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 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3.07 KB
- 文档页数:2
电磁铁的磁力教学目标: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1.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2.设计并完善线圈圈数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的实验。
教学准备电池、大头针、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谁来说说电磁铁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线圈、铁芯)要使电磁铁产生磁力还必须要有什么材料?(电池)它的性质是什么?(电磁铁具有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请看黑板,这里有不一样的电磁起重机,它们都是用电磁铁的基本原理来制作的。
通电时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它们的工作情况。
3、这是上一节课你们做的电池铁吸起大头针个数统计表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发现:吸得最少的是()个,吸得最多的是()个。
说明每个组的电磁铁磁力大小是()。
4、教师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给学生看,(只吸起十几个)5、看完刚才的视频,想想我们自制的电磁铁有什么感想?(说明电磁铁的磁力是有大有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一)(板书课题)(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1、这是上一节课你们做的电池铁吸起大头针个数统计表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发现:吸得最少的是()个,吸得最多的是()个。
说明每个组的电磁铁磁力大小是()。
2、你们想不想你们组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20个大头针或超过20个?要想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就要了解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
你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结合电磁铁的基本结构图,从所需材料的长短、大小、粗细、形状……去思考;还可以从产生磁力的条件去考虑。
3.4电磁铁的磁力(二)年级六学科科学教师学习内容 3.4电磁铁的磁力(二)页码P55-57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与铁芯粗细长短和线圈粗细长短有一定关系。
2.能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其他因素作出合理的假设。
3.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铁芯粗细长短和线圈粗细长短的关系,得出正确结论。
4.懂得合作学习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铁芯粗细长短和线圈粗细长短的关系,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难点能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其他因素作出合理的假设。
(除线圈圈数)器材准备学生自备:新一号电池每人1节、粗细相同的大、中、小铁钉。
教师准备:粗绝缘导线、细绝缘导线、大头针、课件。
课前自主探究1.回家自制不同的电磁铁。
2.尝试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其他因素。
(线圈圈数)3.尝试设计一个强磁力的电磁铁。
课中导学探究学案导案二次备课一问题导入2.学生回答(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1.复习导入:电磁铁磁力与线圈之间的关系?3.继续研究电磁铁的磁力。
(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2.小组讨论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的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3.小组汇报:A、因素;B、关系;C、理由。
(电池数量、铁钉粗细长短、线圈粗细长短)6.小组讨论:怎么做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改变?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怎样控制?1.思考:电磁铁的磁力还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池数量之间的关系。
(先研究电池数量)5、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池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用怎样的实验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7.出示P27作业本表格,能看懂吗?(众数)小组汇报:怎样改变和控制条件。
8、学生解说,(每一个电池,实验做3次取众数)9.小组实验11.反馈交流:(1)说说汇报取的数据及磁力大小排序。
(2)交流我们的发现12.小组合作,交流怎样验证?14.学生实验10.下小组指导学生实验11.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电磁铁的磁力(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电磁铁的磁力(二)》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4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与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影响磁力大小因素的猜测与探究实验,找出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线圈的多少会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
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继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学习主动性很强。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节数有关,电池少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粗细与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一次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学会用数据论证自已的观点,学会准确表达交流。
关注别人的数据。
3.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4.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会设计强磁力电磁铁。
积极参与设计实验活动,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设计并完善电池个数、铁芯长短、粗细和电磁铁磁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电池。
教师准备:多股绝缘胶线、不同规格的螺栓、电池盒、大铁钉。
【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关于电磁铁磁力的知识吗?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什么关系呢?2.那除了线圈圈数,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呢?设计意图:由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本堂课采用复习旧知识的导入形式,使学生从复习电磁铁的组成和产生磁力的条件上去想,这是一个有根据,有顺序的思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的磁力二》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2.经历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3.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池、电池盒、多股粗细不同的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铁螺栓、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螺栓、大螺栓、串联电池用的导线、大头针、较大的铁螺栓、螺帽、4米以上多股绝缘导线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电磁铁的结构图,提问同学们电磁铁由哪几部分组成,强调电磁铁通电才能产生磁性。
2.提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出示课件。
3.导入课题,本节课继续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板书课题:电磁铁的磁力二。
二、新课研究一)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学生根据电磁铁的组成部分进行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板书学生的猜测:电池节数、导线粗细、铁芯粗细、铁芯长短、导线长短。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并填好研究计划表,实验要保持条件不变。
3.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4.小组实验,验证假设,完成实验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谈话: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交流和讨论我们的研究成果。
2.全班交流:1)在实验前,我们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我们如何改变需要改变的条件?如何控制不需要改变的条件?3)我们获得了哪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什么或者不能说明什么?3.简要补充讲解其他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电磁铁的磁力(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
