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转贴2007-09-14 13:43:03]

字号:大中小

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入。由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分布水平可知,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西方众多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造就了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均衡发展,2006年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几乎占到收入贡献的半壁江山。

首先,非利息收入地位重要,资产规模效应明显。从静态视角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比较均衡。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例达43.3%,处于较高水平,表明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

业银行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按不同的银行规模划分,美国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类别特征:不同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入水平差别很大(见图2)。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高达45.9%。而资产规模小于10美元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传统的利息收入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近80%。因此,银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获取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而规模小的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较大,仍然占据商业银行收入贡献的垄断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多样的推动因素大力发展各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另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先天也具有发展这种业务的实力和优势。而对于主要在狭小地域进行当地经营的小银行,具有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依赖的当地市场力量,因此存在维系其传统利息收入的土壤。

其次,非利息收入项目多元化。按照FDIC的监管分类,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又大体上分为四大类:一是信托业务收入,二是存款账户服务收入,三是交易账户损益,主要是银行通过现金工具和表外衍生合约(包括利率、汇率、资产证券等其他)交易的盈亏,四是附加非利息收入。按照FDIC的分类,附加非利息收入由于涵盖了投行收入、风险投资收入、资产服务收入、证券化资产交易、保险业务收入、资产销售盈亏等各项收入,因此广泛的业务空间范围成就了其在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的重要地位。

图3给出了2006年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从中可以看出,附加非利息收入在总体非利息收入中比例高达63%,成为非利息收入乃至净营业收入中的重要项目。

伴随着美国商业银行过去20多年的重要变革推动,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营业收入的贡献发生了较大变化。商业银行整体非利息收入在净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从1980年的20.3%攀升至2006年的43.3%(见图4)。其中,1980~2000年间,净利息收入逐渐下降,非利息收入稳步上升,呈现了明显的替代发展局面。2000年以后,收入结构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对净营业收入贡献只在年度间发生小幅度波动。

表2给出了2002~2006年间三类银行非利息收入项目的占比平均值,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规模银行获取非利息收入的差异。信托业务、交易账户盈亏和附加非利息收入与银行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的银行相应收入类别在净营业收入中贡献越大;尤其是交易账户盈亏项目,大型商业银行几乎完全垄断了此项收入来源。存款账户收入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地位都比较重要,达到约8%的份额,但是规模小的银行对账户服务收入依赖性相对强一些。

收入结构差异的分析

中美收入结构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等方面的差异。这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形成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商业银行自身能力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

银行收入结构与表内资产分布的差异。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表内资产的分布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我国商业银行如此偏重于利息收入尤其是存款贷利差收入的结构特点(见表3)。在各家银行中,贷款都占据了资产运用的垄断地位,平均比例超过60%。另外,债券投资和存放央行是非贷款类资产中的主要用途。通过与前述利息收入结构的比较可知,各类资产配置的比重与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内部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结构特征基本吻合。

而美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分布与上表有很大差异。从表4可以看到,美国银行的工商业贷款占总贷款较低,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但根据这两组数据我们计算出贷款总额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这一比重与我国三大商业银行的比重基本持平。这反映出的现象就是:尽管两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占资产比重接近,但是内部的结构分布有很大差异。

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我们详细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化历史可以看到,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变迁特征是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之下的,那就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变化——融资非中介化趋势。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收入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结果。一些企业绕过作为融资媒介的银行直接进行资金融通,利用银行的融资服务下降,即“脱媒”现象。过去,多数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就会想到银行,向银行借款是第一选择,甚至是惟一选择。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种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打破了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间接融资占垄断地位的局面。例如,第一,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的发行拉走了很多优质客户。企业家们发现他们过去一直担心的融资问题原本是可以不存在的,只需要到资本市场去“讲几个动听的故事”,通过IPO就可以成功融得所需资金;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也成为企业融资的可选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上述方式融资,而成功做到的往往是那些实力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也正是这些优质企业,银行才更愿意把钱借给他们,可他们却告诉银行家:“我不需要借款了”。第二,垃圾债券的发行又抢走了大量中小客户。80年代初,美国几家大的投资银行极力向投资者推荐垃圾债券以帮助那些信用级别较低的企业融资。垃圾债券能一次性筹集较大数量的资金,可以长期使用,债券限制条款较少,因此成为当时中小企业贷款的有效替代形式,并使得垃圾债券市场一度红火起来。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原为商业银行主要客户的很多企业纷纷脱离了银行,转而通过股票、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企业资金需求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筹资构成中银行借款比例由1985年的27.5%下降为1994

