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缺陷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62
无缝钢管生产缺陷与预防1. 引言无缝钢管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在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例如内外壁裂缝、折叠、夹层等。
这些缺陷不仅会降低无缝钢管的质量、性能,还可能导致管道泄漏、事故等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预防无缝钢管的生产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首先介绍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缺陷问题,然后讨论预防无缝钢管生产缺陷的方法与措施,旨在提高无缝钢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缺陷问题2.1 内外壁裂缝内外壁裂缝是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问题之一。
这种裂缝可能是由于原料质量不佳、加工过程中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承受范围等原因引起的。
内外壁裂缝会导致无缝钢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断裂,从而造成事故。
2.2 折叠折叠缺陷是指无缝钢管的内外壁出现弯曲、折叠痕迹。
这种缺陷可能是由于轧制过程中的辊形有问题、轧机调整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折叠会使无缝钢管的强度和密封性降低,增加管道泄露的风险。
2.3 夹层夹层是指无缝钢管内外壁之间出现分层或夹杂物。
这种缺陷可能是由于材料不纯、熔炼和浇铸过程中的夹杂物等原因引起的。
夹层会降低无缝钢管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导致管道泄漏和腐蚀。
3. 预防无缝钢管生产缺陷的方法与措施3.1 严格选材要预防无缝钢管生产缺陷,首先需要严格选材。
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材料可以避免原料本身存在的缺陷问题,降低无缝钢管的生产缺陷风险。
同时,进行严格的材料检测和评估,确保原材料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完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影响无缝钢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根据钢管的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定完善的加工工艺流程。
在轧制、冷拔和热处理等工艺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钢管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达到要求,避免产生裂缝、折叠和夹层等缺陷。
3.3 质量控制与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是预防无缝钢管生产缺陷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无缝钢管出现裂痕原因的分析
无缝钢管出现裂痕原因的分析
无缝钢管厂在生产无缝钢管会有裂缝的钢管出现,有了裂缝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查处原因并且找出解决办法才可行。
无论是什么材质的无缝钢管,发生开裂都离不开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的影响。
钢坯质量不好也很容易开裂,比如钢锭质量问题,钢锭含有气泡则形成时就容易开裂。
无缝钢管内裂或者外裂从化学成分上可能是五害元素引起的,工艺上如果过热或过烧饿会引起开裂,低温轧制引起的裂痕,热脆性裂痕,等
一、无缝钢管原料因素:质量较差的管坯会出现内、外翘皮,结疤、裂缝等;
二,加温温度因素:无缝钢管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是加热,加热不良(不均匀、温度不够等)会引起内翘皮等;
三、设备调试因素:从出炉开始,每一设备部件,都会影响无缝钢管的最终质量。
如,设备部件的碰刮,会引起外翘皮、凹坑;进穿孔机不顺利,会造成管坯头部受水淋而咬入困难或头部内翘皮;.....
四、无缝钢管生产工艺问题:工艺问题中也相当复杂,有调整的问题,有设备故障的问题、还有就是工艺部件(顶头、导板、轧辊等)磨损后产生的无缝钢管质量问题。
造成的问题是包罗万象的。
因此说,就一种无缝钢管缺陷的产生,可能的原因会有几十种情况,如果不看到实物或不在生产现场,往往比较难以说的清楚具体的原因。
1 缺陷(欠)分析对无缝钢管生产中产生的主要缺陷类型的研究,由于受生产环境、试验条件、技术装备以及研究工作断续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问题没有给出结论,只提出了一些看法,也希望同行们能够参与讨论。
1.1 内折内折是指在钢管的内表面呈片状、直线状或螺旋状的折叠。
