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音乐的融通及其传播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31.72 KB
- 文档页数:3
精、气、神、新、美r——武术套路训练中音乐的价值与使用方法易红波【摘要】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当中瑰丽珍宝.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这也使得武术套路呈现出丰富性的特征.作为武术内在美的表现方式,武术套路训练则显得十分关键.传统的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强调"精、气、神"的价值,而现代武术套路训练则需要达成"精、气、神、新、美"的目标.音乐在武术套路训练当中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方法的确定可谓相当之关键,能够赋予武术套路新的特征和内涵.本次研究则以此为核心,对武术套路训练中的音乐价值和使用方法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8(017)017【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武术套路训练;音乐价值;使用方法【作者】易红波【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上海 20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21、引言武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兼具健身娱乐以及修身养性的多重功能,深厚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逐渐成为一项普及率较高的运动形式。
而近年来,武术套路表演逐渐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有效的将武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充分体现。
因此在开展武术套路训练的过程中,在诠释武术的“精、气、神”之后,更强调去表现“新、美”的价值。
将音乐更好地与武术套路训练有效结合,所展现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明显提升,为武术套路的持续发展探索新方向。
2、传统武术套路训练的问题剖析传统的武术套路训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节奏、风格以整体布局仍是难题。
武术套路作为竞赛项目,在进行武术套路表现的过程中在节奏、风格以及整体布局方面的把握不够充分。
并且在武术锦标赛之上,这些要素都是扣分项目,且很难在短时间之内保证成效。
从导致传统武术套路训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整个武术界产生影响,属于一项较为棘手的难题;其二,现行的训练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弊端。
浅析武术套路训练中音乐的运用策略作者:周光明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摘要武术套路训练与音乐有着共同的特点:节奏要素和韵律感,且都能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武术套路训练中选择恰当的音乐,不仅可以激发训练人的情绪,同时还可以陶冶训练人的情操,为武术套路训练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与武术套路训练之间的联系、音乐对武术套路训练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武术套路训练中运用音乐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武术套路训练音乐运用策略一、武术套路训练中音乐的运用概述音乐与武术训练有着共性,武术训练是以“击”、“踢”以及“打”等动作作为练习素材,并且要运用身体的协调性进行配合,遵循一定的套路进行练习的形式,而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艺术感。
音乐的基本要素就是运用节奏和旋律等一系列音乐元素来表达人的情感,如果在武术套路训练中选择恰当的音乐,可以激发训练人的情绪,同时还可以陶冶训练人的情操。
所以,武术套路训练中运用音乐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要素和韵律感,都能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但是,以武术套路训练为目的的音乐运用应该是作为陪衬和伴奏的,不能宣兵夺主,否则会影响训练人的情绪和练习的效果,也将阻碍武术套路训练的长远发展。
二、当前武术套路训练的问题在武术套路训练、比赛以及表演的实践中,无论是教练员的指导方法还是训练员的练习方式,都存在很多的不足。
首先,当前的武术套路训练方法和表演形式存在很多不足。
目前的武术套路训练还是以教练的示范或者分解“领做”为主,训练员进行模仿为主要的训练方式,从而将武术互动的活动变成了单一的活动。
虽然由于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以电子工具为媒介的教学形式,但是训练效果也微乎其微,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呆板和陈旧的特点。
而武术套路的表演形式虽然运用音乐进行配乐,但是在对音乐的选择与配合上都存在偏差,造成了训练员积极性的降低,无法发挥练习者的创造性。
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首先,中华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身心修炼方式,强调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其次,中华武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动作的优美、舞姿的华丽和响亮的鼓乐,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此外,中华武术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佛家等,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自然、宇宙的独特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追求。
中华武术的文化价值还表现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
作为中国古代武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武术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了古代战争、武侠文学、武术名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华武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武术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激发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活力。
