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册第三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21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想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分别是《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
《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象的重量来称量大象的故事,表现了他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优秀品质。
《玲玲的画》中,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一封信》则讲述了一个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爱和理解。
而《妈妈睡了》则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爱。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情感。
Useful Expressions in Unit 3,Book 2 (by Mr. Hu )1. “Father knows better.” or “Father, you know better than that.” literally means Father was wise enough not to do something. Actually it does not have this meaning. It means Father was not wise when he meddled with his children’s affairs.This sentence occurs six times in the text. The children said it satirically to show their disapproval of Father’s meddling with their affairs.2. location: n. a place or positionThis is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a camp.目击者向警察指出事故发生的确切地点。
Witnesses showed the police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accident.3. know better: behave in a more sensible and acceptable way4. He is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5. 他很明事理,不至于以貌取人。
He knows better than to judge by appearances.Pattern: know better than sb.know better than to do sth.7. embarrass: vt. make (sb.) feel awkward or ashamed8. It embarrassed him that he had to give a talk in front of a lot of people.9. I don’t like making speeches in public. It’s so embarrassing.10. I was really embarrassed when I couldn’t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11. dumb: adj. 1) foolish eg. He was so dumb that he left his keys at home again.2) unable to speak eg. The terrible news struck us all dumb.他生来不能说话,但是他设法找到一个好工作。
第三单元词语表4.曹冲称象【会写会读会用会听写】称沉重名称声称柱柱子支柱石柱杆杆子杆秤笔杆秤秤砣秤杆过秤底底下海底眼底做做事做工做作业岁岁月年岁岁岁平安站站立站住车站船船员船身木船然然后当然忽然【会读会用】曹曹操曹氏员员工队员人员根根本根治耳根议议论会议提议论论点无论言论重重量重要轻重砍砍树砍倒乱砍线线条直线毛线止止步停止静止量量词胆量数量5.玲玲的画【会写会读会用会听写】画画面书画笔画幅条幅一幅画评评比好评奖评奖得奖纸纸片纸巾报报到报纸海报另另外另当别论及及时及早以及拿拿手捉拿加拿大并并非合并【会读会用】玲玲珑玲琅详详细安详端详催催促催化催生啪啪啦劈啪噼里啪啦脏脏话弄脏肮脏懒 懒觉 懒惰du ò懒洋洋糟 糟糕ɡāo乱糟糟 乱七八糟 肯 肯定 宁肯 中肯6. 一封信【会写 会读 会用 会听写】 封 封顶 封面 信封信 信心 信用 相信今 今天 古今 如今支 支出 分支 乐不可支 圆 圆满 团圆 方圆珠 珠宝 水珠 明珠笔 笔尖 毛笔 圆珠笔 灯 灯火 台灯 开灯电 电影 闪电影 影子 树影【会读 会用】削 削铅笔 削苹果 刀削面 锅 锅巴 锅子 火锅朝 cháo 朝代 朝向 明朝 zhāo 朝阳 朝霞刮 刮风 搜s ōu刮 刮目相看胡 胡说 二胡 胡言乱语修 修补b ǔ修车 装修冷 冷清 冰冷 寒冷肩 肩膀 并肩 披肩团 团圆 团体 汤团重 chóng 重新 重生 心事重重 zhòng 重量 重要 轻重 完 完成 完全 完美期 期望 过期 日期结jié 结果 团结 总结 jiē 结果子束 花束 装束 结束鲜 鲜明 新鲜 海鲜7. 妈妈睡了【会写 会读 会用 会听写】 哄 哄人 哄劝先 先天 先后 首先 闭 闭口 关闭发fà 发夹 头发 白发fā 发生 发明 发现 脸 脸孔 脸面 丢脸 沉 沉思 沉没窗 窗外 窗台 同窗【会读 会用】梦 梦想 做梦 美梦成真 紧 紧张 紧急 要紧润 润滑hu á 滋z ī润 红润 等 等候 等级 相等吸 吸收sh ōu 吸管ɡu ǎn呼吸粘 粘住 粘连 粘贴ti ē汗 汗水 出汗 流汗 额 额头 数额 名额沙 沙滩t ān沙发 黄沙乏 乏力 乏味 困k ùn乏语文园地三【会读 会用】弹 弹琴 弹跳 反弹 钢 钢琴 钢笔 炼钢琴 琴声 古琴 琴棋书画捏 捏造 拿捏 扭ni ǔ捏 泥 泥土泥巴 沙泥 滚 滚动打滚 圆滚滚 铁 铁块铁球 钢铁 环 环保环球 圆环 荡 回荡游荡 荡秋千 滑 滑翔滑梯 光滑 梯 梯子长梯 楼梯。
第三单元单元解读【人文主题】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
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和1个口语交际,1个语文园地。
4篇课文分别是《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
课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语言简洁,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建构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单元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用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神州谣》让学生借助情境识字,篇幅虽短小,内涵却丰富,借用《三字经》的形式,让我们感受祖国的伟大和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内容的识字韵文,让学生围绕“传统佳节”这一主题情境识字的同时,能联系生活练习说话,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贝”的故事》是一篇字理小故事,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通过“贝”字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字的奇妙;《中国美食》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归类识字课,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识记与美食相关的形声字,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激发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热爱。
《语文园地三》中的“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两大板块,是基于课文内识字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拓展与提升,既有对偏旁意义理解上的迁移运用能力发展,又有延伸发现偏旁间关联的再积累。
