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醋酸乙烯生产技术

分析醋酸乙烯生产技术

分析醋酸乙烯生产技术
分析醋酸乙烯生产技术

电石炉与电石生产及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手册

电石炉与电石生产及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手册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化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2月 定价:598元优惠价:299元 目录 第一篇电石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电石生产概况 第二节电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三节乙炔 第四节电石的用途 第五节生产工艺流程 第二章电热原理 第一节电热知识 第二节电工学的一般知识 第三章生产电石的原料 第一节原料及其要求

第二节原料加工 第四章影响电炉操作的各种因素 第一节石灰的影响 第二节碳素原料的影响 第三节电气参数的影响 第四节炉料的影响 第五节炉料配比的计算 第五章石灰生产 第一节原料和燃料 第二节石灰石的煅烧原理 第三节石灰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节石灰窑的构造 第五节石灰窑的操作管理 第六节气烧石灰窑 第七节回转石灰窑 第六章电石生产 第一节电石生成理论 第二

第二篇节电石炉操作 第三篇 第三节开炉和停炉 第七章电石妒设备 第一节电石炉类型 第二节电石炉的设备 第八章物料平衡与热电平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定工况及体系模型 第三节物料平衡 第四节热电平衡数据及数据处理 第五节热平衡数据分析 第六节电石炉节能措施 第九章电炉变压器和短网

第一节对电炉变压器的要求 第二节电炉变压器类型和容量的确定 第三节电炉变压器的铭牌值 第四节电炉变压器的供电方式和保护 第五节电炉变压器的冷却 第六节电炉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 第七节电炉变压器的温升、绝缘与负载能力第八节电炉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第九节有载调压变压器 第十节新型电炉变压器 第十一节短罔布置的原则 第十二节导体有效电阻和电抗 第十三节允许负荷 第四节三相短网配置方式和接触连接 第五节短网的运行维护 第十章电石妒的电气化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熔池 第三节电石炉的参数 第四节炉内的电路、电阻和电导 第五节电炉的功率因数、电效率及热效率

制季戊四醇的方法

1.4 季戊四醇的制备 美国人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甲醛与乙醛在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作用下,可以发生缩合反应,偶然间发现了制备出季戊四醇的方法,从此季戊四醇的工业化生产便在美国实现了。季戊四醇的应用范围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国内及国外都加大了对季戊四醇生产技术的研究,季戊四醇的开发研究进入了火热的时期。 季戊四醇的制备根据催化剂的不同,总体来说分为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选用强碱性催化剂,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然而这个过程最大的缺点是形成大量副产物甲酸盐,甲酸盐没有合适的销路;另一种途径是选择碱性较弱的胺类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尤其是三乙胺,非常适合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甲醛与乙醛发生反应,三羟甲基乙醛是羟醛缩合反应的主要产物,然后通过加氢反应,制得最终产物季戊四醇[30]。 1.4.1 Cannizzaro 缩合法 甲醛、乙醛会发生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乙醛,该制备过程选择的催化剂大多为碱性较强的催化剂,生产的中间产物再经过Cannizzaro 反应生成季戊四醇,整个反应过程的机理研究已相当成熟,Cannizzaro 缩合法制备季戊四醇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Cannizzaro 缩合法的第一步反应是过量甲醛与乙醛混合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乙醛[31]。Cannizzaro 缩合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可逆反应,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CH 3CHO +HCHO CH 2OHCH 2CHO CH 2OHCH 2CHO HCHO +OH -OH -(CH 2OH)2CHCHO (CH 2OH)2CHCHO HCHO OH -+(CH 2OH)3CCHO 经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产物三羟甲基乙醛,再与甲醛进一步发生Cannizzaro 反应,最终制得产物季戊四醇,并且有相应的副产物甲酸盐生成,第二步反应的具体机理如下: (CH 2OH)3CCHO HCHO ++OH -(CH 2OH)4C +HCOO -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1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 1.电石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答:碳化钙分子式:CaC2。 2.工业电石的成分有哪些? 答:碳化钙、氧化钙、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 3.电石的用途有哪些? 答:(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 (2)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时,反应生成氰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氰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 (3)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4)产生的气体照明及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4.什么是电石的发气量?功率发气量? 答:电石的发气量:在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条件下,每公斤电石与水反应后放出的干乙炔体积体积数(升)。 功率发气量:在电石生产过程中,每千瓦电能,在24小时内所生产出的电石其发气量。 5.生产电石的基本原料是什么? 答:焦炭和石灰。 6.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是那种? 答:氧热法和电热法,目前生产上用的较广的是电热法。 7.碳素材料中的那些成分是工艺上要控制的,如何控制?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控制:①灰分:筛分;②水分:干燥;③挥发份:高温下挥发或调节原料配比。 8.请写出电石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CaO+3C→CaC2+CO - 111.3千卡 9.电石生产中的碳材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①冶金焦:以气煤、肥煤和焦炭三者配合,在1250℃高温下干馏而得。