年的21%,而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金额比例却在明显上升。银行贷款在非金融企业信贷市场债务中的比例从1985年的21.6%下降到2005年的14.3%,而同期公司债券的占比却持续上升,由22.4%提高到36%。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空间受到了其他替代融资方式的挤压,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这个时期商业银行要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死守传统业务,要么跳出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将触角伸到外界去,如投资银行业务或其他金融领域。毫无疑问,他们选择了第二条途径,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收入多样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上通过存贷业务获取利差的经营模式向通过获取非利息收入的经营模式转换。

金融管制的因素。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市场主体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但如果这个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管制,则微观主体调整自己战略的灵活性将受到影响。这一影响与管制程度的大小成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金融管制是比较严格的。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核心的定价因素——利率一直受到严格的管制。尽管我国已经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改革,但是利率体系结构仍然存在失衡,还未能成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工具。例如,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实行的是存款上限管理和贷款下限管理,虽然是对原有利率管制的

一个突破性改革,但是这种上下限管理实际上仍然以锁定最小波动范围的形式保障着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利差空间。从金融产品的角度,保证了单位产品的边际收入,从而确保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为银行业创造了获得垄断利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由于缺乏价格竞争这一基本手段,各家商业银行的竞争焦点只限于对存贷款规模的追求和对贷款质量的把握,大家都能在竞争中相安无事,维持我国特殊的、利息收入支撑的收入结构。

小结

通过前述分析,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别非常大。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已接近50%,近十倍于我国目前的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收入结构与经营理念、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匹配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从这种差别中简单地全盘否定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水平。

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目前收入结构与美国商业银行1980年前后的水平接近,我国的制度背景和商业银行实力也与美国银行业在1980年的环境和实力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制度安排上,出于对风险防范和对2 0世纪90年代早期状况的担心,我国金融业处于一种分业经营格局,在银行、保险和证券行业之间设立了比较严格的管制界限,这种分业经营的监管环境和美国当时的金融制度安排相当。同时,国内银行业的总体业务经营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业务种类、服务的品质和产品开发能力相当于美国银行业二十年前水平。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企业融资非中介化趋势,也可以在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转型的背景环境中找到缩影。因此,通过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在1980年后表现出来的变迁轨迹,对我国银行的收入结构调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纵观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到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再至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业务,总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扩展。这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规律要求使然,也是其主动适应金融市场演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加之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等其他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将失去传统收入结构的支撑基础。从长期发展来看,提供有竞争力、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服务是应对新环境的有利出路。如果说过去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存贷款利差的收入模式是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结果与行为的话,那么未来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将是一个与国际趋势接轨的明智之举,也是一个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选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切实改变观念,提高对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的认识,把其视作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三大业务支柱,实现从“副业”到“主业”转变。

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看,投资银行业务、金融衍生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中地位越发重要,收入比重也随之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限制,能够从事的投资银行业务和其他高级中间业务的品种并不多,实际上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的传统边缘性业务。事实上丰富中间业务种类、拓宽服务的领域才应该是发展非利息收入的重中之重,是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重要的手段,也是迎接全球性竞争挑战所采取的战略性步骤。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当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更为关注取消束缚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限制。因此,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摘要】近几年,各类股份制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商业银行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企业法人;与普通企业经营商品相比,商业银行由于运营的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体现出其作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也正因为这特有的不同,使得商业银行显得尤为特殊。所以这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商业银行的各类资本构成情况及主要的资本补充形式。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补充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 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金融法律不健全等漏洞。2010 年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代表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 Ⅲ)达成一致,此次修订的巴塞尔协议明确了划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界限;规定了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比例;同时前瞻性的提出拨备覆盖制度,为防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做好充足准备。金融危机距今9年了,但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我们选择了民生银

