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的比较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5.58 KB
- 文档页数:8
中外大石油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徐贝妮;张舒婷;曲海潮【摘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中国石油采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分红比例维持在净利润的45%;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采取了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BP、壳牌、道达尔6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均采用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即使遇到油价大幅下跌和公司经营困难,也保持其股利政策.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分红比例处于前列,但主要由母公司获得,因为其母公司持有上市公司60%以上的股份.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每股股利不高;相比之下,国际石油公司的股利水平基本稳定且稍有增长.中国三家石油公司的股息率处于同业公司的较低水平.在当前不利的外部经营环境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应积极应对低油价带来的经营压力,降本增效,做大可供分配的净利润总额;在遵守监管机构要求、兑现对资本市场承诺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股利政策,兼顾公司扩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和股东收益的多重目标.【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年(卷),期】2016(024)007【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股利政策;分红;股息率;国际大石油公司;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作者】徐贝妮;张舒婷;曲海潮【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本运营部【正文语种】中文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且预计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运行,给石油公司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市的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很大压力,需要做好保持公司后续发展动力与满足投资者回报预期之间的平衡。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市值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并称为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决策。
在当前较为不利的外部经营环境下,石油公司采取适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分配其税后利润的一种策略,是公司盈余再投资与投资者回报之间的权衡选择,不仅受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影响,还需考虑公司的未来投资机会、偿债能力、控股股东意愿、股票价格波动预期等因素。
近年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盈利能力比较分析刘毅军赵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摘要:盈利能力是石油公司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方面,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了解、认识、改进石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建立盈利能力比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外大石油公司近几年的年报数据,就选用的指标体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对标方法,进行了各石油公司间盈利能力比较,包括国外石油公司间的比较,国内石油公司间的比较,以及国外石油公司与国内石油公司的比较,找出石油公司盈利方面的不足,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石油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盈利能力比较盈利能力是衡量石油公司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方面,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了解、认识、改进石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国内外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1.国内外石油公司盈利能力比较指标体系的建立笔者从经营业务、资产方面、每股盈利水平以及盈利效率四个方面建立反映盈利能力的指图1不同指标反映不同方面的盈利能力,能够分析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不足,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以下指标计算所需的数据来源于各石油公司年报。
2.国外石油公司盈利能力的比较分析(1)经营业务盈利能力比较图2销售净利率比较:埃克森美孚几年的表现一直比较好,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高,但在2010年和2011年被雪佛龙德士古反超; bp2001年、2003年、2004年都是最低,2005年增长较快,在2007年又是最低,而且在2010年出现亏损;雪佛龙德士古6年来不稳定,2003年、2004年表现非常好,但2005年有所下降,2006年到2008年稳步上升,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和2011年上升很迅速。
图3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埃克森美孚除2011年被雪佛龙德士古反超外,表现一直最好;雪佛龙德士古2003年、2004年增长很快,2005-2008年稳步上升,2010年和2011年增长迅速;bp相对于其他公司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出现负数。
从埃克森美孚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发展作者:周琳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1期2010年,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超过了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埃克森美孚),并且以近3300亿美元的市值跃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中石油虽然在企业市值方面超过了埃克森美孚,但事实上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仍然是相对薄弱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进行比较,以借鉴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