同时,中华武术还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可以培养人们的品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中华武术还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的关注和学习。
在国际间,人们通过学习中华武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习俗和民俗,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传播。
同时,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武术,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中华武术能够继续传承发扬,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教案二教案二早期的中国功夫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复杂的形式,它的一些固有特征使其在历史上一直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同时,随着音乐的发展,当代音乐取材更加多样化、变化更为复杂,这也促使人们开始将中国功夫和当代音乐相结合,以创造一些新的艺术形式。
本篇文档将探讨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首先介绍这种融合的基本形式,然后探讨其特点,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解析这种艺术形式。
基本形式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形式存在很多种,常见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音乐中融入功夫元素这种形式通常是通过将功夫时空感、氛围感以及气氛等因素,融入到音乐中来达到融合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音乐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和电子音乐。
这样的音乐形式,不仅可以使人们在listening时享受到音乐的美妙,还可以让人们的想象力更为丰富。
2.表演中融入功夫元素这种形式常见于表演中,通常是在歌唱、舞蹈或戏剧等表演中加入功夫元素,以此来增加表演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这种形式可以让观众的视线更加集中,更具参与感,更容易被音乐与动作深深吸引住。
3.构成中融入功夫元素在构成中融入功夫元素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形式,通常会涉及到音乐家、舞者和电影导演等众多领域的合作。
不同音乐家或电影导演可能会采用不同方式,包括创作自己的乐曲、将功夫动作与音乐元素相结合、或是更加具有启示性等等,最终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特点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中国功夫的关键元素在我们探讨这种艺术形式时,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中国功夫的关键元素,如拳法、步法、姿势、气势、呼吸、节奏等等。
这些关键元素不仅是中国功夫的基本特征,而且也与当代音乐形式息息相关,在融合中的运用也成为了其体现精髓的关键。
2.双方之间的互补性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形式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双方之间的互补性。
通过中国功夫与当代音乐的融合,可以相互补充优点,创造出全新的、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例如在“音乐中融入功夫元素”这种形式中,旋律、呼吸和节奏三者之间的融合可在很大程度上补足功夫动作的不足。
武术套路配乐的价值分析[摘要]:文章在分析武术套路与乐舞渊源关系的基础上,从古代乐舞配乐和武术套路配乐两个方面论证了武术配乐行为的艺术价值及实用价值,为武术的艺术发展增强理论支撑,促进武术的继承和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武术配乐价值乐舞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27 -01武术作为在中国的瑰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一种演练形式,武术套路与音乐元素的结合,更加增强了武术的表演性。
1.武术与乐舞的渊源关系探讨中国武术套路是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下行成的,武术的气、韵、意、神等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达成共识。
[1]武术与舞蹈是有武术套路的萌芽形式“武舞”连接在一起的。
在古代,武术与舞蹈是以武舞结合的形式呈现的,由于当时部落间相互频繁战争的现实,描写战争的场面、模拟战斗动作的乐舞成为原始乐舞中的一个主要题材。
乐舞也用于克敌制胜,《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的禹征服苗人的干戚之舞,就是以“舞”表演军事操练演习,这里所提到的“舞”,其实就是士兵表演的武术套路。
以周人灭殷为题材的有“象舞”。
《诗经·维清》郑注曰:“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
”疏曰:“文王时有击刺之法,武王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为象舞。
”这里的象舞其实质也是武术套路的雏形,流行于汉代的《剑舞》,是一种剑术套路表演的最初形式,《史记·项羽本纪》种“鸿门宴”所提到的项庄“拔剑起舞”,就是古代剑舞的典范。
唐朝“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如吸收传统武舞的《破阵乐》、《大定乐》、《剑器舞》。
到了宋代,有了“文舞”和“武舞”之分,每当有重大活动,必有“二舞”在场,“武舞”就是有武术动作创编的舞蹈。
至今浙江瑞安一带流传的《藤牌舞》,舞起来是“矮、滚、劲、实、圆、活”,体现了舞出于武、武变为舞的特征。
武术套路自古以来就是与乐舞艺术混为一体的,直到近代才独立出来。
0引言近些年来武术套路表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其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变化要求,使武术套路表演更加具有观赏性。
在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加入音乐因素,就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变革方式,使武术套路表演与音乐的节奏感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改变武术套路训练的枯燥性、乏味性,激发武术套路训练学员的积极性,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到武术套路训练中。
