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X线平片读片诊断口诀
- 格式:docx
- 大小:207.10 KB
- 文档页数:5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颈椎X线是所有医生都必须会看的基本功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及分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分型汇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来源:部分来源影像时间。
【影像基础】颈椎平片阅片重点看什么?
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头痛、脖子痛的病人来拍片,拍的颈椎平片我们主要看什么?
正常解剖关系
我们要注意看以下内容:
一、生理曲度:正常,变直,反弓,序列线不连续等。
生理弯曲变直
生理弯曲呈反弓
二、椎体形态: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椎体融合畸形等
三、椎间隙:正常,变窄等。
生理曲度呈反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
四、局部情况:钩椎关节,椎间孔,寰枢关节,项韧带钙化等
钩椎关节在正位片上看,但在平时工作中,报告里很少提到。
寰枢关节要摄张口位才看得清,
椎间孔是否狭窄要在斜位片上看,如图:
我自己在工作中就只注意看以上这些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分享知识,收获快乐!
来源: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颈腰椎病】诊断口诀仅供参考1.颈椎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头上症状一、二找.2.腰椎膝关节上下楼疼可在腰二、三;腰疼找三、四;腿的外侧疼痛找四、五;腿的后侧疼痛找腰五和骶一;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找椎间盘;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找椎管狭窄;大小便异常、髋关节障碍、大腿内侧受限找骶髂。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浅筋膜松解器对各种病症的治疗重点一、头痛、头昏、神经性头痛:颈二棘突及侧缘,上下项线的痛点或结节。
X线诊断快速记忆歌诀第一章骨与关节系统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骼延迟且较小,斜度加大髋臼顶.半弧上缘顶不连,明显髋臼角度增.外上脱位股骨头,两侧比较和测定.沈通氏线不连续,假性关节并增生.二,先天性髋内翻股骨颈变短,近于水平位.颈干角变小,130度以内.相对下降股骨头,大粗隆处似升位.三,扁平颅底蝶鞍中心,鼻额缝,枕孔前缘三点线.连线构成颅底角,145度是界限.四,颅底凹陷症硬腭,枕孔后连线,齿突5毫超尖端.骨缘上陷枕大孔,可见颅颈畸形伴.第二节骨发育障碍一,成骨不全症1.成骨不全症四肢长骨粗短型股,肱,胫骨最明显,四肢长骨变粗,短皮质很薄,密度低, 骨折,骨痂是特点.2,成骨不全症四肢长骨细长型长度不缩短,骨干有变细.干骺端较大,长骨有弯曲.3,成骨不全症头颅骨的表现整个头颅密度低,颅骨变薄,缝间骨.囟门,骨缝闭合迟,两颞变阔有凸出.4,成骨不全症躯干骨的表现脊椎密度低,压扁,双凹陷.椎盘相对宽,骨折,畸形见.二,软骨发育不全躯干正常肢短畸,头大颌突与塌鼻.皮质变厚曲面甚,长骨变短和弯曲.骺端变宽,轮廓光,弓根间距渐变细.第三节骨与关节外伤一,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外伤史,局部痛压甚.功障,摩擦音,肿胀和畸形.二,新鲜骨折的X线表现组织肿胀,骨折线,骨骺分离,骨形变.1,骨折线的表现透光裂隙为折线,边界清晰又锐利.镶嵌,压缩增白影,骨皮中断,不连续.2,骨变形和骨骺分离断片移位骨变形,缩短,屈曲,角畸形.