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资本补充方式。 一、民生银行情况简介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成立,它是中国首家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截止2013年年底,民生银行已经在36所大中型城市设立了共852家分支机构。 2013年民生银行获得《亚洲银行家》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其主要经营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短、中、长期贷款为主。 二、民生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表知,企业的资产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部分组成,权益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部分,是企业可以永久使用的资本;债务资本即企业的负债,该项资本使用是有期限和固定使用费用的,即到期还本付息。 (一)资本结构分析 我们在巨潮资讯网上搜集了民生银行从10-15年的资本构成数据,具体如下: 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182亿元→223亿元→321亿元→322亿元→401亿元→453亿元。总资产呈匀速增长趋势。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负债分别为172亿元→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分析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润的金融机构,其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的数量和结构都关系着其生存和发展,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经营原则的前提下,银行的利润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行的利润结构,经营理念以及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西方商业银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经营理念已发生深刻变化,伴随的表现即利润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从短期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到全面的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再到服务性中间业务的崛起和投资业务的不断发展,西方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趋于稳健合理,这使得其进入一个成熟高效的全面发展阶段。与此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还很多。当前银行业改革正大刀阔斧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有效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等,这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革涉及到银行当前经营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利润结构的分析恰恰是一个切入点,通过对其特点及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研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和经营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现状与成因 商业银行利润来源包括很多项目,主要有:利差净收入,手续费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由于各行损益表结构存在差异,对各项目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我们很难得到各个利润来源的准确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主要几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张表格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的最主要特点。

注:表中手续费收入看作中间业务收入表中数据取自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 表(二)十一家股份制银行2003年损益表并表单位 注:表中数据取自2004年《中国金融年鉴》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前言: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一、贸易摩擦的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国的产业。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摩擦得到解决或弱化;而另外一些摩擦,比如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则仍然严重存在。尤其近年来,中国刚刚初尝WTO“自由贸易”果实,就饱受欧美“特保”、“反倾销”等一系列举措,有些摩擦甚至逐步升级。 1.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也许存在一些小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最大的的贸易顺差国。美国将中美之间这种

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甚至有人想把这种问题政治化。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增加了。 2.反倾销问题 2.1 倾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为开拓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出口企业往往以低于正常价值,或者“公平市场价值”的价格向国外进行销售产品,被称为倾销。 界定是否倾销相当困难:寻找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来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产品的成本是公司的机密 2.2 迄今为止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百多项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也较大。据统计表明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 (2)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被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看,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 (3)美国对中国征收了最高的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为127%。这些特点着实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2.3 具体案例: (1)美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时间:2009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5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2)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钢丝层板、钢格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石油管材展开反倾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摘要】近几年,各类股份制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商业银行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企业法人;与普通企业经营商品相比,商业银行由于运营的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体现出其作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也正因为这特有的不同,使得商业银行显得尤为特殊。所以这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商业银行的各类资本构成情况及主要的资本补充形式。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补充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 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金融法律不健全等漏洞。2010 年 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代表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 Ⅲ)达成一致,此次修订的巴塞尔协议明确了划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界限;规定了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比例;同时前瞻性的提出拨备覆盖制度,为防范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做好充足准备。金融危机距今9年了,但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我们选择了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资本补充方式。

