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在电厂余热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447.00 KB
- 文档页数:52
******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热电厂循环水利用方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联系人:手机:联系电话:传真:信箱:2013年8月18日目录1 项目简介 (3)1.1 吸收式热泵方案 (3)1.2 吸收式热泵供暖工艺流程设计 (3)1.3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主机选型(31.7℃→25℃) (4)1.4 节能运行计算 (4)1.5 初投资与回报期计算 (5)2 热泵机组简介 (6)2.1 吸收式热泵供暖机组 (6)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采暖技术特点 (7)2.3 标志性案例介绍 (7)1 项目简介********热电厂,采暖季有温度为26.3~19.6℃的循环冷却水2800m3/h,需要通过降低汽轮机组凝汽器真空或提高汽轮机背压,使得冷却循环水的温度提升到到31.7℃,然后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提取凝汽器冷却循环水中的热量,将循环冷却水温度降低到25℃,可以制备供水温度为74.7/55℃热网水2400 m3/h,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供暖期为152天。
提高汽轮机背压大约2KPa左右,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几乎不变,对发电量影响不大。
1.1 吸收式热泵方案采用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0.49MPa的饱和蒸汽作为驱动热源,在冬季采暖期,将2800m3/h的循环冷却水从31.7℃降低到25℃,可以从循环冷却水中提取21.82MW的热量用于建筑物采暖。
1.2 吸收式热泵供暖工艺流程设计使用吸收式热泵加热,供暖系统流程原理图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实际应用流程非常简单,只是把工艺循环水引到热泵机房,把原来通过冷却塔排放到环境中的冷凝废热,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将热量传递给供暖回水。
此系统改造不影响循环水原系统的稳定性,节省大量的蒸汽,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1.3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主机选型(31.7℃→25℃)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产品,利用饱和蒸汽压力为0.49MPa的蒸汽50400kg/h,可将2800 m3/h的循环冷却水,从31.7℃降低到25℃,将2400m3/h采暖55℃回1.4 节能运行计算能源价格:电价:0.7元/kWh。
循环水中的低位热能回收利用方案摘要--华能营口热电厂节能改造1.前言:1.1:热能回收的必要性:当前全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的冷却基本是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冷却水进入电厂冷却水塔,通过风冷将水中的凝汽热量散发到大气中,水循环利用,从而产生了热能损失同时产生了蒸发水损失。
利用热泵技术将电厂排汽冷却水作为低温热水源,汲取以往被当作工业废热排放的凝汽热量,提升回热凝结水以及热网水温度。
这样既有利于电厂冷却循环水侧形成闭式循环,减少水量蒸发损失,又能够提高整体发电效率降低煤耗。
在能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当今,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我2X330mw机组的热能损失为135MW(此数据来源于北京华电博欣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大连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循环水蒸发损失为10000吨/天(此数据来源于我厂统计);1.2:热能回收的可行性: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能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热泵的理论基础是分子运动及能量守恒原理。
热泵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12年瑞士的一个专利,而热泵真正意义的商业应用也只有近十几年的历史。
如美国,截止1985年全国共有14,000台地源热泵,而1997年就安装了45,000台,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400,000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利用低温(2-5℃)水的热能,把水加热到70-90℃的高温热泵,并且能效比COP>3.5。
热泵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本方案提供了基础。
如果我厂用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进行供热,那么2X330 Mw的机组供热时发电与供热总的能力(煤耗不变的前提下)至少可以达到发电2X250 Mw +供热465(465=3*155) Mw的效果;2.本项目循环水中的低位热能回收利用方案预期结果:如果我厂用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进行供热,那么2X330 Mw的机组供热时发电与供热总的能力(煤耗不变的前提下)至少可以达到发电(2X330-155) Mw +供热465(465=3*155) Mw的效果;初步计算,通过利用热泵技术进行循环水中的低位热能回收,可以提高全厂能效利用率5%以上,当冬季供热时,可以提高全厂能效利用率10%以上,平均每天可以减少蒸发量损失2X330MW 机组10000吨/天;具体如下:2.1:本方案可以将循环水内(20000 T/h ,温度25 °C 温升6°C)的低位热能提取出来。
刍议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与热泵技术摘要:电厂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低位热能,采用热泵技术,可以将这部分热能回收利用。
结合实际,分析了热泵技术在热电厂余热利用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此项技术,能将长海发电的循环水原来放散到环境中去的大量低温余热回收,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余热利用;热泵技术工程概况南海长海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海发电)除氧器补充的除盐水,一部分直接进入凝汽器预热;另外一部分经过轴封加热器的预热,温度提升为30℃左右进入除氧器,总流量平均在220吨每小时。
利用清华同方的低温余热回收技术,能将长海发电的循环水原来放散到环境中去的大量低温余热回收,通过余热回收机组以用于补水的预热,可以代替一部分除氧器耗用的蒸汽。
能将每小时220吨的补水从30℃预热到75℃再送入低压除氧器,共可回收余热4.74兆瓦,年回收余热折合公司外供蒸汽(300℃左右,压力为1.0MPa,焓值约在3051kJ/kg的过热蒸汽)30761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热泵及其工作原理1、热泵的组成热泵是一种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装置。
文中所涉及的水源热泵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1)热泵的驱动能源(电能)和驱动装置(电机、发动机等);(2)热泵的工作机;(3)低位热源(低温水)。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中的余热利用中,采用水源热泵,从冷却水余热中抽取热量加热工质,从而减少燃煤的消耗,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热泵的工作原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所以在热泵工作过程中,需要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量,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中抽取再传导至高温热源。
假设在热泵工作中,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为Q2,热泵的功耗为W,则热泵向高温热源输出的总热量为Q1=Q2+W。
