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斜位片的投照标识与椎间孔病变侧属关系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李力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8(005)009
【摘要】颈椎双斜位X线片主要是观察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等组织结构的改变,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颈椎双斜位的体位摆法为患者直立背向立式摄影架,使身体与暗盒成4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0°,对准C4射入胶片中心。
此投照法已沿用很久,虽然可以显示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问孔的增生、变形等一些病变情况,但投照时由于患者是背对立式摄影架,患者有时闭眼很难感觉到自己身体是否在移动,尤其老年患者站立不稳、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李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
【相关文献】
1.颈椎斜位投照方法的改良 [J], 陈延利
2.颈椎斜位X线投照方法的改进 [J], 梁绍斌
3.颈椎斜位新的投照方法 [J], 吕建明;邓定国;等
4.介绍一种新的颈椎斜位投照方法 [J], 李柏生;李广山
5.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J], 李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左右斜位摄影的体会
赵磊;史秀明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1(024)012
【摘要】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左右斜位对观察椎间孔、椎弓根、小关节具有重要意义.常规体位多采用左右斜位45°投照,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发现下颌角经常与颈椎间孔重叠,仰卧、俯卧位角度不够,寰枢关节病变时旋转运动受限等原因椎间孔骨质形态显示欠佳.所以,将实际工作中颈椎左右斜位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椎间孔的投照角度,患者取立位,身体冠状面与探测器成45°,投照右斜位时被检者头部向左侧转15°,相反投照左斜位时向右转15°,使头颅失状面与胶片成15°,双肩自然下垂.【总页数】1页(P3)
【作者】赵磊;史秀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252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071000;解放军252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介绍一种腰椎左右斜位的简易摄影方法 [J], 刘长才;董海斌;谢志勇
2.颈椎左右前斜位摄影方法的点滴改进 [J], 罗玉明
3.颈椎斜位片摄影方法探讨 [J], 王全周;杨廷斌;何祥;周桂林
4.腰椎左右斜位X线摄影的新探讨 [J], 陆俭品;张新亚
5.借助CT图像评价心脏左右斜位摄影体位 [J], 张建军;柴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颈椎发病机制、X线摄影技术及颈椎摄影注意事项 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变性、椎间小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坏死,而引起椎体周围骨质增生,椎旁和椎管内韧带增生、肥厚、骨化,导致椎间孔变形、椎管变窄,刺激或压迫颈椎脊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脊髓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根据不同解剖部位的压迫程度,临床上将颈椎病分为:脊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混合型,而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脊神经根型。 摄影技术 颈椎正位片: 颈椎侧位片: 颈椎双斜位片: 备注:以上是各影像技术教材上的标准。
问:颈椎侧位和斜位为什么也用100cm的摄影距离? 答:根据X线的几何投影和光学原理,图像的模糊度公式:P=F·b/a(P代表模糊度,F代表焦点,b代表肢-片距,也就是人与摄影架的距离,a代表焦-肢距,即人体与求管的距离)。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出,b肢-片距与P模糊度是正比关系,a焦-肢距与P模糊度是反比关系,F焦点与P模糊度是正比关系。 b代表肢-片距,也就是人与摄影架的距离,b肢-片距与P模糊度是正比关系,即这个距离越大,图像就越模糊。