其固定碳含量一般在85%左右,好者可达90%。硬度大、导电性能好、灰分、水分、挥发份含量低,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好。②石油焦:以石油沥青干馏而得,挥发份含量高。③无烟煤:分软硬二种,电石生产使用使用软质或半软质,要求固定碳高,灰分少。 10.用于电石生产的焦丁中那些成分是我们要控制的,其对电石生产有哪些影 响?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影响:①灰分:引起表层炉料板结,影响炉料的透气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原料中的氧化物还原,消耗额外的电能。②水分:影响炉料配比;与原料中的碳反应生成H2后,使得尾气中的氢气含量偏高;与CaO(氧化钙)和CO2(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CaCO3(碳酸钙),使得炉料板结。③挥发份:电阻较大,影响炉料的电气特性;本省也较粘,容易使得物料发粘。 11.石灰石中含有哪些成分,各对电石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碳酸钙:含量大于96%,其直接决定着生石灰的品质。 氧化镁:在电石熔融区被还原为金属镁蒸汽,在电石炉熔融区形成强烈高温还原区,镁与一氧化碳反应,强烈放热,破坏电石炉内温度分布。原料中的氧化镁约15%留在熔融区,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电石液发粘,在炉内不易流出。 二氧化硅:在电石炉内与焦炭反应生成单质硅。 A.硅与焦炭反应生成碳化硅(熔点较高),沉积于炉底,造成炉底垫料升高。 B.硅与铁反应生成硅铁(比热较大),损坏炉壁铁壳,出炉时烧坏流料嘴和冷却锅。 氧化铝:部分被还原为铝,一部分混在电石中降低电石质量,大部分形成炉渣,使得炉底升高。 氧化铁:与硅反应生成硅铁 磷和硫: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磷化钙和硫化钙。磷化钙在空气中分解后会发生自燃,硫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12.竖式石灰窑分为几个温区,如何界定? 答:①预热区:加料口下部,煅烧区上部,温度< 850℃ ②煅烧区:石灰窑中部,温度在850℃~1200℃,是石灰石分解的主要场所。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生产工艺技术分析 糠醇的合成是由糠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在管式反应器内保持一定压力、利用自热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氢气与糠醛液相充分接触后发生反应合成的。影响其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因素由采用的催化剂类型的选择;反应温度、压力、气液比(氢醛比)等的控制;空速;反应器的高径比;精馏工艺的选择;糠醛的纯度及酸性等决定。 目前,糠醇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糠醛催化加氢制,分为高压液相加氢和常压气相加氢。前者工艺流程短,投资少,见效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后者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见效慢,尤其对催化剂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生产气相加氢制糠醇的催化剂技术还不够完善,需从国外进口,优点是装置用人少,安全性高。 国内大多数厂家均采用液相加氢法生产糠醇,本文结合共享集团于2005年10月份开始建设并已投产的7000t/a糠醇生产装置项目,作者经过对实际装置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关糠醇合成工艺技术及其技术改造。 1 生产工艺过程 将糠醛用泵打入糠醛高位槽,然后放人搅拌槽与定量的催化剂混合均匀,再通过计量泵以约8.0MPa的压力注入夹套管式反应器,进入反应器前与经过氢压机压缩至大于 8.0MPa的氢气共同预热后在反应器人口处混合,一般反应温度控制在210~230℃,得粗糠醇,经减压精馏即可得到产品糠醇。 2 糠醇合成机理 糠醛加氢合成糠醇主反应式如下: C4H3O(CHO)+H2=C4H3O(CH2OH)+Q 液相糠醛加氢反应类型属瞬间反应,反应为非均相反应,具有多相反应的特征。反应历程为,糠醛首先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中心,被吸附分子的C-O羰基键由于活性中心的复杂分子轨道作用而被削弱,接着与溶解在糠醛中的氢发生反应。目前,实践研究表明,该羰基上发生的化学吸附在铜铬催化剂作用下,当温度、压力达到其活性温度才会发生。 3 糠醇合成技术 3.1 常压气相加氢制糠醇 以汽化的糠醛控制一定的空速与过量的氢气流混合后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氧化物类催化剂,其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压力在1.1×105Pa左右,粗产物糠醇无色透明,糠醇含量可达到98%,单程转化率可得达到99%以上,产率一般可达到92%以上。气相加氢所采用的催化剂一般有两大类:氧化物催化剂和合金类催化剂。前者活性温度相对高于后者。 3.2 液相加氢制糠醇 一般采用夹套管式反应器,应用氧化物催化剂,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00-220℃,压力为6.5~11MPa,糠醇含量可达到97%以上,单程转化率在98%以上。液相加氢所采用的催