1将音乐引入武术套路训练中的理论基础分析音乐能够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得到应用,其重要的基础就在于武术套路与音乐之间的共性。
武术套路主要是依靠固定的动作,从而形成不同的身形、手形和步形,具有较高的节奏感和表达性。
同样音乐是利用一定的旋律,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并且还能起到激发人们情绪的作用。
音乐旋律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本身就具有流动抽象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并且音乐表演也具有较高的节奏感和观赏性,这是与武术套路表演相一致的。
将音乐形式应用到武术套路表演中,更能在听觉和视觉上刺激观众,用适宜的音乐创造紧张、刺激的环境,用音乐渲染和烘托武术动作,喜欢中的心理与武术套路形成联系,使武术套路表演更加具有观赏性。
但是在音乐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其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地位,不能喧宾夺主,音乐是为武术套路动作进行服务的,音乐只是武术套路表演的一种渲染方式,不能让音乐凌驾于武术套路表演中,这也就是说音乐要于武术套路表演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也要分清主次。
2音乐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作用2.1武术套路训练动作更加具有表现力武术套路动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再加上音乐的配合,会使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更加流畅,增强其表现力。
并且在音乐旋律的烘托下,为武术套路动作创造更加良好的表现氛围。
在音乐的烘托下,无数套路动作更加的流畅、优美,武术套路动作的表现力得极大的增强。
武术套路与其他的体育运动一样具有较高的美学特征,在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将音乐的表现力与武术套路自身的表现力相结合,从而增强武术训练动作的美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武术教学音乐妙用武术动作纷繁复杂,使武术教学增大了难度,在原始身传口授的教法同时,可以利用音乐来辅助武术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根据音乐和武术的特点及关系,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般可以采用下列的方法巧妙地运用音乐来辅助。
1.根据不同类型拳种的特点选用不同音乐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总的来说,从练习的外在形式和发力的方法上可以分为内家和外家。
比如说,太极拳的轻柔舒缓,少林拳的威猛刚勇,分别代表着它们的不同特点,那么在音乐的选配上就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
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可配以悠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使学习者随着舒缓柔慢的音乐节奏,将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太极拳动作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出太极拳行云流水、绵绵不断的技术特色,使音乐与武术的动作和风格融为一体。
2.根据动作的攻防特点和发力方法选配音乐武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攻防技击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武术的具体动作,其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节奏使武术的风格特征得以显现。
在武术教学中如果配以音乐,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内涵和神韵。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了解武术的劲力特点,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特别强烈的音乐,配合动作的发力特点,使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也不妨选用一些常见的影视配乐来诱导和启发他们练习。
特别是武术中富有顿挫的动作对节奏的影响特别强烈,音乐的影响也同样明显。
通过对音乐的合理选用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动作在什么地方该“顿”,在什么地方该“挫”,以加强动作的节奏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真正含义,感到自己处在一种攻防格斗、技击搏杀的意境里。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武术。
3.在器械和对练教学中利用夸张的音乐在对练中由于要发生身体接触,而接触的时机和接触时发力的大小不好确定,如果单纯讲解不容易说清楚,而利用音乐来模拟和暗示,这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音乐的长短、强弱、快慢、停顿的变化结合动作的变化,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从真正的意义上来学习武术。
理论与研究西部皮革2018年5月浅析竞技武术套路与音乐的配合范金霖(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在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音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音乐与武术发展相融合已然成了当下的潮流,不仅增加了武术的训练效果,还使得运动员更能有效的融入到武术套路中,对其进行更有效率的掌握。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色定位 入手,阐述了音乐对于武术的贡献,然后分析了武术活动背景音乐的选择问题,给相关从业和教学者带来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竞技武术;武术套路;音乐配合中图分类号$88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602 (2018) 10-0034 -02引言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其中具有鲜明的节奏,规律,观赏性,与舞蹈一样有浓厚的艺术感。
