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关于球的内切外接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3.48 KB
- 文档页数:4
外接球、内切球专题外接球几何体的外接球一、定义1. 球的定义: 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 叫球面, 简称球.2. 外接球的定义: 若一个多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一个球的球面上,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内接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外接球.3. 内切球的定义: 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面都与一个球的球面相切,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外切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内切球.二、外接球的有关性质1.性质:性质1: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圆是大圆,大圆的半径与球的半径相等;性质2:经过小圆的直径与小圆面垂直的平面必过球心,该平面截球所得圆是大圆;性质3:过球心与小圆圆心的直线垂直于小圆所在的平面 (类比:圆的垂径定理);性质4:球心在大圆面和小圆面上的射影是相应圆的圆心;性质5:在同一球中,过两相交圆的圆心垂直于相应的圆面的直线相交, 交点是球心 (类比:在同圆 中,两相交弦的中垂线交点是圆心 ).2.结论:由上述性质,可以得到确定简单多面体外接球的球心的如下结论.结论1: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其对角线的中点.结论2:正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结论3: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三角形外心外心的连线的中点.结论4:正棱雉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其高上, 具体位置可通过计算找到.结论5:若棱雉的顶点可构成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公共斜边的中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正方体正方体的外接球、内切球和棱切球1.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其对角线的中点,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22a 2+a 2 2=32a .2.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球心是其对角线的中点,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正方体内切球的半径为R =a 2.3.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球心是其对角线的中点,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正方体棱切球的半径为R =a 2 2+a 2 2=2a 2.正方体的每个面与其棱切球的交线轨迹为圆.正三棱锥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结论: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顶点与底面外接圆的圆心连线上,切球心到顶点与到底面的距离之比为3:1,即OP :OO 1=3:1.则若正三棱锥的边长为a ,则正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R =64a ,正三棱锥的高h =63a .【证明】:如图所示:将正三棱锥P -ABC 放进正方形中,由正三棱锥的边长为a 可得正方体的棱长为22a 故正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即为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R =32⋅22a =64a ,即OP =OC =64a 设底面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正三棱锥P -ABC 的高为h则a sin 60∘=2r ,即r =33a ,h =O 1P =PC 2-r 2=a 2-33a 2=63a ∴OO 1=OC 2-O 1C 2=R 2-r 2=612a 故OP OO 1=64a 612a =3正十四面体正十四面体的外接球定义:从正方体中切掉八个小的正三棱锥所得到的几何体称为正十四面体,如图所示,它有六个面为正方形,八个面为正三角形.正十四面体是阿基米德立体中的一种.结论①:正十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就是正方体棱切球的球心.若正十四面体的边长为a ,则正方体的边长为2a ,正十四面体的高R =22⋅2a =a .结论②:若正十四面体的边长为a ,则正十四面体的体积V =532a 3.【证明】:由正十四面体的边长为a 可知:正方体的边长为2a 故切掉的一个小三棱锥的体积为V 0=13×12×22a 3=224a 3∴正十四面体的体积V =2a 3-8V 0=532a 3结论③:正十四面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5∶6.【证明】:∵正十四面体的体积V =532a 3,正方体的体积为V 1=2a 3=22a 3∴正十四面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V V 1=532a 322a 3=56.长方体长方体的外接球结论: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其对角线的交点,若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为c,则长方体外接球的半径R=a2+b2+c22.【证明】:如图所示:AC=AB2+BC2=a2+b2∴2R=AC1=AC2+CC12=a2+b2+c2,即R=a2+b2+c22四种典型模型:外接球对棱相等模型结论:对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相等模型,用构造长方体的方法解决.若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为x、y、z.,则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x2+y2+z28.【证明】: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AC=BD=x,AB=CD=y, AD=BC=z.则b2+c2=z2 a2+c2=y2 a2+b2=x2三式相加可得a2+b2+c2=x2+y2+z22,而显然四面体和长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设外接球半径为R,则a2+b2+c2=4R2,∴R=a2+b2+c22=x2+y2+z28.外接球墙角模型定义:墙角模型是指几何体中有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的模型,采用构造法长方体或正方体解决问题.1.如果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棱相等,则构造正方体模型.若棱长为a ,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R =32a .2.如果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棱不全相等,则构造长方体模型.