制季戊四醇的方法

制季戊四醇的方法

1.4 季戊四醇的制备 美国人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甲醛与乙醛在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作用下,可以发生缩合反应,偶然间发现了制备出季戊四醇的方法,从此季戊四醇的工业化生产便在美国实现了。季戊四醇的应用范围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国内及国外都加大了对季戊四醇生产技术的研究,季戊四醇的开发研究进入了火热的时期。 季戊四醇的制备根据催化剂的不同,总体来说分为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选用强碱性催化剂,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然而这个过程最大的缺点是形成大量副产物甲酸盐,甲酸盐没有合适的销路;另一种途径是选择碱性较弱的胺类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尤其是三乙胺,非常适合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甲醛与乙醛发生反应,三羟甲基乙醛是羟醛缩合反应的主要产物,然后通过加氢反应,制得最终产物季戊四醇[30]。 1.4.1 Cannizzaro 缩合法 甲醛、乙醛会发生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乙醛,该制备过程选择的催化剂大多为碱性较强的催化剂,生产的中间产物再经过Cannizzaro 反应生成季戊四醇,整个反应过程的机理研究已相当成熟,Cannizzaro 缩合法制备季戊四醇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Cannizzaro 缩合法的第一步反应是过量甲醛与乙醛混合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三羟甲基乙醛[31]。Cannizzaro 缩合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可逆反应,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CH 3CHO +HCHO CH 2OHCH 2CHO CH 2OHCH 2CHO HCHO +OH - OH 2OH)2CHCHO (CH 2OH)2CHCHO HCHO OH +2OH)3CCHO 经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产物三羟甲基乙醛,再与甲醛进一步发生Cannizzaro 反应,最终制得产物季戊四醇,并且有相应的副产物甲酸盐生成,第二步反应的具体机理如下: (CH 2OH)3CCHO HCHO ++-(CH 2OH)4C +HCOO -

糠醇安全技术说明书1

编码:00003 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化学品名:糠醇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2)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3)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3)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3)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3)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4)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4)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5)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5)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6)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6)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6)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6)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7)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糠醇;2-呋喃甲醇 化学品英文名:furfural alcohol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电话: 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推荐用途:可用于有机合成、合成纤维、橡胶、农药等,也用于制造树脂和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高浓度持续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和胸部紧束感,极高浓度可引起死亡。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部炎症和角膜混浊。皮肤接触其液体,可引起皮肤干燥和刺激。口服出现头痛、恶心,口腔和胃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爆炸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糠醇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糠醇99% 98-00-0

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52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定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小型(包括开放炉、半密闭炉及密闭炉)电石炉的电石生产。 第二章物料的安全要求 第二条为保证产品在贮运、包装和使用中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原料中的硫、磷总含量,使产品中硫、磷含量符合部颁标准。 *第三条电极糊质量应符合冶金部部颁标准(YB2813-78)。 第四条室内贮存电石,必须装在桶(贮槽)内。应保持厂房的干燥和通风良好,其地面应选用不易产生撞击火花的材料。

第五条应尽量避免露天贮存电石,如实属必需,应存放在高于地面二百毫米以上无积水的平台或架子上,码放牢固,并遮盖好。露天贮仓应有防雨措施,严防进水。 第六条在搬运桶装电石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跌落和进水,搬运人员不准站在桶口的正面。 第三章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第七条主要安全技术指标 1、保安氮气含氧量≤2%; *2、贮存电石设备内乙炔含量<0.5% 3、操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30毫克/米3。 第八条必须在石灰窑顶装设烟罩、排气管、平台和栏杆等可靠的安全设施。在窑顶工作时,应在上风向,并有专人监护。

