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地、得”用法练习100题
- 格式:docx
- 大小:28.49 KB
- 文档页数:6
“的、地、得”用法详解(附练习题和答案)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细,参天大树长得粗,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一、“的地得”用法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的+名词)如:美丽的鲜花高大的楼房宽敞的教室圆圆的脸、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珍贵的教科书、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团结友爱的集体、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动词前面“土也”“地”,(地+动词)如:快速地跑伤心地哭开心地笑用力地拎起、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形容动后“双人”“得”,(动词+得+形容词)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练习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区分技巧“的”“地”“得”的用法一直是学生和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剖析这三个字用法的文章给大家。
“的、地、得”用法●✍“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总结如下:“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得”、“地”练习100道附答案1.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裙子,看起来很漂亮。
(的)2.她跑得非常快,已经超过了其他选手。
(得)3.我们应该把垃圾分类处理,以保护环境。
(地)4.这个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的)5.他说话太大声了,已经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工作。
(地)6.她唱得很好听,每次演唱会都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得)7.这座城市有很多历史遗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的)8.他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得)9.她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子,表达着她的不满。
(地)10.她的手写字非常漂亮,每个字都像是艺术品。
(的)11.她哭得很伤心,让人看了都心疼。
(得)12.这座大楼的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仔细的规划。
(的)13.他跑步的姿势很不正确,需要好好地纠正一下。
(地)14.他打了一个漂亮的高尔夫球,让其他人都惊叹不已。
(得)15.她用非常专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肯定。
(的)16.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解决。
(的)17.他说话的语速太快,让人有些听不懂。
(地)18.他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优秀。
(得)19.她轻轻地关上了门,不想吵醒室友。
(地)20.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的)21.这场比赛的结果非常令人遗憾,我们的队伍输了。
(的)22.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每次演奏都赢得掌声。
(得)23.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地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地)24.她的笑容非常灿烂,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的)25.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显得很自信,让人很佩服。
(地)26.她唱歌的音色非常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的)27.这道数学题需要认真仔细,才能算对。
(地)28.他跑得太快了,已经超越了其他选手。
(得)29.这个工程需要非常细致的计划和执行。
(的)30.她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赞赏。
(地)31.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十分羡慕。
(的)32.他学习了很久,终于掌握了这个技能。
(得)33.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
【小学语文】小学生难分清的三个字“的、地、得”练习100题及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53、你安()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呀!56、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57、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洪水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 地”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 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 ; 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注:1.如果“ de ”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 ;一般用“得” 。
2.有一种情况 ;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 ; 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 ;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 ; 所以也应该用“得” 。
例句分析 ;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 ;波涛汹涌 ;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 ; 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的 + 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 ; 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地 + 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 + 得 + 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 ;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 ;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 ;都读轻声“ 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
“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
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
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
观察()仔细、感动()流泪
七、练习答案:
猛烈(的)北风胜利(地)到达惨痛(的)教训
愤怒(地)声讨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迅速(地)前进耐心(地)说服丰富(的)经验热烈(地)庆祝巨大(的)变化积极(地)参加分析(得)透彻服务(得)周到广泛(地)阅读描写(得)生动贯彻(得)及时毕生(的)精力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 地”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③ “ 得” 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注:1.如果“ de ”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
2.有一种情况;如“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 一蹦三尺高”诚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 高兴” 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 得” 。
例句解析;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 的”后面的事物;说明“ 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的 + 名词。
2.“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 地”后面的动作;说明“ 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地 + 动词。
3.“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 + 得 + 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 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用法及练习题100道有一天,这三个de相遇了,他们针对学生经常把他们用错很是着急,于是就商量着要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击掌碰碰碰”。
