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假期自测题4
- 格式:doc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植物细胞)2.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在哪个阶段加倍?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3.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什么色素吸收?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黄素D. 蓝素4. 以下哪个过程不发生在细胞内?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蛋白质合成D. 植物的开花结果5. 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 葡萄糖B. 氧气C. 水D. 二氧化碳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传递神经信号D. 催化化学反应7.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B. 动物细胞有细胞壁C.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D. 动物细胞有叶绿体8. 哪个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中期D. 减数分裂9. 以下哪个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10.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加B. 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C. 细胞体积增大D. 细胞死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12.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13. 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和_______。
14.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和_______。
15.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17. 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生物学意义。
19. 讨论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中的重要性。
五、实验题(共20分)20.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2024-2025学年沪教版生物学高一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A、蛋白质分子B、磷脂双分子层C、糖蛋白D、糖脂2、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有利于控制物质进出C、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无关3、题干: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的静态结构B.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但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4、题干:以下关于有丝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数量的稳定B.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在后期加倍,在末期恢复正常D. 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5、题干: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以下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B.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D. 叶绿体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6、题干: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中B.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是唯一的电子受体C.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释放D. 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是固定不动的D. 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8、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光合作用仅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B. 二氧化碳直接被NADPH还原成葡萄糖C. 水分解产生的氧气是光反应阶段释放的D. ATP在暗反应(Calvin循环)中生成9、下列哪种细胞器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相关?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11、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层构成。
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分,每小题 2 分)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A.遮光器B.转换器C.细准焦螺旋D.粗准焦螺旋2.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藻类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水B.温度 C.阳光D.空气3.下列植物从低等到高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葫芦藓→肾蕨→油松→向日葵 B.向日葵→油松→肾蕨→葫芦藓C.肾蕨→葫芦藓→油松→向日葵 D.葫芦藓→肾蕨→向日葵→油松4.有关一棵杜鹃花和一只杜鹃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卵细胞B.都能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后代C.结构层次中都有系统 D.杜鹃花的种子、杜鹃鸟的心脏都属于器官5.图 1 是果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和④分别代表A.受精卵、种子 B.受精卵、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6.园林工人常给树木输液,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中的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7.图 2 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c→d→e→a→bB.b 受损后膝跳反射仍会发生C.c 是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D.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8.人的受精卵形成部位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子宫、子宫 B.输卵管、子宫C.卵巢、子宫 D.输卵管、输卵管9.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B.鸟卵中能够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D.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蛹”期10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情景,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儿童急走追黄蝶11 图 3 表示 4 种食品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预防夜盲症效果最好的是12 下列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A.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13 空气中 PM2.5 颗粒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正确顺序是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14 正常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表示图 4 中浓度变化趋势的是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15 演员王某多才多艺,但成年时身高只有 80 厘米,他幼年时期体内分泌不足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性激素16 下列选项都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克隆技术、试管婴儿B.小麦播种、试管婴儿C.桃树嫁接、小麦播种D.桃树嫁接、葡萄扦插17 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特征的是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②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③大多有贝壳④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⑤运动器官是足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18 鹦鹉会说“您好,再见!”,这种行为属于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社会行为D.繁殖行为19 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运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兴奋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20 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利用真菌发酵的是①酸奶②米酒③豆腐④食醋⑤面包⑥牛肉干A.①④ B.④⑤ C.②⑤ D.③⑥21. 图 5 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A 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B 鸟卵 卵黄 卵 黄膜 气室C 生物 真核生物 真菌 酵母菌D 界 纲 门 目 2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C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D.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23 下列关于基因、DNA 、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 DNA 分子B .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上C .每个 DNA 分子含有多个基因D .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根据图 6 回答第 24、25 题) 2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和②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B .和③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C .心脏内的瓣膜朝①②方向开 D .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④25 通过静脉给病人注射某种药物,该药物通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 9 小题,共 50 分)26.(4 分)图 7 是菜豆种子和幼苗的示意图,请联系生物学知识完成以下判断。
