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茶式(台湾行茶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制茶技师为你讲台湾茶叶制作过程
制茶技师为你讲台湾茶叶制作过程
中国追新茶叶网消息台湾的乌龙茶是由原来安溪人迁徙到台湾时带过去,也上就是说台湾的茶叶是从安溪传播过去的,因此台湾的茶叶的制作方式和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基本相似,当然一般茶叶制作:采菁→收集→萎凋→发酵→杀菁→揉捻→干燥→初制,而碎茶得制作:采菁→收集→萎凋→切、撕、揉→发酵→杀菁→揉捻→干燥→初制茶。
下面就由珍田阁茶厂制茶技师为我们讲解台湾茶叶的制作过程:
1.茶叶从茶树上刚采下来的嫩叶称为茶菁。
2.再进入萎凋的步骤,采菁后须让它脱去一部分的水分,这怖步骤称为萎凋,又分外室萎凋,及分室内萎凋,合计脱去约55%左右的水分。
3.再进入发酵过程。
何谓发酵:即是茶菁和茶菁磨擦与空气接触而产生氧化的作用。
发酵时间长短的程度,是影响茶叶的香气与特色的重要因素。
4.再进入杀菁的步骤。
杀菁:既用约摄氏300多度左右的高温的,把茶菁炒热,急速破坏茶菁酵素的活性,以停止茶菁继续发酵。
并可把茶菁的青臭味去掉。
5.当茶菁发酵到我们所需的程度后,再进入揉捻的步骤。
揉捻:即是把茶叶的组织、搓揉破坏,使茶叶汁液流出、黏附在茶叶表面上,使茶叶在冲泡时比较容易被释放出来,并可固定出所需的理想形状。
6.再进入干燥的步骤,干燥的主要目的是:即是把茶叶固定成型,并且有利于茶叶的保存,较不易变坏。
揉捻与干燥的步骤,必须重复到茶叶成型为止的。
7.完成初制茶。
一般都会再经过分类筛选(过风鼓)后,既成初制茶(俗称做毛茶)。
8.完成初制茶后,一般都会再经过一道精致的烘焙过程,既成为一般我们购买的完成茶。
中华的茶文化泡茶方法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那中华的茶文化泡茶方法有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华的茶文化泡茶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华的茶文化泡茶方法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
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中华的茶文化饮茶方法第一个阶段:煎饮法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
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
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
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里,茶是药。
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
第二个阶段:羹饮法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
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
至唐代,还多用这中华的茶文化泡茶方法种饮用方法。
(新版)初级茶艺师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的氧化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维生素BB、维生素CC、维生素AD、维生素D答案:B2.白茶冲泡的全部器具包括()。
A、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叶缸、茶匙B、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匙、赏茶盘C、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匙、茶叶罐、赏茶盘、烧水炉具D、无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叶罐、茶匙、赏茶盘、烧水炉具答案:D3.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全发酵的红茶类,半发酵的青茶类,部分发酵的白茶类,部分发酵的黄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共六大类。
A、绿茶类B、花茶类C、普洱茶D、苦丁茶答案:A4.()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陶制的碗,一器多用,没有专用茶具。
A、原始社会B、西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A5.在冲泡条索松散的武夷水仙乌龙茶时,投干茶用量以()。
A、喝茶人的多少来定B、壶的二三成满C、壶容积的八成满为宜D、喝茶人的口味为主要的投茶依据,没有其他的要领答案:C6.泡茶时冲泡器具选择,如饮用()则重在“啜”,宜用紫砂壶来泡茶。
A、红茶B、绿茶C、花茶D、乌龙茶答案:D7.宋代饮茶的主要方法是()。