一、民生银行情况简介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国首家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截止2013年年底,民生银行已经在36所大中型城市设立了共852家分支机构。 2013年民生银行获得《亚洲银行家》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其主要经营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短、中、长期贷款为主。 二、民生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表知,企业的资产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部分组成,权益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部分,是企业可以永久使用的资本;债务资本即企业的负债,该项资本使用是有期限和固定使用费用的,即到期还本付息。 (一)资本结构分析 我们在巨潮资讯网上搜集了民生银行从10-15年的资本构成数据,具体如下: 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182亿元→223亿元→321亿元→322亿元→401亿元→453亿元。总资产呈匀速增长趋势。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负债分别为172亿元→209亿元→304亿元→302亿元→377亿元→421亿元。

金融统计分析作业(3商业银行统计分析)

第三章商业银行统计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速动资产最主要的特点是( A ) A.流动性B.收益性C.稳定性D.安全性 2.商业银行中被视为二级准备的资产是( C ) A.现金B.存放同业款项C.证券资产D.放款资产 3.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银行收益状况恶化?( B ) A.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较大,利率上涨B.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较大,利率下跌C.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较小,利率下跌D.利率敏感性资产占比较小,利率上涨4.下列哪项变化会导致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变差?( A ) A.短期负债的比重变大B.长期负债的比重变大 C.金融债券的比重变大D.企业存款所占的比重变大 5.ROA是指( B ) A.股本收益率B.资产收益率 C.净利息收益率D.银行营业收益率 6.某商业银行资本5000万元,资产为10亿元,资产收益率为1%,则该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和财务杠杆比率分别为( C ) A.20 %,20 B.20 %,200 C.5 %,20 D.200 %,200 7.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为3亿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为2.5亿元。假设利率突然上升,则该银行的预期盈利会(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清楚 8.不良资产比例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哪种风险增加了?( C ) A.市场风险B.流动性风险C.信贷风险D.偿还风险 9.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则下述哪种变化会增加银行的收益?( A ) A.利率上升B.利率下降C.利率波动变大D.利率波动变小10.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资产风险的分类,信用贷款的风险权数为( A ) A.100 B.50 C.20 D.10 11.在银行破产概率早期预警指标体系中,存款增长率上升,银行的风险将会( D )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清楚 12.银行平时对贷款进行分类和质量评定时采用的办法是( D ) A.对全部贷款分析 B.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部分贷款分析,并推之总体 C.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出部分贷款分析,并推之总体 D.采用随机抽样和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出部分贷款分析,并推之总体 13.《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核心资本占总资本的比率与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率最低限额分别是( B ) A.5 %,10 % B.4 %,8 % C.5 %,8 % D.4 %,10 % 14.在测定银行整体风险敞口程度的方法中,压力测试法主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适用?( D ) A.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B.银行的资产组合的价格比较平稳的时期 C.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D.银行的资产组合的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交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交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摘要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格式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输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然而,财务报表是历史性的静态文件,要进行有效的决策,还要对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料加工、整理,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只有在财务报表分析后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决策者得到确切的企业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指导决策。本文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到2012年的财务数据,探求近年来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和原因。同时,本文还引入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参照性的企业,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财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最后根据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交通银行财务比率 Abstract Although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vide materials of financial position and managing achievements in enterprises, but apparently, it can not provide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On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it make the information user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position and managing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guide the decis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applying multiple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ratio

2014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对比分析

2014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对比分析 摘要: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是指商业银行的债务性资金来源与自有资本之间的 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盈利状况以及长期的生存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既有共性,亦有其特性。本文从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三个方面,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例,对比分析了其在资本结构中的共性及不同。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资本结构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负债资本结构单一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负债及储户闲散资金。负债比率越高,筹资成本也就越高,经营风险越大。 表1:2014年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资本负债情况 资产总计负债合计资产负债率 (%) 工商银行20.6万亿19.1万亿92.54 农业银行16.0万亿14.9万亿93.54 中国银行15.3万亿14.1万亿92.24% 浦发银行 4.20万亿 3.93万亿93.73% 中信银行 4.14万亿 3.87万亿93.54% 从表格中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债务规模庞大,其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 负债,而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资本结构比较单一,各项存款在负债资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高负债率能够获得较高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同时也可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而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较国有商业银行少得多,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受现金流影响较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较低。 二、资本充足率 银行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安全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该指标已经成为衡