八年级生物寒假作业测试卷四全卷都为双项选择题(共70题)七上内容1.下列人体各结构与功能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_____A.上皮组织——保护和分泌B.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C.结缔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D.神经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2.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_____A.卷柏B.桃树C.松树D.侧柏3.一株果树只能开花不会结果,而另外一株果树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现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分别是缺少哪种无机盐A.氮B.硼C.钾D.磷4.在草、老鼠、蛇、鹰四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叙述正确的是_____A.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老鹰B.能量最多的是草C.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草D.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老鹰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A.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B.①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司令部D.⑤里面有叶绿素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A.芽都能发育成枝条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D.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A.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B.植物生长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加,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C.杨树的茎能不断的长粗的因为茎内有形成层D.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8.下列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例子是_____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水滴石穿C.大树底下好乘凉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下列是藻类植物的是_____A.满江红B.裙带菜C.石花菜D.葫芦藓10.我国的植树节是哪天,生物种类最多的植被是哪种?_____A.3月12日B.11月11日C.落叶林D.热带雨林11.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青草遍地的林间小路上,呼吸着清新和湿润的空气,此时,你会感激植物的哪些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_____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2.下列属于人体的制作的是A.机械组织B.结缔组织C.保护作用D.上皮组织13.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最主要结构是_____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托1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句对这句农谚的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_A.只要有了肥,庄稼就能长的好B.肥是指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C.这句农谚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D.在植物的任何时期可以随意施肥15.木本植物茎内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及运输方向是_____,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及运输方向是_____A.筛管,自下而上B.筛管,自上而下C.导管,自下而上D.导管,自上而下1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A.有机物B.淀粉C.二氧化碳D.水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蒸腾作用的意义的是_____A.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B.植物的叶承载着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C.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运输D.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内无机盐的吸收18.桃的果肉和核仁分别是由花的哪一结构发育来的_____A.花瓣B.子房C.子房壁D.胚珠19.如果显微镜下的视野太暗,可以调节显微镜的哪些部位使视野明亮_____A.凹面反光镜B.平面镜C.大光圈D.小光圈20.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最清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_____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
2024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日,《长安三万里》走红,激发广大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不仅意境优美、朗朗上口,还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
请根据古诗词回答1~5题: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体现了以下哪一个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生长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呼吸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红杏”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D.无机盐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黄雀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A.螳螂B.蝉C.树D.太阳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树能抗雪压,主要是因为其茎中有起支撑作用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列有关牧草和牛羊在结构层次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牧草的表皮、牛羊的皮肤都是器官层次B.牧草和牛羊的器官外都有起保护作用的组织C.牧草没有而牛羊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牧草和牛羊起运输作用的结构不属同一结构层次6.利用苔藓植物制作盆景,深受人们喜爱。
关于它的制作及养护措施,正确的是()A.移栽苔藓植物时应尽量保护其根部B.移栽后应大量施肥补充有机物C.要经常将苔藓盆景置于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D.经常给叶面喷水,同时保持环境湿润7.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稻是一种被子植物B.图中糙米是水稻的果实C.我们从米饭中获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米的胚乳D.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8.如图是马铃薯植株示意图,它的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中富含淀粉,这些淀粉主要由()A.花瓣合成有机物而来B.块茎利用无机物合成C.叶片制造后运输而来D.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有机物9.下列关于输卵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胎儿产出的通道B.是卵细胞的形成场所C.若输卵管堵塞,会影响女性第二性征的表现D.结扎输卵管可以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的结合10.如图是常见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被检查的司机需要对准该仪器进行吹气,此时司机的肺部变化正确的是()A.肺体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B.肺体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C.肺体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D.肺体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11.中长跑运动员经常需要进行高原训练,以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4学年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最终导致运动神经细胞受损。
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
下图是该病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可能与Ca2+进入突触小体有关B.谷氨酸的释放会导致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增大C.突触后膜上NMDA的作用是运输Na+D.运动神经细胞可能因细胞内液渗透压过度升高而受损2.某种植株的茎秆有紫色、绿色和白色三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茎,基因A、B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茎,其余情况下表现为绿茎。
现让某紫茎植株自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绿茎:白茎=7:4: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A与a、基因B与b的遗传均不符合分离定律B.雌配子或雄配子中的aB和Ab类型均不能参与受精C.F1中A和b的基因频率相等,a和B的基因频率相等D.F1中紫茎植株和绿茎植株均有4种基因型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与释放D.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到细胞壁,使其膨胀松软4.下列关于蓝藻、绿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们都含有光合色素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绿藻和酵母菌的细胞中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5.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认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蓝藻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
生物寒假作业(四)参考答案1.C【详解】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B、在蛋白质的合成的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B错误;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D、噬菌体是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只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2.D【详解】A、对比实验常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组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一般都是未知的,A正确;B、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还是CO2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B正确;C、对比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不同的实验组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正确;D、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D错误。