在艺术领域里,各种门类相 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 互联系甚至结合到一起。
武术的肢体艺术就可以与音乐的听觉艺术 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自2004年新的武术套路规则出台,音乐开始被 允许运用到套路比赛中,并逐步得到推广,因此音乐成为套路表演 中的一个特别因素。
武术竞赛规则中有时间的限定,1.运动员身 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 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 于1分20秒。
太极拳自选套路为3-4分钟。
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 6分钟。
3、青少年组和儿童组不得少于1分10秒。
音乐则成为控 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一个有效保障。
音乐使得武术套路整体 美感提升、比赛氛围良好,而且增加了武术活动的节奏性和律动性,最大化提升了竞技武术的实际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接 受的表演形式是能够令人们激情澎湃的,节奏感强的,振奋人心的 表演。
音乐的结合是竞技武术的一大进步,改变竞技武术的发展模 式,拓宽了竞技武术的发展道路。
避免了竞技武术的“闭关锁国”,与时代接轨。
1研究方法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相关竞技武术、音乐等方面文献资料,仔细阅读并进 行归纳分析,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开展下一步工作。
第31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9月 Vol. 31 No. 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9 ────────── 收稿日期:2009-04-21作者简介:张旭昌(1983-),男,江西上饶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浅析音乐融入武术套路中的作用张旭昌,黄 河(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音乐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强观赏性,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良性影响。
结合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经研究分析得出:音乐的配备在武术套路竞赛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优势。
文章针对此阐述一些改革建议,以使音乐的融入对武术套路竞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音乐;武术套路;音乐选配 中图分类号: G 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5-0082-02Analysis of the Role of Integrating Music into WushuZHANG Xu-chang, HUANG He(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Abstract: Background 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ort ofserial competitive Wushu stunts, which help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athletes, increase the appreciative value and producea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ffect on the athletes. The latest rules of serial competitiveWushu stunts require some events to be matched with music. On the analysis of thedevelopment of serial competitive Wushu stunts, I conclude that music matching deserves varying degrees of advantage in serial Wushu stunts competition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bove in this paper aims to encourage the integration of music and role of Wushu.Key words: music; role of Wushu; music matching武术套路是借助于人的身体,以踢、打、摔、击、刺等攻防技术作为素材,结合手形、步行、身形、身法、起势、收势等基本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的套路形式。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10—0015—03【武术发展研究】第5卷第10期2008年10月搏击·武术科学
“好运北京”———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2007年10月11日在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为增强比赛的观赏性,本届武术世锦赛首次在太极拳和太极剑项目中采用配乐形式,且有严格要求,如用说唱音乐将被扣分。这种新的形式在世界武坛上出现,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意义非同凡响。武术和音乐作为伴随人类历史发展而出现的两种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的不同文化形式,就其内在本质特征具有相通性。1武术与音乐都是一种能传情达意的行为方式情感最能表达人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是人心理状态的晴雨表。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好的情感状态能够激励人,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武术和音乐都是能够调动情感并表现情感的行为方式。1.1武术的传情达意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李连杰的影片《太极张三丰》,剧中描述张三丰在经历了兄弟背叛,朋友逝世,变得疯疯癫癫时,一本书和不倒翁启发了他,使他悟出一种新的技法,于是在树林中演练。当时张三丰正是用“拳”表达了“情”———坦荡自然、心若止水,含蓄待发,气贯长虹。这虽然是电影,是艺术的再现,但当我们剥离开剧情,注目于李连杰的动作表演时,难道没有感觉到那种大气磅礴带给人的震撼吗?