若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条棱的棱长分别为a 、b 、c ,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R =a 2+b 2+c 22柱体与锥体外接球①柱体的外接球:柱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圆心连线的中点,若柱体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柱体外接球的半径R=r2+h2 2.②锥体的外接球:锥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顶点与底面圆心的连线上,若锥体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锥体外接球的半径R=r2+h2 2.【证明】:如图所示:OA=OP=R,O1A=r,O1P=h则OO1=O1P-OP=h-R在△AOO1中:OA2=OO12+O1A2,即R2=h-R2+r2∴R=h2+r22h汉堡模型是直棱柱的外接球、圆柱的外接球模型,用找球心法解决找球心法: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过多面体的两个面的外心且分别垂直这两个面的直线的交点.一般情况下只作出一个面的垂线,然后设出球心用算术方法或代数方法即可解决问题.有时也作出两条垂线,交点即为球心.则多面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r 2+h 24其中,h 为直棱柱的高,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以直棱柱为例,模型如下图:如图1,图2,图3,直三棱柱内接于球(同时直棱柱也内接于圆柱,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任意三角形)第一步:确定球心O 的位置,O 1是ΔABC 的外心,则OO 1⊥平面ABC ;第二步:算出小圆O 1的半径AO 1=r ,OO 1=12AA 1=12h (AA 1=h 也是圆柱的高);第三步:勾股定理:OA 2=O 1A 2+O 1O 2⇒R 2=h 2 2+r 2⇒R =r 2+h 2 2,解出R .注意:底面外接圆的半径r 的求法1.正弦定理:a sinA =2R (通用);2.直角三角形: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3.等边三角形:半径等于三分之二高;4.长(正)方形:半径等于对角线的一半.结论:垂面模型是有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棱锥模型,可补为直棱柱内接于球,由对称性可知球心O 的位置是△CBD 的外心O 1与△AB 2D 2的外心O 2连线的中点,算出小圆O 1的半径AO 1=r ,OO 1=h 2,则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R =r 2+h 24.解题步骤:第一步:将ΔABC 画在小圆面上,A 为小圆直径的一个端点,作小圆的直径AD ,连接PD ,则PD 必过球心O ;第二步:O 1为ΔABC 的外心,所以OO 1⊥平面ABC ,算出小圆O 1的半径O 1D =r (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算法:利用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OO 1=12PA =12h ;第三步:利用勾股定理求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①(2R )2=PA 2+(2r )2⇔2R =PA 2+(2r )2;②R 2=r 2+OO 12⇔R =r 2+OO 12=r 2+h 24外接球斗笠模型斗笠模型:棱锥、圆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外心的.多面体外接球公式为:R =h 2+r 22h其中h 为几何体的高,r 为几何体的底面半径或底面外接圆的半径.【证明】:∵P 的射影是△ABC 的外心∴三棱锥P -ABC 的三条棱相等 取△ABC 的外心O 1,球心O 的位置,则P ,O ,O 1三点共线; 由勾股定理可得:OA 2=O 1A 2+O 1O 2,即R 2=h -R 2+r 2解得:R =h 2+r 22h台体外接球台体的外接球结论:台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下底面外接圆圆心的连线上,若台体下底面的外接圆半径为r 1,上底面的外接圆半径为r 2,高为h ,则台体外接球的半径为:R =r 12-r 22+h 22h2+r 22【证明】:如图所示:设球心到下底面的距离为h 1,到上底面的距离为h 2,则R 2=h 22+r 22⋯①R 2=h 12+r 12⋯②②-①得:h 22+r 22-h 12-r 12=0,即h 22+r 22-h -h 2 2-r 12=0整理得:r 22-h 2-r 12+2h ⋅h 2=0∴h 2=r 12-r 22+h 22h故R 2=h 22+r 22=r 12-r 22+h 22h2+r 22,即R =r 12-r 22+h 22h2+r 22切瓜模型是有一侧面垂直底面的棱锥型,常见的是两个互相垂直的面,即α⏊β.类型Ⅰ:△ABC与△BCD都是直角三角形,则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球心在斜边BC的中点O.类型Ⅱ:△ABC是等边三角形,△BCD是直角三角形,则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球心为△ABC外接圆的圆心O.类型Ⅲ:△ABC与△BCD都是等边三角形,解决方法是分别过△ABC与△BCD 的外心作该三角形所在平面的垂线,交点O即为球心.类型Ⅳ:侧面△ABC是一般三角形,设为α平面,底面是一般三角形或四边形,设为β平面,如图,解决方法是过α,β的外心O2,O1作所在平面的垂线,垂线必交于一点O,O即为外接球的球心.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R=r21+r22-l24其中r1、r2为平面α,β的外接圆的半径,l为两个面的交线BC的长.【证明】:过O1,O2作AB的垂线,则OO1⎳O2E,OO2⎳O1E∵α⏊β∴四边形OO2EO1为矩形∴R2=OB2=OO22+O2B2=O1E2+O2B2=O1B2-BE2+O2B2=r21+r22-l24即R=r21+r22-l2 4折叠模型:两个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拼在一起,或菱形折叠.结论:如图所示:△ABD 和△CBD 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把△ABD 沿BD 折叠起来,使点A 折叠到点A ,E 为BD 的中点,设折叠的二面角 ∠A EC =α,CE =A E =h ,△ABD 和△BCD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 ,H 1和H 2分别为△BCD ,△A BD 外心,过H 1作平面BCD 的垂线,过H 2作平面A BD 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相交于球心O ,则R =r 2+(h -r )2tan 2α2【证明】:在△BCD 中:CH 1=r ,CE =h ,EH 1=CE -CH 1=h -r ,在△COH 1中:OH 1=EH 1⋅tan α2=(h -r )tanα2由勾股定理可得:R 2=OC 2=OH 21+CH 21=(h -r )2tan 2α2+r 2.∴R =r 2+(h -r )2tan 2α2结论:鳄鱼模型即普通三棱锥模型(两个面不垂直),用找球心法可以解决.如果m 为平面ACD 外接圆圆心O 2到交线CD 的距离,n 为平面BCD 外接圆圆心O 1到交线CD 的距离,θ为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l 为交线CD 的长,R 为外接球半径,则R =m 2+n 2-2mn cos θsin 2θ+l 24【证明】:如图所示:∵OO 1⏊O 1E ,OO 2⏊O 2E∴O ,O 1,E ,O 2四点共圆在△O 1O 2E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O 1O 22=m 2+n 2-2m ⋅n ⋅cosθ在△OO 1O 2中,由正弦定理可得:O 1O2sinθ=2r 0=OE (r 0为△OO 1O 2外接圆半径)∴R 2=OC 2=OE 2+CE 2=O 1O 2sinθ 2+l 2 2=m 2+n 2-2mn ⋅cos θsin 2θ+l 24内切球内切球结论以三棱锥P-ABC为例,如下图所示:求其内切球的半径r.