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水源热泵的设计与节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2.63 KB
- 文档页数:2
污水源热泵技术介绍(共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技术解析报告北京和利时恒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五月目录一. 建设污水源热泵的意义 (3)二、污水的热能利用 (4)三.污水源热泵的实现 (7)四.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效益分析 (8)一. 建设污水源热泵的意义:(1)缓解能源消耗紧张:在全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很大比例,而在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的能耗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预测2020年我国暖通空调能耗量将达到10亿吨标煤,占总能耗的30%以上。
开发利用低位可再生洁净能源是暖通空调能源消耗的新模式。
可再生性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工业余热、城市废热等等,相对其他类型的冷热源,城市污水具有独特优势,是一种理想的低位冷热源。
利用污水作为冷热源对建筑进行采暖空调可以直接减少其他短缺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是资源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友好环境的重要措施。
目前满液式热泵机组在蒸发器进水温度1℃以上时,机组制热性能系数也在4以上,以火力发电效率计算,热泵机组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大于。
而效率较高的集中供热系统(燃煤或燃气)一次能源利用率也仅在之间。
因此热泵系统节能量达50%。
(2)保护、友好环境:我国能源消耗中,煤占70%以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暖通空调用能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有5个,包括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和广州,北京冬季供暖期中TSP (总悬浮颗粒物)、2CO 、2SO 、x NO 等严重超标。
资料表明,70%的TSP 、90%的2SO 、60%的x NO 和85%的矿物燃料生成的2CO 来自燃煤,暖通空调引起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5%以上。
燃煤排放2SO 引起的酸雨污染已扩展全国整个面积的30%-40%,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2%。
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2021年第04期总第274期No 04 - 2021Vol • 274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设计分析陈建胜(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9)摘要: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冷凝热回收方式及冷水机组温度控制的理论分析,提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热回收温度的确定,全热回收冷水机组宜设于优先 的位 在 水管上设 的流 流,空 水水源热泵的空 水不宜接至供水管。
关键词:冷凝热回收;部分热回收;全热回收;水热泵;预热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 (2021) 04 - 0082 - 05Design analysis of condeesing heat recovery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CHEN Jiansheeg(Xiamen Hordos Architecture & Enoineegno Design Group Co. , Ltd. , Xiamen 361009)Abstract : Based on the theoreticct analysis o V severct common ways o V condensing hect recevea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o V chglers , some problems thc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arc put roI•wag,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hect recevea temperature , the totct hect secevero chiges shall be located in the priorite paralleX position and electric valve shall be set on the cooling water pipe to control the tow and direction oV the refrigerant , the chilled water from chilled water source hect pump should not be connected to the chilled supply water pipe.Keywords : Condensing hect secever^ ; Partial hect secever^ ; Totct hect secever^ ; Wates source hect pump ; Preheatingo 引言水机的同时,需将大凝热 【室外,如 将此部分热量回收利用,减 环境的, 节 % 时存在空生活热水的需求,空 的冷凝热可回收用于加热生活热水。
结合酒店设计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飞速发展,各地区的酒店的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很多高档次的酒店日益增多,本文结合某酒店空调设计,从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角度概述了利用水源热泵型机组为建筑的节能措施,并对系统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新风热回收空调机组,螺杆式全热回收机组,建筑节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及湿度,使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拥有舒适的环境,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5%,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
由此可见,暖通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高达22.75%,因此,如何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就显得尤为重要,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时的技术水平就已经决定了空调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5]本文以空调设计的实例来分析节能措施在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1)该工程为泉州市某五星级酒店,地上24层,地下共2层,建筑高度99.9m,总建筑面积为46304m2。
2)各层建筑房间主要功能:地下二层为车库,制冷机房,水泵房。
地下一层为锅炉房,洗衣房,酒店后勤区。
首层为酒店大堂,宴会大堂,前场办公。
二层为酒店办公。
三层为宴会厅,酒店会议室。
四层为酒店泳池、健身、SPA。
五层为酒店餐厅。
六层为酒店办公、茶吧。
六层~二十四层为酒店客房。
2空调系统的节能2.1空调系统的选择酒店大开间房间采用全空气系统,酒店客房采用空调形式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热回收空调机组的空调形式,其余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方式。
[1]2.2冷源设计2.2.1室外、室内设计参数。
作者简介:廖志超(1987.11- ),男,汉族,龙岩,本科,男,中级工程师,建筑节能。
