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南部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国际征集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9
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学院地下15-1班朱江1 总体说明1.1 太原市基本情况太原,山西省省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
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
太原市境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
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
1.2建设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件,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四个基本条件: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三、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四、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项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太原市人口情况:总人口434万(2016年)。
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67万人,流动人口100万人。
太原市经济情况: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55.6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234元,比上年增长6.9%,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273美元。
太原市轨道交通客流规模:由于太原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尚在建设,所以轨道交通客流规模只可通过预估来完成,经估计,太原单日轨道交通客流应达130万左右。
综上所述,太原市完全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要求。
1.3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与依据规划年限:2016年到2026年在国家对太原高标准定位的基础上,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晋中地区发展1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太原正以蓬勃的姿态高速向前。
就目前的前瞻性和近期发展的迫切需求,考虑到未来中远期发展和远期的不确定性较大,太原轨道交通规划规划立足于近期,以太原主城区及周边几个区为重心进行设计。
国务院正式批复!太原将被委以重任,开启疯狂模式!重磅!国务院新闻3月23日举行发布会介绍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并公布首批三个城市:太原、桂林、深圳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遴选程序,太原市与广西桂林、广东深圳被列为第一批备选地区!耿彦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务院批准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给太原创造了历史性的新机遇!这些年来太原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路越来越宽,天越来越蓝城市越来越宜居3月27日上午太原市人大第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太原开幕耿彦波代表太原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晒”出了2017年太原的成绩单(图/太原新闻网)新的一年太原还将干哪些大事儿?哪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项目要落地?啊布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下交通1、建设磁浮轨道交通太原将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兴建一条轨道交通磁浮Z3线。
北起地铁2号线,南至太谷,全长30.6公里,设11座车站,一段一场。
本线工程全部为高架站。
5座车站分别为小店南站、北格街站、张花路站及敦化路站、文源路站。
车辆段位于文源路与真武路交叉西北角。
2、完成八河快速路建设图为北涧河快速化改造现场目前,八条河道沿线黑臭水体的治理已全部完工,“八河治理”已完成高架桥、下穿通道、河道挡墙等结构工程总量的95%以上。
待工程全部结束,届时,一条条美丽的碧波堤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3、推进地铁1号、3号线【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西山矿务局,终至武宿机场,全长28.6公里,设站25座,2017年已开工大南门站、火车站东广场站、南站东广场站三座车站,其他站点正在进行方案优化,计划2023年通车运营。
(图为地铁2号线施工现场)【地铁3号线工程:】北起柴村,终至东峰,沿和平路、南中环街、晋阳街、中心街布设,线路全长30.5公里,设站25座,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2022年通车运营。
4、太原站东广场建设(太原站东广场施工现场图)太原火车站东广场由迎泽大街南、北幅道路和双塔北路、火车站东端围合而成,工程占地面积3.5万余平方米,建设内容涉及道路、排水、桥梁、防洪、广场、停车场等。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10•【字号】晋政发〔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3〕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3月10日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在美丽山西建设上拿出更大力度”的部署要求,制定本《纲要》。
《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山西建设的行动指南。
规划近期为2023-2025年,规划中远期为2026-2035年。
一、忠诚践行领袖嘱托,成就“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发展愿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满足三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蹚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表里共建、美美与共,呈现“空间布局美、绿色发展美、环境质量美、生态和谐美、锦绣家园美、三晋文化美、多元共治美、人人共享美”的大美山西,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山西篇章。