A、点茶B、煮茶C、腌茶D、煎茶答案:A8.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
A、1/4处B、2/4处C、1/3处D、2/3处答案:D9.台湾乌龙茶冲泡时,使用的公道杯形状像咖啡具中的(),也称茶盅。
A、奶碗B、奶壶C、奶杯D、奶匙答案:C10.()外表光洁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传热快,不透气。
A、玻璃茶具B、不锈钢茶具C、竹木茶具D、紫砂茶具答案:B11.泡茶用水要求pH值()。
A、<2B、<3C、<4D、<7答案:D12.在茶馆接待宾客时,选择茶具时较全面的参考因素是:()。
A、看喝茶人的身份、喜好B、看喝茶的讲究程度、和现有的条件C、看场合、看人数、看茶叶D、看茶叶的品种、外形答案:C13.通常泡茶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
乌龙茶行茶法评分准则茶艺是以严格的规律促使人们以高尚文雅的方式表现其思想和文化修养,透过细小的动作、严格的训练,把人的身份、修养从行为上表现出来。
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茶艺表演应该以泡茶有序、动作行为文雅把不同的茶泡出不同的茶汤,而后好好地让人们来享受一杯好茶的味道。
茶艺表演的美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它的美是视觉、听觉、感觉、触觉等整体的总和,欣赏它的美要把自我投入到整个过程中来。
一下是三段式行茶法里茶艺表演的基本规则及要求。
一、三段式行茶法1、准备阶段(30分)(1)茶桌的要求。
(2)茶椅的要求。
(3)茶巾的大小。
(4)茶具的定位摆放。
(5)器具的色彩、样式要与品茗环境搭配。
(6)个人仪容、仪表。
2、操作阶段(60分)根据砌泡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茶具及采用不同的行茶法。
3、完成阶段(10分)品茗或茶会后,清理茶具是很重要的工作。
整理收拾完毕茶艺表演才算是圆满结束。
二、乌龙茶的行茶法乌龙茶既具有绿茶醇和甘爽、红茶的鲜润浓厚,又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
1、介绍泡茶用具(1)主泡器——茶船、紫砂壶、茶海、闻香杯、品茗杯、杯托。
(2)备水器(随手泡)(3)辅助用具——茶则、茶匙、茶针、茶漏、茶夹。
2、泡茶过程★此部分应重点讲解,因为泡茶的操作程序和礼仪是茶艺形式部分很重要的表现,这部分也称为“行茶法”。
行茶法是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冲泡的过程,一共分为12步,每一步由四个字概括。
第一步:孟臣温暖操作:温壶。
第二步:精品鉴赏操作:赏茶。
介绍茶叶名称第三步:佳茗入宫操作:将茶置壶中。
茶叶用量需把握好第四步:润泽香茗操作:温润泡第五步:旋律高雅操作:第一泡茶冲水。
第六步:茶熟香温操作:斟茶第七步:茶海慈航操作:分茶入杯。
第八步:热汤过桥操作:闻香杯的茶汤倒入香茗中,请客人一起用左手将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
第九步:幽谷芬芳操作:闻香。
第十步:杯里观色。
操作:观赏汤色。
第十一步:听味品趣操作:品茶。
第十二步:品味再三操作:一杯茶分三口以上慢慢细品,饮尽杯中茶。
台湾乌龙茶的泡法,乌龙茶的台式泡法台湾乌龙茶主要是脱胎于闽南的一种工夫茶,常见的主要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等几种,那么,台湾人一般是怎么泡茶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台式乌龙茶泡法:1、摆具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
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
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阿里山茶4、温杯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
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
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左手执电茶壶,将100℃的沸水高冲入壶。
盖上壶盖,淋去浮沫。
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
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
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泡茶9、闻香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
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
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茶叶保存与行茶方法一、茶叶的保存方法1.影响茶叶变质、变味、陈化的主要原因。