关于采用连铸坯轧制产生的内折问题,近年有关专家学者通过试验分析提出:内折的产生与中心疏松、芯部缩孔以及柱状晶在铸坯内呈现的程度有关[ 。
因为严重的管坯中心疏松在穿孔的咬入阶段会造成芯部开裂并在后续的穿孔、辗压过程中形成内折:缩孔由于在加热时内表面被氧化,穿孔过程中又不能被焊合而形成内折,纵向剖开铸坯发现缩孑L 在铸坯内是不连续的,所以只产生管端内折而管坯内部的缩孑L由于穿孑L过程中形成的“隔墙”作用不会被氧化而产生内折:对柱状晶来讲,有试验表明柱状晶的粗化度越大其塑性越差,内折率越高。
还有一些研究分析表明,连铸坯的内折除与中心疏松、缩孑L和柱状晶有关外,还与中心疏松区偏心有关,中心疏松区偏心的连铸坯其内折率远高于无偏心或偏心小的连铸坯。
另外,统计分析还发现内折率与碳当量大小有关,钢种的碳当量越大.生产出的钢管内折率越高,见表1。
表1钢管的碳当量与内折率的关系%钢种编号 1 2 3 4碳当量 o.541 o.525 o.535 o.559 o.561 o.621 o.647 o.665o.657 o.658 o.679 o.718 o.765内折率 4.38 3.59 3.30 3.89 4.77 4.37 4.25 4.53 4.23 6.01 6.70 6.54 6.77上述所讨论的内折是与铸坯内在质量以及材料本身有关而定心内折、顶头前压下量过大、椭圆度过大产生的内折以及加热等原因产生的内折这里不加论述。
从统计分析看连铸坯的内折率大大高于轧坯.用 270 mm连铸坯改轧成 110 mm圆坯再进行轧制试验,其内折率大大降低。
相当部分直线型内折是由磨损的芯棒造成的。
无缝钢管常见缺陷分析预防及处置无缝钢管是一种常用的管道材料,应用广泛于石油、天然气、化工、机械等行业。
在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常见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物等。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方法。
首先,裂纹是无缝钢管常见的缺陷之一、裂纹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材料内部的应力超过了其强度极限,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异常。
为了预防裂纹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冷却速率,以减少应力的产生。
同时,加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合金元素的含量和轧制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
如果发现裂纹,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如对裂纹进行修补或剪切。
其次,气孔也是无缝钢管常见的缺陷之一、气孔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材料中存在气体或金属元素的挥发物,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入侵了大量的空气。
为了预防气孔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的熔化温度和气氛的成分,以减少气体的生成。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加强防护措施,减少空气的侵入。
如果发现气孔,应进行补焊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修补。
夹杂物是无缝钢管常见的另一种缺陷。
夹杂物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材料中存在不溶性的杂质,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混入了一些外来物质。
为了预防夹杂物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减少杂质的含量。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清洁规范,防止外来物质的混入。
如果发现夹杂物,应进行热处理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去除。
总结起来,无缝钢管常见的缺陷包括裂纹、气孔和夹杂物。
为了预防这些缺陷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加工温度和冷却速率,合理选择合金元素的含量和轧制工艺,严格控制材料的熔化温度和气氛的成分,加强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清洁规范。
如果发现这些缺陷,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补或去除,以保证无缝钢管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无缝钢管的表面缺陷汇集一、热轧无缝钢管1、裂缝(又称裂纹):特征:钢管的内外表面呈直线或螺旋形的开裂,有的呈网状的且裂纹的两端和底部都是尖角状的。
产生原因:1)钢质不良,有皮下气孔和皮下夹杂。
2)管坯加热不当。
3)变形压力过大。
2、发纹:特征:在钢管的外表面上呈连续或不连续的发状细纹,多为螺旋形,螺旋方向与穿孔机旋转方向相反,螺距较大,也有的近似于直线形。
产生原因:1)钢质不良,有皮下气孔和皮下夹杂。
2)管坯表面清理不彻底。