一、分析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埃克森美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业务,生产设施和销售产品分布全世界,目前在能源、石油和石化等诸多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截止到2010年在“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的排行榜上已经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一)极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埃克森美孚的成功与其对公司业务的不断革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其创新首先体现在努力研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确立专有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由此使自己一直处在技术研发的最前端,成为世界石油行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
近10年的专利申请情况如图1所示,在这10年间其专利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专利基本都为发明专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范围内。
由于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可以使其选择优势原料,研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出更加高端的产品。
埃克森美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得益于其广泛创立的研发机构,公司的上下游等各个链条上都拥有其各自的研发部门,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掌握着上游的研发工作,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掌握下游的研发工作,而分布在亚太、欧美的10个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则负责有关化工业务的研究工作。
埃克森美孚目前投入于研发的资金每年约有6亿,雇佣工程师和科学家近2万人,并且配置了众多小规模的技术服务网点和研究所,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技术研发网络。
全球十大机油品牌长城(中国名牌,合成制动液国家标准制订参与者,国内最大的高档润滑油专业产销集团之一,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长城润滑油——这个机油品牌源自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内,是国内最大的高档润滑油专业产销集团。
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自动调合及包装生产线,可生产内燃机润滑油、工业齿轮油、液压油、润滑脂、冷却液、刹车液、金属加工液、船用油及润滑油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冶金、矿采、石油化工电子等领域,为国家的航天、航空事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中国航天合作伙伴”,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升空提供了润滑保障。
壳牌Shell(始创于1907年英国与荷兰组建,全球500强企业,荷兰最大的化工产品经营者之一,英荷皇家壳牌集团)壳牌润滑油——壳牌是一家全球化的能源和化工集团,总部位于荷兰海牙。
壳牌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已经超过一个世纪,目前,壳牌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
壳牌与中海油共同投资41亿美元兴建的南海石化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合资石化项目;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润滑油供应商壳牌是向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最多的国际能源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煤气化技术供应商;还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沥青供应商;在中国,约有600家壳牌加油站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昆仑(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行业著名品牌,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昆仑润滑油——产自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是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润滑油公司。
中国石油是中国最早生产润滑油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供给保障能力,下属各生产厂加工手段齐全、检测手段先进,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调合技术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具有中国最完备、设施最先进的润滑油分析、测试中心。
中石油成品油市场竞争策略研究内容提要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局高不下,国内成品油价格一涨再涨,使得国内成品油市场备受瞩目。
随着中国入世保护性条款的到期,国内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加大了销售网络建设的力度,社会加油站则不断上书政府反对垄断,国内成品油市场烽烟四起,竞争日益激烈。
中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企业,其发展战略目标是向世界级石油公司迈进。
但是,石油企业实现利润的最终环节??成品油销售却是其众多业务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如何提高成品油销售企业竞争力,打造在成品油销售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是中石油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认为,中石油要实现资源优势向创利优势的转变,仅仅通过收购加油站、扩大销售网络是不够的。
而是要从企业能力、价值链优化整合、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全面的竞争策略。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章,介绍中石油的基本情况,对其与国内外主要石油公司的差距进行分析,发现其经营上的薄弱环节;第二章, 对国内成品油市场进行分析,包括行业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和发展预测。
在市场发展预测中,主要考虑了宏观经济、价格体制、环境保护、外资进入等因素对成品油市场的影响;第三章,对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进行企业能力和价值链分析,发现其在上述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第四章,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中石油的竞争策略,包括市场定位、企业能力提升、价值链优化整合和营销策略。