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太原市规划局印制二○○四年八月太原市人民政府令第27 号《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02年9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市长二○○二年九月十八日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太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其它四县(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内应参照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和适建范围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城市分区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表一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用地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太原市往南发展的说辞城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南移”战略的初步制定,到稳步实施,再到成效显著,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太原的南移进程已实现质的突破,城市向南发展大局已定!地势观太原地处黄土高原晋中盆地北端,三面环山,东、西、北都有群山环绕,唯有南边是开阔平坦的河谷平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限制了太原向东、西、北发展的空间,从“地利”角度来看,只有向南才能扩大辖区范围、打开全新的发展空间!经济观解放以来,太原一直以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发展为主,西面有以西山煤电为主的煤炭产业,北面有以太钢不锈为龙头的十里钢城。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全市“十五”规划纲要的实施,作为省城太原,要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拓展经济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然而,作为能源重化工和钢铁机械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这些老牌工业基础的地位一时难以撼动——搬不走,拆不掉,绕不开,因此经济转型势必要以南城为主战场!战略观近年来,太原“南移西进”发展战略已在稳步推进,政府部门的集体南迁也在加力提速“南移”进度。
此外,“大太原都市圈”规划(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阳曲县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也由来已久,“小太原”中心城区的规模与体量明显偏小,人口与经济实力不强,集聚能力不高,城市功能和结构不完善,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构成巨大压力。
因此,城市向南扩容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交通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重大交通枢纽所到之处,往往预示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虽然太原火车站坐落在北部,但是高铁站、武宿机场、第二机场纷纷坐落于南城;预计年底通车的地铁2号线直通小店区;全国第4条磁悬浮——磁浮Z3线(太原-太谷)花落南城;三桥一路打通小店晋源,综改区晋阳湖两翼齐飞……太原发展方向将随交通枢纽不断向南演变!发展观从城市发展来看,南城毫无疑问已成为太原发展的“核心”所在;从“太晋一体化”这一更高发展维度来看,位于太原南城的综改区可谓“核心之核心”。
绘太原蓝图建锦绣龙城:关于太原城市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
基本构想
张春祥;王富华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1998(000)002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张春祥;王富华
【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25
【相关文献】
1.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太原 [J], 刘鵷;王继祖
2.唐风晋韵锦绣龙城——太原市旅游局 [J],
3.龙城太原怎像个“西葫芦”——省城太原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闫海旺
4.汾水三山韵龙城绿意锦绣书太原--山西省太原市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J], 许云飞
5.多模态隐喻和转喻视角下太原市形象构建——以宣传片《锦绣龙城》为例 [J], 郭江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地铁1—5号线规划线路出炉!从太原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上获悉,目前太原市已经规划好五条地铁线路,三条线路已基本成熟,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正在评审论证,有望年底开工。
城市轨道交通,已不仅仅再是一种快捷的现代交通工具,它更是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象征,每一条地铁线路的延展和建成都创造着新的城市生活中心。
新公布的太原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不但激发了市民群众的热切关注,也从生活范围、消费方式和出行模式上渐渐改变着太原市人的住宅消费观念。
便利的城市轨道交通生活带来了蕴含无限商机的“地铁经济”,以线带面增加物业升值空间的同时,也拓展了城市的生活空间。
城市面积因为地铁的存在而不断扩容,出行站点间的距离即将“变小”,直线距离的缩短,让“二十分钟生活圈”内城镇房产的价值基点硬性拉升。
地铁物业概念之下,榆次、清徐、柴村、西山和迎新街片区的房地产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兴区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品牌开发商的号召力以及相对市中心较低的价格,都将促使地铁沿线物业在短时间内汇集更多的住宅产品消费者,形成大型新兴居住区。
龙城(论坛新闻)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地铁物业带来的革命。
柴村-长风线路年内或先启动3月23日,太原市市长张兵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作出了“2010年内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承诺。
目前公布的5条规划轨道线网基本覆盖了太原市主要客流集散点,通过换乘枢纽,形成快速的客运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将大大缓解太原市公交运力不足的矛盾。
而太原市南北向巨大的交通客流,也使规划线路中南北向的三条轨道线有望成为施工首选。
地铁期盼由来已久早在2006年,在太原市内修建轨道交通的动议就列入了议事日程。
在《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08—2020年)》中明确称,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尽快启动轨道交通建设。
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条,建设140—18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城市主要发展地区和重要客运走廊;同时衔接阳曲、太原、榆次、清徐的城际快速轨道,并保留向晋中平原南部地区延伸的可能空间。
太原河路规划方案背景太原市交通发展迅速,道路交通建设也卓有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但是,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太原市的道路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其中,主城区的道路拥堵十分严重。
特别是太原市核心区域内的太原河两岸,路网密度不高,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重要因素。
目的为了缓解太原市核心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太原市交通部门制定了太原河路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总体布局太原河路规划方案的总体布局是将太原河南北两岸建设为可供快速通行的交通主干道。
具体而言,计划将太原河南岸建设为东西向快速通道,太原河北岸建设为北南向快速通道,同时沿着太原河两岸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以提高交通效率。
经过规划和设计,太原市交通部门决定将太原河路南北两岸的道路均设置为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并在道路两旁各设置一条双向非机动车道和一条行人通道。
具体方案太原河路规划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南河东西快速通道建设路段为从南昌路到中阳街,路线如所示。
