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色彩心理与性格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7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构成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居住空间也是如此,色彩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空间混合等的变化,使室内空间产生不同的变化风格,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们只有合理运用色彩构成知识才能使我们的居住空间更加完美。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具体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色彩与心理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
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悦目明朗的色彩能够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神经细胞,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发育。
在和谐色彩中生活的少年儿童,其创造力高于普通环境中的成长者。
若常处于让人心情压抑的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从而使智力下降。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还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
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
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
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
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
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二、色彩的象征红色――喜庆、吉祥、热烈。
中国人在喜庆的日子里运用红色增强节日的气氛。
⾊彩构成(⼀)⾊彩的基本常识和⾊彩与⼼理⾊彩构成(⼀)⾊彩与⼼理⼀、⾊彩的作⽤(1)决定空间的情调或⽓氛;(2)调节空间,使其产⽣更⼤或更⼩的感觉;(3)隔断和划分空间;(4)连接空间或令其和谐统⼀.⼆、⾊彩与知觉1.视觉与⾊彩适应明适应暗适应⾊适应2. ⾊彩的通感在⾃然界中有最丰富的⾊彩资源,⽐如阳光、花草、天空、⼤海等,它们⾃⾝的颜⾊已被⼈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形成⼀种意识,很多⼈对颜⾊的感觉或联想都是相似的,这种特点叫做“共通性”A.⾊彩的易见度:⾊彩在不同底⾊上的易见程度。
B.胀缩感----------⾊相⽅⾯:红橙黄给⼈以前进膨胀的感觉;蓝、蓝绿、蓝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相的胀缩感明度⽅⾯:明度⾼⽽亮的⾊彩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暗的⾊彩有后退收缩感。
明度的胀缩感纯度⽅⾯:⾼纯度的鲜艳⾊彩有前进膨胀感;低纯度的灰浊⾊彩有后退收缩感。
纯度的胀缩感胀缩冷暖C.进退感进退D.轻重感轻重动静F.华丽与朴素感华丽朴素G.明快与忧郁感明快忧郁空间设计中的配⾊法则:1、深⾊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低;2、淡⾊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3、蓝⾊的冷⾊调会给房间宽敞的感觉,就视觉效果⽽⾔,墙⾯和天花板就会有退缩感;带有明显红⾊系列的暖⾊调会产⽣相反的效果;4、暖⾊系的⾊彩适宜于装饰寒冷地区的房间以及朝北等较阴冷的房间,它能创造亲切,舒适,温暖的⽓氛;⽽冷⾊系则适宜于装饰炎热地区的房间或朝南的阳光充⾜的房间,因为这样的⾊彩易于形成宽敞,优雅的环境。
5、强烈,丰富,深重的⾊彩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明亮、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
6、前进⾊,对⽐⾊和⾼明度⾊彩可创造刺激,活泼的环境,多⽤于装饰餐厅和⼉童房间;后退⾊和⽆彩⾊以及⼀些较为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营造宁静,和谐的⽓氛,多⽤于卧室,书房和⽼年⼈的房间;7、对⽐⾊的选⽤应避免太杂,⼀般在⼀个空间⾥选⽤两⾄三种主要颜⾊对⽐组合为宜;8、⽆彩⾊系列的⾊彩,如⿊,⽩,灰,⾦,银等,以及彩度极低的⾊系,没有强烈的个性,易于同任何⾊彩调和,⼀般⽤作背景⾊,以烘托主⾊。
各色相的心理分析各色相的心理分析1.红色红色的纯度高,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人们称之为“火与血”的色彩,能增高血压加速血液循环,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1)纯色的心理特性:热情、活泼、引入注目,热闹、艳丽、令人疲劳,幸福、吉祥、革命、公正、喜气洋洋,同时也给人以恐怖的心理。
(2)纯色加白(明清色)的心理特性:圆满、健康、温和、愉快、甜蜜、优美,同时也给人以幼稚、娇柔的心理。
(3)纯色加黑(暗清色):给人以枯萎、固执、孤僻、憔悴、烦恼、不安、独断的心理。
(4)纯色加灰(浊色):给人以烦闷、哀伤、忧郁、阴森、寂寞的心理。