方法:等体积法,三棱锥P-ABC体积等于内切球球心与四个面构成的四个三棱锥的体积之和;第一步:先求出四个表面的面积和整个锥体体积;第二步: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建立等式:V P-ABC=V O-ABC+V O-PAB+V O-PAC+V O-PBC⇒V P-ABC=13S△ABC·r+13S△PAB·r+13S△PAC·r+13S△PBC·r=13(S△ABC+S△PAB+S△PAC+S△PBC)·r;第三步:解出内切球半径r=3V P-ABCS O-ABC+S O-PAB+S O-PAC+S O-PBC=3VS表.内切球半径公式:r=3VS表,其中S表为几何体的表面积,V表示几何体的体积.题型一:墙角模型1.长方体ABCD-A1B1C1D1的8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且AB=2,AD=3,AA1=1,则球面面积为()A.83πB.43πC.4πD.8π2.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为2,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πB.3πC.6πD.9π3.已知三棱锥A-BCD的四个顶点A,B,C,D都在球O的表面上,AC⊥平面BCD,BC⊥CD,且AC=3,BC=2,CD=5,则球O的表面积为( )A.12πB.7πC.9πD.8π4.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SA=2,SB=SC=4,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 ).A.3B.6C.36D.95.已知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SA=AB=1,BC=2,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 ).A.4πB.3πC.2πD.π6.点A,B,C,D均在同一球面上,且AB,AC,AD两两垂直,且AB=1,AC=2,AD=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7πB.14πC.72πD.714π37.三棱锥P-ABC中,△ABC为等边三角形,PA=PB=PC=3,PA⊥PB,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272πB.2732π C.273πD.27π8.已知球O的球面上有四点A,B,C,D,DA⊥平面ABC,AB⊥BC,DA=AB=BC=2,则球O的体积等于.9.已知三棱锥A-BCD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且AB⊥平面BCD,AB=23,AC= AD=4,CD=22,则球O的表面积为.10.已知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球的表面积为12π,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为.11.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325,AA1=25,则当长方体ABCD-A1B1C1D1的表面积最小时,该长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变式演练1.在正三棱锥S-ABC中,点M是SC的中点,且AM⊥SB,底面边长AB=22,则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6πB.12πC.32πD.36π2.(多选题)一棱长等于1且体积为1的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的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可能是()A.22πB.32πC.πD.52π3.在古代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已知四面体A-BCD为鳖臑,AB⊥平面BCD,且AB=BC=36CD,若此四面体的体积为83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长、宽、高分别为2,2,1,其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5.已知正四棱柱(底面为正方形且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4,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6.在四面体S-ABC中,SA⊥平面ABC,三内角B,A,C成等差数列,SA=AC=2,AB=1,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7.如图,在△ABC中,AB=AC=3,cos∠BAC=-13,D是棱BC的中点,以AD为折痕把△ACD折叠,使点C到达点C 的位置,则当三棱锥C -ABD体积最大时,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在三棱锥P-ABC中,点A在平面PBC中的投影是△PBC的垂心,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AC=1,PC=3,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AC=13,AB=5,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π,则BC=.10.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30°,AB=23,∠ACB=60°,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题型二:对棱相等模型1.在正四面体A-BCD中,E是棱AD的中点,P是棱AC上一动点,BP+PE的最小值为7,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 )A.6πB.6πC.3632π D.3 2π2.四面体P-ABC的一组对棱分别相等,且长度依次为25,13,5,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94πB.28πC.29296π D.29π3.在三棱锥P-ABC中,PA=BC=4,PB=AC=5,PC=AB=11,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6πB.12πC.8πD.24π4.在三棱锥P-ABC中,PA=BC=3,PB=AC=2,PC=AB=5,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体积为( )A.2πB.3πC.6πD.6π5.正四面体的各条棱长都为2,则该正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6.在三棱锥A-BCD中,AB=CD=2,AD=BC=3,AC=BD=4,则三棱锥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7.在三棱锥A-BCD中,AB=CD=6,AC=BD=AD=BC=5,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8.已知三棱锥A-BCD,三组对棱两两相等,且AB=CD=1,AD=BC=3,若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π2,则AC=.9.在四面体ABCD中,AD=AC=BC=BD,AB=CD=42,球O是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过点A作球O的截面,若最大的截面面积为9π,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是.变式演练1.表面积为83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43πB.12πC.8πD.46π2.正四面体ABCD中,E是棱AD的中点,P是棱AC上一动点,BP+PE的最小值为14,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是( )A.12πB.32πC.8πD.24π3.