3、内折(俗称内且)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直线或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
对于高合金钢管,这种缺陷呈不规则的块状,分布在进口处。
如果由于定心产生的内折,一般为半圈到一圈,且在头部。
产生原因:1)顶头前压下量过大。
2)顶头磨损严重。
3)在穿孔过程中,坯料中心部分的金属承受强烈的交变应力作用,因而在碾轧时荒管内壁易出现内折。
4)高合金钢管进口处的内折则由于穿孔时轧辊受力不均所致。
4、外折迭特征:钢管的外表面上呈螺旋形的折迭,其螺旋的方向与荒管在穿孔机上的螺旋方向相反,且螺距较大。
产生原因:1)管坯表面上残存着裂纹或者耳子等缺陷。
2)钢质不良,有夹杂物或者严重的疏松。
5、轧制折迭:特征:钢管的外表面上呈规律性的折迭缺陷。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孔机轧辊或轧管机轧辊的损伤造成的。
6、扎折:特征:轧制中,金属进入轧辊的间隙或管子失去稳定性,使之形成曲折,经定径后在钢管的表面上呈局部的凸起、凹入的皱折。
产身原因:1)均整机出口管径大于定、减径机孔型。
2)调整不正确,轧辊错位,中心线不一致等。
3)定径机架次安装颠倒。
7、直道内折:特征:钢管的内表面呈对称或单条的直线形折迭,分布在钢管的全长或局部。
产生原因:1)顶头磨损严重或粘上金属。
2)毛管的外径大于轧槽孔型宽度,内径过于大或管壁太薄。
3)穿孔机、轧管机的压下量分布不合理。
4)轧制的第二道前,90°之翻转未翻好。
8、直道:特征:钢管的内外表面呈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痕,分布在钢管的全长或局部。
无缝钢管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随着无缝钢管市场的不断扩大,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麻面缺陷是常见的一种缺陷。
本文将从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原因两个方面,分析麻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生产工艺原因1. 每道工序的不严格把控对于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不同的工序都具有不同的严格要求,如果任何一道工序不严格把控,都可能导致麻面缺陷的产生。
例如,轧制过程中轧辊磨损导致轧制力变化,使得钢管表面出现裂纹,最终形成麻面缺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光滑、细腻的轧辊至关重要,工作面应定期磨削并清洗。
2. 操作人员技术不精无缝钢管的生产需要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参与,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操作简单随便,可能就会导致麻面缺陷的产生。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3. 热处理工艺不当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控制对无缝钢管的品质至关重要。
如果热处理温度过高或处理时间不足,可能使得钢管的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晶粒,或者在表面处形成过多的边界相。
这些均会导致麻面缺陷的产生。
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并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
二、材料原因1. 材料质量无缝钢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原材料。
如果原材料中含有太多的氧化物和其他的杂质,会使钢管表面的麻面缺陷变得更加明显。
为了降低麻面缺陷的出现,必须选择真正优质的原材料,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筛选。
2. 合金元素的含量无缝钢管中含有的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也会影响钢管的品质。
例如,硅元素的含量越高,会导致钢管表面硅酸盐的形成,从而加重麻面缺陷。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针对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强化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材料的筛选、原材料的检验以及每道工序的过程控制。
只有当每一项工序严格控制,才能使产品达到优秀品质。
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和制造工艺的操作技术,从源头掌控麻面缺陷的产生。
热轧无缝钢管缺陷8.6.2.1 内表面缺陷1 内折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现直线或螺旋、半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
产生原因:1) 管坯:中心疏松、偏析;缩孔残余严重;非金属夹杂物超标。