醋酸乙烯

1 概述 1.1 醋酸乙烯的性质 1.1.1 醋酸乙烯的物理性质 醋酸乙烯(Vinyl Acetate,简称VA或VAc),又称醋酸乙烯酯,乙酸乙烯或乙酸乙烯酯。相对密度()0.9317g/cm3,熔点-93.2℃,沸点72.2℃,折射率(n D)1.3953,闪点(开杯)-1.0℃[1]。醋酸乙烯是无色透明液体,有甜的醚香味,容易燃烧;毒性低,有麻醉性和刺激作用,高浓度蒸汽可引起鼻腔发炎、眼睛出现红点,皮肤长期接触有产生皮炎的可能[1]。 醋酸乙烯与乙醇混溶,能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20℃时,醋酸乙烯在水中的饱和溶液含有醋酸乙烯2.0~2.4%(wt),水在醋酸乙烯中为0.9~1.0%(wt);在50℃时,醋酸乙烯在水中的溶解比20℃时多0.1%(wt),但水在醋酸乙烯中则为2.0%(wt)[2]。 1.1.2 醋酸乙烯的化学性质 醋酸乙烯是不饱和的羧酸酯,其化学式为 醋酸乙烯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内的不饱和键及酯基。醋酸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醋酸乙烯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工业上常用的聚合方法包括本体、悬浮、溶液和乳液聚合。醋酸乙烯的反应除聚合反应外还有加成反应、水解反应、乙烯基转移反应、氧化反应等。 1.2 醋酸乙烯的用途 醋酸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50种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在实际运用中,醋酸乙烯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他单体聚合,可以生成主要聚醋酸乙烯(PVA)、聚乙烯醇(PVOH)、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EVA)、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聚乙烯腈共聚单体以及缩醛树脂等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在涂料、浆料、粘合剂、维纶、薄膜、皮革加工、合成纤维、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如聚乙烯醇主要用于生产维纶、纺织浆料、涂料、粘合剂、纸张增强剂及涂层、产业聚合助剂等;醋酸乙烯-乙烯共聚树脂、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可广泛用于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膜、热熔胶、电线电缆、玩具等生产领域。在中国,醋酸乙烯主要用来生产PVA,约占总需求量的80%[3]。近几十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醋酸乙烯的应用扩展和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加速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很多工业现场也优化发展并采用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在生产工艺中还存在着很多缺点与不足,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和需求量极大的发展中国家。 1.3 国内外醋酸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供需现状 1912年,在由乙炔和乙酸制备亚乙基二乙酸酯时首次发现醋酸乙烯,醋酸乙烯成为主要副产物,1925年开始有了工业规模的生产[2]。近年来,世界醋酸乙烯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现有生产装置40多套。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醋酸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约685.0万吨,同比增长约4.9%,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41.4万吨/年,约占世界醋酸乙烯总生产能力的49.8%;北美地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国内醋酸乙烯的生产路线

1 生产工艺醋酸乙烯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石油乙烯法、天然气乙炔法和电石乙炔法3 种。 其中石油乙烯法由于工艺性、经济性好而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上采用该方法生产醋酸乙烯的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70% 以上;天然气乙炔法和电石乙炔法在经济上不如石油乙烯法,但在电石和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乙炔法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仍被采用。1.1 石油乙烯法该方法采用乙烯和醋酸一步氧化合成醋酸乙烯。乙烯、氧气和醋酸蒸汽在贵金属 Pd-Au、Pd-Pt及Pd-Cd负载型催化剂及醋酸钾催化剂作用下,在100~200C、 0.6~0.8 MPa 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载体主要为硅胶和氧化铝,用冷凝和洗涤方法回收醋酸乙烯,再蒸馏提纯。 在BP 公司Leap 流化床技术中,催化剂可连续除去和加入,延长了运转周期,还可节省投资费用30% Praxair公司推出的专利,使用99.95%纯度的氧气,以降低反应器中惰性物质的用量,并可提高产率高达5%。 由于乙烯原料清洁干净,因此此法生产的醋酸乙烯杂质较少。 1.2 电石乙炔法 该方法通过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然后乙炔和醋酸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而生成醋酸乙烯。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乙炔的生成和净化,以及醋酸乙烯的合成和精制。 1.3 天然气乙炔法该方法的乙炔原料来自于天然气。因天然气本身的乙炔含量很少,所以必须经过天然气的氧化裂解而生成乙炔。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天然气脱硫、氧化裂解、乙炔提浓、净化,以及醋酸乙烯的合成和精制。