关键词:中石油、成品油、竞争策略目录前言1第一章中石油竞争力现状..2第一节中石油概况 2第二节中石油与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对比分析. 4第三节中石油与中石化对比分析 8第二章国内成品油市场状况及其发展预测..9第一节国内成品油销售行业发展历程. 9第二节国内成品油市场状况 10第三节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预测. 13第三章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能力及价值链分析.17第一节成品油销售企业管理体制. 17第二节成品油销售企业能力分析. 18第三节成品油销售企业价值链分析 20第四章成品油市场竞争策略.26第一节提升企业能力 27第二节优化整合价值链28第三节成品油销售企业战略定位. 31第四节成品油销售企业营销策略. 32论文摘要..IABSTRACTIII I前言成品油销售是石油企业实现利润的最终环节,也是关系到石油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一环。
从埃克森美孚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发展作者:周琳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1期2010年,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超过了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埃克森美孚),并且以近3300亿美元的市值跃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
中石油虽然在企业市值方面超过了埃克森美孚,但事实上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仍然是相对薄弱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进行比较,以借鉴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
一、分析埃克森美孚的成功经验埃克森美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业务,生产设施和销售产品分布全世界,目前在能源、石油和石化等诸多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截止到2010年在“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的排行榜上已经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一)极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埃克森美孚的成功与其对公司业务的不断革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其创新首先体现在努力研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确立专有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由此使自己一直处在技术研发的最前端,成为世界石油行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
近10年的专利申请情况如图1所示,在这10年间其专利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专利基本都为发明专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范围内。
由于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可以使其选择优势原料,研发出更低成本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出更加高端的产品。
埃克森美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得益于其广泛创立的研发机构,公司的上下游等各个链条上都拥有其各自的研发部门,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掌握着上游的研发工作,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掌握下游的研发工作,而分布在亚太、欧美的10个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则负责有关化工业务的研究工作。
埃克森美孚目前投入于研发的资金每年约有6亿,雇佣工程师和科学家近2万人,并且配置了众多小规模的技术服务网点和研究所,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技术研发网络。
关于埃克森美孚企业报告分析组名:A021组长:冯雪组员:葛广博胡梦婕王尚涛段国峰徐丹--2010.11.17.关于埃克森美孚企业的报告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着重强调企业文化和所在国家的文化,并提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管理谨慎投资社会流动性机遇与挑战引言:标准石油公司后继者之一的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 (Mobil),1999年美孚石油和艾克森石油(标准石油公司后继者之一的纽泽西标准石油曾先后使用埃索 (Esso)、艾克森 (Exxon)等名称。
)合并为艾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
我们此一文章主要探寻的便是在其世界第一成功的背后,埃克森美孚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一)特色管理体制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可以成功地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业务范围,并将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其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功不可没。
1.人力资源管理埃克森美孚强调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对石油资源的垄断,而在拥有人力资源。
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培训和选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公司内部选拔各类管理人才,这一做法综合考虑了员工个人发展和公司业务发展两个方面因素。
二是根据各类人才各自不同的才能进行个性化培训。
通过这种细致化的体系以助力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
2.成本控制埃克森美孚最重要的管理准则为“提倡节约每一分钱”、“用尽可能少的钱来生产尽可能多的石油,以成本的最小化为目的”[1]。
这些准则体现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被管理者纳入到成本控制的视野。
世界主要石油公司炼厂的规模都比较大,埃克森美孚通过不断扩大装置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同时,提高开工率,延长检修时间,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资产的作用,减少各种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为节约成本,埃克森美孚也十分重视技术革新,其中AGC—21的天然气液化技术是其重大的发明。
埃克森美孚于细节处控制成本的措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对比分析(1)巴斯夫集团——中国化工业最大外资企业之一1)公司概况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2009年集团全球销售收入达507亿欧元。
集团总部设在路德维希港,在39个国家设有350多个分厂和公司。
其中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共有60多个,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AG)为巴斯夫集团中最大的企业。
巴斯夫在国外的企业大部分在欧州,几乎遍布欧洲所有国家。
此外,在美国、日本、阿根廷、印度、新家坡、埃及、中国等也都设有分公司或分厂。
公司业务以化学品及塑料为核心,涉及植保剂和医药、保健及营养、染料及整理剂、纤维、石油及天然气等多类产品。