整个单元内的形声字识字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目标逐级而上。
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体悟“‘火’与‘灬’、‘心’与‘忄’、‘刀’与‘刂’等偏旁之间的关联”是本单元识字教学的重点。
这是对一年级上册“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一年级下册“初步接触形声字”“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二年级上册“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学生已有识字经验与能力的衔接和发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文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内容概述
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内容:该单元的课文主要以儿童生活、研究和游戏等为主题,通过描述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词语和句型:教材中涵盖了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每篇课文后都有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4. 语文技能:教材中还包含一些练题,涉及到字词的认读、书写、组词等语文技能。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教材整体设计合理,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研
究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教材的一些分析观点:
1. 主题鲜明: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引导学生在
阅读中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内容生动: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并加深对内容的记忆。
3. 阅读难度适宜: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语
言水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4. 练形式多样: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
5. 综合能力训练:教材中的练题目涉及到语文的各个方面,能
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结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三单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
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并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观察、归纳等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一单元的内容,引出本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系统介绍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
结合实际例子,详细解释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引导学生分析加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知识体系。
课堂总结: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和学习成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清晰的认识。
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要求,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Unit 3 The Generation Gap(8 periods)Teaching procedures:I. Lead-inWarm-up QuestionsA. Is there a generation gap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Open-ended.)B.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with your parents? (Open-ended.)C. What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 play?(=characters, settings, stage directions, language, conflicts, climax, and theme.)(T encourages Ss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then gives feedbacks and makes summary if necessary.)II.Global Reading(T guides Ss to divide the text B into three par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by filling in the blanks.)2. Further UnderstandingA. For Part 11) Group PresentationStudents work in pairs. One student tries to describe Heidi’s attitudes toward he r father according to her speech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play. Then the other student makes a speech to class. 2) Role PlayThree students stay in a group, and play Manager, Father, and Sea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what had happened in this part.B. For Part 21) True or FalseDiane disliked Kyle and did not want to go to the senior prom with him. (= F Diane liked Kyle and wanted to go to the senior prom with him.)Mother thought the children should respect their father. (= T)Dan Lucas invited Father to have lunch at the French restaurant on Third Road. (= F F ather invited Dan Lucas to have lunch at the French restaurant on Third Road.)Dan Lucas promised to ask his son to make a phone call to Diane because Father told him Diane was interested in his son. (= T)As an honor student, Diane was pleased with the result. (= F As an honor student, Diane was humiliated with the result.)2) Group DiscussionThree to four students stay in a group, 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ther, Mother and the children.C. For Part 31) Group DiscussionStudents form groups of three to four, and find out what Father said in the office. Then find out the response of Heidi and Mrs. Higgins. Discuss why they seemed to have different topics and what they thought during the interview.