储呈半富+分布不雯需人量进□.易受[3 界石油能源影响悴油价波幼影响酷粧乙坏合成 合成反应器怫腾床反应帑,不易犬型访1定庠反应髒「大租 化苓产能小化.产能大 他化剂活性低.与命周期5-6 个月)(2Y 佯) 杂质较多?质就较斧杂质少?质戢好 由表1可见:与电石乙炔法相比,石油乙烯法具有许多优点,如产品杂质少,质量好;蒸汽消耗低;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装置大型化。 电石乙炔法工艺技术成熟,原料资源丰富易得,但综合能耗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湿法电石废渣处理难度大是电石乙炔法的主要缺陷和不足。湿法电石废渣制水泥取得成功,解决了电石废渣的使用问题和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只有在原油价格较低,或在天然气富集的地区,石油乙烯法和天然气乙炔法生产醋酸乙烯才有成本优势。在目前石油价格高位的环境下,采用电石乙炔法工艺路线生产醋酸乙烯,具有成本优势。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为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现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予以公告。 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安全许可、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原《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76号)同时废止。 附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修订) 为进一步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一、生产企业布局

湖南呋喃树脂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呋喃树脂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呋喃又称糠醇,本身进行均聚或与其它单体进行共缩聚而得到的缩聚 产物,糠醇与脲醛、酚醛、酮醛合成多种产物,习惯上称为呋喃树脂。其 中以糠醇酚醛树脂、糠醇尿醛树脂应用较多。 糠醇树脂是由糠醇为主体与甲醛缩聚而成的(改性产品又添加了尿素),外观为深褐色至黑色的液体或固体,耐热性和耐水性都很好,耐化学腐蚀 性极强,对酸、碱、盐和有机溶液都有优良的抵抗力,是优良的防腐剂。 糠醇树脂强度高,是木材、橡胶、金属和陶瓷等优良的粘结剂,也可用于 生产涂料。 该呋喃树脂项目计划总投资17137.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837.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07%;流动资金5300.24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30.93%。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3785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539.30 万元,税金及附加320.69万元,利润总额9311.70万元,利税总额10916.76万元,税后净利润6983.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32.99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33%,投资利税率63.70%,投资回报率40.75%,全部投资回收期3.95年,提供就业职位586个。 呋喃树脂是指以具有呋喃环的糠醇和糠醛作原料生产的树脂类的总称,其在强酸作用下固化为不溶的固形物,在机械工业的铸造工艺中作砂芯粘

结剂,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船舶、飞机,风电、通用机械、精密仪器等产品的铸件生产和高档精密出口铸件的生产。 呋喃树脂属热固性树脂,受热时能彼此交联固化而无需添加固化剂。酸在固化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还可降低热固化时所需的温度。根据施工工艺的特殊需要,可引入催化型固化剂,无需加热就能在室温下迅速交联固化。固化交联时要放出低分子物质,故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其延伸率很低,呈现脆性。

电石生产工艺指标控制

生产工艺指标 电炉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产品产量:150T—235T 质量>305L/Kg(热样) 炉料配比:石灰:碳素=100:62±2 焦炭粒度:3—20mm 石灰粒度:5—35mm 石灰生过烧≤7% 焦炭水份<1% 电极压放1—16次/班 出炉次数6—8次/班 电极最大行程1200mm 电极工作长度1.6—1.8m 冷却水压力0.25—0.35Mpa 冷却水回水温度≤45℃ 炉压10—50pa 电极糊工艺控制指标:原料粒度:50-150mm≥90% 炉气净化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电石炉炉气压力 10-50Pa 炉气量最大4800NM3/h 炉气温度 450-600℃ 除尘器入口温度 220-260℃ 净气管温度 220-260℃ 氮气压力 0.40MPa 冷却水压力 0.40MPa 压缩空气压力 0.60MPa 一氧化碳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2.5%氢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4.15%炉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1-12% 除尘器室正常压力 1500-2500Pa 除尘器室安全阀开启压力 0.4MPa 进净化系统的含尘量: <150g/NM3 出除尘器含尘量: <50mg/NM3 炉气泄漏率: <0.05% 烟尘堆积密度: 0.45t/m3 主要设备的操作指标及技术参数 除尘器入口温度 220-260℃