蹴鞠(如图所示),又名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踢、蹋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B,C,D,满足AB=CD=5,BD=AC=6,AD=BC=7,则该鞠的表面积为( )A.55πB.60πC.63πD.68π4.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86π,则这个四面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5.已知四面体ABCD满足AB=CD=6,AC=AD=BC=BD=2,则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6.三棱锥中S-ABC,SA=BC=13,SB=AC=5,SC=AB=10.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7.已知一个四面体ABCD的每个顶点都在表面积为9π的球O的表面上,且AB=CD=a,AC= AD=BC=BD=5,则a=________.8.在三棱锥P-ABC中,若PA=PB=BC=AC=5,PC=AB=42,则其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9.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D=22,AD=AC=BC=BD=5,则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10.若四面体ABCD中,AB=CD=BC=AD=5,AC=BD=2,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1.在三棱锥P-ABC中,PA=BC=5,PB=AC=17,PC=AB=1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外接球体积为.12.在四面体ABCD中,AC=BD=2,AD=BC=5,AB=CD=7,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题型三:斗笠模型1.已知在高为2的正四棱锥P-ABCD中,AB=2,则正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体积为()A.4πB.9π2C.27π4D.8π32.正三棱锥P-ABC底面边长为2,M为AB的中点,且PM⊥PC,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体积为()A.32π3B.6πC.6πD.82π33.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5,AB=AC=BC=3,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9πB.152πC.4πD.254π4.已知A,B,C为球O的球面上的三个点,⊙O1为△ABC的外接圆.若⊙O1的面积为4π,AB= BC=AC=OO1,则球O的表面积为( )A.64πB.48πC.36π D.32π5.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2,AB =AC =1,BC =3,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 )A.4π3 B.823π C.43π D.323π6.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81π4B.16πC.9πD.27π47.正三棱锥P -ABC 底面边长为2,M 为AB 的中点,且PM ⊥PC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体积为()A.32π3B.6πC.6πD.82π38.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面积为3π,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9.一个圆锥恰有三条母线两两夹角为60°,若该圆锥的侧面积为33π,则该圆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0.如图所示,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cos ∠PEF =22,若A ,B ,C ,D ,P 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1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26,AC =AB =4,且AC ⊥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变式演练1.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圆心角为23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与它的外接球的体积之比为()A.243256B.128243C.128729D.2567292.已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周都在球O 的球面上,圆锥的母线长为3,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3π,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A.81π8B.81π2C.121π8D.121π23.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圆面积为3π,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A.12πB.16πC.36πD.48π4.已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周都在球O 面上,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2π3,面积为3π,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A.81π8B.81π2C.121π8D.121π25.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3,其体积大小等于某球的表面积大小,则此球的体积是()A.43πB.833π C.4π D.4π36.两个圆锥的底面是一个球的同一截面,顶点均在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32π3,两个圆锥的高之比为1:3,则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A.3πB.4πC.9πD.12π7.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3,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 )A.πB.π3C.4π D.4π38.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6,AC =AB =2,且AC ⊥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4π B.8π C.16π D.9π9.已知体积为3的正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若满足OA +OB +OC =0 ,则此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是( )A.2 B.2 C.32 D.3410.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若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 )A.124π3 B.625π81 C.500π81D.256π911.已知在高为2的正四棱锥P -ABCD 中,AB =2,则正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体积为()A.4πB.9π2C.27π4D.8π312.