椎体压缩楔状变,仔细对比骺离分.3,软组织变化组织肿胀层不清,附近移位脂肪层.三,骨折的类型1,不完全骨折幼儿常见青枝型,长骨弯曲又变形.一侧皮质皱褶成,轻度外伤致裂痕.2,完全骨折肌腱牵拉,骨撕脱,横断,斜,纵,螺旋形.粉碎,凹陷,嵌,压缩,又分"T","Y"或星形.四,骨折移位的表现骨折移位有多类,需参暴力和体位.成角,旋转,横,纵移,观察对线和对位.五,骨折愈合过程的表现1,骨折愈合的表现折线欠锐利,增生外骨痂.塑形正常骨,骨化密度加.2,骨折愈合不佳的表现断端模糊绒毛状,折线透亮并增宽.但无硬化,骨痂少,愈合过程大减慢.3,骨折不愈合的表现髓腔封闭,间距大,假性关节,端硬化.六,骨折的并以症和后遗症骨疏和萎缩,骨化及感染.坏死,骨畸形,创伤关节炎.七,颅骨骨折1,颅骨骨折的直接征象线形骨折和凹陷,骨折类型可多样.穿入骨折,粉碎性,颅缝分离2毫强.2,颅骨骨折的间接征象气窦有积液,颅底伴骨折.颅内有积气,鼻窦常涉及.八,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撕脱大结节.外展与内收,半脱位关节.九,柯雷氏骨折传递暴力柯雷氏, "匙"样畸形在手腕.桡骨下端为主要,尺骨茎突骨折伴.十,脊椎骨折椎体上部塌陷,下凹,上缘折断.可见位置偏上, 两缘向内凹陷.上密小梁紊乱,侧位楔状可见.十一,外伤性关节脱位解剖关系已丧失,关节诸骨见位移.健侧比较加测量,撕脱骨折易证实.十二,脊椎滑脱症关节峡部裂,椎弓异常征.侧位片可见,伸,屈不稳定.常见五腰椎,脊椎前移明.十三,椎间盘突出症突出一侧间隙宽,间隙狭窄不均称.椎体边缘骨赘增,多线缘征要认准.髓核越椎后连线,造影细条致密影.第四节骨软骨炎一,骨软骨炎概论周围疏松骨,体小高密度.病骨见裂隙,分节或碎裂.增宽骨骺线,可有囊样变.二,股骨头骨软骨炎组织肿胀,外膨出,关节间隙显增宽.密高,体小,囊性变,骨骼不规,骺线宽.关节退变继发见,头呈帽状,颈宽,短.三,剥脱性骨软骨炎关节边缘局增白,周围细条透光影.一旦碎骨全剥离,骨片密高,呈圆形.碎骨凹陷骨窝内,明显环绕透亮影.后期脱落游离体,关节边缘骨缺损.第五节化脓性骨髓炎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软组织增厚,模糊层次影.破坏呈斑点,骨膜反应轻.治疗不及时,范围逐渐增.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硬化骨增生,骨膜反应重.干粗边不规,死骨,腔或洞.包壳和瘘孔.反复难收功.三,慢性局限性骨脓肿长骺中心破坏影,密度较低圆,卵形.缘齐周围密度高,硬化,正常界不清.四,硬化性骨髓炎骨质增生又硬化,密度增高,体积大.髓腔狭窄,皮质厚,骨干梭形,边光滑.五,脊椎化脓性骨髓炎1.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表现椎体上,下密度低,破坏边界不清晰.椎间消失或狭窄,相邻多椎受侵蚀.2,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慢性期表现周围骨质增白圈,逐渐清晰破坏缘.粗大骨桥,疣状突,拱形跨越两椎间.六,颅骨化脓性骨髓炎蜂窝透亮,廓毛糙,骨质破坏在板障.周围骨质有硬化,细不死骨米粒样.七,化脓性关节炎1,化脓性关节炎的早期表现密度增加囊肿胀,间隙增宽脱位畸.组织增厚层次横,充血废用骨疏稀.2,化脓性关节炎晚期表现关节间隙显狭窄,破坏,增生可同遇.破坏承重关节面,周围钙化,骨强直.3,化脓性膝关节炎肿胀,间隙宽,迅速骨破坏.承受体重面,首先开始坏.4,化脓性髋关节炎脓髋早期见囊膨,臀,闭肿胀更具征.骨质破坏臼顶始,沿力延展股骨颈.儿童易见头坏死,通常破坏在股颈.第六节骨与关节结核一,骨结核概论患骨破坏不规则,病灶缓慢逐渐扩.通过骺板骺发展,细小死骨,有瘘管.二,骨骺,干骺端结核骨质破坏,慢发展,偏于一侧近骺板.骨骺,关节受累及,边清破坏,死骨见.三,短骨结核髓腔破坏,呈囊样,膨大,增粗,纺锤状.皮质变薄,骨膜生,周围组织显肿胀. 四,颅骨结核1,颅骨结核局限型表现骨质吸收显脱钙,逐步扩大骨破坏.圆形,卵圆,波浪状,偶见死骨钮扣样.2,颅骨结核广泛浸润型表现广泛破坏不规范,骨质增生伴随见.颅缝附近更严重,儿童不受颅缝限.五,关节结核概论组织肿胀,间隙宽,关节边缘局破坏.晚期骨骼显萎缩,间隙狭窄,有脱钙.