2) 管坯加热不均、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
3) 穿孔区域:顶头磨损严重;穿孔机参数调整不当;穿孔辊老化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内折,管端内折应修磨或再切,修磨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折判废。
2 内结疤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斑疤,一般不生根易剥落。
产生原因:1) 石墨润滑剂中带有杂质。
2) 荒管后端铁耳,被压入钢管内壁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管端处应修磨及再切,修磨深度不应超标准要求负偏差;实际壁厚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结疤判废。
3 翘皮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直线或断续指甲状翘起的小皮。
多出现在毛管头部,且易于剥落。
产生原因:1) 穿孔机调整参数不当。
2) 顶头粘钢。
3) 荒管内氧化铁皮堆积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允许存在无根易剥落(或在热处理时可烧掉)的翘皮。
对有根的翘皮应修磨或切除。
4 内直道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伤。
产生原因:1) 轧制温度低,芯棒粘有金属硬物。
2) 石墨中含有杂质等。
检判:1)套管和普管允许深度不超过5%(压力容器类最大深度0.4mm)的内直道存在。
慎独超查德内直道应修磨、切除。
2)边缘尖锐的内直道应修磨平滑。
5 内棱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凸起。
产生原因:芯棒磨损严重,修磨出不圆滑或过深等。
检判:1)套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道8%,最大高度不超过0.8mm不影响通径的内棱存在。
超差应修修磨及再切。
2)普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8%(最大高度为0.8mm)的内棱存在。
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3)对L2级(即N5)探伤要求钢管,内棱高度不得超过5%(最大高度为0.5mm)。
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4)边线尖锐的内棱应修磨平滑。
摩减用45钢钢管生产缺陷分析与解决措施由于目前市场的需要,对45钢精密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生产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采取措施综合如下:一.无缝管部分:一)缺陷及产生原因:1. 轧后弯曲影响产品质量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轧后扭曲弯。
扭曲弯形成主要原因:1)穿孔毛管的钢温偏低或不均;2)因穿孔顶头鼻部单边水孔堵塞而单边鼻部塌斜造成毛管壁厚呈螺旋型的偏差;3)轧辊或导板错位,穿孔参数调整不当造成毛管呈螺旋状;生产中的常出现的问题是钢温偏低或不均。
08年四季度至09年一月产生问题的原因是钢温偏低(煤质差)和穿孔机轧辊串动。
2.表面翘皮表面翘皮对精密管产品而言,是不允许的缺陷。
表面翘皮的产生原因是管坯在穿孔过程中受到了碰、擦伤或存在附加变形而造成毛管表面不平整或不光滑,冷拔(轧)后在钢管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外折叠,俗称翘皮。
1)容易碰、擦伤的部位:A.前台的受料槽、进口嘴——管坯旋转进料过程中,依靠受料槽、进口嘴的衬托,如遇到某部位损坏或有棱角,则使得管坯表面因碰伤有不规则的凹坑,穿孔后形成早期的毛管外折叠(翘皮)。
这种原因形成的缺陷特点是:毛管前段无缺陷,缺陷出现在毛管后2/3段,呈间断分布的月牙形外折叠。
出现的受料槽原因的周期大约半年左右,进口嘴的原因周期约3个月。
B.导板印——因导板质量问题或安装偏差、导板座松动,或钢温过高,易造成导板粘钢而产生对毛管的刮伤,形成导板印。
轻微的导板印不影响后续无缝管、精密管的质量(有磨削工序),但严重(有一定深度)的导板印会使冷轧后形成类似外折叠的裂纹缺陷,磨削不能消除而造成成品报废。
缺陷的特征是从头到尾间断或连续的、有规则螺旋形外划伤。
C.后台抱辊、翻料钩的调整不当也会使得毛管外表被刮伤,在冷拔、冷轧后形成外折叠。
缺陷的特征是从头开始连续的、有规则螺旋形外划伤,后段1/3无缺陷。
2)附加变形A 轧辊老化——因轧辊咬入段磨损后形成台阶,碾轧时边缘压入而形成早期的毛管外折叠(翘皮)。
无缝钢管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无缝钢管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缺陷,其中麻面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在27SiMn材质的无缝钢管中更为突出。
本文将从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原材料问题27SiMn钢管作为无缝钢管的一种常见材质,其材料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原材料中存在夹杂物、气孔或者化学成分不均匀等问题,那么在加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麻面缺陷。