设圆锥的顶点为A ,BC 为圆锥底面圆O 的直径,点P 为圆O 上的一点(异于B 、C ),若BC =43,三棱锥A -PBC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64π,则圆锥的体积为.13.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母线SA,SB互相垂直,S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30°,若ΔSAB的面积为8,则该圆锥外接球的表面积是.14.在六棱锥P-ABCDEF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PA=2且与底面垂直,则该六棱锥外接球的体积等于.题型四:汉堡模型1.已知正三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均为2,则该正三棱柱内半径最大的球与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17B.77C.37D.2172.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PA⊥平面ABC,AB⊥BC且PA=8,AC=6,则球O的表面积为()A.10πB.25πC.50πD.100π3.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C=30°,ΔAPC的面积为3,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为()A.323π3 B.43π3 C.86π D.326π4.已知四棱锥P-ABCD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PA⊥底面ABCD,AB=AD=1,BC= CD=2,若球O的表面积为9π,则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A.4B.43C.25D.2535.已知三棱锥A-BCD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且AB⊥平面BCD,AB=2,CD=2,AC=AD=5,则球O的表面积为()A.6πB.2πC.3πD.6π6.已知边长为3的正△ABC的顶点和点D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D=6,且AD⊥平面ABC,则球O的表面积为()A.323πB.48πC.24πD.12π7.已知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的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高为h,球的体积为86π,则这个正四棱柱的侧面积的最大值为()A.482B.242C.962D.1228.(多选题)在四面体ABCD中,AB⊥AC,AC⊥CD,直线AB,CD所成的角为60°,AB=CD =43,AC=4,则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16053π B.52π C.80π D.208π9.已知四棱锥P-ABCD的五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高为12的等腰梯形,AD⎳BC,AD=PA=1,BC=2,则球О的表面积为()A.10πB.4πC.5πD.6π10.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积为334,一个侧面的周长为63,则正三棱柱ABC-A1B1C1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4πB.8πC.16πD.32π11.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若AB=AC=1,AA1=23,∠BAC=2π3,则球O的体积为( )A.32π3B.3πC.4π3D.8π12.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A⊥底面ABCD,AB⊥BC,AD⊥CD,且∠BAD=120°,PA=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且球的体积是4010π3,AB=AC=AA1,∠BAC=120°,则此直三棱柱的高是______.变式演练1.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半径为( ).A.3172 B.210 C.132D.3102.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πa2B.73πa2C.113πa2D.37πa23.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AB=AC=AA1=2,∠BAC=120°,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A.10πB.20πC.30πD.40π4.已知圆柱的高为2,底面半径为3,若该圆柱的两个底面的圆周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等于( )A.4πB.16π3C.32π3D.16π5.若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为12π,则该圆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A.(125-12)πB.123πC.(123+3)πD.16π6.一直三棱柱的每条棱长都是2,且每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 )A.28π3B.22π3 C.43π3 D.7π7.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PA⊥平面ABC,AB⊥BC且PA=8,AC=6,则球O的表面积为()A.10πB.25πC.50πD.100π8.已知四棱锥P-ABCD的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PA⊥底面ABCD,AB=AD=1,BC=CD =2,若球O的表面积为9π,则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A.4B.43C.25D.2539.有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相等,此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60°,若此圆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圆锥的侧面积的4倍,则此圆柱的高是其底面半径的( )A.2倍B.2倍C.22倍D.3倍10.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1,∠BAC=60°,AA1=2,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40π3B.4030π27 C.32030π27 D.20π11.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C=30°,ΔAPC的面积为3,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为()A.323π3 B.43π3 C.86π D.326π1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C,AB=6,BC=8,AA1=6,则该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72πB.114πC.136πD.144π13.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AB=AC=AA1,∠BAC=120°,且底面△ABC的面积为23,则此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16πB.4010π3 C.40π D.64π14.