游戏规则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相邻词击掌,如果不击掌说明没有找对位置,谁的击掌多并且所用时间短就是谁获胜。
裁判是小熊。
小熊一声令下,三个de迅速睁大眼睛看,寻找着各自的目标。
的1、我(的)你(的)他(的),可爱(的)小猴子,蓝蓝(的)白云,高大(的)楼房,又圆又大(的)西瓜,五颜六色(的)鲜花,顽皮(的)弟弟闪闪(的)星星地2、慢慢地走,飞快地跑,快乐地唱,高兴地笑,专心地写,认真地读,仔细地瞧,用心地画,响亮地说,大声地叫。
得3、跳得高写得好洗得干干净净走得慢跑得快写得快踢得多想得多玩得痛快吃得香时间过得很快,每个de在相同的时间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不分胜负。
这下可难住了他们。
他们想了想,土也地说:“为什么我们不编个口诀让他们记忆呢?”其他两个人听了连连说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编出了用法口诀,“的地得”用法口诀歌诀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歌诀二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用“的”、“地”、“得”填空。
1.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他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啦?明明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起来。
他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3.机灵()猴子在宁静()在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忘了回家。
4.小明()心情好()不得了,他()嘴里哼着歌,脸上挂着甜甜()微笑。
5.今天是个特殊()日子——祖国60华诞,看着激动人心()阅兵式,我情不自禁()呼喊:“祖国万岁!”6.他伤心()向前跑去,顾不得去看看追他()爸爸。
7.面对欣欣向荣()春天,我们怎能不投进她()怀抱?8.他这次考()不错,所以,一路走()飞快,迫不及待()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妈妈分享。
9.今天()菜很合我()胃口,所以我吃()津津有味。
10.听到自己要和“冤家”同桌,我尴尬()傻笑着。
11.他脸上挂着甜甜()微笑,幸福极了。
12.他甜甜()微笑着,幸福极了。
13.小明()口袋里装着很多小玩具。
14.小明小心()在口袋里装了很多小玩具。
15.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16.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我现在回来了!”。
17.松赞干布高兴()穿上唐朝送来()汉朝服装。
18.胡媛和黄娟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
19.大娘把蛋糕送到阵地上给战士们吃,战士们感动()留下了眼泪。
20.焦裕禄急忙()向前奔去,渐渐()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21.月亮照进床子来,小茅屋好像披上了银白色()衣裳。
22.深深()水沟小鸟()爪印快乐()歌唱23.勤恳()工作清澈()泉水诧异()看看24.专心()听讲认真()劳动分析()很清楚25.尽情()欢呼热情()招待宽广()马路26.理解()很透彻结实()身体跳()真高27.尽情()歌唱吃()太快积极()思考28.遮挡()太严搅动()飞快欢快()嬉戏29.长()真漂亮字写()真好勇敢()前进。
小学语文“的”、“地”、“得”专项练习(附答案)(1) 的白勺“的”──“是什么”,名词跟着白勺“的”。
红红的太阳宽宽的公路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美丽的鲜花又高又大的山(2)地土也“地”──“做什么”,跟着土也“地”做动作。
轻轻地擦,轻轻地摸悄悄地走,悄悄地说懒洋洋地晒太阳慢吞吞地把话说高高兴兴地唱痛痛快快地玩安安静静地想端端正正地坐(3)得双人“得”──“怎么样”,到底怎样“得”来帮。
跑得快跳得高哭得天昏地暗笑得合不拢嘴累得气喘吁吁热得满头大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冷得像冰窖冻得直哆嗦跑得像兔子一样快长得又高又大扩句练习参考答案的地得专项练习1答案:碧绿的衣裳大大的脑袋宽宽的嘴巴雪白的肚皮长长的尾巴明亮的眼睛高大的杨树粗壮的榕树火红的枫叶清香的桂花暖和的棉衣饱满的稻谷亲爱的爸爸明亮的眼睛可爱的小狗高大的大象乌黑的头发孤单的时候高高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火辣的太阳巨大的石头秀丽的景色美味的葡萄干明亮的月亮酸甜可口的葡萄干燥的热空气满意地笑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慢慢地走飞快地跑用心地做静静地坐大声地读高声地唱用力地打高高地飘认真地写认真地想仔细地数好奇地问紧紧地闭高兴地笑仔细地看慢慢地说静静地想认真地做熟练地操纵大声地回答静静地观看认真地完成热情地拥抱专注地观察美丽的图画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热情的人们红润的脸颊高高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美丽的景色奇怪的岩石迷人的微笑欢乐的日子亲切的问候美妙的歌声伟大的世界明亮的镜子温暖的春风甘甜的泉水繁华的城市宏伟的建筑成功的广告灿烂的阳光干净的教室欢乐的节日振奋人心的消息巨大的压力优秀的学生茂密的枝叶著名的诗人晶莹的泪珠蒙蒙的细雨明亮的眼睛清新的空气鲜艳的旗帜高兴得跳起来生气得直跺脚伤心得直落泪急得团团转冷得直哆嗦饿得走不动不停地咬着大摇大摆地走仔细地看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满意地笑激动地说的地得专项练习2答案:1、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2、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 地”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 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 ; 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注:1.如果“ de ”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 ;一般用“得” 。
2.有一种情况 ;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 ; 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 ;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 ; 所以也应该用“得” 。
例句剖析 ;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 ;波涛汹涌 ;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 ; 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的 + 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 ; 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 + 地 + 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 + 得 + 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 ;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 ;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 ;都读轻声“ 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小学语文“的、地、得”用法解析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小学语文“的、地、得”用法解析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1.如果“de”的背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形,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背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透露表现举措的,可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以是也应当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陆地,惊涛骇浪,无边无边。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颔首笑容。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背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举措怎样,布局方式通常是: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利用的三个布局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通俗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分歧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背面,透露表现布局干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口语中有需要写成三个分歧的字,这样能够区分他们在口语用法上的分歧。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口语言正确化。
用法分歧,意义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义表达就明白,用得纰谬,有时也会产生意义的变革。