2. 加工工艺问题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加工工艺不当,就容易导致表面麻面缺陷。
比如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的磨损、温度控制不当、冷却不均匀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表面硬化不均匀,从而形成麻面缺陷。
3. 设备问题生产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如果无缝钢管生产设备存在问题,比如轧辊的表面质量不达标、辊道的磨损严重、冷却系统不稳定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表面的质量,导致麻面缺陷的产生。
4. 操作问题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规范也对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比如轧制操作中的轧辊调整、冷却水流量的控制、轧制速度的选择等,都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麻面缺陷的产生。
二、27SiMn麻面缺陷的控制措施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前应该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中没有夹杂物、气孔等缺陷,并且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从根本上避免麻面缺陷的产生。
2. 合理调整加工工艺针对27SiMn材质的特点,合理调整轧制工艺参数,控制好轧制温度、轧制速度以及冷却系统,确保轧制过程中表面硬化均匀,避免麻面缺陷的产生。
3. 定期维护设备对无缝钢管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轧辊表面光滑、辊道完好、冷却系统正常运行,避免设备问题导致的麻面缺陷。
4. 强化操作规范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27SiMn麻面缺陷的危害和产生原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麻面缺陷的出现。
无缝钢管内重皮表面麻点等缺陷分析无缝钢管内重皮表面麻点等缺陷分析改革开发以来,随着连轧管机组的引进和建设,以及采用连铸坯代替轧坯作为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的主力军,由于这种生产工艺同传统的生产工艺有很多不同,所产生的产品缺陷也不同,研究分析这些产品缺陷不仅可以指导现场生产、减少废品、提高成材率,也有助于了解连轧管机组的工艺特点。
1、内重皮内重皮是批在钢管的内表面呈片状、直线状或螺旋状的折叠。
关于采用连铸坯轧制产生的内重皮问题,近年有关专家通过试验分析提出,内重皮的产生与中心疏松、芯部缩孔以及柱状晶在铸坯内呈现的程度有关,因为严惩的管坯中心疏松在穿孔的咬入阶段造成芯部开裂并在后续的穿孔、辗压过程中形成内重皮;缩孔由于在加热时内表面被氧化,穿孔过程中又不能被焊合而形成内重皮,纵向剖开铸坯发现缩孔在铸坯内部是不连续的,所以只产生管端内重皮,而管坯内部的缩孔由于穿孔过程中形成的隔墙作用不会被氧化,而产生内重皮,对柱状晶来讲,有试验表明柱状晶的粗化度越大,其塑性越差,内重皮率越高。
还有一些研究分析表明,连铸坯的内重皮除与中心疏松、缩孔和柱状晶有关外,还与中心疏松区偏心有关,中心疏松区偏心的连铸坯其内重皮率远高于无偏心或偏心小的连铸坯。
2、表面麻点表面麻点是指钢管外表面出现较大面积的点状缺陷。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钢管在再加热时,在炉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加热温度过高,致使钢管表面的氧化铁皮过厚,当这样的钢管经过定(减)径机轧制时,其没有被除掉的氧化铁皮被压入金属表面,在后续工序加工时氧化铁皮脱落形成麻点。
3、轧制青线青线是指在钢管外表面,与轧辊辗缝相对应,沿轴线方向1—3条线呈现通体的线形轧痕。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⑴脱管机、定(减)径机孔型错位;⑵定(减)径机轧辊孔型设计不合理,长轴半径尺寸偏小,造成孔型过充满;⑶轧辊辊边倒角过小;⑷轧辊装配辊缝间隙过大等。
连轧无缝钢管产品缺陷(欠)分析第一篇:连轧无缝钢管产品缺陷(欠)分析缺陷(欠)分析对无缝钢管生产中产生的主要缺陷类型的研究,由于受生产环境、试验条件、技术装备以及研究工作断续等因素的限制,有些问题没有给出结论,只提出了一些看法,也希望同行们能够参与讨论。
1.1 内折内折是指在钢管的内表面呈片状、直线状或螺旋状的折叠。
关于采用连铸坯轧制产生的内折问题,近年有关专家学者通过试验分析提出:内折的产生与中心疏松、芯部缩孔以及柱状晶在铸坯内呈现的程度有关[。
因为严重的管坯中心疏松在穿孔的咬入阶段会造成芯部开裂并在后续的穿孔、辗压过程中形成内折:缩孔由于在加热时内表面被氧化,穿孔过程中又不能被焊合而形成内折,纵向剖开铸坯发现缩孑L在铸坯内是不连续的,所以只产生管端内折而管坯内部的缩孑L由于穿孑L过程中形成的“隔墙”作用不会被氧化而产生内折:对柱状晶来讲,有试验表明柱状晶的粗化度越大其塑性越差,内折率越高。