唐代大诗人杜甫幼年时看过公孙大娘舞剑,时隔52年,又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剑时,扶今追昔,不胜感慨,于是带着豪情写下《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形》,并作序说明其由来。这首诗赞美了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动四方”,写的逼真传神,今天我们还能从诗行中隐约看见那气势恢宏的表演,还能体会到诗人当时被剑舞所感染的激情。杜甫以诗传情,给后人留下一幅美丽激昂的舞剑图。结合习武实践,在武术表演时,呆板缺乏激情的武术表演就像没有了绿叶的树枝,一片死寂,了无生机。只有将表演者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融入武术动作之中,形神一体,形情并茂,这样的表演才能表现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内蕴。1.2音乐的传情达意儒家音乐美学发端于孔子,他最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后人公孙尼所作的《乐记》系统地总结了其思想,讲到音乐表现艺术时有这样的描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生;声成文,谓之音。”在生成音乐的时候,强调要“寓情于中”,可见情感在音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表现方式也各具特色:“高兴”是人的一种感情表现形式,给人活跃向上的意象,在表现的时候可以配用跳跃活泼的旋律进行。人类有众多情感特征,音乐中也有最适宜表现它们的旋律: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曲子开始几声拨弦转接长笛,好似游于云端,预示着梁祝美好爱情的开始,就像天上两朵云缠绵的相遇一样。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又略带含蓄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的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感情,心存羞涩地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当这样的音乐来临时,内心的情感也会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撞击着聆听者的胸口。可见音乐是表现感情的绝佳方式。2武术与音乐都是一种能激励创新的行为方式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以后会产生更高的需要诉求,在情感得到表达以后,就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性活动是人自我实现需要的表现之一,正是创造性的活动才会推陈出新,才会使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武术和音乐都具有这一属性。2.1武术的创造性习练武术之初,习武者最先接触的是各种拳法、器械的基本功。如长拳中的弓步、马步、腾空飞脚,太极拳中的滑步、云手、站桩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动作看作基本功,从外部视角来看,这些也是构成武术套路的基本元素。这看似简单的套路,并非简单堆砌,更不是凭主观臆想来编创的,笔者认为,套路编排是在遵循一定的程序下,根据编者的目的,运用基本元素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里要强调一点:编排武术套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蕴含着作者的智慧,表达出作者对攻防技击含义的理解,对大自然各种现象的启悟,对更深层次文化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每一种新套路的出现都是作者突破前人,创新精神的重要表现。正是基于这些创造性革新活动,才有我们现在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套路。散打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运动形式,虽然出现晚,但其发展地相当快,深受青少年朋友的喜爱。散打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爱好者,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多重魅力。创造性也是散打
作者简介:寻红星(1981 ̄),男,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武术与音乐的融通及其传播价值寻红星(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武术与音乐的结合出现在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详细阐述了武术与音乐在其表达的情感性、具有的创造性、蕴含的文化性上的相通相融之处。基于此,文章指出了武术与音乐相结合在武术教学和国际推广中的意义。关键词:武术音乐情感性创造性文化性武术教学推广
15运动魅力之一,即在比赛时熟练运用基本动作,根据对手的招数变化,动用大脑的分析,创造性地做出回应动作;根据对手采用的战术,经过大脑的思考,设计出与之相抗衡的对策。这些动作和战术也会被总结,被反复演练,但这些都是来自于临场发挥的创造性活动。所以说,武术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运动。2.2音乐的创造性据《中国音乐舞蹈》所述,在河南舞阳出现的骨制乐器———贾湖骨笛,被考古学家鉴定为是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骨笛共有18只,其音孔各不相同,有5孔、8孔,但是以7孔居多,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7音孔笛能够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是远古人类对音乐的探索,并已探索到7音阶的程度,令人为之惊叹。不难发现,远古人类也认识到音乐是由基本元素构成的,在合理运用这些基本元素的基础之上,能创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乐曲。汉斯立克在其著作《论音乐的美》中这样表达音乐的创造属性,他认为:“作曲家不能改造什么东西,它必须从头创造一切。画家和诗人在看到美的时候就已有收获,作曲家却必须聚精会神,从自己的内心制造出东西来。”在创造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心理体验、性格行为等等。显然这样的音乐创造出来定有不同于他人所创的风格、形式,因为它在孕育过程中已经深深地烙下了作者创造性的印记。3武术与音乐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辞海将文化定义为: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基于创造性活动,才有了新的文化的出现。武术和音乐在基于创造性的基础之上显现了其具有的文化属性。3.1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发源于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形式,其内涵和外延都有着文化的影子在延伸。