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6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若AB=3,AC=4,AB⊥AC,AA1=12,则球O的表面积为( )A.36πB.144πC.169πD.256π题型五:垂面模型1.已知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且∠ACB=30°,AC=2AB=23,SA=1.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13813πB.13πC.136πD.13136π2.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AC,PA=PC=AC=2,AB=4,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3πB.234πC.64πD.643π3.在三棱锥S-ABC中,侧棱SA⊥底面ABC,AB=5,BC=8,∠ABC=60°,SA=25,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643πB.2563πC.4363πD.2048327π4.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底面ABC,∠BAC=120˚,PA=AB=AC=2,若该三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103πB.18πC.20πD.93π5.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C⊥平面PAB,若AB=BC=1,PA=2,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4πB.8πC.6πD.8π36.《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若四棱锥P-ABCD为阳马,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AB=2,AD=4,二面角P-BC-A为60°,则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6πB.20πC.643πD.32π7.三棱锥S-ABC中,SA⊥底面ABC,若SA=AB=BC=AC=3,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8πB.21π2C.21πD.42π8.四面体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AB⊥平面BCD,△BCD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若AB=2,则球O的表面积为( )A.4πB.12πC.16πD.32π9.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120°,AC=2,AB=1,设D为BC中点,且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0.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如图为一个阳马与一个鳖臑的组合体,已知PA⊥平面ABCE,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5,ED=3,若鳖臑P-ADE的外接球的体积为92π,则阳马P-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现有一“阳马”如图所示,PA⊥平面ABCD,PA=4,AB=3,AD=1,则该“阳马”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C=120°,PA=4.若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半径为22,则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4,cos∠ACB=13,若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52π,则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为.变式演练1.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A⊥平面ABC,SA=23,AB=1,AC =2,∠BAC=60°,则球O的表面积为( )A.4πB.12πC.16πD.64π2.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底面ABC,∠BAC=60°,PA=2,AB=AC=3,若该三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4π3B.82π3 C.8πD.12π3.如图,在△ABC中,AB=BC=6,∠ABC=90°,点D为AC的中点,将△ABD沿BD折起到△PBD的位置,使PC=PD,连接PC,得到三棱锥P-BCD,若该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A.7πB.5πC.3πD.π4.已知点P,A,B,C,D是球O表面上的点,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3的正方形.若PA=26,则△OAB的面积为( ).A.3B.22C.33D.635.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SA=4,底面ΔABC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则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9πB.28πC.43πD.76π6.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且PA=2,Δ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4π3B.4πC.8πD.20π7.三棱锥P-ABC中,AB=BC=15,AC=6,PC⊥平面ABC,PC=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253πB.252πC.833πD.832π8.在三棱锥S-ABC中,侧棱SC⊥平面ABC,SA⊥BC,SC=1,AC=2,BC=3,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4πB.12πC.10πD.8π9.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60°,AB=AC=23,PA=2,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0πB.24πC.28πD.32π10.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C⊥CA,AC=1,BC=2,PA=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9πB.36πC.92πD.94π11.三棱锥P-ABC中,AB=BC=15,AC=6,PC⊥平面ABC,PC=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12.已知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SA=AB=4,BC=6,AC=213,则三棱锥S-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3.已知四面体P-ABC中,PA=PB=4,PC=2,AC=25,PB⊥平面PAC,则四面体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120°,AC=2,AB=1,设D为BC中点,且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5.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P=2,点M是矩形ABCD内(含边界)的动点,且AB=1,AD=3,直线P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π4.