(= In the office Father boasted to Mrs. Higgins how bright Heidi was. He listed several examples.He kept on talking even though Mrs. Higgins was not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He showed a typical example of a proud father.Mrs. Higgins wanted to get down to business and finished the interview. So her topics focused on the enrolment of a new student. As she was frequently interrupted by Father, she got impatient anda little annoyed. But she tried to be polite and not to hurt the feelings of a proud father.Heidi was embarrassed when her father boasted to Mrs. Higgins. She tried to stop her father, but her father ignored her. She couldn’t understand her father’s pride.)2) Role PlayStudents form groups of three and act as Mrs. Higgins, Father, and Heidi according to what had happened in this part.III.Detailed ReadingDifficult Sentences1. (Title) “Father Knows Better”1. What does “Father knows better.” mean?(=“Father knows better.” or “Father, you know better than that.” literally means Father was wise enough not to do something. Actually it does not have this meaning. It means Father was not wise when he meddled with his children’s affairs.)2. How many times does this sentence occur in the text?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sentence?(=This sentence occurs six times in the text. The children said it satirically to show their disapproval of Father’s meddling with their affairs. )2. (LL.39~40) “I’m sure he’s a good worker but a typical teenager, if you know what I mean.”1. What did Father mean by saying this?(=Father was proud of his son as he thought his son would work well, but he was a little worried that his son was a boy and he might make some mistakes in his work.)2. What was the manager’s response?(=As a young man, the manager didn’t understand a father’s feeling, and showed no interests.)3. (LL.42~43) “And I assure you that if there are any subject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Seanand I will have a man-to-man talk.”1. What is a man-to-man talk?(=A talk that takes place between two men, especially two men who need to discuss a seriouspersonal matter.)2. Translate the sentence into Chinese.(=你放心,要是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话,我和肖恩会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重点汇总(附单元自主学习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每课知识重点单元主题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单元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
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课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教学内容神州谣教材分析:《神州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课以韵文的三字经形式,歌唱了中华美丽山河、民族团结。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华夏儿女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我会写:州(神州)(五州)(九州)湾(台湾岛)(海湾)(港湾)岛(海岛)(小岛)(岛国)峡(海峡)(峡谷)(三峡)民(人民)(农民)(民工)族(民族)(汉族)(家族)谊(友谊)(情谊)(交谊)齐(看齐)(对齐)(整齐)奋(奋发)(兴奋)(奋斗)我会认:州zhōu(神州、苏州、九州)涌yǒng(涌现、涌入、涌浪)峰fēng(山峰、顶峰、高峰)耸sǒng(耸立、耸肩、高耸入云)湾wān(台湾、海湾、港湾)隔gé(隔开、隔壁、相隔)峡xiá(海峡、峡谷、三峡)与yǔ(与其、给与、与会)陆lù(陆地、大陆、内陆)谊yì(友谊、情谊、联谊)浓nóng(浓淡、浓眉、浓茶)齐qí(整齐、看齐、对齐)奋fèn(奋斗、奋发、勤奋)繁fán(繁忙、繁重、繁华)荣róng(光荣、荣誉、虚荣)书写指导:奋:横要短,撇要长。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园地的教学。
学习这组教材,让学生感受到肩负的环保责任。
在引导学生反复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学生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并通过朗读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二、教学目的要求:1、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理解词语,掌握汉字笔画。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说话能力。
3、正确掌握汉字笔画的书写。
四、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识字2》2课时《9、两只鸟蛋》2课时《10、松树和松果》2课时《11、美丽的小路》2课时《12、失物招领》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识字3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会写“和、语”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通过阅读,感受到对字韵文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写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在熟读诵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地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