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与知行统一的观点占有主导地位,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辞海》中解释天人合一时说:“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他们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秉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天与天地同流’。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天人合一说,力图追求天与人的相同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回到我们武术中,上述观点在其肤体中的渗透与表现为:在拳法的命名中我们可以看到“天人合一”,“人物和谐”的影子,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静如山岳,动若江河”等等;在技术的编创之上,古人也注意观察自然,从自然中得到启发,将人的肢体动作同动物的动作、景物的性状紧密结合;在习武之地的选择上,习武之人也喜择幽静的山水之间提高技艺,并创拳立说,在自然中提升武术的境界。阴阳哲学是我国朴素的辩证法,是我国特有的哲学文化。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文化地名中,有山阳、山阴的说法(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武术中“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其实就是将“化成阴阳,阴阳相济”哲学观行为化。3.2音乐的文化属性在古代西方,音乐被视为宗教的伴侣,出现在拜神仪式、节日庆典等种种重要活动中,主要是为宗教服务,在那时就出现了职业的乐手。音乐有时候是神秘的,无形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正是音乐和宗教在属性上的相似,迎合了宗教的一些口味,在西方音乐和宗教结为伴侣。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除了能令人明辨恶美外,还能对人的性格产生深远影响,音乐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能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在我们东方音乐中,道家学派对音乐的理解最为透彻。老子是道家始祖,其书《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涉及音乐的有四章,“音声相合”:“音”,老子认为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音乐之声,而“声”即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两者相合揭示了辩证统一思想,进而反映出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哲学。老子名言“大音希声”为我们所熟知,最优美的、最高境界的音乐是超越听觉器官而是靠内心来体悟的,它是来自自然的一种意境,来自我们心灵的最深处。老子的这种思想,是对自然的一种崇拜,对人心灵的一次探寻,也是道家所推崇的。从音乐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文化息息相关,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积极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传播。4音乐与武术相结合的意义4.1在武术教育中结合音乐,有利于受训群体情感的表达,创造欲的激发,并促使一定武术文化氛围的形成谈到武术教育,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青少年教育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武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求新的性格,他们内心充满着对新事物的憧憬,喜欢特色鲜明、新奇独特的事物。在推广武术时,单纯地授以武术技术,很多时候会使其产生应付心理,或迫于考试而被动地学习。在武术教学中采用何种有效形式先占领学生的认知阵地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有句俗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这样来分析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对武术本身的知识已探求得相当深入,各方面都已有较高建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知己”,但是对武术的接受者———青少年,他们心里乐于接受什么样的武术,心里渴望什么样的武术还没有深入地探讨。要想真正的把武术传承下去,我们还要做到“知彼”。在网络化盛行的新时代,网络游戏是许多青少年的嗜好。游戏中充斥着暴力、杀戮的特性。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有些青少年或许认为武术就是暴力的代名词。如何使青少年正确地认识武术,摒弃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对武术的偏见,发现武术的美,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在武术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挖掘深层的东西,丰富武术教学内涵。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运动成绩,音乐与表象训练法的结合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强化。我们的武术不能孤芳自赏,不能深藏闺中,要广泛地传承下去,了解青少年渴望什么样的武术,或者说武术该以何种形式出现在他们面前是非常重要的。武术与音乐的结合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在青少年面前,使他们在习武之时不仅能够学到技术,还能表达自身情感,激发创造欲,形成习武锻炼的文化氛围。4.2武术与音乐结合有利于消除隔阂,增进交流,促进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音乐和武术的结合使武术传播有了新的载体,音乐的欣赏不需要太多的门槛,没有国别、语言的限制,相通的是人类对文化的传承,对创造的渴望,对情感的宣泄。“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口号。武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在央视国际———搜狐联合发起的“我期待的奥运会开幕式”调查中,开幕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截至8月16日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