记点M的轨迹长度为α,则tanα= ;当三棱锥P-ABM的体积最小时,三棱锥P-ABM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题型六:切瓜模型1.在矩形ABCD中,AB=4,BC=3,沿AC将矩形ABCD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AC-D,则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12512πB.1259πC.1256πD.1253π2.已知三棱锥A-BCD中,△ABD与△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二面角A-BD-C为直二面角,则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0π3B.5πC.6πD.20π33.已知三棱锥A-BCD中,CD=22,BC=AC=BD=AD=2,则此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高中数学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定心方法数学中,外接球和内切球是重要的概念,在几何学、三角学和代数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外接球是指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球完全包裹住的最小球,而内切球是指一个球完全被一个空间几何体的内切。
本文将从几何学角度介绍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并附上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外接球1.定义:对于一个几何体(如正方体、圆锥、圆柱等),外接球是完全包容该几何体的一个球。
外接球的半径等于几何体的边长、高或半径的一半。
以正方体为例,假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R等于a的一半,即R=a/22.性质:外接球的球心与几何体的重心重合,在三维空间中位于几何体的中心位置。
以正方体为例,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与正方体的重心重合,位于正方体的中心位置。
3.求解方法:求解外接球的定心位置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几何关系。
以正方体为例,可以使用重心定理来求解外接球的球心位置。
重心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几何体,其重心位于几何体的所有顶点连线的交点上,即几何体的所有顶点到这一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对于正方体而言,由于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几何体的边上,因此可以通过连接正方体的两个对角线,其交点即为正方体的重心,也就是外接球的球心位置。
二、内切球1.定义:对于一个几何体(如正方体、圆锥、圆柱等),内切球是完全被该几何体内切的一个球。
内切球的半径等于几何体的边长、高或半径的一半。
以正方体为例,假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半径r等于a的一半,即r=a/22.性质:内切球的球心位于几何体的重心,且与几何体的所有顶点连线相交于几何体的中点。
以正方体为例,该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位于正方体的重心,且与正方体的所有顶点连线相交于正方体的中点。
3.求解方法:求解内切球的定心位置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几何关系。
以正方体为例,可以使用重心定理来求解内切球的球心位置。
由于内切球的球心位于几何体的重心,因此可以通过连接正方体的两个对角线,其交点即为正方体的重心,也就是内切球的球心位置。
高中数学I夕卜接球与内切球解题方法,8大模型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有关定义1.球的定义: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球面,简称球。
2.外接球的定义:若一个多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一个球的球面上,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内接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外接球。
3.内切球的定义: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面都与一个球的球面相切,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外切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内切球。
二、外接球的有关知识与方法1.性质:性质1: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圆是大圆,大圆的半径与球的半径相等;性质2:经过小圆的直径与小圆面垂直的平面必过球心,该平面截球所得圆是大圆;性质3:过球心与小圆圆心的直线垂直于小圆所在的平面(类比:圆的垂径定理);性质4:球心在大圆面和小圆面上的射影是相应圆的圆心;性质5:在同一球中,过两相交圆的圆心垂直于相应的圆面的直线相交,交点是球心(类比:在同圆中,两相交弦的中垂线交点是圆心).初图1初图22.结论:结论1: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体对角线的交点处,即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中点是球心;结论2:若由长方体切得的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是原长方体的顶点,则所得多面体与原长方体的外接球相同;结论3:长方体的外接球直径就是面对角线及与此面垂直的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换言之,就是:底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条高(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是大圆;结论4:圆柱体的外接球球心在上下两底面圆的圆心连一段中点处;结论5:圆柱体轴截面矩形的外接圆是大圆,该矩形的对角线(外接圆直径)是球的直径;结论6:直棱柱的外接球与该棱柱外接圆柱体有相同的外接球;结论7:圆锥体的外接球球心在圆锥的高所在的直线上;结论8:圆锥体轴截面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是大圆,该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球的直径;结论9:侧棱相等的棱锥的外接球与该棱锥外接圆锥有相同的外接球.3.终极利器: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线段长度);三、内切球的有关知识与方法1.若球与平面相切,则切点与球心连线与切面垂直。
处理球的“内切”“外接”问题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作为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高考中也是考查的重
点,但同学们又因缺乏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模糊。解决这类题目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
点的位置及球心的位置,画好截面图是关键,可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
一、棱锥的内切、外接球问题
例1.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是多少?