过程与方法: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点:探索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设计并完善电池个数、铁芯长短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备较长的绝缘导线1根、电池2节、电池盒2个、大小不同的铁钉2颗、大头针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习导入。
1.老师出示制作好的电磁铁:前面的科学课我们已经知道铁钉本身不带磁性,缠上线圈通上电以后就有了磁性;我们还知道的电磁铁分为南北极,改变什么可以改变南北极的方向?(指名回答)上节课,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线的圈数不同磁力也不一样,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表格)谁来告诉老师那还有什么因素可以改变磁力大小?(继续课件表格)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电池个数和铁钉长短对磁力的影响。
(板书:电磁铁的磁力二)下面我们分配一下任务:一二两组研究电池个数对磁力的影响,三四两组研究铁芯长短对磁力的影响。
二、强调学习方法,制定实验计划。
1、刚才我们提出了问题,电池的个数和铁芯的长短对犀利的影响。
(板书:提出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假设(板书:作出假设)谁来交流我们的假设是什么?(分组说)为了使研究更科学,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制订研究计划(板书:制订计划)出示课件:计划的表格。
交流研究计划:铁芯:(1)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铁芯长短)(2)怎样改变?(换铁芯)(3)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电池:(1)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电池个数)(2)怎样改变?(一次次增加电池个数)(3)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线圈的圈数和铁芯)2、小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55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3篇)《电磁铁》教案篇一背景分析:《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
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
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教案篇二教材分析: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让每个学生掌握、理解电磁铁很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认识电磁现象、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设计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方案及验证实验。
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电池、铁钉、铁架台、带绝缘皮的导线、回形针一、生自制电磁铁普通的铁钉现在有磁性吗?试过了吗?能吸起大头针吗?——不能。
加一种材料,导线,沿着同一个方向绕圈,绕了几圈?没注意吧。
导线的两端适当露出。
现在铁钉会有磁性吗?去试一试。
再试,多试几次,有吗?再加一种材料,电池,你会怎么做?导线接在两边,接在电池的两极上。
科学《电磁铁的磁力(二)》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电磁铁的磁力(二)》。
一、说教材〈〈电磁铁的磁力(二)〉〉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4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与基本性质的教学基础上,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根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进行影响磁力大小因素的猜测与探究实验,找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并且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课是上一课〈〈电磁铁的磁力(一)〉〉的继续,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并且已经通过实验验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根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所以通过做实验寻找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本课时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比较深入地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并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做一个强磁力电磁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导线)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2.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3.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
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教学难点体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导线)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电磁铁教案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電磁鐵的磁力(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力小,電池多則磁力大。
2.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與鐵芯的距離、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關係。
過程與方法:1.經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科學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檢驗、彙報交流、共用成果。
2.用資料展示說明本小組的研究成果,鍛煉交流表達能力。
3.能通過傾聽、提問共用其他小組的研究成果。
體會到交流與討論能引發新的想法。
4.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設計製作強力電磁鐵。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體會到開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學準備1.學生自備:一號電池2.教師準備:電池盒、大鐵釘、絕緣導線、長短不同的鐵螺栓3個、粗細不同的鐵螺栓3個、直徑不同的線圈3個、強力電磁鐵1個。
教學設計一、導入1.上節課,我們對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進行了大膽的假設。
並研究了電磁鐵的線圈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
這節課我們繼續這項研究。
把我們自己的假設也像上節課那樣證明一下,好嗎?2.板書課題二、小組檢驗所選擇的假設1.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擬定研究計畫。
填寫P55表格。
2.全班交流研究計畫。
3.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領取實驗材料。
4. 各小組驗證假設。
教師巡視,強調根據P56“2.準備小組的彙報發言”邊實驗邊準備如何發言。
三、彙報交流,共用研究成果1.全班交流(1)實驗前的假設是什麼?我們要改變的條件是什麼?(2)怎樣改變要改變的條件?怎樣控制不改變的條件的?(3)取得了哪些實驗資料?資料能說明什麼或不能說明什麼?2.總結這2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電磁鐵的磁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有什麼樣的關係?四、製作強力電磁鐵1.匯總這些研究成果後,我們能夠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個磁力更大的電磁鐵嗎?2.大家動手試一試。
电磁铁的磁力(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
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
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同学们,还记得电
磁铁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铁芯和线圈)
注意:电磁铁要产生磁性必须通电。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样的因素有关?有什么样
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把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
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学生猜测:根据电磁铁的组成部分进行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
关?
板书学生的猜测:①电池节数②导线粗细③铁芯粗细④铁芯长短⑤导线长短⑥线圈的形
状⑦铁芯的形状⑧线的类型⑨绕线多少。
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各小组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强调边实验边准备如何发言。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总结,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吸大头针数量(个)
磁力大
小排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实验证明: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
2.大家动手试一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