净气管温度 220-260℃ 除尘器室正常压力 1500-2500Pa 除尘器室安全阀开启压力 0.4MPa 原材料或其他材料的质量要求 在操作炉气净化到气混烧窑时,必须保持电石炉操作正常,进行氮气置换,检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炉气使用。 中间品或成品的质量指标控制范围及分析 一氧化碳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2.5% 氢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4.15% 炉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1-12% 2.5 排放物及指标要求 一氧化碳排放标准0~62.5mg/m3 干燥工艺控制指标 生产工艺指标见表1。 表1 工艺制指标 名称工艺控制指标 碳材粒度>3MM大于95% 碳材水分<1℅ 固定碳含量≥82﹪ 主要设备的操作指标及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见表2。 表2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 序号名称控制指标单位 1 炉堂温度600~1000 (℃) 2 配风后介质温度400~700 (℃) 3 尾气温度150~180 (℃) 4 显示配/引风风门位置0~100% (%) 5 鼓风机风门开度0~100% (%) 6 烘干机转速3~7.5 (R/min) 7 给料机频率0~50 (Hz) 8 炉膛压力-12~0 (Pa) 9 鼓风压力0~10 (Kpa) 石灰窑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料位:距料尺零位1米; 助燃风机流量:9000~11000m3/h,风压:14~15Kpa,风温30~50℃ 冷却风机流量:6000~7000 m3/h,风压:14~15Kpa,风温30~50℃

季戊四醇

季戊四醇 1详细介绍 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e;Pentaerythritol 缩写:PER 结构式:C(CH2OH)4 分子式:C5H12O4 分子量:136.15 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261~262℃ 沸点:276℃ 相对密度:1.395g/cm3 折射率:1.548 溶解性:15℃时1g溶于18ml水。溶于乙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不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石油醚等。 稳定性:在空气中很稳定,不易吸水 其他物化性质:略有甜味,基本无毒。 制取方法:乙醛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后用氢气还原或者与甲醛在强碱条件下反应得到

用途:用于制造醇酸树脂和油漆,制造塑料稳定剂和增塑剂。 包装及储运: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每袋净重25kg。储存于干燥、清洁、通风仓库内 CAS No.: 115-77-5 2主要用途 季戊四醇主要用在涂料工业中,可用以制造醇酸树脂涂料,能使涂料膜的硬度、光泽和耐久性得以改善。它也用作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等所需的松香脂的原料,并可制干性油、阴燃性涂料和舫空润滑油等。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是高效的润滑剂和聚氯乙烯增塑剂,其环氧衍生物则是生产非离生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季戊四醇易与金属形成络合物,也在洗涤剂配方中作为硬水软化剂使用。此外,还用于医药、农药等生产。 季戊四醇分子中含有四个等同的羟甲基,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因此常被用作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制取原料。由它硝化可以制得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太安,PETN),是一种烈性炸药;酯化可得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用作涂料。 用作胶黏剂的阻燃剂,与聚磷酸铵(APP)配合可得膨胀型阻燃剂。也用作聚氨酯的交联剂,提供聚氨酯内的支链。 3生产方法 钠法:当采用氢氧化钠为缩合剂时,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而得。 4质量标准

年产4万吨醋酸乙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I 英文摘要、关键词................................................ II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醋酸乙烯的理化性质 (2) 1.2 醋酸乙烯的主要用途 (2) 1.3 醋酸乙烯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3) 1.3.1 醋酸乙烯的国内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3) 1.3.2 醋酸乙烯的国外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5) 1.4 课题要求及意义 (6) 1.4.1 课题的要求 (6) 1.4.2 课题的意义 (6) 第2章醋酸乙烯的生产技术及研究 (7) 2.1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方法 (7) 2.1.1 乙炔液相法 (7) 2.1.2 乙炔气相法 (7) 2.1.3 乙烯液相法 (8) 2.1.4 乙烯气相法 (8) 2.1.5 其它方法 (8) 2.2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选择 (9) 2.2.1 乙炔气相法和乙烯气相法的比较 (9) 2.2.2 乙炔气相法Wacker流程和Borden流程的比较 (10)