六,髋关节结核关节囊肿间隙宽,骨骺,颈部先侵犯.关节破坏,间距窄,脱位,骨干细而短.七,膝关节结核1,膝关节结核滑膜型表现积液,浮髌征,骨梁模,稀少.可疑间隙窄,骨骺出现早.2,膝关节结核骨型表现骨骺破坏透亮影,间隙狭窄,面不整.干骺病变侵骨骺,相通透亮死骨存.八,脊椎结核1,脊椎结核概论好发儿童及青年,腰椎,胸椎最常见.间隙狭窄及消失,椎体破坏可塌陷.椎旁脓肿若形成,脊椎后突畸形伴.2,椎体结核中心型表现椎体中央见破坏,上,下发展逐渐扩.多个椎体受累及,椎体变扁间隙窄.3,椎体结核边缘型表现椎体破坏前,上,下,伴有附近椎间狭.多见成人,发展慢,局限两椎倾向化.邻近椎体若嵌入,说明椎面破坏大.4,椎体结核韧带下型表现脓肿形成椎体旁,椎体,间盘却正常.椎前侵蚀有凹陷,最后体,盘也累上.第七节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一,骨瘤骨性突起光滑边,结构密实象牙般.瘤与正常延皮质,其内松质如海绵.二,骨软骨瘤1,单发性骨软骨瘤骨性突起干骺端,生长背离关节腔.宽基尖细呈锥形,带蒂顶大呈杵状.顶端帽盖幼年厚,瘤与松骨相续连.皮质延续渐变薄,肿瘤压迫骨骼变.2,多发性骨软骨瘤宽基,带蒂,骨突起,多发对称,形多样.增粗变阔干骺端,常见前臂畸形状.三,软骨瘤1,外生软骨瘤骨旁软肿块,其内见钙化.不侵骨髓腔,骨皮质受压.2,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好发四肢短管骨,中心生长,齐边缘.梭形膨胀骨皮质,形态常常呈椭圆.内见间隔,钙化点,瘤周增生硬化缘. 3,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干骺骨变形,弯曲又缩短.突入软组织,钙化呈斑片.四,骨样骨瘤胫,股骨干,多瘤巢,位于松质或骨皮.圆形透亮,内钙化,骨质硬化巢周围. 五,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圆形,多囊透亮区,偏心生长呈膨胀.边缘锐利,周硬化,病骨增粗呈棒状. 六,良性软骨母细胞瘤圆形,椭圆密减低,内见棉絮,粒钙化.骨皮膨胀呈轻度,偏心生长,边硬化. 七,非骨化性纤维瘤偏心,界清,透亮影,长轴与纵相平行.可有骨嵴呈花瓣,肿瘤周围硬薄层. 八,巨细胞瘤溶骨,多房骨破坏,长骨骺端,偏心生.横径几乎纵径等,典型表现皂泡征. 九,骨血管瘤1,脊椎血管瘤多孔密度减低区,纵行排列栅栏状.粗大垂直骨小梁,椎间变窄,体膨胀. 2,颅骨血管瘤圆形,边清,骨缺损,日光放射,排列整.侧位局部膨隆突, 有与颅骨垂直针.3,长骨血管瘤受累骨质密度低,常呈泡沫,囊肿样.骨皮变薄,轮廓清,偏心生长,梭形胀.十,表皮样囊肿边清,锐利透光区,圆形,椭圆或波状.周围反应增白带,骨板变薄,宽板障.十一,骨囊肿椭圆,不规透亮区,中心,移干,纵向生.边缘锐利又清晰,骨皮膨胀呈对称.十二,动脉瘤样骨囊肿球形膨胀透亮区,外缘皮薄,有穿破.其内间隔或蜂窝,膜下新骨周围薄.十三,骨肉瘤1,骨肉瘤概论肿瘤新骨成,瘤性骨破坏.多形骨膜生,软组织肿块.2,骨肉瘤的骨松质和髓腔改变毛玻增高密均匀,紊状,斑片瘤骨成.骨质硬化反应性,破坏,增生混合存.3,骨肉瘤的骨皮质改变早期筛孔,透亮线,凹凸不平皮质面.皮质缺损隧道样,最终皮质均坏完.4,骨肉瘤的骨膜反应骨膜密度外层高,骨膜,皮质间透亮.垂直骨膜,袖口征,线状骨膜,葱皮样.5,骨肉瘤的软组织肿块弥漫肿胀界不清,边界清楚卵圆形.放射瘤骨其内见,参差不齐呈斜行.十四,骨皮质旁肉瘤长骨骨旁干骺端,体大突起呈骨性.基底密高,外缘低,趋向环绕骨外生.大部与干有线分,瘤骨密度深而均.十五,软骨肉瘤1,软骨肉瘤中央型表现干骺髓腔最多发,单房,多房破坏大.皮质膨胀,少穿破,其内斑点,絮钙化.2,软骨肉瘤周围型表现骨软骨瘤恶性变,帽盖增厚又增大.界限不清软肿块,内见斑点,絮钙化.十六,滑膜肉瘤关节附近软肿块,圆形,边光明分界.可有钙化呈斑点,邻近骨骼可受牵.十七,尤文氏肉瘤长骨中段之髓腔,纵轴均称蔓延广.髓腔膨胀呈梭形,骨质破坏鼠咬状.骨皮缺损由内,外,骨膜对称,葱皮样.十八,多发性骨髓瘤破坏常呈溶骨性,可见大片骨松质.多发圆形穿凿状,缺损大不可不一.边缘清晰无硬化,破坏中间见骨嵴.好发扁骨,多骨折,本一周蛋白尿中析.十九,脊索瘤溶骨缺损及膨胀,结构消失玻璃样.边清肿块软组织,残骨,钙化内可藏.二十,转移性骨肿瘤1,溶骨性转移性骨肿瘤多骨分散强,穿凿,虫蚀样.