还有一些研究分析表明,连铸坯的内折除与中心疏松、缩孑L和柱状晶有关外,还与中心疏松区偏心有关,中心疏松区偏心的连铸坯其内折率远高于无偏心或偏心小的连铸坯。
另外,统计分析还发现内折率与碳当量大小有关,钢种的碳当量越大.生产出的钢管内折率越高,见表1。
表1钢管的碳当量与内折率的关系%钢种编号1 2 3 4 碳当量o.541 o.525 o.535 o.559 o.561 o.621 o.647 o.665 o.657 o.658 o.679 o.718 o.765 内折率 4.38 3.59 3.30 3.89 4.77 4.37 4.25 4.53 4.23 6.01 6.70 6.54 6.77 上述所讨论的内折是与铸坯内在质量以及材料本身有关而定心内折、顶头前压下量过大、椭圆度过大产生的内折以及加热等原因产生的内折这里不加论述。
从统计分析看连铸坯的内折率大大高于轧坯.用270 mm连铸坯改轧成 110 mm圆坯再进行轧制试验,其内折率大大降低。
无缝钢管内表面缺陷的成因分析摘要:34CrMo4钢是一种合金结构钢,在高温下具有高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低温冲击韧性,良好的渗透性,无过热倾斜,低变形,冷变形塑料和更好的可加工性。
这种合金结构钢广泛应用于无缝钢管的生产,在无缝钢管的生产和加工中,会出现无缝钢管或表面出现内折、外折和孔洞等缺陷。
钢管的内折弯缺陷通常连接到金属表面,内折弯缺陷是钢管内表面的直齿或螺旋齿状缺陷,对于钢管的合金,这种缺陷是进口处块状分布不规则。
一些热巨无缝钢管经过内部折叠缺陷后,可以通过简单的修理来修复,重的需要处理。
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内折弯误差一直是影响热压无缝钢管性能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无缝钢管内表面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缝钢管内;表面缺陷;成因分析引言P92由于其优异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耐热性和蠕虫性能,已成为四个主要用于主蒸汽管道、高温和高温管道以及旁路管道和连接管道等关键管道的首选管道。
当前国内生产P92无缝管材的热加工方式主要有挤压、快锻和斜轧三种,其中斜轧生产方式由于成材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目前国内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P92管材具有合金含量高,在热加工生产时具有变形抗力大、塑性低和变形温度范围窄等特点。
1 34CrMo4无缝钢管内折缺陷的成因内部裂纹是无缝钢管的常见缺陷类型。
如何有效地防止水冷壁管缺陷的产生一直是相关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水下气泡是造成钢管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在冶炼过程中形成水下气泡,并在管道脱碳过程中转移到锅炉和过氧化物部分,从而导致板材的中心残留很多;从而导致了钢管在高温下穿孔时的内部缺陷,在钢基和金属氧化物层之间发生氧化,内部折叠缺陷主要与导致管内弯曲缺陷的主要因素之间的中心和尺寸的截断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材料的松弛中心、中心孔、内部结构和空洞的存在,并通过调整冷却速度对铬钼的微观结构进行了优化;因此贝氏体组织更加韧性更强,为今后的生产和优化调制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当钢中的材料在Ca球化后,可以提高钢的洁净度,从而减少铜、砷、锡热处理后在热轧层和氧化层界面产生的钢管裂纹。
无缝钢管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27SiMn无缝钢管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27SiMn无缝钢管常常会出现麻面缺陷,这种缺陷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导致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对于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麻面缺陷通常是由于工艺参数不当、设备磨损过度、原材料质量不良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27SiMn无缝钢管的特点和麻面缺陷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本文对27SiMn无缝钢管麻面缺陷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27SiMn无缝钢管麻面缺陷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通过生产实践案例分析和技术改进方案的研究,为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27SiMn无缝钢管的特点以及麻面缺陷的形成机理,为相关企业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提升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