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色彩构成(一)色彩的基本常识和色彩与心理

色彩构成(一)

色彩与心理一、色彩的作用

(1)决定空间的情调或气氛;

(2)调节空间,使其产生更大或更小的感觉;

(3)隔断和划分空间;

(4)连接空间或令其和谐统一.

二、色彩与知觉

1.视觉与色彩适应

明适应

暗适应

色适应

2. 色彩的通感

在自然界中有最丰富的色彩资源,比如阳光、花草、天空、大海等,它们自身的颜色已被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形成一种意识,很

多人对颜色的感觉或联想都是相似的,这种特点叫做“共通性”

A.色彩的易见度:色彩在不同底色上的易见程度。

B.胀缩感----------

色相方面:红橙黄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

蓝、蓝绿、蓝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色相的胀缩感

明度方面:明度高而亮的色彩有前进膨胀感;

明度低而暗的色彩有后退收缩感。

明度的胀缩感

纯度方面:高纯度的鲜艳色彩有前进膨胀感;

低纯度的灰浊色彩有后退收缩感。

纯度的胀缩感

胀缩

冷暖

C.进退感

进退D.轻重感

轻重

动静F.华丽与朴素感

华丽朴素G.明快与忧郁感

明快忧郁

空间设计中的配色法则:

1、深色会使空间变小,天花板变低;

2、淡色会使空间变大,天花板变高;

3、蓝色的冷色调会给房间宽敞的感觉,就视觉效果而言,墙面和天

花板就会有退缩感;

带有明显红色系列的暖色调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暖色系的色彩适宜于装饰寒冷地区的房间以及朝北等较阴冷的

房间,它能创造亲切,舒适,温暖的气氛;而冷色系则适宜于装饰炎热地区的房间或朝南的阳光充足的房间,因为这样的色彩易于形成宽敞,优雅的环境。

5、强烈,丰富,深重的色彩适宜于装饰面积较大的房间,而明亮、

浅淡的色彩则适宜于装饰面积较小的房间。

6、前进色,对比色和高明度色彩可创造刺激,活泼的环境,多用

于装饰餐厅和儿童房间;

后退色和无彩色以及一些较为浅淡的色彩,则适宜于营造宁静,和谐的气氛,多用于卧室,书房和老年人的房间;

7、对比色的选用应避免太杂,一般在一个空间里选用两至三种主要

颜色对比组合为宜;

8、无彩色系列的色彩,如黑,白,灰,金,银等,以及彩度极低的

色系,没有强烈的个性,易于同任何色彩调和,一般用作背景色,以烘托主色。

3. 色彩的心理效应

A.年龄与经历

此类心理效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增多或是变化。

B.性格与情绪

一个人处于不同情绪支配下对色彩的反应也不同;

C.民族与风俗

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的反应与态度也各不相同。色彩心理还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D.地区与环境

地区性的色彩习惯与偏爱一般决定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熏陶。

E.修养于审美

从整体情况而言,文化素养较高的人通常对典雅、柔和的色调很敏感,相对而言,文化素养较低的人通常比较喜欢色彩的强烈对比风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情况会发生变化。

三、色彩的记忆与联想

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等;

红色又有积极向上、活力奔放的感觉,同样它也象征着危险。橙色:可联想到灯光、橘子、秋叶等;

橙色具有十分活跃欢快的性格特征,有明亮、饱满、华丽、兴

奋的感觉,同时它也象征着收获、自信、健康、明朗、力量和

成熟。代表丰收;可联想到食品;

黄色:可联想的到阳光、柠檬、迎春花等;

黄色有明亮、灿烂的感觉,在不同的地域和年代有不同的寓意;绿色:可联想到草地、树叶、禾苗等;

绿色有和平、安全、健康、生长的感觉,在交通信号中它代表

着前进与安全,在西方绿色又意味着嫉妒和恶魔;

蓝色:可联想到大海、天空、水等;

蓝色有和平、悠久、理智深远的感觉,象征科技和博大。

紫色:可联想到葡萄、茄子等;

紫色有优雅、高贵、庄重和神秘的感觉;

黑色:可联想到夜晚、墨、煤等;

黑色有严肃、刚健的感觉,同时象征恐怖和死亡

白色:可联想到白云、面粉和雪等;