2)巴斯夫在中国为加强中国业务的运作,巴斯夫于1996年成立控股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已经成为了中国化工业的最大外国投资企业之一。
2000年,中石化和巴斯夫以各50%的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约29亿美元,于2005年6月投入商业生产。
2009年07月,前后历经3年,中国石化与巴斯夫集团关于南京扬子石化的扩产项目正式进入实质开工建设阶段,该扩产项目投资达14亿美元,位于南京的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包括扩大现有的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新建10套化学品装置及扩建3套现有装置。
其中,乙烯裂解装置的生产能力将自60万吨/年提高至75万吨/年。
巴斯夫在中国化工业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参与十余家合资企业,所有产品系列均配合公司在上海及南京两大生产基地的运作。
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
巴斯夫现已有2个一体化基地,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总厂和安特卫普,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再建2个。
(2)埃克森美孚——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石油公司1)公司概况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全球最大的炼油和油品销售商,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气生产商。
◎ 余 琦王 婧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超大型上下游一体化跨国石油石化公司之一,由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营销、化工等业务。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私营天然气营销商和石油炼制商,是世界领先的润滑油营销商和烯烃、芳烃和聚烯烃生产商。
2010年埃克森美孚公司总资产达到2846亿美元,净利润192亿美元,探明油气储量228亿桶油气当量,油气日产量423.7万桶。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公司中排名第三。
一、埃克森美孚公司总体投资策略分析1. 为中长期增长进行战略性投资近年来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资本支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大多为中长期投资。
2009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资本支出分别为19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003-2008年五年资本支出年均增长10%,公司资本支出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2007-2010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将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埃克森美孚公司投资策略研究及对中国石油公司的启示[摘要]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私营天然气营销商、石油炼制商和世界领先的润滑油营销商及烯烃、芳烃和聚烯烃生产商。
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天的成就,与其科学的投资策略及所遵循的长期性、审慎性、独创性和一体化的投资原则密不可分。
借鉴埃克森美孚公司发展经验,中国石油公司应充分认识油价的不确定性,坚持审慎投资原则,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坚持突出集中发展主营业务,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投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应综合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
[关键词]埃克森美孚公司;投资策略;投资原则;中国石油公司1993年—2009年埃克森美孚的投资状况2. 实施投资向上游倾斜的政策,上游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多年来,埃克森美孚一直将上游勘探与生产作为投资重点,2000年埃克森美孚用于上游勘探与生产业务的投资额52.44亿美元,占公司的总投资额的60%,2006年埃克森美孚上游占公司总投资额比例为74%,但自2007年以来埃克森美孚立足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对投资策略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上游投资。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其最根本的获取利润的目的, 于是评价一个企业是否盈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
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股东、企业职工还是国家税务机关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权人的债权安全、股东的利益、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乃至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等都息息相关。
本文就企业最关心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从盈利能力的内涵,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出发,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实例对该企业销售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投资回报能力进行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盈利能力财务比率的计算、分析,发现影响中石油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而展望中石油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中石油股份公司AbstractWith the boost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our nation has run into a rapid-developing period, every corporation wanted to be in the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at they can realize their ultimate goal of profit taking. Thus, the evaluation of whether the corporation profits or not seems to be an important pointed. Profit-taking is regarded as the essential objective of the company’s operation,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pany’s operation can be reflected through its capacity of profitability. As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and the size of the investment returns, investors of the obligor’s right to security and shareholder interests, of company