3+H 2C 2O 4=====高温2LiFePO 4+3CO 2↑+H 2O 。
【答案】 (1)100 ℃、2 h,90 ℃、5 h(2)FeTiO 3+4H ++4Cl -===Fe 2++TiOCl 2-4+2H 2O(3)低于40 ℃,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PO 3-4)=1.3×10-221.0×10-5 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PO 3-4)值为0.013×(1.3×10-17)2≈1.7×10-40<K sp [Mg 3(PO 4)2],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6)2FePO 4+Li 2CO 3+H 2C 2O 4=====高温2LiFePO 4+3CO 2↑+H 2O提纯型工艺流程题(2016·全国Ⅲ卷)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 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 2O 5①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V 2O 5转化为VO +2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同时V 2O 4转化成VO 2+。
“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氧化”中欲使3 mol 的VO 2+变为VO+2④,则需要氧化剂KClO 3至少为________mol 。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 4O 4-1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废渣2”中含有________。
(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 +V 4O 4-12 离子交换洗脱R 4V 4O 12+4OH - ROH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⑤。
为了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⑥的是________。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 4VO 3)沉淀,写出“煅烧”中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确目的: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 2O 5,即除杂质提纯V 2O 5。
②明确原料:明确废钒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和杂质。
③明确流程:该过程涉及酸浸、氧化、中和、过滤、淋洗、煅烧等,应明确其含义。
核心反应:硫酸酸浸、KClO 3氧化、高温煅烧等。
④挖掘信息:V 2O 5转化为VO +2,反应前后钒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VO 2+变为VO +2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信息理解应用:可逆反应,平衡移动。
⑥考查细节:前面加入了KClO 3和KOH 。
⑦关注细节:NH 4VO 3“煅烧”生成V 2O 5,钒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解析】 (1)“酸浸”时V 2O 5转化为VO +2,V 2O 5、VO +2中V 元素均显+5价,V 元素化合价不变,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及元素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V 2O 5+2H +===2VO +2+H 2O 。
废钒催化剂中除SiO 2外,其余物质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则“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氧化”中使3 mol 的VO 2+变为V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5-4)=3 mol ;氧化剂KClO 3被还原为KCl ,Cl 元素由+5价降低到-1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需要KClO 3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 mol 6=0.5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