2.橙色橙色的刺激作用虽然没有红色大,但它的视认性注目性也很高,即有红色的热情又有黄色的光明,活泼的性格,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色彩。
(1)纯色的心理特性:火焰、光明、温暖、华丽、甜蜜、喜欢、兴奋、冲动、力量充沛、引起人们的食欲。
同时也给人以暴躁、嫉妒、疑惑、悲伤的心理。
(2)纯色加白(明清色):给人以细嫩、温馨、暖和、柔润、细心、轻巧、慈祥的心理。
(3)纯色加黑(暗清色):给入以沉着、安定、茶香、古香古色。
情深、老朽、悲观、拘谨的心理。
(4)纯色加灰(浊色)给人以沙滩、故土、灰心的感觉。
3.黄色黄色是最为光亮的色彩,在有彩色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给人以光明、迅速、活泼、轻快的感觉。
它的明视度很高,注目性高,比较温和。
(1)纯色的心理特性:明朗、快活、自信、希望、高贵、贵重、进取向上、德高望重、富于心计、警惕、注意、猜疑。
(2)纯色加白(明清色)给人以单薄、娇嫩、可爱、幼稚不高尚、无诚意等心理。
(3)纯色加黑(暗清色);给人以没希望、多变、贫穷、粗俗、秘密等心理‘(4)纯色加灰(浊色):给人以不健康、没精神、低贱、肮脏、陈旧的心理。
4.黄绿色是黄色和绿色的中间色,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黄绿色并不突出,所以易被人们所忽视,有很多色彩心理的研究把黄绿与绿色合并。
(1)纯色的心理特性:幼芽、新鲜、春天、青香、纯真、无邪、活力、含蓄、新生、有朝气、欣欣向荣、生命、无知、未成热等。
一:色彩心理特征1:红色:红色的心理特征:热情、活泼、引人注目、艳丽、幸福,同时也能给人恐慌感。
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
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圆满、健康、甜蜜、幼稚红色与柠檬黄搭配:红色变暗,有种被征服了的效果感觉红色与橙色搭配:红色变得很积郁,暗淡而无生命。
如果将橙色加黑变成深褐色时,红色即会重新变得有活力。
红色与粉红色搭配:因同是红色系列,所以有平静平衡、熄灭热度的感觉。
红色与黄绿色搭配,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黄绿为主,红为辅,突出红色。
红色与黑色搭配:有超凡的热情在里面。
2:黄色:黄色的心理特征:明朗、快活、自信、希望、高贵,同时也有心机、警戒猜疑感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
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成为一种鲜嫩的绿色。
有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变橙色,性格从冷漠、高傲转化为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成为橄榄绿。
性格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黄色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开始有含蓄感,单薄、娇嫩、可爱、幼稚黄色与白色搭配:黄色变暗,看上去暗淡无光,白色将黄色推到一种从属地位,黄色与红色搭配:有欣喜的、辉煌夺目的、强有力的效果。
黄色与蓝色搭配:有陌生、无亲切感的效果。
黄色与橙色搭配:类似色,协调统一,饱满强烈。
黄色与绿色搭配:由于绿色是黄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有着亲缘关系而产生亲和感。
冷色与暖色除了给我们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它一些感受,例如:轻重感干湿感等。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有逼近感,冷色有退却的感觉。
“这些感觉是偏向于对物理方面的印象,而不是物理的真实,它属于一种心理错觉。
”色彩的空间感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各种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空间感,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逼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后退。
由于色彩有空间前后的感觉,所以产生大小感觉。
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色彩的大小感色彩的轻重感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棉花及花卉、羊毛等比较轻的等事物。
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颜色引起的物质性的心理错觉,是艺术家或设计家最可利用的手段之一。
有一个生动的例子:1940年,纽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的弹药箱太重而举行罢工,一位颜色专家出了个主意,把弹药箱的颜色改漆为浅色,弹药箱的重量并未改变,但颜色使工人觉得它变轻了,罢工终于停止了!颜色提高了劳动效率。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
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低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呈硬感,如它们明度越低则硬感更明显。
色彩的软硬感色彩的明暗感任何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暗特征,色彩的明暗感是由明度要素决定的,而这里指的是与色相相关的明暗感。
如蓝色比绿色亮,黄色比白色亮,蓝绿、紫、黑不给人以亮感,红、橙、黄、黄绿、蓝、白不给人以暗感,绿是中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