worker wages and even the entire national financial income and are closely bound together, the enterprise investor, creditor, shareholder, staffs and even state Tax authority, regardless of their different position and status, all showed special care to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This article is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of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the article analyzes profitability abilities of the enterprise sales, assets and investment return of this enterprise,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rofitabi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Based on the profitability analysis, the meaning of the article is to find the affect factors of the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s profitability ability through computing and analyzing financial Ratios, then to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Key words: profitability, financial analysis, the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销售盈利能力分析 (3)1.1销售毛利率分析 (3)1.2销售净利率分析 (4)1.3营业利润率分析 (4)1.4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5)第二章 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7)2.1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7)2.2总资产报酬率分析 (8)2.3息税前利润率分析 (10)第三章 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11)3.1每股收益分析 (11)3.2市盈率分析 (11)3.3每股净资产分析 (12)3.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分析 (13)结 论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6)附 录 (17)前 言我国的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的比较分析埃克森美孚有限公司(简称埃克森美孚)是世界最大的综合性能源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正在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
通过对埃克森美孚和中国石油进行对标分析,可以找出差距,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赶超世界领先的能源公司。
为此,本文对两公司在国际化、一体化、可持续性、灵活性和关键财务指标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标分析。
国际化对标国际化是综合性能源公司的重要特征,一个国际领先的能源公司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利用内外资源,积极开拓内外市场。
以下将从员工、储量、主要财务数据、产量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埃克森美孚和中国石油的国际化水平。
员工埃克森美孚10K表披露,2007年的员工包括:正常员工8.08万人,公司运营零售点员工2.63万人。
在正常员工中,约37%为美国国内员工,约63%为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员工。
2007年,埃克森美孚在世界范围内聘用了3700多名管理和专业员工,其中约71%在美国之外聘用。
关于中国石油,其2007年年报中披露,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6.65万名员工(不包括临时用工)和4.8万名退休员工。
并按业务板块、专业、教育水平披露了员工结构,但没有披露员工国际化方面的信息。
储量埃克森美孚10K表披露,2007年埃克森美孚的合并报表口径不同地理区域的原油天然气储量(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其原油、天然气和油气当量的国际化比率都相对较高,分别为76.1%,59.6%和69.3%。
关于中国石油,其2007年年报中披露,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110.62亿桶原油凝析油和56.5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在中国境外拥有6.44亿桶原油凝析油和0.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
由此可见,中国石油在储量方面的国际化比率较低,原油凝析油为5.5%,天然气为1%。
因此,在这方面,中国石油与埃克森美孚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财务数据从埃克森美孚的10K表,笔者分析形成了部分反映其国际化水平的财务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埃克森美孚2007年在这方面的国际化比率也非常高,体现在:(1)美国之外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9.0%。
(2)美国之外的长期资产占其总长期资产的72.2%。
(3)美国之外的净利润占其总净利润的75.0%。
(4)美国之外的资本性支出占其总资本性支出的82.1%。
关于中国石油,其2007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国际化业务只局限于原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从表3可见,按照销售收入其国际化比率为3.3%,按照总资产其国际化比率为7.64%,按照资本性支出其国际化比率为5.5%。
产销量关于产量,从埃克森美孚的10K表,笔者分析形成了表4(原油凝析油、油气当量、炼油产品产量、炼油产品销量的计量单位为千桶/天;天然气产量为百万立方英尺/天;主要化工产品销量为千吨/天)。
从表4可以看出,2007年,埃克森美孚各产品美国之外产(或销)量对于其总产(或销)量的比率分别为:原油产量为85%,天然气产量为84.4%,炼油产品产量为68.7%,炼油产品销量为61.7%,主要化工产品销量为60.5%。
中国石油2007年年报没有披露产销量方面的国际化信息。
一体化对标一体化是综合性能源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石油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型、风险密集型和竞争全球化的特点,一个公司的一体化水平越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产品组合综合获利性也越强。
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综合业务结构;一体化产品布局。
综合业务结构埃克森美孚主要业务包括上游,即原油天然气勘探、生产、运输和销售;下游,即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和销售;化工,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石油也进行一体化经营,主要包括四部分: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天然气和管道。