邮政编码:350000室内设计温度:冬季18℃~22℃,夏季24℃~26℃。
相对湿度:冬季不小于30%,夏季50%~60%。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摘要:通过对我公司项目中使用的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工作原理的简述,并对其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在能耗、环保、送风质量等方面分析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优势。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溶液调湿热泵热回收新风机组0.引言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
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
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1]。
在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能耗约占85%,能源利用水平和利用率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和利用率,必须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2]。
新风机组作为暖通空调中能耗较大的部分,增加新风系统中的能源利用率和热量回收可以在减少建筑能耗有较大的贡献。
1.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原理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是一种以调湿溶液为工质的空气处理设备。
该机组采用先进的溶液调湿技术,通过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风机组,它是集冷热源、全热回收段、空气加湿、除湿处理段、过滤段、风机段为一体的新风处理设备,具备对空气冷却、除湿、加热、加湿、净化等多种功能,独立运行即可满足全年新风处理要求。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可以分为三个简单的系统:热泵系统、热回收系统、溶液调湿系统。
1.1热泵系统热泵系统采用的是目前常用的水环热泵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
利用自来水的水源热泵习惯上被称为水环热泵。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COP值)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理论计算可达到7,实际运行为4~6。
与锅炉(电、燃料)和空气源热泵的供热系统相比,水源热泵具明显的优势。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用的节能措施进行的分析。
1. 高效节能设备的选择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是关键。
在水泵的选择上,可以选用高效节能水泵,避免使用能耗高、效率低的水泵。
还可以使用低噪音、低功耗的压力变送器和流量计来控制和调节水泵的运行,进一步降低能耗。
2. 循环水利用系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循环水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收集和处理污水,可以将一部分水回收再利用。
在污水处理厂中,利用高效的处理工艺,将部分处理后的水用于景观浇灌、冲洗公共厕所等场所,达到水资源的节约效果。
3. 雨水收集系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
将建筑物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灌溉、风景湖泊和地下水补给等用途。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城市自来水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城市暴雨时的排水压力,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4. 节能供热系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能供热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采用热泵技术、地下水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新型设备,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供热的高效利用。
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余热,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供热或者其他能源利用,达到能源的综合利用效果。
5. 水源热泵系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节能效果较好的供暖和供冷方式。
利用地下水、湖水等水源作为冷热交换介质,通过热泵系统将水源中的热能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热和供冷。
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水源热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6. 智能控制系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供水和排水设备的精确、自动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预测建筑物用水和排水的需求,并根据需求灵活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可以避免设备的过量投入和不必要的能耗。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解析热泵技术在热电厂的节能应用摘要:当前,热泵技术已经开始在热电厂的节能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热电厂中热泵技术的节能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热泵技术;热电厂节能应用中图分类号:u641.5文献标识码:a一、热泵的节能与环保意义(一)热泵的节能意义所谓热泵其实就是指在某一种高品位能进行驱动,从而使能力从低品位人员逐渐向高品位人员进行流动的一种装置。
从节能方面进行分析,热泵空调和普通空调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普通空调所消耗的能量主要通过高品位能进行相应的提供。
而热泵空调所消耗的能力则是通过空气、土壤以及水源等低品位热源能量进行提供,但是在低品位热源中的能量是不能主动流向热泵系统的,这样的话,就需要对少量的高品位能进行消耗,使低品位能逐渐向高品位能进行转换,从而达到制热或者制冷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地利用低品位热源中的能力,最终实现相应的节能效果。
(二)热泵的环保效益从环保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热泵能够对无污染、环保的低位能源进行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使矿物燃料得到有效地节省,而且也将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co2、so2、no2等有害物质不断降低,这样的话,生态环境也不会遭受到过于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电动热泵和燃油锅炉相比较,在提供同样热量给用户的时候,co2的排放量可以降低68个百分点,so2排放量可以降低93个百分点,no2排放量可以降低73个百分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大气污染有所减少,而且针对城市的热岛现象也可以有所缓解。
因为热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co2、so2、no2的排放量,所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热泵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
二、热泵设计条件(一)设计计算针对天气条件,如果是在冬季,循环水不能达到很好的温度,这样的话,热泵的经济性得不到保障,当热电厂本身设备的利用小时比较低的时候,它的吸收式热泵的合理年运行时间为5000h/a。