2.3.1 主反应方程式 (11) 2.3.2 主要的副反应方程式 (11) 2.3.3 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原理 (11) 2.3.4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12) 第3章醋酸乙烯的物料衡算 (14) 3.1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 (14) 3.2 基础数据 (14) 3.2.1 装置的工艺数据 (14) 3.2.2 小时生产能力 (14) 3.2.3计算基础 (14) 3.2.4 原料规格 (15) 3.3各工序的物料衡算 (15) 3.3.1 乙炔工序 (15) 3.3.2 反应工序 (16) 3.3.3、分离工序 (18) 3.3.4、精馏工序 (18) 3.4醋酸乙烯生产过程物料衡算汇总 (19) 第4章醋酸乙烯的热量衡算 (21) 4.1 基础数据 (21) 4.2 反应系统的热量衡算 (22) 4.3 分离系统的热量衡算 (26) 4.4 精馏系统的热量衡算 (27) 4.4.1 精馏一塔热量衡算 (27) 4.4.2 精馏二塔热量 (28) 4.4.3 精馏三塔的热量衡算 (29) 4.5 总热量衡算汇总 (30) 第5章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和选型 (31) 5.1 固定床反应器 (31)

年产10000吨糠醛项目

年产10000吨糠醛项目建议书 1、糠醛市场情况 1.1、糠醛性质:糠醛又称呋喃甲醛(α—呋喃甲醛), 分子式:C5H4O2; 英文:furfural。结构式: HC——CH ‖‖ HC C ╲╱╲ O CHO 糠醛纯品是无色液体,具有杏仁样的特殊香味。工业品是褐色液体,在光、热、空气和无机酸的作用下颜色很快变为褐黑色。熔点-38.7℃,沸点161.7℃,相对密度1.1594(20/4℃)。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1.2、糠醛用途:糠醛能溶解很多有机溶剂,由于它有一个呋喃环和一个醛基,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通过氧化、氢化、缩合等反应制得大量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此糠醛的用途及使用领域非常广泛。 糠醛主要用于生产糠醇,即糠醛催化加氢制得糠醇,并进一步合成糠醇树脂(又称呋喃树脂);由糠醛制得的1,6-己二胺,是制取尼龙66的原料;由糠醛制得的呋喃经电解还原,还可制成丁二醛,后者为生产药物阿托品的原料;由糠醛制得的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安全无毒食品添加剂;糠醛用作溶剂,它可有选择性地从石油、植物油中萃取其中的不饱和组分,也可从润滑油和柴油中萃取其中的芳香组分;糠醛可代替甲醛与苯酚缩合,制造酚醛树脂;糠醛经氧化生成2-呋喃甲酸,呋喃甲酸用来合成抗生素;等用途。

1.3、糠醛市场分析:我国糠醛生产企业有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年总生产能力达60万多吨,总产量的75%国内销售、25%出口到欧美地区和亚洲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究,糠醛下游产品多达1600多种。并以能再生的农林作物为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作为非化石原料,糠醛产业大力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糠醛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2.1、充分利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玉米副产品玉米芯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糠醛,将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2.2、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循环经济(生物质再生)、低碳经济(非化石原料)、节能减排,符合“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项目,只要本地区有丰富的原料就可建设。 2.3、本项目建成后可安排社会富余人员和残疾人,能为政府解决一定困难。 3、生产设计方案 3.1、设计生产规模:近几年糠醛工艺技术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创新,单套装置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结合玉米芯的收购成本范围,经综合核算单套装置年产10000吨糠醛是最佳的经济规模,具有成熟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 3.2、生产工艺流程:糠醛是呋喃环系最重要的衍生物,糠醛是由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即多缩戊糖)在酸催化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戊糖,然后戊糖再经酸催化脱水环化生成糠醛,再经冷凝、蒸馏而制得。反应式为:(C5H8O4)n + n H2O → nC5H10O5 → nC5H4O2 + 3nH2O 半纤维素戊糖糠醛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 . 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出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出口炉设有挡屏和电弧打眼架,出炉口的上方设有排烟罩,用通风机抽出出炉时产生的烟气。 3、电炉冷却、破碎及包装 熔融电石在电石锅内用顶车机拉至走廊或包装间进行冷却,电石砣凝固后,用桥式吊车和单抱钳将电石砣吊出,放在铸铁地面上冷却,冷却到适度后将电石破碎到合格粒度,然后分等极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