从表5列示的数据,如果将中国石油的勘探与生产及天然气与管道合并到一起,作为与埃克森美孚一致可比的上游业务,可以看出:(1)根据收入比较,中国石油上游、下游和化工业务的比率为16.2%:72.7%:11%,而埃克森美孚为7.3%:83.2%:9.5%,这体现出埃克森美孚的下游业务在实现收入方面能力更强。
(2)根据利润比较(年报中没披露其他信息,只能用埃克森美孚的净利润结构与中国石油经营利润结构进行比较),中国石油上游、下游和化工业务的比率为109.7%:-10.3%:3.9%,而埃克森美孚为65.2%:23.6%:11.2%,这体现出埃克森美孚的下游和化工业务盈利性更强。
中国石油下游业务盈利较弱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相对较低的生产效率,炼厂加工能力相对较小,从而导致规模效益较小。
例如,埃克森炼厂平均蒸馏能力较大,为800万吨。
(3)根据资本性支出比较,中国石油上游、下游和化工业务的比率为80%:14.6%:4.5%,而埃克森美孚为75.4%:15.8%:8.5%。
这体现出中国石油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上游业务,而下游和化工业务投入相对较少。
一体化产品布局从表4中可以看出: (1)与埃克森美孚比较,中国石油的生产经营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体现在主要产品生产销售量比率:中国石油原油凝析油产量占埃克森美孚的87.8%,天然气产量占埃克森美孚的47.5%,炼油产品产量占埃克森美孚的30.7%,炼油产品销量占埃克森美孚的28.7%,主要化工产品销量占埃克森美孚的56.6%。
(2)对于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而言,体现一体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比率便是原油产量、炼油产品产量和炼油产品销量的比率,就该比率而言,中国石油为1/0.74/0.88,而埃克森美孚为1:2.13: 2.71。
显而易见,这个差距非常明显,表明中国石油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加工、销售本公司生产的原油凝析油,而加工、销售外部产品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足。
地理区域原油(百万桶)百分比天然气(十亿立方英尺)百分比油气当量(百万桶)百分比美国1851 23.9% 13172 40.4% 4046 30.7%加拿大和南美939 12.1% 1559 4.8% 1199 9.1%欧洲673 8.7% 6512 20.0% 1758 13.3%非洲2058 26.6% 1006 3.1% 2226 16.9%亚太和中东1510 19.5% 9634 29.5% 3116 23.6%俄罗斯和里海713 9.2% 727 2.2% 834 6.3%合并口径合计7744 100.0% 32610 100.0% 13179 100.0%国际化比率76.1% 59.6% 69.3%地理区域收入(百万美元)百分比长期资产(百万美元)百分比美国121144 31.0% 33630 27.8%美国之外269184 69.0% 87239 72.2%合计390328 100.0% 120869 100.0%地理区域净利润(百万美元)百分比资本性支出(百万美元)百分比上游26497 65.3% 15724 75.4%美国4870 12.0% 2212 10.6%美国之外21627 53.3% 13512 64.8%下游9573 23.6% 3303 15.8%美国4120 10.2% 1128 5.4%美国之外5453 13.4% 2175 10.4%化工4563 11.2% 1782 8.6%美国1181 2.9% 360 1.7%美国之外3382 8.3% 1422 6.8%合计40610 100.0% 20853 100.0%美国之外比率- 75.0% - 82.1%合计40610 100.0% 20853 100.0%美国之外比率- 75.0% - 82.1%可持续性对标公司要做大做强,取决于两个因素: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时间。
发展的时间表现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石油公司,保持可持续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包括:储量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储量可持续性石油公司主要业务是勘探、开发更多的原油天然气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原油天然气的开采、炼制和销售。
因此,原油天然气储量是其最重要的企业资源,储量是反映可持续性的主要指标。
从表6可以看出,截至2007年12月31日:①埃克森美孚在天然气储量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中国石油在原油储量方面相对较强,两公司总储量基本相当。
②基于探明已开发储量与探明储量的比率,埃克森美孚原油储量该比率为62%,天然气储量该比率为59.7%,中国石油原油储量该比率为77.3%,天然气储量该比率为45.6%。
在过去5年中,埃克森美孚将该比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体现其实行储量持续开发战略,以持续不断地将储量由未开发储量转化为已开发储量。
③在公司合并口径储量和总储量比例上,埃克森美孚原油该比率为74.6%,天然气该比率为47.8%,而中国石油该比率几乎为100%。
这体现出中国石油对其储量具有更大的控制能力,但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④在储量替换率方面,中国石油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
⑤在剩余可采年限方面,中国石油也优于埃克森美孚。
风险控制石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保持其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埃克森美孚非常重视风险管理,它经常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包括:行业和经济风险,竞争风险,政治和法律风险,项目风险,市场风险等。
他们认为,保持其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成功地进行成本费用管理的能力。
这需要持续有效地管理,通过技术进步,成本控制,生产率提高,经常性对资产组合进行评估,以降低单位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降低政治和法律风险,埃克森美孚政治风险管理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便是保持其资产和业务的地域多样化,不会把投资和业务过于集聚在某一个地理区域,以防止该项风险过于集中。
灵活性对标灵活性是一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公司,往往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其经营管理政策,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股票回购方面2000年8月1日,埃克森美孚宣布其恢复执行股票回购计划,以抵消其为公司退休福利计划发行的股份以及逐渐减少流通的普通股票。
近年来,股票回购的数额见表7,由表可见,埃克森美孚采取了灵活的股票回购政策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将回购的股票用于退休福利计划;②将回购的股票用于管理层和职工的股票期权计划,作为激励管理层和职工优秀业绩的有效措施;③当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时,他们不会将资金投入到无效低效的投资项目上,而是通过股票回购,有效影响股票价格,维护公司资本市场良好形象。
在现金股利方面现金股利政策不但关系着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预期,影响着公司股价和公司形象,还关系着公司经营现金流,保障生产经营现金的需要。
因此,根据资本市场、公司经营需要及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灵活的现金股利分配非常重要。
埃克森美孚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现金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