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颈椎病有关的解剖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引言椎动脉三角是位于颈椎和枕骨之间的一个解剖结构,它包含多个重要的组织和血管,对于头颈部的供血、神经传导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解剖结构。
什么是椎动脉三角椎动脉三角是由3根肌肉和1根韧带所组成的形态特殊的三角区域。
它位于第1颈椎骨、第2颈椎骨、舌骨和枕骨的韧带之间。
椎动脉三角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解剖结构,其中包含的椎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来源之一。
椎动脉三角的境界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描述:上界:第1颈椎骨椎体的后缘下界:舌骨锥的顶端外侧界:3条肌肉的外缘1.上斜角肌:位于椎动脉三角的上缘,是三角形的上侧边界。
2.水平角肌:位于椎动脉三角的前缘,是三角形的前侧边界。
3.外斜角肌:位于椎动脉三角的后缘,是三角形的后侧边界。
椎动脉三角的内容椎动脉三角中包含多个重要的组织和血管,这些结构在头颈部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椎动脉是由颈内动脉进入颅内的延续,是脑供血的重要血管之一。
在椎动脉三角中,椎动脉穿越颈椎横突间隙,向上进入颅内,供应大脑后部的血液。
颈内静脉丛颈内静脉丛位于椎动脉三角的前方,是头颈部的主要静脉回流通道之一。
它将头颈部的静脉血汇集起来,最终汇入颈总静脉。
上斜角肌上斜角肌是椎动脉三角中的一条肌肉,位于三角形的上缘。
它起源于第1、第2颈椎棘突,止于颅骨。
水平角肌水平角肌是椎动脉三角中的一条肌肉,位于三角形的前缘。
它起源于舌骨锥,止于枕骨韧带。
外斜角肌外斜角肌是椎动脉三角中的一条肌肉,位于三角形的后缘。
它起源于颈椎横突,止于舌骨韧带。
枕骨韧带枕骨韧带位于椎动脉三角的下方,连接枕骨和舌骨锥,起到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椎动脉三角的临床意义椎动脉三角是许多颈部疾病的重要解剖结构,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
颈椎病的专业名词解释大全导言:颈椎病,俗称“颈椎病”,是常见的颈部疾病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颈椎病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颈椎病,本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颈椎病相关的专业名词。
一、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退行性变或外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一组病症。
其特点为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颈椎病可分为颈椎炎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类型。
二、颈椎解剖结构解释1. 颈椎:颈椎是位于脊柱最上部的一段椎骨,共有七个。
它们从上到下依次记为C1、C2、C3、C4、C5、C6和C7。
颈椎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重要部位,起到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
2. 颈椎椎间盘:颈椎椎间盘是位于颈椎骨之间的软骨结构,由纤维环和胶原质核心组成。
它们具有缓冲和支撑功能,可以减轻颈椎的压力,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3. 椎间孔:椎间孔是椎骨之间形成的空隙,通过椎间孔可以使脊髓和神经根从颈椎通过,并连接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三、颈椎病常见症状解释1. 颈部疼痛:颈部疼痛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症状之一。
它可以是持续性、阵发性或刺痛的感觉。
颈部疼痛常常伴随着肩部和背部的疼痛感。
2. 头晕头痛:颈椎病还可以引起头晕和头痛感。
这是由于颈椎问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受压所导致的。
3. 上肢麻木无力:当颈椎出现问题时,压迫或刺激到神经根,从而导致上肢麻木、无力、刺痛等不适感。
四、颈椎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询问以及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
临床诊断可以观察颈部疼痛、肌肉紧张、颈椎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更直观地显示颈椎的结构和异常变化情况,帮助医生明确颈椎病的诊断。
五、颈椎病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症状,减轻疼痛感,并且改善颈椎的功能。
与颈椎病有关的解剖结构
本篇涉及的名词:椎骨【椎体、椎弓(椎弓根和椎弓板)】、
钩椎关节(钩突、唇缘)、Luschka关节、关节突(关节突关节
或椎间关节)、横突(前、后结节、结节间沟或脊神经沟、
横突孔)、棘突、椎孔、椎管、椎弓间连接(黄韧带、棘间
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韧带)、椎
体间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神经根管(侧隐
窝、椎间孔)。
一、易发颈椎病的椎骨的特点颈椎椎骨共有七个,好发颈椎
病的椎体一般在第三颈椎以下。1、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
第四颈椎上面观
颈椎椎体:一般较小,呈横椭圆形,椎体中部略细,上、下
两端膨大,上面在左右径上凹陷,下面在前后径上凹陷。
第四颈椎前面观钩椎关节:上、下椎体之间形成了马鞍状的
对合,以便保持颈部脊柱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在第3-7颈
椎,椎体上面的两侧有向上的前后位(即矢状位)的骨性的
脊状突起,称为钩突,它们与上位椎体下面的后缘两侧呈斜
坡形结构,也称唇缘,相对合,形成钩椎关节,即Luschka
关节。颈椎4~6水平的钩椎关节或Luschka关节是骨赘的好
发部位。颈椎的前面观,显示钩椎关节由于钩椎关节为矢状
位,因此颈椎脱位类型以前后脱位常见,侧方移位不容易。
钩锥关节的毗邻: 后方: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 后