a代表焦-肢距,也就是人体与球管的距离,a焦-肢距与P模糊度是反比关系,即这个距离越大,图像就越清晰,因为减小了失真。 建议在颈椎侧位和斜位的摄影中,使用大的摄影距离,建议180cm,可以减轻因为肩部突出而导致颈椎无法与摄影架靠近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常常我们也说骨关节摄影时距离100cm、小焦点,但是像颈椎侧位和斜位无法靠近板子的问题要考虑进去,像颈椎正位片可以靠近,就不考虑这个问题。 问:斜位摄影时后前斜位和前后斜位观察的图像信息一样吗? 答:下面以左后前斜位的摄影为例: 左后前斜位:射线从后方射入,前方射出。 人体的左侧靠近板子(摄影架),身体与板子呈45°夹角,即就是上面这个体位,左肩前部靠近板子,脸部朝向右侧,现在自己可以再自己身体上想一下,这种体位特别爱混。 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左后前斜位显示的是左侧的椎间孔,那么右后前斜位显示的就是右侧椎间孔了。 下面以右前后斜位的摄影为例:
图文并茂详细的颈椎X线解剖解读1颈椎X线解剖颈椎张口位开口位片主要观察1.2颈椎有无骨折,先天缺如及环枢关节有无脱位及半脱位等情况,环枢关节半脱位一般会引起头晕,头痛,耳鸣,眼涨,等症状,临床上碰到有以上症状的,一般加拍颈椎开口位片。
颈椎正位颈椎正位片的临床意义在于:1、从正位方向观察颈椎排列情况和曲度的改变;2、观察构锥关节的结构和增生情况,从而推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和程度。
3、观察双侧椎弓根和棘突(都是轴位显示)之间的关系;4、左右颈部软组织内的异常密度情况。
颈椎侧位颈椎侧位片可以观察椎体前缘连线形成的弧度及生理曲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稍向前凸。
观察椎体的整体形状,对比每个椎体的变化。
观察每个椎体与上下椎体之间的关系。
寻找椎体后缘可疑的变化。
如椎体脱位。
观察椎间隙及相邻椎体的边缘。
观察有无A 椎间隙变窄;B 前缘唇样变;C 后缘唇样变;D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椎体融合。
①、曲度的改变:颈椎变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除病人的投照位置、投照角度等技术因素之外,可能会有几种原因:第一、颈部软组织发生急性扭伤或纤维织炎,疼痛剧烈或有肌肉紧张时,可以影响颈部的正常姿势及活动。
第二、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病变节段的脊椎固定不动或椎间隙有前窄后宽而出现后突现象。
第三、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部位不同,程度不一,也可发生曲度的改变及局部旋转或偏歪现象而表现为局部棘突偏歪;关节突、椎根切迹及椎体后缘呈双影现象。
在侧位片,以下三种情况有临床意义:a: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有双影,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有双影,称为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呈有双影,称为双边现象,而上下颈椎却显影正常,表示其颈椎有旋转现象。
b:上部颈椎显影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变化,表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
c:颈椎的一个或两个脊椎显影正常,而其部分有双凸、双凹、双边现象,表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如全部颈脊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则为投照不当的原因,无临床意义。
如何通过影像图片确认颈椎是否错位?两种推拿复位手法,轻松调理学会看颈椎影像图片很重要,对颈椎关节错位模式的诊断很重要,是否适合手法的实行也至关重要。
常见的颈椎错位现象1.仰位或倾位式错位病因:常见于急性外伤或有外伤史者(尤以挥鞭性损伤常见),有时合并有旋转错位。
触诊:横突触诊兼有前后滑脱式和侧摆式的关节偏歪情况,棘突触诊间距不正常(一宽一窄)。
X线:侧位X 线片可见椎体(棘突)倾位或仰位(上宽下窄为仰位,反之为倾位)。
寰枕间隙理论上是和寰枢间隙是等宽的,由图中可得出寰枕间隙小于寰枕间隙,这种属于上窄下宽,叫做倾位式错2.前后滑脱式错位病因:当椎间盘损伤、退变时容易发生椎间盘关节滑移。
触诊:同一平面横突左、右两侧均隆起或凹陷。
X 线:侧位片椎体后缘联线中断,上一椎体向后或前滑移。
很显然椎体向后滑移3.左右旋转式错位病因:椎间盘尚好,颈椎扭转时易发生。
触诊:错位椎的横突偏歪为上下二椎方向相反。
X 线:侧位片可见错位椎体双边、双突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反张,斜位片见椎间孔内小关节移位而致椎间孔变形、变窄,其左右多不在同一椎间孔。
左边间隙变窄,右边间隙变宽,仅有棘突向左侧移4.侧弯侧摆式错位病因:椎间盘受损或已变性,颈椎侧屈过度或颈椎侧位挫(撞)伤时易发生(习惯高枕或偏一侧睡者多见)。
触诊:横突触诊颈椎向一侧偏歪或侧弯隆突,另一侧凹陷(症状常出现在错位关节的凹陷侧)。
X 线:正位片可见颈轴侧弯,或某二个椎间钩突关节偏歪不对称(侧摆),病程长者常见钩突关节变尖。
棘突不在同一直线上,单个椎体移动叫侧摆,多个椎体移动叫侧弯下面介绍几种颈椎常用手法。
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
