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江苏省名校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2. 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3. 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 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2. 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2.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2. 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板书: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
板书:一、降水的变化1. 降水的概念及形式师:什么是降水?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归纳。
大家思考: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导学案(第一课时)编号使用时间小组姓名小组评价【复习旧课】〔听写,约5分钟〕【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容易理解和归纳,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A、B、C三层学生分别要完成的题目及使用要求见本导学案。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约25分钟)学习任务一:降水与生活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C类学生不作要求)降水量的多少是用及量杯测定的,以为单位记录的。
学习任务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降水情况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也很大。
你会读降水量柱状图吗?〔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图,对比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
1、对比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
甲地年降水量约_______,乙地年降水量约_______。
【合作探究】如何求某地的全年降水量?试求课本P55表3.2中的全年降水量。
【教师总结】〔教师可灵活安排,如采取师、生、或师+生、生+生总结的形式,学生还可按教师要求做笔记。
〕【当堂检测】〔约10分钟〕【一】选择题: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A漏斗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二】读图题:〔C类学生不作要求〕1.图3.3-10中表示北半球某地各月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该地哪个月份降水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2.用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主备人:执行人:温馨寄语:只要强迫自己散发热情,一旦需要热心参与某种活动,便能立刻感到这股热情的力量,进而勇往直前。
【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了解降水的类型。
2、能根据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学习重点】1.知道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了解降水的类型。
2.能根据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学习难点】能根据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学法指导】1、预习时,基础知识用蓝笔标记,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知识链接】降水降水量柱状图【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降水的变化(一)阅读课本58-59页文字和58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2.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等不同等级。
3.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常用的单位是__。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
4.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__图来表示。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59-60活动题。
【当堂检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1.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降水量3.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降雪B. 雨夹雪C. 冰雹D. 降雨4. 测量降水的仪器是()A.量杯B.储水瓶C. 雨量器D. 试管5.下面降水量的多少,常用的单位()A.毫米B.微米C.厘米D. 分米【学练感悟】本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给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启示是什么?评定等级:主备人:执行人:温馨寄语:只要强迫自己散发热情,一旦需要热心参与某种活动,便能立刻感到这股热情的力量,进而勇往直前。
《3.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习目标】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和等级。
会联系实际说明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会绘制降水量年变化的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初步学会运用世界降水分布图,归纳全球降水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我们家乡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师生活动]一、降水与我们1、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形式?2、完成P54活动题,认识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读P55图3.19“降水量柱状图”A和B,图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图降水的季节差异很大。
2、完成P55活动题1,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完成P55活动题2,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三、降水的分布 1、读P56图3.21,完成P56活动题,认识降水的分布规律。
【知识结构】【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 A.降雨 B.降雪 C.冰雹 D.雾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的是( )A.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B.降水对旅游出行的影响C.降水对工业生产的影响D.降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某国同学在他的国家没见过下雪,他可能来自()A.加拿大B.俄罗斯C.印度尼西亚D.美国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大陆东岸降水少③温带沿海地区降水量多于内陆④赤道地区降水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一个地方降水量多少,主要受、、等因素影响:受因素影响,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受因素影响,近海的地方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 ;受因素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山地背风坡降水。
(多、少)。
50甲了比理教学参考■■■■■■■2020年第9期.上邃堂教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秦春燕(乌鲁木齐市第132中学,新疆乌鲁木齐)一、教学构思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主要介绍降水的变化。
降水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两首学生耳熟能详、和“雨”有关的古诗(《春夜喜雨》《清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设问和教师讲解的方式,从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降雨的等级划分,降水量的测量,降水对人们的影响、季节分配,以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与绘制,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环节,采用了先教师板演,后请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学生在绘图本上绘制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二、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春夜喜雨》和《清明》)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朗读两首古诗。
读完这两首朗朗上口的古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景象?(学生齐声朗读后回答)联想到下雨的景象。
(教师总结)这两首古诗都提到了“雨”,描写了降雨的景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降雨有关的知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讲授新课(1)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教师提问)降水就是指降雨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降雪、冰雹等形式。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降水的概念并总结)我们把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那平时看到的雾、霜、露是降水吗?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教师点拨)降水的概念强调从大气中“降落”的过程,而雾、霜、露等都不符合上述要求,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算降水。