将300t/h除盐水到25℃的时候,划分为两级,提升到80℃,预热除盐水需要q=4.1868mj/(t·℃)×300t×55℃/3600s=19.2mw得出最大尖峰负荷值,小于循环水经济温降下可以将热功率提供出来。
热泵机组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及冷暖联供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其主要分为:一、空气源热泵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
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年产量为400余万台。
热泵冷热水机组自90年代初开始,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部分城市中央空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占到20~30%,而且应用范围继续扩大并有向此移动的趋势。
本次收集的空气源热泵方面论文有55篇,主要有:1、关于空气源热泵能耗评价问题为了评价和比较热泵机组与其它冷暖设备的能耗,大约有30篇论文涉及此问题。
介绍了适用于热泵机组能耗分析的理论与软件,根据空调冷负荷、室外干球温度、热泵出水温度等参数,采用温频数法,求解热泵供冷全年能耗。
在求解热泵冬季能耗时,除考虑空调热负荷、热泵出水温度、室外干球温度外,还把室外相对湿度(即温湿频数)考虑到热泵供热性能中,软件经工程实例计算,与实际耗能量有较好的吻合,为能耗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2、风冷热泵机组的选用目前设计选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常根据计算得到的冷热负荷,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及冷(热)量损耗系数后,按机组铭牌标定值选择机组台数。
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产冷(热)量随室外参数的改变而变化,这种选择方法可能造成机组选得过大,造成浪费;或者选得过小,使供冷(热)量不足,达不到使用要求。
为此建议采用空调的逐时冷热负荷和热泵机组的供热供冷能力的逐时变化曲线对照选择,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3、热泵机组冬季除霜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运行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室外气温较低时,室外侧换热器翅片表面会结霜,(需要采取除霜措施)。
根据有关文献摘录,经二年的现场跟踪测试,其结果是除霜损失约占热泵总能耗损失的10.2%,而由于除霜控制方法问题,大约27%的除霜功能是在翅片表面结霜不严重,不需要除霜的情况下进入除霜循环的。
空压站余热回收系统节能设计摘要:分析空压机压缩过程热力学原理,及根据热工原理分析了压缩过程的节能方向,在站房设计中分析了空压站余热回收原理,在具体案例中分析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压缩过程;空气压缩机节能;余热回收;高温水源热泵中图分类号:tk0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5-0126-03概述2011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
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
我国的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提出了工业节能的“十二五”目标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下降21%。
要实现这一节能指标,任务非常艰巨。
能源是工业企业运行的动力,而压缩空气作为机械行业的重要动力介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空压站是压缩空气的生产场所,在大、中型工厂中一般为集中设置;生产压缩空气需要消耗了大量的电能;空压站是工厂中能耗较大的一个单体。
占到机械类工厂总耗电的10%~35%;压缩空气系统成为了工业企业重要的节能工作对象。
2空气压缩原理及节能分析空气经压气机压缩后,压力升高,称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工程上应用广泛,如用于各种气动机械的动力、颗粒物料的输送、吹扫等;空压机消耗一定的轴功,将定量的空气自大气环境状态压缩到需要的最终压力。
根据热力原理,略去压气机进出口气体动能和位能变化,压气机压缩过程中理论轴功可写为:ws=q+△h式中:ws——压气机轴功q——气体向外界传热△h——气体焓增上式说明,压气机消耗的轴功,一部分用于增加气体的焓,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向外界传热。
压缩过程存在两种假想极端情况,一种是过程极快,近似绝热定熵压缩;一种是过程极慢,气缸冷却效果好,近似定温压缩过程。
对于理想气体的定温压缩,气体焓增为零(△h=0),消耗的轴功全部转化为热能(ws=q)向外释放。
而绝热定熵压缩过程中(q=0)轴功全部转化为气体的焓增(ws=△h),使气体温度升高。
300MW供热机组可用余热量计算一、利用水源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节煤量计算1.冬季采暖抽汽工况下热泵节能减排分析:冬季采暖抽汽工况下,一台300MW机组凝汽量为210t/h(北海初可研报告P65), 按冷却倍率约33倍计算,循环水量为210×33=6930m3/h。
1、热泵可回收的热量:按照排汽压力0.0049Mpa,温度45℃考虑,该参数下的汽化潜热为:2423.68Kj/Kg,由此计算210t/h的凝汽可回收的热量为:210×2423.68×1000/1000000=509Gj/h。
折算成功率为:509×1000/3600=141.4MW 。
2、热泵功率消耗按照热泵的COP系数等于4考虑,可以计算出回收141.4MW热量需要消耗功率约为141.4/(4-1)=47.13MW 。
3、对外供热量210t/h凝汽量经热泵系统进行热量回收后,可对外供热:141.4+47.13=188.5MW。
4、回收热量的等效节煤量等效节标准煤量为:(141.4×1000×3600×3288)/(7000×4.2×1000×0.89)=63255吨。
其中,该工况年运行小时数按照3288小时,标准煤发热量按照7000Kcal/Kg,锅炉效率按89%考虑。
5、等效耗煤量按照可研报告中发电标准煤耗258g/KW.h计算3288小时热泵运行消耗的等效标煤量为:258×3288×47.13×1000/1000000=39980吨。
6、节标准煤量节标准煤量为:63255-39980=23275吨二、利用排烟烟气余热利用的节煤量分析 (1)用于对外供暖 ①回收热量3600)(21ϕρ⨯-⨯⨯⨯=t t C V Q pg g g g [kW]式中:Q g 为回收热量;V g =1060000Nm 3/h ,为烟气流量;gρ=1.295kg/Nm 3,为烟气密度 pgC =1.12kJ/(kg ℃),为烟气比热t 1=145℃ 和t 2=120℃ 分别表示利用复合相变换热器技术前后锅炉排烟温度;ϕ为设备保热系数。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水体作为热源或热汇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循环流体介质在水源和热源之间传递热量,实现供暖和制冷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一、水源热泵的基本原理1.1 冷热源循环水源热泵系统由冷源循环和热源循环组成。
在冷源循环中,冷水从水源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水泵被输送至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冷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冷水的热量并蒸发成气体。
蒸发后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1.2 热源循环在热源循环中,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与热水进行热交换。
热水从热源中吸收热量,使制冷剂冷凝成液体。
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然后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1.3 制冷与供暖通过冷热源循环的运作,水源热泵系统实现了制冷和供暖的功能。