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
颈椎病的诊断和X线的关系研究综合分析颈椎病的诊断、临床特征和与X线的临床关系,利用X线诊断、分析治疗颈椎病的价值和方法。
根据颈椎病的临床特征,生理、病理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运用X线的优势,采取正位、侧位、斜位对不同表现的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有明确诊断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颈椎病多以头颈部明显有痛感或不适,X线片对其有明确诊断方法,对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狭窄、骨刺增生、椎间孔大小、椎间孔的改变以及椎间节的改变和椎体增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X 线片为颈椎病的诊断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健词] 颈椎病;临床诊断;X线诊断研究近年来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和X线诊断的介入,使我们更能清楚的了解到患者所患的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以及其继发的病理性改变,累及到颈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所出现的相应的临床表现[1-2],通过X线的明确诊断,必要时CT更进一步明确诊断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1?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颈椎病是近来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它的临床诊断是取正常人坐位时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临床上当发现其静态时和动态时颈部有不同改变时,患者就有一种疾病的潜在,首先如头不能抬起时,要考虑是否属于消耗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脊髓前角细胞炎,进行性肌萎缩等一些有关椎病的症状;如见有颈肌外伤、瘢痕收缩、先天性肌挛缩或有斜颈的现象出现[3-4]。
有一种斜颈是暂时临床表现,但有一种斜颈则是先天性的表现,先天性的斜颈一般是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粗短,如患者的两侧胸锁乳突肌无明显差异,则嘱让患者把头位复位正时,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就有一侧立即隆起现象,这即是本病诊断的临床特征;又有一些临床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并有疼痛的患者,就要考虑是否是软组织炎症,颈肌扭伤、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结核等病症[5]。
颈椎病的临床诊断:首先要根据其临床表现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受压迫的程度及临床症状,可分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5]。
颈椎影像剖解若何浏览颈椎病检讨中的x线片?(1)正位片:有无寰枢关节脱臼,齿状突骨折或缺掉(张口位片);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和狭小.(2)侧位片:①曲度的转变:颈椎发直,心理前凸消掉或反曲折,除病人的投照地位,投照角度等技巧身分之外,可能会有几种原因:第一.颈部软组织产生急性扭伤或纤维织炎,痛苦悲伤激烈或有肌肉重要时可以影响颈部的正常姿态及运动.第二.颈椎间盘凸起或颈椎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病变节段的脊椎固定不动或椎间隙有前窄后宽而消失后突现象.第三.因为颈椎间盘变性部位不合,程度不一,也可产生曲度转变及局部扭转或偏歪现象而表示为局部棘突偏歪;关节突.椎弓切迹及椎体后缘呈双影现象.在侧位片,以下三种情形有临床意义:a: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有双影,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有双影,称为双凹现象;椎体后缘呈有双影,称为双边现象,而高低颈椎却显影正常,暗示其颈椎有扭转现象.b:上部颈椎显影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变更,暗示其接壤部有扭转现象.c:颈脊椎的一个或两个脊椎显影正常,而其部分有双凸.双边.双凹现象,暗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扭转现象,如全体颈脊椎有双凸.双边.双凹现象,则为投照不当的原因,无临床意义.②有平常运动度:在颈椎过伸过曲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转变,弹性好者,相对稳固,其运动度小并与高低椎间盘类似;轻微者可见滑椎现象,表示为各颈椎前后缘分列不齐.