白色象征纯洁、神圣、清净和光明,

灰色:可联想到乌云、树皮等;

它属于中性色,缺乏明显的个性,给人朴素、沉稳、寂寞、中

庸的性格特征;

金属色:主要指金色和银色,象征富贵、光彩和豪华,金色偏暖,银

色偏冷,可以和任何色搭配,并增加色彩的辉煌效果,当画

面中的色彩配置过于刺激或暧昧时用金或银色隔离和点缀

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色彩与味觉、嗅觉的联想

色彩的味觉与我们的生活经验、记忆有关。

明亮色系和暖色系容易引起食欲,橙色效果最好,有色彩

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单调或杂乱无章的色彩搭

配则容易使人倒胃口。

色彩的嗅觉产生,作用与味觉相似,都是来自与生活的感受。

通常红、黄、橙等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

色则容易使人感到有腐败的臭味,深褐色容易使人联想到

烧焦了的食物,感到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味觉嗅觉

2.色彩的音乐感

桑吧摇滚四、家装色彩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1)空间的使用目的

客厅的色彩

多使用大众普遍能接受的色彩,如:浅灰、米黄等

卧室的色彩

纯度低,明度高,最易于发挥效果,至于冷暖色系的选择,一般要由主人及环境来决定。通常女性较喜欢暖色系中性色系,男性则喜好寒色系,儿童则喜好高彩度的色彩搭配。

餐厅的色彩

餐厅是饮食的地方,通常使用明度高且较为活泼的色彩,并能引起食欲,或可以保持清洁机能的色彩配置,最容易被人接受,因此暖色系较普通使用。同时也要配上一套坐起来舒适,色彩又鲜明素雅的餐桌,才称得上合适。餐桌的色彩以原木色或高明度色彩,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厨房的色彩

厨房里的配色,一般宜以暖色系配以高纯度的色彩;墙面的色彩明度则以中明度为合适,过高或过低,都会与厨房的用具产生太强对比,视觉感受容易紧张而不舒服。

浴室的色彩

浴室的色彩宜于柔致清爽。洗涮用具或毛巾等小块面积的色彩宜于鲜明活泼,经常更换,变化色彩,则更好。

家饰的色彩

比较小的房间避免使用鲜明的家饰,以免使室内空间显得有压迫感。地毯宜选用能显示稳重感觉的色彩;书桌是看书读阅之处,不宜选用明度用彩度太高的色彩,以免造成眼睛疲乏;而室内花盆及小饰物的色彩,则可以酌情予以提高色彩的强度,使室内显得更具特点。(2)空间的大小和形式

家装室内空间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来进行设计和调整。

(3)空间的方位

家装室内空间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4)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

老人,小孩,男,女,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

(5)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

学习,休息等不同的活动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长时间使用的房间的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应比短时间使用的房间强得多,主要应考虑不产生视觉疲劳。

(6)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

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才能符合使用者心理要求。

(7)按照装饰风格特点来配色

家装室内风格主要是受家具和色彩的特点影响。住宅的室内装饰风格的确定,一定要符合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符合居住者的文化素养,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宗教信仰。

英式古典风格

古典风格显得简洁、庄严,具有华丽,宁静,优雅等特征:

法式古典风格

法式风格以辉煌的家具为主调,淡雅的背景色彩中,运用雕花线板与图案装饰空间,发挥华丽,细致的风采。

日本和式风格

具有愉快,舒适,轻松而有朝气的室内装饰风格。以自然素材和色调为基础,体现简约,优雅的装饰风格。

中国古典风格

具有独特哲学和美学概念的装饰风格,讲求合“礼”,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与实用性,表现一种含蓄,端庄,丰富和华丽的风采。

田园风格

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面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情趣,常会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设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重视功能空间的组织,一切皆以实用为装饰出发点,注意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倡导根据功能与新技术,新材料来创造新式样。在具体风格特点上,造型简洁,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发展出反传统的强调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

五、作业

作业名称:色彩与联想

作业内容:在下列几组中任选一组完成色彩情感练习作业

1、 春、夏、秋、冬;

2、 酸、甜、苦、辣;

3、 烈性酒、矿泉水、果汁、咖啡茶;