在夏季,冷水从水源中吸收热量,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将热量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而在冬季,热水从热源中吸收热量,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将热量输送至室内,从而实现供暖效果。
二、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2.1 热泵循环过程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泵循环过程。
热泵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在蒸发阶段,制冷剂从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吸收冷源的热量。
在压缩阶段,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在冷凝阶段,制冷剂与热源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
在膨胀阶段,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
2.2 水源热泵的优势水源热泵相比其他热泵系统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水源热泵的热源和热汇都是稳定的水体,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热导率,能够提供稳定的热交换效果。
其次,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较高,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此外,水源热泵还具有灵活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2.3 水源热泵的应用领域水源热泵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等领域。
在居住建筑中,水源热泵可用于集中供暖和热水供应,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探析热回收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对热回收技术做了细致的介绍,阐明了其在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的介绍会为热回收技术的推广做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 热回收;建筑环境;设备工程;排风;冷凝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热回收技术是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热污染的好方法,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将分别对排风热回收和冷凝热回收这两种形式的热回收方法进行介绍。
1 排风热回收1.1 排风热回收系统的重要性所谓热回收系统既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 或废热( 冷) 并把回收的热( 冷) 量作为供热( 冷) 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
我们知道传统空调系统能耗基本上占建筑总能耗的20% ~ 40%, 而空调系统中新风负荷又占总负荷的20%~ 30% , 则新风耗能占建筑总能耗的4% ~ 12%, 进行了合理的空气风平衡, 热平衡后, 新风的耗能则被排风带走, 排出室外, 白白浪费掉。
设置热回收系统, 以热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为60%计, 空调系统节能效率可以达到建筑总能耗的2. 4%~ 7. 2%。
1.2 热回收装置的概况热回收方式比较多, 但归纳起来共两大类。
即全热回收装置、显热回收装置。
全热回收装置即回收显热, 又能回收潜热, 此类装置有转轮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热泵式换热器。
显热回收装置有中间热媒式换热器, 板式显热换热器, 热管式换热器。
中间热媒换热器, 新风与排风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供热侧与得热侧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管道可以延长, 布置灵活方便, 但是须配备循环水泵, 存在动力消耗, 通过中间热媒输送, 温差损失大, 换热效率较低, 在60% 以下。
板式显热换热器, 结构简单, 运行安全、可靠,无传动设备, 不消耗动力, 无温差损失, 设备费用较低。
但是设备体积大, 须占用较大建筑空间, 接管位置固定, 缺乏灵活性, 传热效率较低。
水 源 热 泵 机 组 技 术 手 册 目 录 目 录 ............................................................................................................................................................. 1 产品简介 ........................................................................................................................................................... 3 机组工作原理 ................................................................................................................................................... 4 设备系统原理图 ............................................................................................................................................... 5 机组特性 ........................................................................................................................................................... 7 机组性能参数 ................................................................................................................................................... 8 机组外形尺寸 ................................................................................................................................................... 9 吊装搬运 ......................................................................................................................................................... 11 机组安装 ......................................................................................................................................................... 11 电气连接及操作 ............................................................................................................................................. 13 水质管理 ......................................................................................................................................................... 15 日常管理 ......................................................................................................................................................... 16 四、参数设定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