外侧:构成椎间孔前壁,与神经根相邻; 外侧:通过横突
孔的椎动、静脉,交感神经丛。钩锥关节的毗邻2、椎弓由
椎弓根和椎弓板组成,椎弓向前与椎体相连处较细,称为椎
弓根。上、下椎弓根凹陷形成切迹,分别称为椎弓根上、下
切迹。椎板为椎弓根向后的板状部分,上下椎板之间有黄韧
带连接。
椎弓上有7个突起:关节突(4个):位于两侧的2个上关节
突和2个下关节突,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突之后,上下
关节突之间的部分称为峡部,颈椎关节突的排列便利前屈和
后伸运动;关节面平滑,较为水平,呈卵圆形,覆有关节软
骨,关节面朝向下后方,关节面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二者形
成关节突关节或称椎间关节。椎弓上的突起横突(2个):呈
额状位突向外方,略短而宽,横突的末端分裂成前、后结节
上面,并形成结节间沟,也称脊神经沟,有脊神经通过。该
脊神经支配上肢和颈部的肌肉和运动和感觉,横突近末端有
横突孔。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
棘突(1个):位于椎弓的正中,呈前后位,突向后下方,棘
突的末端一般都是分叉的,而第七颈椎分叉率只有4%-5%。
第7颈椎棘突粗大表浅明显,常做为查找椎骨的序数的标记。
颈椎的结构以及与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
3、椎孔由椎体后缘与椎弓围成。第四颈椎椎孔二、椎间孔
的构成相邻椎骨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具体边界如
下: 前内侧壁:椎体下部、椎间盘和椎体钩后部; 上壁:
上位椎骨的椎弓根下切迹; 下壁:下位椎骨的椎弓根上切
迹; 后外侧壁: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黄韧带前缘;脊神
经也在此合成并由椎间孔穿出。神经根的营养动脉也经此孔
进入椎管。颈椎椎骨侧面观,显示椎间孔颈椎后、前侧面观,
显示椎间孔颈椎椎间孔和神经根的关系,显示颈丛、臂丛从
椎间孔通过颈椎的X线正侧位片,显示颈椎的正常排列
颈椎双斜位X线三、椎骨的连接椎弓间连接:黄韧带、棘间
韧带、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韧带。椎
体间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四、椎管的构成
由多个椎孔上下叠加而连成; 前壁: 椎体后面,椎间盘后
缘和后纵韧带; 后壁: 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
壁: 椎弓根和椎间孔。椎骨的连接和椎管神经根管神经根自
离开硬膜囊到出椎间孔的一段路程。它的外侧份为椎间孔,
内侧份为侧隐窝。
颈椎侧隐窝
颈椎侧隐窝是指椎管内两侧,即椎孔内侧与硬脊膜囊壁之间
一段空间。
侧隐窝的边界
前方:椎体和纤维环的后外侧; 外侧上方:椎弓根内壁;
外侧下方:椎间孔内侧凹陷处; 后外方:上关节突前面与
椎板和椎弓根连结处和黄韧带的外侧份; 内侧:硬脊膜囊。
侧隐窝为椎孔两侧向外的部分,内侧入口相当于上关节突前
缘,向外下方形成脊神经根通道,与椎间孔相续。侧隐窝是
椎管最狭窄部分,为神经根的通道,其矢径越小,横径越大,
表示侧隐窝越窄越深。侧隐窝内走行与分布的主要解剖结构
是各节段的脊神经起始段与包绕在神经干周围的脂肪袖套。
侧隐窝因椎弓发育异常而致夹角度数减小,亦可因前、外、
后三侧骨性结构如椎体边缘、椎板、钩椎关节与上、下关节
突的增生,椎间盘偏侧突出等造成侧隐窝空间缩小,使神经脂
肪袖套或脊神经干本身受压、推移或损伤,从而形成典型的
临床脊神经根性压迫症状与体征。
五、与颈椎病发病有关的解剖结构1、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
病有关的解剖结构
构成椎间孔的结构的前内侧壁的椎体下部、椎间盘和椎体
钩;后外侧壁的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黄韧带前缘的增生、
骨化均可导致椎间孔狭窄而压迫神经根。第四颈椎骨质增生
上面观第四颈椎骨质增生侧面观第四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和黄韧带肥厚2、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有关的解剖结构
构成椎管结构前壁的椎体后缘,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后
壁的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等的增生、突出和骨化,向椎管内
生长或突出导致椎管容积狭窄,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型颈椎
病。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MR:正常椎
管
MR: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3、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有
关的解剖结构横突孔发育异常:椎动脉穿行于横突孔,并且
距离钩椎关节及关节突较近。因此,当横突孔的骨性狭窄或
先天性发育较小时,导致孔径缩窄而造成椎动脉直接压迫,
影响其血流量。骨质增生:横突孔周围增生的骨赘在横突孔
上下面直接压迫椎动脉。正常情况下,颈椎横突孔内径大于
椎动脉外径。而由于骨质增生导致椎体横突孔变小时,多发
生椎动脉颈椎病。颈椎上关节突前缘和横突孔后缘距离较
近,部分可超过横突孔后缘,如有增生可直压迫椎动脉或刺
激交感神经丛引其痉挛。4、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病有关
的解剖结构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
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
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
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
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
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5、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
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
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
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