作业尺寸:每一小幅为9cm*9cm ,总尺寸为19cm *19cm 作业要求:同一图形,色彩、明度、纯度不限。

色彩构成酸甜苦辣

珠海女子中学教案 课题色彩构成 课时2课时授课日期9月21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重点★;难点√)找出自己对酸甜苦辣的色彩感觉过程与方法老师讲解,学生画,然后老师指导,并讲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色彩与生活联系起来 女生 视角 女性的感性思维能帮女生很快速很直接的找到相应的颜色。 板书 设计 (思维 导图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学习 今天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啊,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人做过一个游戏。 喜怒哀乐的表情。有没有同学来给大家表演一个。 吃到酸甜苦辣的东西味道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们的表情也应该不一 样吧,大家想想你们吃到这些味道会有什么表情。 今天呢需要大家用色彩来表现酸甜苦辣,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和表 现性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 怎么发现自己对酸甜苦辣的颜色理解呢 你会用什么颜色来表现酸甜苦辣呢? 首先要想一下自己想到这些词能想到什么东西,再联想到什么颜色。 酸—柠檬黄中黄翠绿草绿 甜—明度低一点就是稍加点白暖色系的颜色都可以,奶油色。 苦—纯度低一点可以用闷一点的颜色像墨绿橄榄绿赭石 学生互动

辣—是刺激的,那么颜色也应该是很刺激的对比关系,纯度高的颜色对比强烈的颜色搭配比如红绿对比

第二节课 三、小结运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我们来想下酸甜苦辣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应 该是什么样的色彩呢? 大家还记得吗? 酸—柠檬黄中黄翠绿草绿 甜—明度低一点就是稍加点白暖色系的颜色都可以,奶油色。 苦—纯度低一点可以用闷一点的颜色像墨绿橄榄绿赭石 辣—是刺激的,那么颜色也应该是很刺激的对比关系,纯度高的颜色对 比强烈的颜色搭配比如红绿对比 那么大家现在就把你们上一节课画的图,填上颜色。下课交给我。 这节课大家了解了色彩和酸甜苦辣的关系,课下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做 一下春夏秋冬啊,喜怒哀乐啊。 学生动手画,填 颜色,老师循班 指导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完整版)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1) 简介:1、间色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2、复色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 1、间色 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 2、复色 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3、同种色 颜色产生不同明度变化,称同种色。如将翠绿色加白或加黑出现的许多深浅不同的绿色,这深浅不同的绿色为同种色。 4、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5、类似色 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 6、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7、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8、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余色。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中性的灰黑色,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如黄与紫、青与橙、红和绿均为互补色。一种特定的色彩总是只有一种补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补色与对比色的区别,一种特定的色彩总是只有一种补色。对比色是一个范围色。 一、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具有三种基本要素:明度、色相、纯度。 1、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以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来说。可称亮度,深浅度等。在无彩色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在白、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系列的灰色,一般可分为九级。靠近白色的部分称为明灰色;靠近黑色的部分称暗灰色。在有彩色类中,最明亮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这是因为各个色相在可见光谱上,振幅不同,对于眼睛的知觉的程度也不同而形成的。黄色,紫色在有彩色的色环中,成为划分明暗的中轴

色彩基础知识全解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 一、平面构成 (1)什么是平面构成 构成的根本含义是指将多个相同和不同形态的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形态。平面构成则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2)平面构成的容 平面构成是一种区别于绘画和图案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的图形。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的容包括元素形态、行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 ①元素——点 1.什么是点:在自然界中,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在文学作品中,点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在几何学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在设计领域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2.点的表情:点的表情就是人们看到点的形态时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点的状态是各种各样的,它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点的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会越强。相反,相 对面积越大,点的感觉越弱。 ●点的形状:点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的,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 认为它是点。 ●点的数量:不同数量的点,给人形成不同的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的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 页脚

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的时候。由于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的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的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的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点的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的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 位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抬升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下的时候,会产生沉着的感觉。当点的位置位于画面四个角落的时候,会产生逃逸的感觉。 ●点的构成 I.将点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由于点和点之间存在一种力,就会产生一种线的感觉。 II.把数量众多的点进行密集排列,就会产生面的感觉,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 III.把点按照一定的大小、方向和轨迹进行规律化排列,可以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②元素——线 1.什么是线:线是由一个动点运动时产生的图形,也就是说线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线也是形体的轮廓和面与面的交界。 2.线的表情:线元素在造型中是最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形你。态,人们在看到不同的线的造型时,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感受。从形态角度来分类的话,线主要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型。 ●直线:直线简洁明了,具有一种力量感。直线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I.水平线——具有平静、安详、舒展的感觉。 II.垂直线——具有挺拔、坚强、严肃的感觉。 III.斜线具有向上、跳跃,积极的感觉,有一种动感。 IV.折线——具有波动、迂回的感觉。 ●曲线:曲线柔和轻盈,具有一种优雅感。曲线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页脚