故选D。
3.A【详解】A、光反应合成A TP,其场所为类囊体薄膜,故叶绿体催化A TP合成的酶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B、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有的兼具A TP水解酶的功能,如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称为Ca2+泵,B正确;C、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需要识别相关的受体,受体存在于膜上,故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需要膜上受体的参与,C正确;D、溶酶体中有很多水解酶,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D正确。
故选A。
4.B【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转运蛋白(SERT)含量增多,导致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A正确;B、根据题干“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因此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使得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B错误;C、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iR-16的相对含量减少,SERT相对含量上升,说明miR-I6会抑制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miR-I6与SERT的mRNA结合,引起mRNA降解,从而抑制SERT的合成,C 正确;D、结合题意“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可知,miR-16含量下降会导致SERT的mRNA降解降低,SERT蛋白表达量上升,而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故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D正确。
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卷(四)(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阅读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B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一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两个环节2.以下实验一定要用到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BA.观察青霉菌的菌落 B.观察金鱼尾鳍血管C.观察人体眼球模型 D.观察玉米种子结构3.大肠杆菌是一种单细胞细菌,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A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白细胞不同于红细胞最明显的特征是 CA.细胞数量较多 B.细胞较小C.细胞内有细胞核 D.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5.我们吃的馒头、面包中有许多小孔洞,吃起来疏松可口的主要原因是BA.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B.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C.用的面粉质量好 D.因为面粉中本来就有空气6.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紫菜和满江红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B.满江红和葫芦藓的根、茎、叶里都有输导组织C.紫菜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葫芦藓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处于休克状态,要使其苏醒,可适量注射D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生长激素 D.葡萄糖8.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
下列有关如图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甲乙丙丁A.甲、乙、丁是变温动物 B.丁能水陆两栖,所以丁是两栖动物C.乙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图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乙所属动物类群9.如图所示的几种营养生殖方式中,属于嫁接的是CA B C D10.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D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B.黑猩猩钓取白蚁C.大山雀喝牛奶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11.下列生物技术中没有运用转基因技术的是DA.利用大肠杆菌短时间内生产大量人工胰岛素 B.利用转基因羊的乳汁生产人凝血因子C.利用烟草生产多种有用的动物蛋白 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培养甘蔗的无病毒植株12.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l13.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是DA.“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2021-2022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4一、单选题。
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B.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2.在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A.核糖、多种氨基酸B.磷脂、20种氨基酸C.5种含氮碱基、20种氨基酸D.4种核糖核苷酸、多种氨基酸3.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最高层次是生物圈4.右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5.下图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
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C.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
高一生物寒假作业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鸡肝或马铃薯块茎是否制成匀浆对酶促反应速率没有影响B.酶的催化机理是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H2O2溶液中加入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只比较唾液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的作用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3.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
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图中表示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A.E1B.E2C.E3D.E4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ATP的合成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5.图为ATP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字母A表示腺苷B.a、b、c表示高能磷酸键C.ATP供能时b、c同时断裂D.虚线框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6.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7.如图表示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B.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D.无氧呼吸过程均不产生CO29.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吸入的O2的体积与放出CO2体积比为1∶2,这是因为A.有1/4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有1/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C.有1/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D.有2/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10.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11.某同学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提取液,然后进行纸上层析,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暑假自测题(生物)4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选用的亲本均为纯种。
B.对于F 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为: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孟德尔运用假说解释F 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属于“假说-演绎法”环节中的演绎推理环节。
D.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自交实验用于验证自己假说的正确。
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手段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推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果蝇红眼、白眼的遗传规律,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实验证据C.探究DNA 的复制方式利用了荧光标记法和离心技术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 、B 、C 三个基因分别对a 、b 、c 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 1,F 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 1基因型的是4.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Ⅰ-1与Ⅱ-5基因型相同C.Ⅲ-9是携带者D.Ⅱ-5与Ⅲ-7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5.基因型Aa 的个体连续自交,若aa 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F 3中AA 、Aa 所占比例分别是 A.7/8、1/8 B.7/9、2/9 C.19/27、8/27 D.无法计算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交叉遗传,即: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母亲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儿子。