热泵的工作效率可由性能因数(C)或者供热因数来评价(其中:C=Q1/W)。
在冬季热泵供热运行时,当冷凝温度一定时,热泵性能系数C取决于低位热源温度的高低,热泵供热量Q1则与流量和对应温差有关。
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实践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热电厂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随着煤炭价格逐年升高,热电厂经营压力巨大,且电力行业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
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属于低品位热能,一般情况下,直接向环境释放,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热泵是利用一部分高质能从低位热源中吸取一部分热量,并把这两部分能量一起输送到需要较高温度的环境或介质的设备。
火电厂循环水中存在大量余热,利用热泵技术有效回收这部分热量用于冬季供暖或常年加热凝结水。
关键词: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引言低温循环水余热即是可回收再利用的一种资源。
热电厂生产中需要大量能源,这些能源因生产工艺等原因,无法全部利用,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余热,能源浪费严重。
1热泵技术的分类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实现的。
按照驱动力的不同,热泵可以分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
压缩式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通过让工质不断完成蒸发一压缩一冷凝一节流一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将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递给热用户。
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再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是利用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溶液的气液平衡特性来工作的。
根据热泵的热源介质来分,可分为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空气源热泵是以空气为热源,因空气对热泵系统中的换热设备无腐蚀,理论上可在任何地区都可运用,因此是目前热泵技术应用最多的装置;水源热泵是以热水为热源,因水源热泵的热源温度一般为15~35°C,全年基本稳定,其制热和制冷系数可达3.5-4.5,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30%左右。
2驱动蒸汽参数偏低工况当蒸汽参数偏低,不能满足热泵正常工作需要时,对高参数蒸汽减温减压后送入热泵,这种方法没有对高参数蒸汽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
研究采用蒸汽引射器方案,即利用高参数蒸汽引射低参数蒸汽,产生满足热泵需求的蒸汽,实现高、低压蒸汽的高效利用。
水源热泵技术在电厂空调系统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期,人们在办公室和生活场所需要一个冷却舒适的环境。
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单位,也需要在生产设施和办公场所内使用冷却设备来维持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舒适度。
然而,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在功率消耗和环保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水源热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厂空调系统中,以降低能耗和排放。
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它可以通过地下水、湖水、海水等自然水源作为热源或冷源。
在夏季,其通过地下水循环或者冷却塔系统,将热气流释放到环境中,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冬季,水源热泵采用压缩机将自然水源提供的低温热能压缩升温,从而为电厂空调系统提供热能。
这样一来,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就能够在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的情况下保证电厂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环境的温度舒适度。
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水源热泵技术有以下明显优势:1. 节约能源:水源热泵技术需要的电能消耗非常低,因此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电费。
一项研究显示,在暖季,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是传统空调系统的4至5倍。
2. 降低碳排放:传统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电力,因此排放许多有害气体,而水源热泵技术的碳排放量较低。
3. 维护费用低:传统空调系统设备复杂,维护费用高,而水源热泵技术的维护费用则相对较低。
4. 天气适用性强:水源热泵技术适用于任何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无论是寒冷的地区还是炎热的地区都可以使用。
以上的优势使得水源热泵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电厂的青睐。
目前,一些大型电厂已经开始在他们的空调系统中使用这种技术,显著节约能源并降低其碳排放。
在中国,自2012年起,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了许多水源热泵项目,用于改建公共建筑、企业和住宅,以节约能源,同时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空调制造商也在转变其研发方向,致力于开发更环保、节能的空调设备。
在未来,水源热泵技术将成为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核心技术之一。
基于热泵技术的电厂余热利用研究摘要:本文以热泵技术为核心,对电厂余热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分析了热泵技术在电厂余热回收中的优势及其应用现状,并从企业角度,对如何提高热泵余热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以及节能减排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研究旨在为电厂余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
关键词:热泵技术;电厂余热利用;节能减排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
电厂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其产生的大量余热若能得到合理利用,将为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重要支持。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热能回收技术,其在电厂余热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热泵技术在电厂余热利用中的应用及优势1.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能来源,通过消耗一定的高质能量,从而产生高温热能的方法。
热泵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变化,通过压缩机和膨胀阀实现热量的传递。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热泵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热能回收和利用手段。
特别是在电厂,余热资源丰富,热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热泵技术在电厂余热利用中的优势能效高:热泵技术具有较高的热能转换效率,能将大量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热能,节约能源消耗。
