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略读课文教材分析yangxuemei1
- 格式:ppt
- 大小:394.00 KB
- 文档页数:17
统编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教学分析统编语文教材建构了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略读课文是“三位一体”编写思路中的重要一环。
统编语文教材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大量地增加课外阅读,而略读课文就是精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之间的一座桥梁。
不管是人教版教材,还是统编教材,略读课文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型。
与人教版教材一样,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除习作单元外,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略读课文,每个学期六七篇,整个小学阶段安排了54篇,占全部课文的26.6%。
一、略读课文应把握的教学重点1.特点:大胆取舍、以学为主。
统编语文教材为什么要安排略读课文?精读和略读又有什么区别呢?从字面意义上讲,精读就是精细地读,以教师的“教”为主,两三个课时完成,也就是说一课时只是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略读则是粗略地读,不必立足字词句段篇,凭借听说读写书,作全面关注和“精耕细作”。
只对一小部分内容有取舍地进行精读品悟即可[1],而且一个课时必须完成所有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为主。
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是个挑战。
略读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安排的课型,是为了让学生迁移学习精读课文当中的学习方法而安排的课型,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转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课型,因此略读课文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学会运用精读课文中已学会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就要求学生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还要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
因此,粗略地读、以学为主,就成了略读课文最为主要的一个特点,也是区别于精读课文的一个重要标志。
2.原则:教略学丰、抓大放小。
为了凸显略读课文粗略地读和以学为主的特征,略读课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原则须遵循:第一个原则是教须略,学应丰[2]。
什么叫教略学丰[3]?就是要省去教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浅析发布时间:2021-05-13T05:53:16.36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4期作者:黄潞[导读] 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中语文的略读更是备受关注。
小学教科书中将课文阅读分成三类,精读、略读和选读,这是由教材编辑总结的。
略读主要是将文章先大致浏览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结构和思路,以此来更好的对这篇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
所以,小学高段语文略读成为当代教师尤为关注的一项教学研究,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范式的参考。
黄潞浙江省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中语文的略读更是备受关注。
小学教科书中将课文阅读分成三类,精读、略读和选读,这是由教材编辑总结的。
略读主要是将文章先大致浏览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结构和思路,以此来更好的对这篇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
所以,小学高段语文略读成为当代教师尤为关注的一项教学研究,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范式的参考。
关键词:略读教学;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教学目标;区别;方式方法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课文教学为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精读课文;另一类为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课文的主体,在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略读课文属于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它为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的进一步实践和运用提供了重要环节。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成功便只做到一半。
”可见略读课文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而言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阅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的联系以及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几方面展开简要论述。
一、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通过老师的课文教学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技能。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分析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据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采用以下策略。
一、精选课文容略读课文应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所以,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无关重点的容应坚决舍弃。
不忍割爱,贪多求全,不仅有悖略读课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学时间短,必然“伤其十指”,降低教学效益。
以下是从一位教师《永生的眼睛》(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提取的教学框架。
(一)质疑揭题。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在他们捐献角膜时,“我”的态度如何?2.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3.父亲的哪些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4.请同学们再读第5~8自然段,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由“遵从遗愿”转变为“主动捐献”?6.默读第9~13自然段,勾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勾画句子做批注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温迪去世后,“我”收到一封角膜银行的信。
阅读来信,谈谈你对“永生”的理解。
8.共同解答在学课文前提出的问题。
9.了解我国眼角膜捐献的情况。
(三)交流体会,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怎样对待器官捐献。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形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集体朗诵“父亲”的话。
尽管只是一个框架,依然可以看出教学容繁琐,与教学精读课文无别。
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容的基础上,不妨围绕三个重点让学生展开独立阅读:第一,父亲要为母亲捐献器官时,“我”14岁;“我”要为父亲捐献器官时,“我”女儿温迪恰巧也14岁。
听到亲人要捐出器官时,“我”和温迪各有什么反应?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她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反应?第二,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永生的眼睛”的?第三,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多读几遍,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语文略读课文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简要介绍一下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略读,顾名思义,是指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大意的阅读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信息筛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课文是《________》,这是一篇体裁为________的文章,作者通过________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________。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既有丰富的信息量,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非常适合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材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能够提炼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略读策略进行阅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略读技巧,提高他们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既不遗漏重要信息,又能做到快速阅读。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我将采用“指导—实践—反馈”的教学模式。
首先,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略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然后,通过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略读的方法。
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 简要介绍略读的概念和意义,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略读技巧讲解- 讲解略读的基本方法,如跳读、扫读、寻找主题句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这些技巧。
3.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篇短文。