这种现象对病变的椎间盘的定位诊断及懂得手术今后植骨情形有帮忙.③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都能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后方的骨赘轻易引起症状.但骨赘的大小并不是与临床的轻微程度呈正比,因而骨赘不大显著而脊髓受榨取显著,骨赘大而临床症状不显著者均可产生.④椎间盘变窄:椎间盘因为髓核凸起.椎间盘含水量削减而产生纤维变性而变薄,表示在X线平片上椎间盘变窄.⑤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今后,椎体间的稳固性较差,椎体产生半脱位,或称之为滑椎.椎体的半脱位引起椎间孔的横径和椎管的前后径变小而产生临床症状.⑥项韧带钙化:临床受骗项韧带钙化时,与其相对应的椎间盘早已消失退行性的变更.这是因为椎间盘变性今后,响应节段的项韧带负荷较多的缘故.项韧带骨化之前,局部韧带组织阅历退变及软骨化的阶段,临床上可以触及局部有硬化,而X线片却不克不及显示出来.⑦斜位片:拍颈椎双斜位片,重要用来不雅察椎间孔的大小和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情形.钩锥关节增生今后,使椎间孔变小,在颈椎斜位片能显示出来,它是产生神经根刺激及椎动脉供血不全的原因.但是,临床上有些骨质增生显著,并占领椎间孔横径的2/3者也无任何症状.。
颈椎斜位片的投照标识与椎间孔病变侧属关系探讨
颈椎双斜位片作为颈椎椎间孔病变诊断最重要的诊查手段,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实际诊查中,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技师或医师常采用不同的投照名称和标识方法。
由于投照标识的不规范,使椎间孔病变的左右侧归属关系常难以分清;另一方面,即使是明确了投照和标识方法的颈椎斜位片,有的医师对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关系也不太明确,因而经常造成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诊断的错误。
为了避免误导临床,造成颈椎椎间孔病变的临床治疗或手术发生左右颠倒的严重错误,规范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并明确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关系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方法常不规范,一些医师对所示椎间孔病变的左右侧归属关系也常不太明确。
为了避免诊断错误,造成误导临床治疗或手术发生左右颠倒的严重事故,规范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方法,明确所示椎间孔病变的左右侧归属关系至关重要。
1、颈椎双斜位片对颈椎椎间孔病变诊断的重要意义现代影像检查技术种类繁多,除了普通透视和拍片,还有CT、MRI、DSA及介入等新一代先进的诊查手段,大大提高了现代影像诊断的适应范围和准确性。
但是,对于颈椎病的诊断,最常用而又经济方便的检查方法仍然是普通颈椎拍片,尤其是对于椎间孔病变的诊断,颈椎双斜位片尤为重要,它可以很形象直观地显示双侧椎间孔的形态大小,是颈椎椎间孔病变诊断首选的X线检查方法。
、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方法及使用名称的混乱状况:在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方法名称较多,有左(或右)前斜位片、左(或右)后斜位片、左(或右)斜位片、左(或右)前斜后前位片、左(或右)后斜前后位片等等。
不同医院、不同技师医师之间所用的投照方法名称常有不同,因而造成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投照名称使用的混乱。
事实上,投照名称虽有多种,然而就其实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向胶片的后前位投照法,其对应的投照名称有左(或右)前斜位投照法、左(或右)前斜后前位投照法等。
另一种是背向胶片的前后位投照法,其对应的投照名称有左(或右)后斜位投照法、左(或右)斜位投照法、左(或右)后斜前后位投照法等。
综上所述,颈椎双斜位片实际上就两种投照方法,只是名称不同而也。
而对于此,不同的投照技术书籍常采用不同的投照名称。
在较早的教材中,通常采用后前位的左(或右)前斜位投照法;而在新近的投照技术书籍中大多采用前后位的左(或右)后斜位投照法。
、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左”或“右”标识的混乱状况:在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的标识也很不规范,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技师往往采用不同的投照方法,有的只重视投照方法的左右名标识,忽视身体的左右侧关系,通常恰好把“左”或“右”
标识在身体的相反一侧。
而对于颈椎双斜位片,同一位置的投照方法名称中既有以左命名的,也有以右命名的,所以同一个位置,对于不同的技师,就可能既有标“左”的,也有标“右”的。
