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疸
- 格式:ppt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16
凉血退黄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30例疗效观察支煜珺;万凌峰;鞠艳秋;余燊;石小培;王玉兰;陈四清【摘要】目的观察凉血退黄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疗效,为从瘀热论治黄疸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加茵栀黄颗粒治疗;治疗组30例加凉血退黄散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BiL、DBiL、ALP、Y-G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退黄散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有效方剂,从瘀热论治黄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4页(P868-871)【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内;黄疸,阻塞性;中药疗法【作者】支煜珺;万凌峰;鞠艳秋;余燊;石小培;王玉兰;陈四清【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053.1;R256.4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或可伴有皮肤瘙痒、肝大、尿粪颜色改变等,为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排泄障碍所致[1]。
麻黄连翘赤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炎80例摘要】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豆汤联合西药,缩短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治疗时间。
方法80例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方,疗程6周。
两组治疗后进行TB,DB,GGT,TBA测定,并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变化。
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别明显P<0.01,所测指标表明,TB,DB,GGT,TBA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豆汤加减方,可明显缩短疗程,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豆汤胆汁淤积性黄疸短疗程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一种综合症,而不是一个严格的病种,胆汁淤积是胆汁生成障碍及流动停止或受抑,胆汁成分在肝细胞和胆管系统积聚。
一般说来,患者有瘙痒,碱性磷酸酶升高、总胆红素中直接胆红素超过60%,而同时排除掉肝外胆管梗阻因素,便认为存在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由肝细胞,肝细胞胆小管侧膜胆小管,胆管间皮细胞功能障碍等病变引起。
可见于临床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脂肪肝和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及一些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等,临床上胆汁淤积性黄疸治疗效果慢,笔者从2008年8月~2011年5月共收治80例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采用西药、西药合用麻黄连翘赤豆汤[1]辨证治疗,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院肝病科病人,排除妊娠引起的胆汁淤积,年龄15~80岁,平均39岁。
分别有甲型病毒性肝炎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49,戊型病毒性肝炎7例,药物性肝炎7例,酒精性肝炎5例,脂肪性肝炎10例,未分型病毒性肝炎3例。
其中乙肝和脂肪肝合并5例,和酒精性肝炎合并2例。
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比例60%到90%之间。
分组: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40例一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另一组40例采用中药合西药治疗,两组年龄、病种差异均无显著性。
黄疸病例分析与讨论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
黄疸的出现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包括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和血液疾病等。
本文将对黄疸病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病例分析病人信息- 性别:女性- 年龄:50岁- 主诉:皮肤发黄、尿液变深- 病史:无明显的肝脏疾病或胆道疾病病史体格检查- 皮肤:明显黄疸- 巩膜:黄染- 脾脏:无明显增大- 腹部:无压痛或包块检查结果- 血液检查:- 肝功能检查- 谷草转氨酶(ALT):轻度升高- 谷丙转氨酶(AST):轻度升高- 总胆红素:显著升高- 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血液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正常- 血小板计数:正常- 白细胞计数:正常- 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无明显异常讨论根据病例分析,该病人出现了明显的黄疸症状,同时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
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病人可能患有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常见的病因包括肝内胆汁淤积、肝细胞性损伤、胆道梗阻等。
进一步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贫血引起的溶血性黄疸、药物性肝损伤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进一步的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因。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可以考虑使用胆汁酸类药物来促进胆汁排泄。
对于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结而言,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多样。
对于黄疸病例的分析与讨论,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