试析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分类及教学方法研究作者:石建国来源:《课外语文·上》2016年第11期【摘要】语文略读教学是对以往精读教学的延伸,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略读课文教学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略读课文是一种明显的独立阅读,新课程标准推行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将在精读模式下所学到的语文基础功底应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分类及教学范式【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在新教材的课程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语文略读教学模式中更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更加在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
那么在现阶段的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中存在哪些误区,本文就小学高段语文略读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对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提供建议,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略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以及主旨小学高段语文的略读教学模式的基本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和浏览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略读课程教学时,需要以筛选训练以及概括能力为主,锻炼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确课文讲述的主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并对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片段进行阅读赏析。
语文略读教学是精读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略读教学模式的主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在精读教学模式中所学到的语文基础功底应用到语文略读课程中,包括阅读方法以及基础知识等。
在略读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课本进行自主阅读,自主运用在精读教学中所得到的阅读方法,弄懂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掌握课文大意。
在略读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主要的是发挥其引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理解。
在现有的教材中,略读课文一般都是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或者是和精读课文穿插,这样的编排方式足以说明略读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们运用精读教学中的阅读方法外,还应该对课文进行总结和延伸。
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1-04-27T10:37:34.4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作者:缪孝华[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全面化的教育。
缪孝华寿宁县犀溪镇西浦小学 355500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材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全面化的教育。
尤其是在教材书的编排中更加注重语文阅读价值,将传统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为语文主动化教学以及课外导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对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略读课文;阅读能力;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当中,应当将语文文核心素养作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
现如今,精读性的课文教学还是作为阅读性的课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在略读课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一方面它虽然是课文当中的重点部分,但是由于它是略读课文,还会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重新的审视略读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程的价值。
1.略读教学的相关概述现如今在略读课的教学当中出现两种较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是过分的略读化,而另一方面是过分的精读化,这充分说明了很多教师对于略读课还没有真正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略读课的真正价值。
通过进一步对于略读课的探讨和延伸,逐渐加深对略读课的认识延伸,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整合上,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2.1做好略读教学的整合,深化阅读的理解能力精读课文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加深认知,而略读课文则是需要让学生通过多次的阅读实践,提升自身的主动性,将认知逐渐转化为行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教学重点,找到每个阅读文本的特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恰当地进行选择,不要贪多求全。
浅析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 以《金色的鱼钩》为例摘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于长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教学特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讲带过,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印象,没有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方法;有效性;读写结合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朗读。
人们常说,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只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潜力,我们才能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在教师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教学特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字词句段、篇章结构,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讲带过,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印象,没有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老师该怎么样教?学生该怎样读?情感该怎样悟?以《金色的鱼钩》为例,谈一下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革命回忆录,课文叙事完整,线索清楚,对人物的刻画犹为突出:描写老班长的语言,朴实而真挚;描写行动,细腻而深刻;描写形象、生动而且逼真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在这篇课文的开始,作者对于文中老班长的形象特点,用了简短的几笔介绍。
近四十岁,高个儿,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骨满脸皱纹,两鬓斑白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就可以看出他在红军部队里长期操劳,辛勤工作,大家叫他“老班长”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的年纪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对大家特别亲”,使读者一开始就对老班长有了一个鲜明、亲切的印象。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话语中可以体会他的思想感情。
而文中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更是感人肺腑。
比如:课文句子: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分类及教学范式研究作者:岳道萍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3期摘要:在当今时代,小学高段语文略读受重视的程度明显增高。
而当前却出现一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语文略读的地位和作用等认识的不全面。
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对比法和调查法等。
对教师略读课文的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进行分类,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略读教学范式前言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中语文的略读更是备受关注。
人教版小学教科书中将课文阅读分成三类,精读、略读和选读,这是由教材编辑总结的。
略读主要是将文章先大致浏览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结构和思路,以此来更好的对这篇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
所以,小学高段语文略读成为当代教师尤为关注的一项教学研究,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展开,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范式的参考。
一、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重要性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略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对略读教育的分析和研究。
在人教版的新教材中,三年级的略读课文的编排量是16篇。
到了四年级,增加到了29篇。
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总量占比的是45.3%,到了五年级,二者在数量上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多。
人们对略读课文的重视程度在逐年增高,其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学高段语文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二、小学高段语文略读的分类1.独立阅读型的课文独立阅读型课文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这类课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课文内容简单,如人教版中的《半截蜡烛》,内容生动活泼,形式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读写结合型的课文读写结合型的课文是指,学生读过一篇文章之后,可以照着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形式,举一反三按照其模式进行仿写。
例如,《大瀑布的葬礼》《金色的脚印》等,这一类文章中优美的语段,有利于让学生进行仿句等的练习,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