糠醛加氢制糠醇所用催化剂的原理

糠醛加氢制糠醇所用催化剂的原理 一概述 糠醇可由糠醛加氢制得,世界上糠醛产量的2/3用于生产糠醇。我国糠醛原料极为丰富,如玉米芯、蔗渣、籽壳和稻壳等农作物剩余物。我国糠醛年产量约7万t,但用于生产糠醇的糠醛仅占其总产量的5%左右,80%的糠醛廉价出口。我国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催化剂需进口,价格昂贵。因此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催化剂的开发是提高我国糠醛深加工技术的关键,如此一来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原理 1、采用Cu — Zn系催化剂糠醛加氢制糠醇的Cu —ZnO一A12O3催化剂,使该催化剂应在1O0℃一165℃下有较高的活性及选择性,通过对Cu—Zn系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在反应温度165℃、氢醛比5~7.7(物质的量比)及糠醛液体空速0.5/ h~ 0.6 /h和常压条件下,糠醛转化率达100%,糠醇选择性和收率大于98.6%。同时对催化剂产生的活性组分,发现催化剂还原以前以CuO和ZnO存在,还原后Cu0被还原为CuO,ZnO未发生变化,但锌的电子动能有所上升,发生部分还原,形成缺氧ZnO (x≤1),Cu—Zn一O系列催化剂还原后部分铜进人ZnO晶格形成固溶体。因此正是因为形成固溶体,Cu和ZnO发生强烈作用,其ΔG为负,可补偿ZnO还原的正的ΔG。Cu—ZnO 固溶体中的缺氧结构对含氧中间物起稳定作用,因此构成了糠醛加氢的活性中心。 2、采用无铬系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并在常压、反应温度135℃、糠醛进料量为3ml/h和氢醛摩尔比为9:l的条件下,糠醛转化率为99.8% ,糠醇选择性为97.85% ,由于糠醇由糠醛液相加氢或气相加氢制得,液相加氢是在180-210℃及中压(5.0~8.0MPa)或高压(1OMPa以上)条件下进行的,能耗高,对设备要求严格,但通过气相加氢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操作压力一般为常压或几个大气压,能耗低,污染较轻,就是把一定浓度铜、锌、铝和助剂的硝酸盐溶液按一定程序缓慢地滴人碳酸盐沉淀剂中,沉淀物经过老化、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和成型制得催化剂然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经氢氮混合气(H :N =1:9摩尔比)还原后,通人糠醛与氢气混合,在催化剂床层发生加氢反应,产物从下段流出,用冷凝器将产物收集于接收瓶中,制得糠醇尾气放空,产品用气相色谱分析,目前国外生产糠醇已逐步由液相法转向气相法。 三结论 我国虽引进了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装置,但其生产仍以液相加氢为主,且所需催化剂需进口,价格昂贵,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糠醇的生产。因此,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的Cu Zn等催化剂,其活性高,且不含金属铬,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催化剂,而无铬高效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催化剂采用浸渍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的负载型无铬铜基催化剂,并研究了铜含量、不同助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铜含量过低时催化剂的活性不好,铜含量超过20%时,催化活性迅速增加,铜含量过高催化剂的选择性略有下降。经考查了质量分数30%氧化铜含量的负载型催化剂上反应温度对加氢性能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糠醛的转化率明显升高,但在433K以上继续升温,转化率变化不明显。糠醇选择性随温度升高略呈下降趋势,温度高于433K,糠醇的选择性明显下降。氢醛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助剂的加入可大大提高负载型cu基催化剂的活性,且加入钾盐后催化剂的选择性还略有提高。Zn的加入却使得催化剂的活性显著下降。结果发现助剂K盐的加入使得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433K、氢醛比为8和常压的条件下,糠醛转化率大于98%,糠醇的选择性大于99%,与进口Cu—Cr催化剂具有基本相同的活性和选择性,所以发展我国糠醛气相加氢工业,降低糠醇生产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雷经新石秋杰近期糠醛催化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热点化学试剂 2006年 王爱菊陈霄榕康惠敏糠醛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研究进展化工时刊 2000年 张丽荣张明慧李伟陶克毅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新型催化剂石油化工 2003年 王爱菊陈霄榕雷翠月康慧敏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催化剂的研制工业催化 2000年9月 郝向英周玮王俊伟关乃佳刘双喜含铜MCM-48催化剂上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催化学报 2005年11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