环保性能好:热泵技术具有较低的排放水平,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应用灵活:热泵技术可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电厂,其系统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设备寿命长:热泵系统中的主要组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持续运行很长时间,减少了因设备损坏或老化带来的额外费用。
3.国内外热泵技术在电厂余热利用的应用案例国内外已有多个电厂成功利用热泵技术回收余热。
如某燃气轮机电厂通过安装热泵系统,将余热用于制冷和供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另一燃煤电厂利用热泵技术回收脱硫工艺产生的余热,实现了环保和节能双赢。
这些案例表明,热泵技术在电厂余热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电厂凝汽式发电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发电厂二00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技术背景 (3)第一节背景意义 (3)第二节电厂循环水供热技术及研究发展现状 (3)第三节对电厂的实际意义 (6)第二章技术介绍 (8)第一节基本原理 (8)第二节循环水热泵系统实现形式 (12)第三章技术研究 (21)第一节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 (21)第二节设备及系统研究 (22)第三节评价方法 (29)第四章示范项目方案 (42)第一节可配置方案 (42)第二节系统形式介绍 (46)第三节专用热泵机组 (56)第四节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策略 (57)第五章效益分析以推广 (63)第一节投入产出分析 (63)第二节实际效益分析 (63)第三节推广和效益预测 (66)第六章课题总结 (69)第一节基本情况总结 (69)第二节建议 (70)第三节参加工作人员 (71)第四节工作总体安排和年度进度 (72)第一章技术背景第一节背景意义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深入开展节能工作,不仅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本世纪的头20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需要较高的能源增长水平作为支撑,因此,节能工作对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已经把节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大政策,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其中,建筑领域的节能是整个节能工作重要的一环,将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进程中承担着重大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目前国内的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着集中供热热源不能满足迅速增加的供热需求的情况,而新建大型热源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并受到城市环境容量的强烈制约。
为了缓解供热紧张的局面,一些地方盲目发展小型燃煤锅炉房,严重恶化了城市的大气环境;一些城市盲目发展燃气采暖、甚至电热采暖,在带来高采暖成本的同时,也引发了城市的燃气和电力资源的全面紧张。
电厂中热泵余热利用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摘要】通过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并用于供热是一种具有极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低温余热回收方式。
文章利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对采用三种不同型式热泵的低温余热利用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优方案。
【关键词】热泵原理;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及工业化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出。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涌现出不少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热泵余热回收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火电厂通过循环水及排气乏热被带走的热量约占总能量的30%。
热泵技术凭借其适用范围广、对主机影响小、总体改造难度小、大幅降低机组煤耗等优点,成为当下最适宜电厂运用的低温余热回收技术[1]。
1、热泵技术热泵以高品位能为驱动力,从低温热源中获取能量用以供热,实现低品位能的提取利用,该技术能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2]。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电厂余热利用系统中常见的热泵。
(1)蒸汽型吸收式热泵它是在高温热源驱动下,提取低温热源的热能,输出中温的工艺或采暖热水的一种技术。
(2)直燃型吸收式热泵以天然气为燃料,在直燃机内燃烧产生的火焰和烟气作为驱动热源,回收机组的循环水余热用于供热。
(3)电压缩式热泵以电能作为驱动,通过工质不断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再蒸发等热力过程不断把循环水中的余热转移到热网供水中。
实际工程中,通过新建热泵厂房,新增循环水、蒸汽及热网水管道,用合适的热源来驱动热泵,将循环水中的余热提取出来加热热网水而使供水温度提高并用以供热。
2、工程项目经济性比较目前为止,热泵循环水余热回收项目均属于技改项目,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等特点。
项目的经济性可通过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投资估算工程投资费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安工程费:本类工程主要有新建热泵厂房、地面开挖回填、管道支架制作、设备安装、管道焊接及保温、电缆敷设及防火等施工和安装的费用。
另外,性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人工费都要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补差[3]。
基于热泵技术南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研究袁方;洪杰南【摘要】为对电厂的循环水余热进行利用,设计了三种集中供能技术方案,分别为利用循环水的水源热泵方案、利用循环水与江水的水源热泵方案、利用电厂蒸汽与循环水的吸收式热泵方案,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厂循环水的水源热泵方案负荷适应性最好,总投资最低,供能价格最有优势.【期刊名称】《发电设备》【年(卷),期】2018(032)006【总页数】4页(P450-453)【关键词】南方电厂;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集中供能【作者】袁方;洪杰南【作者单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江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南昌330096;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江西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南昌33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1目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不超过40%,比发达国家低约10%,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对于能源消耗大户的火力发电厂来说,其燃料燃烧总发热量中电能的转化率只有35%~40%,而其余大部分的热量主要通过锅炉烟囱和循环水冷却塔散失到环境中[1-2],其中通过冷却塔流失的热量又占绝大部分[3]。