专业色彩运用的基础知识

色彩构成作为专业设计基础课的设置,是连接绘画课到专业设计课的桥梁,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使色彩迈向专业设计的第一步。 色彩构成属于设计领域内的色彩运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概念是:两个以上的颜色,根据设计的不同需要,按一定色彩配合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着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对比、调和的规律及色彩的感情和象征性等方面的问题。它强调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充分运用色彩概括、夸张的功能,是一种适应设计需要的新的色彩体系。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学好这门课程。 第一步,我们先从认识色相环开始,了解色彩形成的过程,它们是臬从三原色开始,经过不同的组合出现间色、复色、又是臬排列后形成色相环的,以及色相环对学习色彩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它的色彩。在伊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名称为大红、柠檬黄、群青。 复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相混合所得的橙、绿、紫即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黄+绿=黄绿 所得的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那么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绘制这个12色色相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绘制方法: 1、准备一张图画纸,用圆规在纸的中心先画出一直径为10cm的圆。然后用半径5cm 把圆分成6等份。 用其中的a、c、e各点连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平均分为三等份。(原色的位置)之后再把a、b、c、d、e、f各点连线形成另外三个等腰三角形。(间色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在10cm直径的圆外再画一个直径为20cm的圆,并将两个圆之间的之个轮分成十二个扇形等份。 2、把三个原色放在正中间的三角形内,黄色放在顶端,红色放在右下侧,蓝色放在左下侧。并同时带入三角形所指的外环中原色的位置。 3、再把调好的三个间色分别放在三个等腰三角形中,同时也放入三角形所指外环的位置内。这三种子选手间色一定要非常仔细地进行调和,不应使它们倾斜向两种原色的任何一方。调和时,你会发现,用调和的方法取得间色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橙色既不过红也不过黄,紫色既不过红也不过蓝,而绿色则既不过黄也不过蓝。最后只剩下外环12个扇形面的6个空白面,这就是复色的位置,把6个调好的复色依次填入,12色相环就制作完成了。 这时我们能够准确地看到这12色相中的任何一种色,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指出任何中间的色调。这12种色相匀称地间隔着。 色相环的产生无疑对学习色彩、认识色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把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从直观的感觉引向一个有理论指导的理性认识上,从而对客观世界的色彩有了更准确的理解与应用。 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色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色彩情感表现

绵阳市 2014 年课堂教学展示 色 彩 的 情 感 表 现 ———— 《色彩构成》 2 0 1 4 年 6 月

色彩的情感表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色彩构成》是职业中学平面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色彩心理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与作品间的沟通的桥梁。而第五章色彩心理中的第二节色彩的情感表现,本课围绕色彩的不同心理属性而逐层展开。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的情感概念及感受 教学难点:色彩情感在作品中的理解及色彩情感在学生作品中的表现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色彩的情感的常识 B、情感目标:通过色彩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继承优秀作品中色彩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C、创新目标: 1、能够对他人的作品的进行欣赏和评述,培养细致比较.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大胆表述自己不同的感觉 D、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对美的追逐,对社会的关心 4、教材设计理念: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发展;举例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做到教书育人 5、教学思路: 视觉体验——问题引入-----色彩联想——色彩情感表达(作品赏析)——作业设计 二、教法设计: 在教学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新课程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融汇该课的文化知识。重视知识扩展,以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教学内容。 展开和讲述使学生在色彩心理情感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主要分四个部分: 1、看的见的感受和味道(视频导入) 2、色彩的认知过程(问题探究式) 3、作品中色彩的情感(作品欣赏与分析) 4、作业设计(以色彩情感为主,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三、学法分析: 1、能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性特征。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鉴赏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及问题设置 1、由马尔代夫原生态景观视频及美食图片欣赏,并跟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a、材料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什么? b、这些感觉来自那些颜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