分析:运用正四面体的二心合一性质,作出截面图,通过点、线、面关系
解之。
解:如图1所示,设点O是内切球的球心,正四面体棱长为a.由图形的
对称性知,点O也是外接球的球心.设内切球半径为r,外接球半径为R.
正四面体的表面积223434aaS表.
正四面体的体积22221234331BEABaAEaVBCDA
BCDAVrS
表31
,aaaSVrBCDA12631223323表
在BEORt中,222EOBEBO,即22233raR,得aR46,得rR3
【点评】由于正四面体本身的对称性可知,内切球和外接球的两个球心是重合的,为正四面体高的四
等分点,即内切球的半径为4h ( h为正四面体的高),且外接球的半径43h,从而可以通过截面图中
OBERt
建立棱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例2.设棱锥ABCDM的底面是正方形,且MDMA,ABMA,如果AMD的面积为1,
试求能够放入这个棱锥的最大球的半径.
解:?ABMAABADAB,,平面MAD,
由此,面MAD面AC.记E是AD的中点,
从而ADME.ME平面AC,EFME
设球O是与平面MAD、平面AC、平面MBC都相切的球.如图2,得截面图MEF及内切圆O
不妨设O平面MEF,于是O是MEF的内心.
设球O的半径为r,则MFEMEFSrMEF2,设aEFAD,1AMDS.
2
2
2,2
aaMFaEM
,12222222222aaaar
当且仅当aa2,即2a时,等号成立.
∴当2MEAD时,满足条件的球最大半径为12.
练习:一个正四面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3,求正四面体的棱长。(答案为:2)
【点评】根据棱锥的对称性确定内切球与各面的切点位置,作出截面图是解题的关键。
二、球与棱柱的组合体问题
1.
2. 正方体的内切球:
球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相
切,切点为每个面的中心,显然
球心为正方体的中心。设正方体
的棱长为a,球半径为R。
如图3,截面图为正方形EFGH的内切圆,得2aR;
3.
4. 与正方体各棱相切的球: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切点为各棱的中点,如图4作截面图,圆O为
正方形EFGH的外接圆,易得aR22。
5.
6. 正方体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八个顶点都在球面上,如图5,以对角面1AA作截面图得,圆O为矩
形CCAA11的外接圆,易得aOAR231。
例3.在球面上有四个点P、A、B、C.如果PA、PB、PC两两互相垂直,且aPCPBPA,
那么这个球的表面积是______.
解:由已知可得PA、PB、PC实际上就是球内接正方体中交于一点的三条棱,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就是球的直径,连结过点C的一条对角线CD,则CD过球心O,对角线aCD3
练习:一棱长为a2的框架型正方体,内放一能充气吹胀的气球,求当球与正方体棱适好接触但又不
至于变形时的球的体积。(答案为3326243aaV)
4.构造直三角形,巧解正棱柱与球的组合问题
正棱柱的外接球,其球心定在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处,由球心、底面中心及底面一顶点构成的直
角三角形便可得球半径。
例4.已知三棱柱111CBAABC的六个顶点在球1O上,又知球2O与此正三棱柱的5个面都相切,求
球1O与球2O的体积之比与表面积之比。
分析:先画出过球心的截面图,再来探求半径之间的关系。
解:如图6,由题意得两球心1O、2O是重合的,过正三棱柱的一条侧棱1AA和它们的球心作截面,
设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a,则aR632,正三棱柱的
高为aRh3322,由ODARt11中,得
2
22222
2
1
12563333
3
aaaRaR
,aR1251
1:5::222121RRSS,1:55:21VV
练习:正四棱柱1111DCBAABCD的各顶点都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求正四棱柱的侧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为:224R)
【点评】“内切”和“外接”等有关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特殊的点、
线、面之间关系,然后把相关的元素放到这些关系中解决问题,作出合适的截面图来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
量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