比如: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外表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而两句用了分歧的“de”。
练习的“得”、“地”操演(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缅怀起故乡来。
“的”、“地”、“得”技巧和专项练习
(一二年级的孩子收藏)
(1) 的
白勺“的”──“是什么”,名词跟着白勺“的”。
(2)地
土也“地”──“做什么”,跟着土也“地”做动作。
(3)得
双人“得”──“怎么样”,到底怎样“得”来帮。
的地得专项练习1
碧绿的衣裳大大的脑袋宽宽的嘴巴
雪白的肚皮长长的尾巴明亮的眼睛
高大的杨树粗壮的榕树火红的枫叶
清香的桂花暖和的棉衣饱满的稻谷
亲爱的爸爸明亮的眼睛可爱的小狗
高大的大象乌黑的头发孤单的时候
高高的山峰翻滚的云海火辣的太阳
巨大的石头秀丽的景色美味的葡萄干
明亮的月亮酸甜可口的葡萄干燥的热空气
满意地笑高兴地说伤心地哭
慢慢地走飞快地跑用心地做
静静地坐大声地读高声地唱
用力地打高高地飘认真地写
认真地想仔细地数好奇地问
紧紧地闭高兴地笑仔细地看
慢慢地说静静地想认真地做
熟练地操纵大声地回答静静地观看
认真地完成热情地拥抱专注地观察
美丽的图画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
热情的人们红润的脸颊高高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美丽的景色奇怪的岩石
迷人的微笑欢乐的日子亲切的问候
美妙的歌声伟大的世界明亮的镜子
温暖的春风甘甜的泉水繁华的城市
宏伟的建筑成功的广告灿烂的阳光
干净的教室欢乐的节日振奋人心的消息
巨大的压力优秀的学生茂密的枝叶
著名的诗人晶莹的泪珠蒙蒙的细雨
明亮的眼睛清新的空气鲜艳的旗帜
高兴得跳起来生气得直跺脚伤心得直落泪
急得团团转冷得直哆嗦饿得走不动
不停地咬着大摇大摆地走仔细地看
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满意地笑激动地说。
练习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53、你安()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呀!56、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57、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洪水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
65、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
69、春暖花开()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饱饱()。
71、够吃上一个冬天()。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援藏干部。
73、悄悄()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营养费75、感动()流下了热泪76、深情()唱道77、她()名字叫中国78、美丽()丹顶鹤,唱着嘹亮()歌儿,从遥远()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怪不()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腿长,……显()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旅伴。
83、我国()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生活着。
85、有()像大冬瓜那样傻傻()横着,有()像花儿那样美美()开着。
86、有很高()大楼房,有很宽()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小()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太阳和一片水汪汪()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光芒。
连绵起伏()西山,披着夕阳()余辉,显()十分壮丽。
89、太阳慢慢()往下沉。
90、太阳()脸变()更红了,它轻轻()走向西山()背后,把灿烂()霞光流在遥远()天边。
92、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9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记得,他()脸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表情了,变()那么严肃。
95 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穿上了唐朝送来()汉族服装。
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
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流下眼泪。
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奔去。
他那顶棉帽子()耳巴忽闪忽闪(),渐渐()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格外清幽。
101、书( )封面鲜艳( )红旗爸爸( )老师慢慢( )走偷偷( )哭迅速( )成长跑( )真快吃( )太多玩( )真高兴参考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3、成功(的)喜讯4、四面八方(的)人们5、一次又一次(地)将满地(的)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7、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9、他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
10、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11、会唱歌(的)蝈蝈。
12、在我上学(的)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5、您听,它唱(得)多好。
16、欢唱(的)黄鹂17、盛开(的)野菊18、美丽(的)故事19、动听(的)歌曲20、小猪(的)肚皮21、谗嘴(的)猫咪22、有趣(的)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41、飞(得)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地)喘着气43、朱德(的)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45、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48、狐狸谗(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50、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53、你安(的)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的)呀!56、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57、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的)洪水59、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62、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的)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的)鱼儿。
65、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得)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69、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得)饱饱(的)。
71、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3、悄悄(地)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的)营养费75、感动(地)流下了热泪76、深情(地)唱道77、她(的)名字叫中国78、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的)腿长,……显(得)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
83、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85、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86、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89、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90、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流在遥远(的)天边。
92、紧张(的)工作静静(地)流过变化(得)真快明亮(的)月光缓缓(地)移动熟练(地)操作愉快(地)歌唱茂密(的)树林美丽(的)田野暖暖(的)春风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9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95 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地)穿上了唐朝送来(的)汉族服装。
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地)流下眼泪。
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地)向前奔去。
他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忽闪忽闪(的),渐渐(地)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101、书( 的)封面鲜艳( 的)红旗爸爸( 的)老师慢慢( 地)走偷偷( 地)哭迅速( 地)成长跑( 得)真快吃( 得)太多玩( 得)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