B.位于常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以及受精过程中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载体就是染色体。
二、简答题1.基础知识填空:⑴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需要在 时对 (父本/母本)进行 处理,从而避免 ,然后,套上纸袋,从而避免 。
⑵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 。
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小桶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 ,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目应该 (相同/不同)。
⑷等位基因是指 。
⑸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原因是由于 。
2.并指I 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
(显性基因用S 表示,隐性基因用s 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
女患者的为 ,父亲的为 ,母亲的为 。
⑵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 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
⑶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 。
3.人类ABO 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A 型、B 型、AB 型和O 型,其分类主要依据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如红细胞表面含有A 抗原的为A 型,含有B 抗原的为B 型,同时含有A 、B 抗原的为AB 型,O 型的红细胞表面不含A 、B 两种抗原,但通常含有可以形成A 、B 两种抗原的物质H (无物质H 者也被视为O 型)。
上述抗原的形成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所示,其中基因H 编码的酶能促进某种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H ,它的等位基因h 则不能;基因I A编码的酶能促使H 物质转变为A 抗原,基因I B编码的酶能促使H 物质转变为B 抗原,I A 、I B的等位基因i 则不能编码这两种酶(提示:在有H 物质的前提下,基因型ii 表现为O 型血,I A I A 或I A i 为A 型血,I B I B 或 I B i 为B 型血,I A I B为AB 型血)。
请回答:⑴A 型血的人,其基因型可能是 。
⑵一个O 型的女子与A 型男子结婚,生下AB 型的后 代,该女子的基因型是 。
⑶一对基因型分别为H hI A i 和H hI Bi 的父母生出O 型子女的几率是 。
⑷该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一种情况,即 。
4.⑴下表是关于单眼皮和双眼皮遗传情况的调查结果。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表中第 组调查结果,可直接判断出双眼皮的遗传方式是 。
理由是 。
⑵调查中发现某男子患一种遗传病,该男子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 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也患此病,这位患病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其他家族成员都正常。
①根据该男子及其相关家族成员的情况,在方框中绘制出家系图。
②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③该男子(色觉正常)与表现正常、其父亲为红绿色盲的女性婚配, 预期生出完全正常的孩子和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分别是 和 。
5.2.以上6种果蝇均为纯合子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 ⑴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⑵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是,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依据是 。
⑶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 wY (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选作父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
6.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一,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⑴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 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⑵上述亲本组合中,F 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 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 2的全部表现型有,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 2中出现的比例是 。
7.人类的白化病由基因a 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由基因b 控制,据图分析:⑴假如F 与1结合得到个体甲(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其性别是 ;绘出C 、D 、E 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右侧空白处)。
⑵一个基因型与F 相同的细胞与4结合得到个体乙,那么个体乙的基因型为 。
⑶有一个男性色盲(其父母表型正常,弟弟为白化病患者)与个体乙婚配,所生子女发病率为 ;假如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是两病皆患的男孩,那么他们再生男孩,其基因型可能有 种,表现型可能有 种。
8.请判断下列家系图可能的遗传方式:甲: 乙:丙: 丁: 9.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的等位基因有三个,分别是A 和a 1、a 2。
A 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a 1降低了色素的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a 2产生斑点形式,例如沙色和黑色相间分布。
显性的顺序是A >a 1>a 2。
根据下图分析回答:⑴依次写出Ⅰ1、Ⅱ1、Ⅲ1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⑵Ⅱ1和Ⅱ2再生斑点子代概率是________;Ⅰ1和Ⅰ2交配产生沙色子代概率是________。
⑶假设Ⅰ1和Ⅱ3交配,产生的暗色子代中,杂合子的 比例为____________。
⑷请在图右侧空白处用遗传图解说明Ⅱ3和Ⅱ4交配产生后代表现型之比。
10.等位基因A 和a 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AA ,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 ,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Aa ,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 ,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 或Aa 。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 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⑵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 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 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11.⑴鸡的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基因在Z 染色体上,则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子一代的情况是,子一代雌雄个体杂交,子二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⑵在一个火鸡养殖场的良种火鸡中,出现了遗传性的白化症。
该养殖场有11只健康且正常的种公禽,在检查它们的子代时,发现有4只的后代出现过白化症个体。
为此养殖场将这4只种公禽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禽杂交(一雄可与多雌杂交),共得到342只幼禽,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都是雌的。
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 。
生物假期作业4答案一、选择题ABBDB B 二、简答题1.⑴ 花未成熟 母本 去雄 自花传粉 外来花粉的干扰⑵性状分离⑶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相同 ⑷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⑸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⑴ SS 或Ss Ss Ss ⑵ SS 、Ss 、ss ⑶ Ss3.⑴ HHI A I A 、HHI A i 、HhI A I A 、HhI A i ⑵ hhI B I B 、hhI B i 、hhI A I B ⑶ 7/16⑷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4.⑴ 四 双眼皮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出现了单眼皮,说明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
父亲为双眼皮,女儿有单眼皮,说明双眼皮不可能是X 染色体显性遗传⑵① 家系图(见右图)②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③ 3/8 1/25.⑴ VV ╳ vv 或DD ╳ dd⑵ ③(bbHH )和⑥(BBhh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⑶ ②VVX w X w 长翅白眼 ④vvX W Y 残翅红眼6.⑴ 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⑵ 乙与丁 aabbCC 与AAbbcc AabbCc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7.⑴ 男性 (图见右侧) ⑵ AaX B X b ⑷ 7/12 6 48. 甲: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 Y 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 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丙: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9.⑴ Aa 1、a 1a 2、a 2a 2 ⑵ 1/4 1/2 ⑶ 2/3⑷10.⑴不能 女孩AA 中的一个A 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 ,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 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 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 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⑵ 祖母 该女孩的一个X A 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 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 不能 11.⑴ 雄的都是芦花 雌的都是非芦花 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1∶1∶1∶1 ⑵ Z 染色体隐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