边缘不规则,并无硬化象.单发范围大,骨折并发常.2,成骨性转移性骨肿瘤密高斑,块状,可呈象牙样.骨架粗,厚乱,新骨有大量.第八节网状内皮系统疾病一,婴幼儿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头颅,长骨可缺损,病灶较小,范围广.边缘不规,无增生,肺部粟粒分布广.二,黄色瘤病1,黄色瘤病的骨骺表现早期局部透光区,圆形,卵圆,境界明.灶边骨质渐移行,后期灶化周硬化影.2,黄色瘤颅骨的表现大小不一破坏灶,相互融合呈地图.板障开始,后内,外,临床尿崩和眼突.3,黄色瘤长骨的表现破坏常从髓腔始,皮质内缘凹压迹.骨膜反应,皮穿破,外形增粗要牢记.4,黄色瘤骨盆的表现骨盆病变极常见,破坏范围多较大.好发髂骨近臼上, 周边骨质有硬化.5,黄色瘤脊椎的表现早期圆形透光影,椎体压缩呈楔形.压缩前后横径大,弓根,附件破坏征.6,黄色瘤肺部的表现肺门细条外放射,索条密集又纤细.伴有弥散微细点,肺门增大又致密.三,嗜酸性肉芽肿1,嗜酸性肉芽肿颅骨表现圆形,卵圆骨缺损,灶周围渐见硬化增.边缘骨质有新生,伸向中央半岛形.2,嗜酸性肉芽肿长骨表现皮薄,压迹,髓膨大,破坏双房,形卵圆.病灶长轴顺骨干,灶周骨质硬化缘.第九节慢性关节疾病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组织显肿胀,间隙狭窄,边缘蚀.囊状破坏,骨稀疏,关节畸形,骨强直.二,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稀疏囊损缺,关节模糊,间隙窄.脊柱后突呈弧形,脊柱硬化呈竹节.三,退行性骨关节病1,退行性骨关节病概论间隙狭窄,不均称,硬化,变形关节面.关节面下假囊肿,唇样增生,骨桥见.关节腔内游离体,周围钙化呈斑片.2,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硬化又变形,间隙狭窄不均称.关节面下假囊肿,继发"蕈样",骨赘增.3,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椎间变窄,边硬化,髓核突出,许氏节.边缘骨赘,桥形成,改变脊椎小关节.四,创伤性关节炎周围钙化片条状,骨端增生,间隙窄.关节腔内游离体,关节畸形因骨折.五,夏科氏关节病间隙增宽,囊肿胀,破坏,硬化,新骨生.多量钙斑或碎片,伴有脱位及畸形.六,大骨节病1,大骨节病的临床表现流行区域,地方病,好发儿童,青少年.侏儒,疼痛,骨端大,关节变形,运动限.2.大骨节病的一般X线表现四肢诸关节,多发对称性.手,踝和肘部,尤易发此病.3,大骨节病在骨骺线闭合前表现先期钙化带,致密并加宽.模糊波浪状,易见干骺端.骨骺形不齐,不平凹边缘.碎裂游离体,陷入干骺端.4,大骨节病在骨骺线闭合后表现骨端呈喇叭,骨小梁紊乱.模糊又不平,破坏关节面.后期骨硬化,畸形内外翻.关节间隙变,多窄亦可宽.5,大骨节病手的表现骨骺一端掌指骨,损害始于干骺部.后为骺端和骨骺,终累骨端,关节骨. 6,大骨节病踝的表现胫距关节间隙窄,硬化,并呈波浪形.距骨密高,体积小,头部上翘,滑车平.踝部畸形,骨增生,跟骨变短又扁平. 七,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发育加速组成骨,关节破坏和积血.出血骨内,骨膜下,好发四肢大关节. 八,痛风性关节炎疼肿多发一跖趾,密度增高卵圆节.对应凿蚀边增白,继发增生,间隙窄.。
颈椎、腰椎、胸椎阅片技术腰椎阅片技术正常X线平片表现腰椎在正位片呈直线排列、无侧弯,在侧位片呈腰椎凸向前、骶椎凸向后的生理性弯曲,椎体呈长方形,上下径短于横径和前后径,边缘密度较高,呈线样,有时可见移行椎、椎体融合等先天发育异常。
椎体之间透亮之间隙包括软骨板、纤维环及髓核等软组织。
椎弓根呈椭圆形,轮廓清晰,骨皮质厚而均匀,位于椎体中线两旁,退行性疾病时椎弓根及小关节骨质增生、变大。
异常X线表现 (一)曲度改变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消失、僵直或反弓状,正位常可见到腰椎侧弯,使腰和臀部向一侧凸出,由于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不同,侧凸的方向也随之相应变化。
尤以腰5椎间盘突出时最为常见。