期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能够为相关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借鉴,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实现质量效益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27SiMn无缝钢管的特点27SiMn无缝钢管是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管材,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化学成分均匀稳定,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适用于承受高压力和高温环境下的工作。
2. 钢管内部结构致密,无明显的气孔、夹杂物和结构缺陷,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3. 表面光洁度高,加工成型容易,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可加工性,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的应用。
4. 轧制工艺严格,生产工艺稳定,保证了管材的尺寸精度和形状完整性,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工程项目。
无缝钢管的热轧工艺常见缺陷总结1. 离层缺陷特征:位于无缝钢管内表面呈纵向分布,呈凸起螺旋状,块状金属分离或破裂状夹层。
产生原因:材质不良造成有非金属夹杂物,残余缩孔或严重疏松。
2. 直道内折缺陷特征:位于无缝管内表面呈纵向分布,呈现对称或单条直线形的折迭有通长,也有局部。
产生原因:芯棒润滑不良,芯棒表面有缺陷或表面附有氧化铁皮,铁屑等使钢管内表面划成沟道,荒管在轧制过程中,在连轧机孔型内过充满。
3. 内孔不规则缺陷特征:位于无缝管内表面呈纵向分布,①有一个或二个相差180°的管壁增厚现象,或在钢管内表面与芯棒分离点处有壁厚增厚状,也称内鼓包。
②钢管内园呈六方形的壁厚不均状,也称内六方。
产生原因:内鼓色:连轧压下量分配或张力选择不当,使金属过充满芯棒选用不当。
内六方:张减孔型与张力参数选择不当,张减机单机架减经或总减径率较大。
4. 管壁收缩缺陷特征:位于钢管内表面上,钢管横向断面最薄处钢管内表面凹陷,壁厚局部变薄,严重的收缩几乎撕破。
产生原因:连轧机延伸过大,钢管在孔型侧壁部分,局部被拉薄连轧机各机架压下调整不当和延伸系数分配不合理。
5. 内轧疤缺陷特征:无缝管内表面纵向呈指甲状结疤、凸起或块状折迭,钢管内表面压痕。
产生原因:芯棒润滑状态不良,造成芯棒局部磨损、损坏、粘金属,顶头严重磨损、粘金属、缺肉或大裂纹穿孔耳子被压在钢管的内壁上。
6. 内折迭缺陷特征:位于无缝管内表面的端部,局部或纵向呈螺旋状半螺旋状或无规律分布的片状折迭。
产生原因:穿孔过程中轧机调整不当,顶头严重磨损,管坯材质不好,芯棒严重损坏。
7. 轧折缺陷特征:位于合金管内表面纵向管壁局部或全长上呈外凹里凸的皱折或在钢管外表面纵向通长有两道对称明显沟痕,一般为直线形,个别为斜线形。
产生原因:连轧荒管外径过大或荒管橢圆度太大,竹节控制强度不够或润滑状态不好,横移装置将连轧荒管碰瘪,连轧机转速错误。
8. 撕破缺陷特征:位于钢管表面纵向上管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横向破裂,菱状和椭圆状穿透管体的孔洞。
冷拔无缝钢管缺陷分类与产生原因基本知识一. 擦伤:特征:钢管表面呈现长短不一,方向不定的无规则的擦痕,一般呈直线形,均能看到其底。
产生原因:1)退火时操作不当;2)在吊运中划伤;3)在矫直过程中,钢管在套筒处擦伤。
二.划道(又称拉丝、拉毛、直道包括青线)特征:钢管内外表面上呈现纵向直线形的长短不一划道,外为沟状,可见底,表面有损伤内划道,表面无损伤直线。
产生原因:1)毛管上划道;2)毛管上残存有氧化铁皮;3)润滑剂涂层不良,引起摩擦力增加,致使模具发热焊接金属;4)内外模具硬度不够或不均,光洁度差;5)锤头不良,过渡部分产生尖锐的棱角,模具磨损,造成划道。
三.抖纹:特征:在钢管内外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呈高低不平的整圈或半圈波形的环痕,逐个相间排列,有连续的,也有断续的。
一般由拉拔动时抖动(称“打机枪”)所造成。
产生原因:1)酸洗过程未冲净,润滑不良,涂层不均;2)退火性能不均匀,抗拉强度过大,含碳量较高的热轧钢管冷却速度过大,造成钢质较硬,加工硬化;3)管子过大,头部无空隙,皂化不良;4)芯棒细,拔制时芯棒产生弹性变形,引起抖动; 5)拉拔时启动速度过快,或开拉时链条振动;6)配模不合理,入口锥角太大,管与模孔接触面积小,或模具定径位置不当,拔制时变形不稳,定面抖动。
四.凹坑(包括压痕):特征:钢管表面呈面积不一的局部凹陷,有的呈周期性,也有的无规律。
缺陷表面有破伤为凹坑,表面无破伤的为压痕。
产生原因:1)由于氧化铁皮或其他质硬的污物粘附在钢管表面,在拔制或矫直中压入钢管表面后剥落而留下压痕;2)矫直辊粘附了异物,在矫直过程中钢管表面压成凹坑;3)原先存在于钢管表面的翘皮剥落。
五.麻点:特征:钢管表面成片的点状细小凹坑。
产生原因:1)酸洗时产生点状腐蚀;2)退火后氧化铁皮过厚矫直后压入了钢管表面;3)钢管保存不好产生锈蚀;4)氧化皮未清洗干净,拉拔压入管面,产生麻点;5)管面有油污,退火时局部烧成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