中美银行收入结构对比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入。由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分布水平可知,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西方众多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造就了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均衡发展,2006年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几乎占到收入贡献的半壁江山。 首先,非利息收入地位重要,资产规模效应明显。从静态视角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比较均衡。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例达43.3%,处于较高水平,表明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按不同的银行规模划分,美国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类别特征:不同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入水平差别很大(见图2)。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高达45.9%。而资产规模小于10美元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传统的利息收入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近80%。因此,银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获取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而规模小的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较大,仍然占据商业银行收入贡献的垄断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多样的推动因素大力发展各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另

最新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论文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影响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外交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不平衡;双边贸易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 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 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从近年来这

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 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1.3%,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的1.8%和去年第四季度的 2.5%,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 3.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对策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其通过提供有效的激励和控制,促使经营者以投资者的利益最大为经营目标,保障股东和其他相关主体的权益。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现实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应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 【正文】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又称为法人治理结构,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权责分配,达到三者之间约束和权力制衡的目的。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有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国际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正日益收到重视。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限制和存在的问题 (一)从产权结构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是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的补充依靠财政注资。这种一元产权结构的优点是明确地表示了所有国有商业银行是由国家提供信用担保,使大众可以放心储蓄,企业可以安心地使用贷款。即使各大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资本的充足度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吸储率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并且,这种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市场机制的完善,民主与法制的进一步健全,这种结构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政府作为全体人民对国有银行的代理人行使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会使银行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的效率降低,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二)从内部制衡机制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制衡机制,虽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分别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派驻了监事会,但由于总行实行党委领导制,行长等管理层均为党委成员,从而从总体上看仍然是高度集权的体制,还远未建立起独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 (三)从外部制衡机制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是多头监管。这种多头的监管造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转型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对过中外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量化分析,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阐明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并根据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思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非利息收入;转型 一、前言 由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影响,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深,商业银行需要对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做出积极应对措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西方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的“银行再造”研究,而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造则是银行再造不可忽视的方面。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进行对比,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与当今世界商业银行主要发展趋势,积极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这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改革的方向。当今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可供借鉴的文献不多。 对于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主要是向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这一块倾斜是毋庸置疑的。而就国外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 一方面,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增加银行收益,丰富银行收入来源,通过多样化可以降低银行风险。由于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高度依赖于利

率变动和经济周期,而以费用收入为基础的非利息收入可以提供多样化收益、更加稳定银行利润(Eisemann,1976;Brewer,1989)。Aggeler and Feldman(1998)在其著作中表示,在1992-1997年期间美国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12%,非利息收入增长34%,银行收益的最大收获来源于非利息收入。根据Rosie Smith等人(2003)的研究,1994-1998年,欧盟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基本稳定,虽然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不能完全抵消净利息收入的下降,但有助于加强或保持银行的盈利性不因利息收入减少而大幅度下滑。Carbo-Valverde和Fernandez(2007)指出,在欧洲银行中,当银行从事非传统活动的多样化投资时,市场支配力趋于增加。 另一方面,认为非利息收入并不能带来银行收益的增加,或者对收益的正向影响是有限的,反而因为较强的波动性影响了银行收益。 De Young和Rice发现非利息收入份额的增加与美国银行收益的减少相伴;De Young和Rice提出美国银行向非传统金融业务的拓展与更加波动的收入流相关,抵消了多样化收益。Stiroh(2006)通过对1997-2004年的美国银行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利息收入份额与平均收益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收益率的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chawa、Hasan以及Saunders(2002)使用意大利1993年至1999年的银行数据,得出结论是银行资产多样化不能提高收益。Mercieca等人(2007)分析了1997年至2003年期间755家欧洲小银行的多样化收益,认为不存在直接的多样化收益,而且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然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又该何去何从呢?这里是支持第一种观点的,我过商业银行要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营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实现收入结构的转型。下文就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个时期进行收入结构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二、当前中外商业银行的主流经营模式及收入结构情况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在整体上是建立在利息收入的基础上的,收入和利润的提高高度依赖于各种形式的利息收入,目前,平均占总收入的90%左右。为了直观清晰的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依赖的具体情况,在此以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收入