地球上有许多奇妙的景物,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用课件引入情景:清晨,层层薄雾,森林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
太阳升起来了,朝霞满天,蓝天碧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轮夕阳挂在天边。
(配上缓和优美的音乐)。
3、你在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词语。
)。
二、初读,自主识字。
三、认读生字。
、1、学法指导。
这些词你们都会读吗?遇见不懂的地方该怎么办?2、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生字,圈一圈。
3、指名读:谁愿意先读给大家听一听?4、学生之间相互正音。
1、教师出示生字。
第二课时:一、以游戏的形式巩固要求识记的字。
二、读全文。
三、文中识字。
1、找朋友。
2、词语接龙。
回忆上节课是怎样学的?(质疑——去“对”读——比一比)。
1、课件出示:云对雾,雪对霜。
(1)指名读后自由谈话,说说“雾、霜、雪”。
(2)理解“晨雾、秋霜”。
回忆所见情景或利用插图。
2、分组学习第二、三两节。
3、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9、两只鸟蛋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鸟的情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听音乐,引入。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二、出示实物。
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对话平台)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三、自学课文。
四、识字。
欣赏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让学生摸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1、合作识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第二课时复习:朗读第一、二小节。
二、继续朗读、体会、学习。
1、学习第三小节:2、学习第四小节:三、背诵。
四、练习。
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如:鸟儿仿佛……仿佛……4、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板书设计:9 两只鸟蛋取下——放回——抬起头(想)教学反思:10 、松鼠和松果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写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一、复述。
(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二、绘画。
三、实践。
四、写字。
(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1、观察。
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
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1 美丽小路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慢”等14个生字,并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识字和词为基础,增强环保意识,并在朗读中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
二、识字并运用。
三、朗读与理解互动。
1、这小路是不是一直这样美丽下去呢?从哪里知道的?2、小朋友们,知道了小路变得不再美丽了,你们有什么想法?3、如果当你看到路面上有垃圾了,你1、齐读题目。
2、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动听。
3、说说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小路”是怎样的(教师评一评,也可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1、学习准备。
标自然段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并读正确。
2、反馈。
(1)开火车读字卡,正音。
(2)指名读,如果读对了,请那位学生把字卡贴到黑板上。
(3)运用。
哪些字能成为词语朋友?学生摆一摆,读一读。
1、站起来速读,如果觉得好了就坐下。
要求读得既快又正确。
2、请刚才的第一名回答:请找到文中的话,说明鸭先生屋前的小路确实是美丽的。
3、除了找的学生读一读,创设情境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4、请读得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
大家尽力读好这段。
5、学生找相应的句子,比比谁读得更不错,请一生板书——不美丽。
6、学生互相说,站起来说,大家评一评。
7、读一读第9、10、1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
请说的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
第二课时一、复习。
二、分角色朗读。
三、出示句子,看谁读得好。
1、将字词卡任意发给几位学生。
2、师用肢体动作或其它方式引出字词,持卡的学生上来大声读给大家听,及时正音。
1、各自选好想读的角色,认真练习读好角色的话。
2、反馈:(1)你想读哪种动物的话?选一句或几句你觉得拿手的读一读吧。
(2)生站起来读,明确读和听的任务,及时评价。
(3)选几名学生当角色,要求会背角色说的话,演的时候戴上头饰,其他认真看和听,教师读旁白。
(4)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角色,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教师巡视及指导。
(5)反馈,并评选。
(奖项可以是“最佳合作奖”、“天才小演员”等等)。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1、学生自己练读。
2、自愿站起来读,可以自己选一句读,及时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失物招领教学目标: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
二、初读课文三、识字并运用。
五、再读课文。
六、评析。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
要简单。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反馈。
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认()准()先()备()队()难()失()各()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
二、读课文,感悟。
1、第一自然段。
2、学习3、4、5、6、自然段。
3、自读第7自然段,4、学习第8自然段,三、熟读课文。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1、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2、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3、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
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1、师读旁白,学生读说的一句话,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2、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1、请个别读。
2、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1、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2、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