对于不具体清楚该胶片投照方法的医师,仅根据标识根本无法判定是什么照法及显示的是哪一侧椎间孔。
、临床上颈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诊断的混乱状况:在临床上,对于已经明确投照方法的颈椎斜位片,其所显示的是哪一侧椎间孔,不同的医师往往有不同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就一些医师作了调查,意见多不统一。
对于许多医院和技师常用的面向胶片的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投照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师坚持认为右前斜位片显示左侧椎间孔,左前斜位片显示右侧椎间孔;少部分医师坚持认为右前斜位片显示右侧椎间孔,左前斜位片显示左侧椎间孔,另有一小部分医师没有明确肯定的意见。
这一调查结果是骇人听闻的,必有一部分医师关于颈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的诊断是错误的。
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书籍和资料,尚未找到有对于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及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作系统阐述的。
由于没有规范、没有标准,颈椎斜位片投照标识的混乱及所示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诊断的错误就在所难免。
3、颈椎斜位片的投照标识与所示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诊断的探讨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目的在于了解双侧椎间孔情况,如果投照标识混乱或者诊断错误,不仅失去了诊查的意义,而且还可能误导临床治疗及手术,引起严重后果。
为了准确诊断,避免误导临床造成严重错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采用适当的颈椎双斜位片投照方法:为了得到对椎间孔显示最佳的颈椎斜位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缩小物片距,以减小伴影使影像更清晰。
对于颈椎斜位片,面向胶片与背向胶片,所示一侧的椎间孔与胶片的距离大致相等,所以是等效的。
②旋转到最佳角度,充分暴露椎间孔。
从临床来看,一般以旋转45°角为宜,这一点没有异议。
、采用规范的“左”或“右”标识法标识颈椎双斜位片:就普放投照的左右标识来看,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类:①用“左”或“右”标识身体的左右侧,即“左”必须标示在身体左侧,“右”必须标示在身体右侧;②用“左”或“右”标识所照肢体的左右侧归属,即照左侧肢体标“左”,照右侧肢体标“右”;③用“左”或“右”标识投照方法的名称,如:照右侧位标“右”,照左侧位标“左”,照右前斜位标“右”,照左前斜位标“左”等等。
其中第一条是普放投照标识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本,第二、三条不能与第一条相冲突。
对于颈椎斜位片,虽然是斜位投照,仍然反映着左右侧关系,“左”或“右”标识首先应该标示在颈椎的对应侧,同时兼顾投照方法的左右名,这两点并不矛盾。
事实上,只要“左”或“右”标示在了颈椎的对应侧,则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就明确了:显示于颈椎右侧的椎间孔就是右侧椎间孔,显示于颈椎左侧的椎间孔就是左侧椎间孔。
、明确颈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对于颈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左右侧归属的判定,医师应该明确解剖、了解投照方法、结合立体思维,并可以通过模型演示和实物透视旋转以明确。
笔者反复验证证实:右前斜位片与左后斜位片所示内容相同,显示的是右侧椎间孔;左前斜位片与右后斜位片所示内容相同,显示的是左侧椎间孔。
颈椎斜位片作为椎间孔病变诊断最重要而又形象直观的诊查手段,为了避免椎间孔病变左右侧归属诊断的错误,为了防止误导临床治疗及手术,造成左右侧颠倒的严重后果,必须规范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方法,明确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关系。
综合以上探讨,规范的投照标识方法是:后前位的右前斜位片标“右”于颈椎右侧,左前斜位片标“左”于颈椎左侧;前后位的右后斜位片标“右”于颈椎右侧,左后斜位片标“左”于颈椎左侧。
颈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关系是:右前斜位片与左后斜位片显示的内容相同,为右侧椎间孔;左前斜位片与右后斜位片显示的内容相同,为左侧椎间孔。
后前位的左前斜位片与右前斜位片所示椎间孔与标识的左右名同侧同名;前后位的左后斜位片与右后斜位片所示椎间孔与标识的左右名异侧异名。
以上投照标识方法,“左”或“右”始终标示在颈椎的对应侧,椎间孔的对应侧左右名即为所示椎间孔的左右侧归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