商业银行报表分析的指标与方法

商业银行报表分析的指标 一、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是对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一)商业银行的盈利性 1.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1)资本利润率 100%/?=资本总额利润总额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2)资产利润率 100%/?=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总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3)资本乘数 定义:100%/?资本总额资本乘数=资产总额 用风险乘数来表示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100% 100%//100% /??=??=?=资本乘数资产利润率资本总额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资本总额利润总额资本利润率 2. 盈利能力的具体评价指标 (1)营业收入利润率 100%/?=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 (2)营业收入毛利率 商业银行的毛利额即各项收入扣除配比成本,以下五部分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毛利额: 出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其他业务净收入=其他-汇兑损失汇兑净收益=汇兑收益 收入-手续费支出手续费净收入=手续费 融企业往来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收入-金金融企业往来净收入= 支出利差=利息收入-利息

() 营业收入其它业务收入净收入+汇兑净收益+业往来净收入+手续费 利息收入毛利+金融企营业收入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毛利率 ==/ (3)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表明商业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资产的管理运作效率。该指标越大,表明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越快,单位资产能获得的营业收入越多。 (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获取现金满足客户提存现金和贷款需求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资产流动性指商业银行以最小的损失将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以合理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现金的能力。 1. 流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1)存贷比例 %100/?=存款期末余额贷款期末余额存贷比例 该比例越高,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低的贷款占存款的比例越高,则商业银行流动性越差。 (2)核心存款比例 %100/?=总资产核心存款核心存款比例 核心存款指对利率变化不敏感,不随经济条件和季节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存款,是存款结构中最稳定的部分,一半不会随意产生流动性需求。我国目前的核心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除大额可转让存单以外的单位定期存款。 这个指标反映了商业银行总资产中由核心存款来源的资金对总资产的支撑度,该指标越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强。 (3)资产流动性比例 %100/?=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资产流动性比例 其中,流动性资产一般专指银行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