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出水温度比江河水温一般高出10 K左右,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汽轮机的冷端损失不可避免,如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回收利用,能够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降低煤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
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日常生活及轻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中、低温热能的需求越来越多,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低品位的热能,如果利用热泵技术将低品位的电厂余热提高品位向这些工业用户供热,将会降低大量的燃料消耗,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将得到有效提高[4]。
1 热泵技术原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若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热泵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在小部分驱动能量的作用下,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在制冷模式下,吸收房间内的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在制热模式下,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热量传递到房间内,使室内温度升高[5-6]。
用于采暖供热的热源;水源热泵系统的构建则是通过对水源热泵的利用来实现对电厂循环水余热的回收,进而再实现利用;而水源热泵本身则是将低温水作为热源,进而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与供冷,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则是以部分电能与机械能的消耗作为补偿,进而以热力循环系统将低温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这就为实现节能环保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这一装置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则更适合应用于同时需要供热与供冷的建筑中。
热、电、冷联产分布式能源技术,即将热、电、冷纳入同一个生产系统, 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而将煤、燃气等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将发电后的余热用于采暖或制冷, 将更低品位的能源用于供应生活热水, 就是热、电、冷联产。
这样既利用了能的数量,也利用了能的质量, 是符合总能系统原则的。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产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是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工艺过程,比分别生产电和热能要节约很多燃料。
冬季电厂余热用于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由水源热泵提高温度后的循环水为农业日光大棚供热。
而目前,由于在冬季北方日光大棚的农业生产效益受到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其生产效率比较低,影晌了市场的农产品供应。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减少对供热系统的投资,又可以减少供热系统的热量损失。
在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无霜期短,每年从lO月份到第二年的E月份不宜进行种植生产,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为了延长生产时问,人们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进行种植、养殖。
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养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但是大棚在北方高寒地区受气温影响很大,棚内温度低,存在温差过大,生产并不尽如人意,特别在寒冷冬季.大棚里就得生火加温,由于热源不稳定,常造成植物生长期长、产量低、品质差,甚至出现农作物被冻死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水果等农业产品价格较高.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不仅能挖掘低品位热能,收到显著的节能效果,还能节约煤炭资源,减少燃煤的负面环境效应,有利于环保。
水源热泵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8-17T02:36:52.25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7期作者:杜燕[导读] 近年来我国能源损耗问题日益突出,大多火电厂还普遍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杜燕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摘要:近年来我国能源损耗问题日益突出,大多火电厂还普遍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使得余热从烟气、循环水散失到环境中,并且循环水带走的热量也占据着较高的比重。
本文结合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分析了水源热泵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中的优势,探讨了水源热泵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中的具体应用,旨在结合水源热泵供热技术实施的优势,有效降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能源损耗。
关键词:水源热泵;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引言水源热泵可以有效回收火力发电厂循环水余热,严格管控低品位热能,切实提高火电厂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并将冷却水的蒸发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有效降低环境中排放的热量和水汽,整体呈现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围绕着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与水源热泵循环水热利用技术,探讨了水源热泵技术在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中应用的可行性。
1 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1.1水源热泵系统供热原理水源热泵低温热源中的循环水主要用于吸取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
低压缸排出来的乏汽,通过循环水换热。
吸收了热量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道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释放热量后再次回到循环水泵进入凝汽器中换热。
当蒸发器中的水源热泵制冷剂吸取循环水热量后,利用压缩机升压,进入冷凝器将热量释放给供暖热水,再通过膨胀阀进行降温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中继续吸热,直至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供暖热水通过吸取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在温度升高的前提下在用户端中的散热器进行散热,最终回到冷凝器完成下一次循环。
1.2 火电厂低真空供热技术火电厂低真空供热技术指人为降低汽轮机凝汽器的真空度,升高汽轮机排汽温度,利用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加热循环水,使得凝汽器出口温度升高的同时保证对外供热运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