建设要点:•设计太原市首个人行天桥;•铺设无人运输系统(AGV)可封闭运输;•新建立交节点,沿线设置10座人工气象站和120座监控摄像头,提高路况实时监测能力。
第二部分:南河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建设路段为从万柏林西路到小店区永宁街,路线如所示。
建设要点:•开辟3米宽隔离带,增设24小时太原市公共自行车分享停车场;•设置休闲公园,增加市民活动空间;•加强太原市文化特色建筑、景观照明设计和监控摄像头,扮靓路段形象。
第三部分:北河南北快速通道建设路段为从营口路到东南路,路线如所示。
建设要点:•设立2山桥和4座立交;•中间分隔带种植绿化;•靠近太原市人民医院南侧的一段设置路肩,方便救护车辆及时通行。
总结太原河路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显著缓解核心区域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整个规划方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水平和可操作性,并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和市民的出行需求,从多维度出发综合考虑了交通、文化等多种因素,展现了太原市交通部门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勇气。
太原星河湾修建性详细规划太原星河湾-透视图1. 区域位置太原星河湾位于太原市南部小店区,龙城南街以南,南高速环700米绿化隔离带以北,滨河东路以东,太茅路以西。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1.36公顷。
2. 周围关系规划区东南角紧邻嘉节村现状村庄,四周开发刚刚起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需逐步建设完善。
随着龙城大街两侧控规、城市设计的编制,该区域内将建设的地块已逐渐开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太原星河湾作为建设项目之一,必然会成为本区域建设中最大的亮点。
3. 现状概况太原星河湾规划区地处城市建成区以南,属于新区开发,地上无建筑物、构筑物,有一条许坦排洪沟和一条东干渠南北贯穿该用地,地块中央有一个通讯塔基。
规划区主要由嘉节村用地构成,地形简单,地貌无起伏,整个地势比较平坦。
太原星河湾-功能结构分析图4. 规划理念太原星河-湾鸟瞰图项目地址:龙城大街以南,滨河东路以东太原星河湾规划以注重强调环境内外结合、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环境与功能紧密结合、观赏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环境与人性化合理结合为原则。
同时提倡建筑与园林,环境与人居,观赏与实用性相融合的理念。
景观设计以实现大园中有小园,近景外有远景,充分体现建筑园林艺术现代版的“园冶”。
5. 总体规划布局太原星河湾总体规划体现了“均好性,合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舒适性”的设计原则,延续了星河湾“休闲、浪漫风格,创建了一个生态、绿色、自然、宜居的生活领地”。
该规划功能结构分为“一环、一心、六组团、九功能区”。
太原星河湾-道路交通分析图6. 道路交通规划动态交通:规划区域道路分为五级: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小区级道路、组团路。
快速路:规划区域西侧有滨河东路(规划红线50米)。
城市主干道:规划区域东侧有太茅路(规划红线50米)。
城市次干道:北邻龙城南街(规划红线30米)。
小区级道路:规划区域内部井字形规划路,把该用地分割成井字形平面布局。
(规划红线20米)组团路:为每个社区内的主路,路面宽度为4——6米的隐性消防路。
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新建南路、青年东街旧城改造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8.03.05
•【字号】并发改投字[2008]74号
•【施行日期】2008.03.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价格
正文
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新建南路、青年东街旧城
改造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并发改投字[2008]74号)
太原市旧城改造领导组办公室:
你办并旧改字[2008]1、2号文收悉。
为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经研究,同意你办对新建南路、青年东街南巷旧城改造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具体项目四至范围见附表)。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办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委托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规划部门审定,并确定改造区域用地范围、项目性质,明确改造项目的容积率、绿化率等规划设计条件。
二、根据规划确定的范围,尽快开展现有地段现状调查摸底工作,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相应的拆迁安置方案,以便于在规划确定后,确保拆迁安置工作顺
利进行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三、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一经规划部门审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更改,确需修改规划的,必须经原审定部门审核同意。
四、根据山西省政府令185号《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太原市人民政府并政发[2006]10号文件,待前期工作完成后报我委核准。
接文后,请抓紧开展有关前期准备工作。
二OO八年三月五日。
附件
太原南部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国际征集
报
名
文
件
(单位名称):
报 名 函
致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根据贵单位的《太原市南部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
设计规划国际征集公告》,我方(报名单位全称),报名参加征集活动,
现作如下说明:
1.我方保证所提交的一切资料的真实性;如资料存在瞒报、假报等
情况,我方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2.我方愿意按《合同法》履行自己的全部责任;
3.我方愿意向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提供任何与该项征集有关的
数据和信息;
4.我方的项目人员在报名及设计全阶段承诺不做变化。技术和财务
状况或执行合同能力如在报名后发生了变化,我方承诺将此情况通知贵
方,并理解贵方有权对原决定进行重新考虑。
报名机构名称: (公 章)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 (签 字)
地址:
邮编:
电话: 日期:
一、报名机构概况
主要包括报名机构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业务范围、技术资质证
明(附复印件)。
二、报名机构的业绩经验
应简要说明报名机构所完成的概念规划、战略规划及重要城市规划
设计项目。
其中应有:①项目名称;②项目地点;③所承担的设计内容;④项
目规模(用地面积);⑤合同完成情况;⑥项目业主名称和通讯地址、传
真及电话;⑦报名机构投入该项目的主规划师、项目负责人及他们的职
务和作用;⑧简述项目概况。
三、本项目组情况介绍
应包括:本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业绩;本项目设计人员
的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本项目主要参加人的背景资料。
附表:
本项目主要设计人员情况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国籍
照片
工作
单位
学历
学位 及专业特长 职务
职称
从事规
划设计 的时间 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号
参加相
关规划
项目经
验和职
责
五、承担本项目的主要物质条件和经济状况
六、简述完成本项目的工作思路、组织计划和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