(2)降雨的等级划分(承转)降水的几种形式中,最主要的是哪种?前面学习天气符号时,了解过降雨的等级,大家回忆一下降雨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展示降水的主要形式和等级划分)(学生回答)略。
课时计划(教案)上课日期:课题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总课时数本课时序数第课时本课时教学内容课型教学目标脑目标重难点教具及课前准备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展示课前准备的降雨不同等级的符号图片,观察图片上符号的差异。
师:图片上展示了降雨的不同等级,那么“降水就是降雨”吗?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这儿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那么世界各地的降水同我们这里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新课讲授1、降水的变化师: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体验,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学生讨论,回答:不是,降雨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
学生回答:降水过多会导致洪涝灾害,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到降水的影响。
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才能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阅读“降水量的测量”,观察测量降水量的主要仪器雨量器的构造,了解其使用方法。
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由差别的,通常用什么来表示呢?师:观察教材图3.2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A、B两地降水有什么差异?(引导学生读图,读图时首先看条形柱的高低,对照左边的降水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大约数值。
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分配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月降水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师:降水量的多少除季节上有变化外,在不通过年份降水量也有变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活动中提供的信息(如教材图3.23),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自主完成,比一比,看谁完成得又好又快。
师:同学们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很好,请问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该地降水的气温变化有什么特征?师:请同学们读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分析下列问题:(1)读图找出赤道,观察图例中的降水量数值范围,可知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
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课标要求】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读图,归纳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学会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是真是假?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怎样测量降雪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8页。
提问:1.降水有哪些形式?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教师:分析以下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1、阴雨连绵一个月。
2、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3、某城市下了大雪。
任务2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播放动画,了解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归纳降水随时间的变化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任务3 读降水量柱状图,归纳判读方法。
苏版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
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将其平均分成12段,并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按相等的降水量差值标上降水量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数据在坐标图上标出相应的高度,画出柱状表示降水量的大小。
(4)在适当位置写上图名。
(1)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2)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说出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精讲点拨】我们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时候,要注意纵坐标的刻度,另外绘制的图形尽量美观、准确。
我们用降水量柱状图来描述某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对于降水量的空间变化,我们还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描述。
过渡:结合世界各地的降水柱状图,我们了解到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很大。
除了会阅读降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
A.降雨
B.飘雪
C.冰雹
D.起雾
2.如图工具是用来测量( B)
A.气温
B.降水量
C.空气湿度
D.风向、风力
3.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 C)
A.今年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B.降水的年际变化小。
初一苏版地理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认识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情形导入生成问题情形导入: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现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看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认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自主探究】认识降水的变化1.学生读课本P58页内容。
摸索:(1)什么是降水?(2)“降雨”确实是“降水”的说法对不对?学生归纳:①降雨是降水的要紧形式。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完成P59页活动,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把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技巧。
教师点拨:判读降水柱状图时,要注意猎取以下信息:(1)判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最少的月份;(2)估算年降水总量;(3)归纳降水与季节变化的关系;(4)结合气温曲线图,衡量水热配置状况。
3.教师小结: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潮湿型。
【合作探究】1.学生结合等高线、等温线特点,讨论等降水量线的特点。
教师点拨:由于都属于等值线,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差不多相同。
2.学生分组合作,解读课本P60页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
读图要求了解以下信息:(1)从图中表示降水量多少的颜色渐变规律看,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形如何样?(2)从降水的海陆分布看,降水分布有什么变化?(3)图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与最少的地点分别在哪儿?3.学生归纳降水的全球分布规律,教师作小结:①赤道邻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来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④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拓展探究】1.学生完成课本P61页活动1、2、3。
课题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
命题人审核人学生姓名班级评价批改日期作业序号
NO.21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学习过程:
活动一降水量的测量
阅读课本P58图文,完成下列各题。
◀雨量器和量杯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__。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
3.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____,表示降水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
活动二降水的变化
1.根据59页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作业:单项选择题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降()2. 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
读图,完成3∽ 4题。
()3.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1月
B.5月
C.8月
D.10月
()4.该地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季多雨型
B.冬季多雨型
C.全年少雨型
D.全年湿润()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6.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漏斗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7. 我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