(二)椎间隙改变随着腰椎侧弯的出现,必然出现腰椎间隙左右或前后不等宽现象(梯形变),凸侧椎间隙增宽,凹侧变窄,可与患病之椎间盘不完全一致。
在侧位片上,根据临床经验,一般单个椎间隙前窄后宽有定位价值。
正常椎间隙在第9胸椎至第5腰椎逐渐增宽,在此范围内,当某一椎间隙高度小于上一椎间隙即可确定为变窄,腰骶椎间隙高度差别较大,并常较腰椎为窄。
当椎间盘退变时常可见椎间隙狭窄,椎体之骨质硬化增厚,功能位摄片显示椎间隙活动度减小。
(三)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生物力学改变而致骨质增生,表现为单椎体后下角后翘,后缘骨赘形成或后缘磨角征,这种单椎体骨质改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椎间隙变窄于椎间盘突出后4—6周即可出现,而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赘形成则常在1年以后才能出现。
(四)Schmorl结节髓核可穿过终板突入椎体内,形成Schmorl结节,表现为椎体上缘或下缘弧形凹陷,呈半圆型或新月型骨质缺损,但不能仅依据见到Schmorl结节就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五)椎间盘钙化和椎管内游离骨块部分病例在侧位片可见到椎间盘钙化现象,提示椎间盘退变。
游离骨块比较少见,骨块较大时向后突入椎管。
在CT检查时更易被发现。
(六)脊柱不稳由于腰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及邻近韧带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脊柱不稳,两个相邻椎体可有前后滑移,引起退行性腰椎滑脱或椎间关节半脱位,最后可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颈椎病x线诊断标准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通常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和其他不适。
X线诊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以下是颈椎病X线诊断的一般标准:
1. 颈椎曲度,正常颈椎应该呈现生理性前凸曲度,X线检查可以确定颈椎的曲度是否正常。
2. 椎间隙,通过X线可以评估颈椎椎间盘的高度和间隙是否均匀,以及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3. 椎体形态,X线可以显示颈椎椎体的形态,包括是否存在椎体侧弯、椎体变形等情况。
4. 椎管狭窄,X线可以评估颈椎椎管的大小和是否存在狭窄,以及是否有骨赘或其他结构性病变导致的椎管狭窄。
5. 椎间关节,X线可以显示颈椎的椎间关节是否存在异常,如关节增生或关节融合等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X线检查可以全面评估颈椎的结构情况,包括曲度、椎间隙、椎体形态、椎管狭窄和椎间关节等,从而帮助医生确定颈椎病的诊断。
然而,X线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颈椎X线平片读片诊断口诀
颈椎的解剖形态小巧玲珑,颈部又是头颅与躯干四肢之间的神经和血管的通道和桥梁,而且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治疗难度颇
大。由于颈椎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在临床影像学诊断过程中也有明显与胸腰椎诊断的不同指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颈椎X
线诊断基础小技巧。
颈椎的X线平片一般征象,可通过以下口诀全面观测:”一骨,二弓,三钩突,四韧带钙化,五间,六旋,七滑脱,八孔,九突,
十张口。“
一骨:指的是椎体边缘的骨唇和骨赘增生。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赘或骨唇。好发部位:椎体两侧下缘>椎体后下缘