2018-2019-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word格式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问题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不再被过多地关注,但是另一些问题却逐渐升级为双边贸易摩擦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发现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面对新机遇,积极运筹,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和摩擦。【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对策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201X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201X年底,5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27.2%,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201X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63亿美元,201X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16.3亿美元,201X年更达2626.8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市场。201X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9%,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的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1983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1983年为3.2亿美元,到201X年增为2325亿美元,增加了700 多倍,201X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二、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 1.目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微观经济领域,这与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有关。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了美国同类企业,引起了失业和企业效益不佳,而且中国产品的低成本是因为“政府行为扭曲了市场政策”,或者工人的工资不合理,这对美国竞争者来说“不够公平”,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用什么方式干预经济,怎样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一个国际上的统一标准,尽管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但美国企业却更加关注中国。2.中美贸易间产生摩擦和中美经贸关系的飞速发展有直接关系。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超高速增长,导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按照美方的统计数字,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而中国产品占美国整个外贸逆差的五分之一,分量比较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的一些产业,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3.中美贸易摩擦的另一个主要焦点目前集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这与美国国内目前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以美元表现的商品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从201X年以来,美国开始通过美元贬值来改善其经常项目逆差,这项政策提高了美国产品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竞争力。但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我国主要银行年报数据,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间业务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 2012年两次非对称利率调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卖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银行存贷款利差趋窄,银行间竞争加剧,主要靠存贷款利差来增加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中间业务势必成为新的盈利亮点。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从2011年年报看,目前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①稳步增长,占营业收入比例逐步提高。 1.1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商业银行②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均大幅增长,平均增幅达到37.4%,高于营业收入的平均增幅25.5%。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34%,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60.2%,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幅为52%。华夏银行中间业务增长最快,达89.5%。整体而言,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要高于国有银行。 样本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情况统计表 新兴业务如资产托管、财务顾问等业务收入增长快于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等传统业务收入,其中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平均增幅达52.1%。 样本银行2011年各主要中间业务收入增幅统计表 1.2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最大,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最快,城商行中间业务发展亟待快速提升 由于规模及网点等因素影响,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但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幅度看,股份制银行最高,平均提升1.8%,其次为国有银行1.7%,城商行最低为1.1%。城商行无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是增长速度都处于末位。 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及占比情况统计表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建议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建议 李 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文章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治理结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缺陷,从改善公司的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与运作、健全公司经营的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7(2009)0320054202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Cor porate Govern2 ance)一词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类。 (一)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 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一种内部组织架构,通过组织设置与权责分配,达到约束与制衡的目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公司由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公司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公司。 (二)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则在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了外部市场的制约,即通过公司股票价格、资本市场收购等机制,促使公司不良经营者面临罢免和收购的外部压力,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包含以下几点涵义:一是从权力机构的设置上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位一体,并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二是强调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问题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这主要是通过制度安排解决公司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激励、约束与风险利益分配来实现。三是突出权利的分配和保护。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了公司经营目标、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风险和收益如何在公司的组成人员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并以此保 证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及职工等公司相关 利益主体的利益。 二、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 构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产权所有者缺位 根据传统的产权理论,产权所有者享 有剩余索取权且具有真正的人格化代表 时,将有激励和监督经营者的强烈动机, 即使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 代理模式中,所有者也有足够的积极性去 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督和激励的效 率。但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经济运行 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度的特 征。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 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也大多是国有 企业,国有资产改革和演化过程中的所有 者“缺位”问题成为改革过程中困扰我们 的一大难题。首先是部分国有商业银行 在股权结构方面还没有完全解决“一股独 占、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由第一大股 东所控制,并在董事会中形成了代表国有 股或政府控制的法人股的“关键人”控制 局面。其次是缺乏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 权利的有效机构,没有一个真正对国有资 产负责的持股主体,公司治理结构中也没 有国家股股东。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 经营委托权授权转变为实际上的政府官 员控制,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形成错 位,政府官员缺乏改善治理结构的动力。 由于所有者缺位,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 代理关系中缺乏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主 体,就更谈不上监督和激励的效率了。所 以,要解决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缺陷和问 题,必须从产权改革入手。 (二)激励机制不合理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委托代 理关系,关键问题是降低所有者与经营者 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问题,而 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解决好 公司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并以外部市 场和法律监管相配合,最大程度地削弱代 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使 得各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最优化。从股份 制商业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这一 层面上来看,各行股东大会普遍没有建立 对董事、监事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董 事会和监事会也未对其成员履行职责的情 况进行过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 奖励或处罚,从而难以对董事和监事起到 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 部的权利配置结构中,控制权和剩余索取 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错位的,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者,对银 行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但没有剩余索取权, 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事前固定的,与业绩水 平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这种控制权和剩 余索取权的不对称使高级管理层有可能利 用有限的控制权为自己谋求隐性收入,造 成“内部人控制”现象。对广大员工的薪 酬激励、职位激励机制不合理,表现在商业 银行内按基数分配、按工龄、职称和级别分 配薪酬的现象较为普遍,竞争上岗推行的 层面较低、公正性不足、透明度低,广大员 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三)缺乏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企 业文化 经营机制良好的银行应首先建立一个 清晰的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或指 导性的公司价值文化和道德行为操守。为 此,要求在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中建立可以 指导银行持续开展经营活动的战略,并应 当率先垂范。而我国银行的管理体制中则 没有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其章程中规定董 45 J I N GYI N GG UANL IZHE[经营管理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