及前下缘>后上缘
二弓:指的是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正常人的侧位片可见均匀前凸的生理弧度。常见颈椎生理弯曲改变有:变直,反屈(现代白
领体检表上常出现的字眼…囧),S型弯曲或过度前屈。
病变重要提示:从齿状突尖至C7椎体后下缘划线,正常生理弓的弓顶应在C5椎体后上缘。C5椎体后上缘偏上,或偏下均提
示颈椎某节段有病变存在的可能。
弓顶距离的测定:从齿状突向C7椎体后缘作一连线,弓顶的椎体后缘至连线之间的距离,为弓顶距离,正常为12mm±5mm,
小于7mm为生理弓平直,大于17mm为生理弓过度前屈。
三钩突:钩突:正位片钩突呈三角形,钩椎关节宽约2mm;侧位片呈扇形,占椎体上缘后段的1/3~1/2;斜位片在椎间孔的前
下方。钩椎关节退变在X片上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小于2mm)和钩突的肥大、增生或尖刺状增生。
钩椎关节的重要毗邻: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
感神经丛。
正常 退变变窄
四韧带钙化:主要从侧位片上进行观察。以项韧带钙化最多见,多发生在C 5、C6后方,呈长圆形;其次为前纵韧带钙化;再
次为棘上和棘间韧带钙化;最后为后纵韧带钙化。有时也可见到黄韧带钙化的影像。黄韧带在颈段仅厚1.5mm。颈项韧带钙化
部位常提示相应节段的病变存在,并常在相应节段还会发现其他异常X线征象的存在。
五间:指观察椎间隙变化。椎间隙变化也反映了椎间盘的变化。颈椎的退变最早发生在C 5/6椎间盘上,因此, C 5/6椎间隙
也最早发现变窄的征象。颈椎骨性椎体为前低后高,而椎间盘则为前高后低,因此,颈椎的生理性前凸,是由椎间盘的前高后
低所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C2/3,C3/4和C4/5间隙大致相等,椎间隙前部为3.8mm±0.5mm,后缘间隙为1.9mm±0.28mm。
C5、6间隙较上为宽,而C6、7间隙最宽,但C7、T1间隙又较窄。
六旋:指颈椎旋转。在X线片上显示为:
(1)棘突:偏歪,棘突不在上、下椎骨棘突中心轴线的连线上,而偏向一侧。某一节椎骨的棘突中心点偏离各棘突中心连线≥3mm,
表示该节段颈椎有轴向旋转。
(2)椎体:后缘出现双边影。
(3)关节突:出现双突的影像。
以上3个影像出现在某一二个节段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这一二个节段出现了异常。
七滑脱:在颈椎多发生在C3、4,在一般情况下,颈椎的滑脱多发生在椎间隙变窄的上方。有的病人在做前屈和后伸活动时才
出现滑脱。因此,有时须做颈椎的过伸、过屈位动力性侧位片检查。
八孔:指椎间孔。实际上椎间孔是一个短管,故又叫椎间管,只是从X线平片上显示的是"孔"。管内含脊神经的前后根、神经
节及节段性动脉、静脉等。主要从斜位片来观察椎间孔的影像变化。正常颈椎间孔呈长方形或椭圆形,高10mm,横径5mm,
前后壁光滑。椎间隙变窄可造成椎间孔高度变小。椎间孔前后径变小是钩突增生、关节突增生、关节突关节肥大和椎体滑脱的
结果。
如1a图示C4/5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后翘,1b图示C5/6,C6/7双侧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
九突:指关节突关节。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及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若发生病变,可见关节间隙模糊,关节面
粗糙、硬化,关节突关节间隙狭窄(2mm)和边缘骨刺。关节突关节半脱位多与椎体滑脱并存,侧位片上显示上关节突与上位椎
体后缘重叠,关节间隙宽窄不一。
十张口:指观察张口位投照的X线正位片。
(1)观察寰枢椎(2)看齿状突(3)观察寰椎椎弓(4)寰齿关节间隙
上位颈椎X光片,张口位
1 枢椎之齿突,2 寰枢之外侧块,3 寰枢关节,4 枢椎之椎体,5 第3颈椎
来源:盘骨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