茶叶是疏松多孔的干燥物质。
收藏不当,很容易发生不良变化,如变质、变味、陈化等。
造成茶叶变质、变味、陈化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这些因素经个别或相互作用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因此,不让茶叶收到温度、水分、氧气、光线的伤害,是保存好茶叶的首要工作。
(1)温度温度越高,茶叶品质变化越快。
平均每升高十度,茶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
如果把茶叶贮存在零度以下的地方,较能抑制茶叶的陈化和品质的损失。
(2)水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呈单层分子关系。
因此,可以较有效地把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隔离开来,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
当茶叶的水分含量超过5%时,水分就会转变成溶剂,引起激烈的化学变化,加速茶叶的变质。
(3)氧气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这些氧化作用会产生陈味物质,严重破坏茶叶的品质。
(4)光线光线的照射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对贮存茶叶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紫外线最为显著。
2. 保存茶叶的方法。
若想常有新鲜的好茶喝,使茶叶在贮存期间保存其固有颜色、香味、形状,必须让茶叶处于充分干燥的状态下,绝对不能与带有异味的物品接触,并避免暴露与空气接触和受光线照射。
要注意茶叶不受挤压、撞击,以保持茶叶的原形、本色和真味。
在买茶叶时要特别留意茶叶包装的品质,并在购买后,要选择适当的地方存放。
茶叶包装,一般分真空包装、无菌包装、充气包装、除氧包装和普通包装5种。
这些包装好的茶叶,如果没有拆封,只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位置,可保存6-12个月,不致发生不良变化而变质、变味。
一般家庭保存已经拆封的茶叶,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最好能准备一台专门贮存茶叶的小型冰箱,设定温度在-5℃以下,将拆封的封口紧闭好,将其放入冰箱内。
行茶十式的行为表述
行茶十式是中国传统的茶道表演,通过行为的表述来展示茶艺师傅的技术和修养。
下面将按照十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点茶:茶艺师傅先取出一把茶叶,放入茶具中,然后点燃一把火,将火焰接近茶叶,让茶叶在火焰中稍微烘烤一下,以增强茶叶的香气。
二、洗茶:茶艺师傅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然后用温水轻轻冲洗茶叶,用手指搓揉茶叶,使茶叶表面的杂质和灰尘被洗净。
三、冲泡:茶艺师傅倒入适量的热水,让茶叶充分浸泡在水中,然后用盖子盖上茶具,保持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当的时间后将茶水倒入茶杯中。
四、闻香:茶艺师傅将茶杯放在鼻子前,轻轻地吸气,用嗅觉感受茶叶的香气,品味茶叶的芬芳。
五、品茶:茶艺师傅将茶杯提到嘴边,小口小口地品尝茶水,用舌尖和喉咙感受茶叶的滋味,品味茶叶的鲜甜。
六、饮茶:茶艺师傅将茶杯提起,小口小口地饮用茶水,用唇齿感受茶叶的口感,享受茶叶带来的滋味。
七、倒茶:茶艺师傅将茶水从一个茶杯倒入另一个茶杯中,通过倒
茶的动作展示茶艺师傅的技巧和经验。
八、斟茶:茶艺师傅将茶水从茶壶中倒入茶杯中,通过斟茶的动作展示茶艺师傅的优雅和细致。
九、递茶:茶艺师傅将茶杯递给客人,通过递茶的动作展示茶艺师傅的谦恭和礼貌。
十、敬茶:茶艺师傅将茶杯敬给客人,通过敬茶的动作展示茶艺师傅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
中级茶艺师模拟试题及答案1.()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钱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
A.釉里红B.青花瓷C.秘色瓷D.广彩(正确答案)2.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正确答案)B.不同茶叶外形煮水温度不同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D.不同的茶叶品种所需时间不同3.茶入诗画是茶文化的一种反映,有名的《七碗茶歌》的作者为()。
A.唐代陆羽B.唐代卢全(正确答案)C.唐代元稹D.宋代苏轼4.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奉茶、()。
A.送客B.收具(正确答案)C.奉茶点D.喝茶5.“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虚消长景堪传”。
此诗是对()泉水景观的赞美。
A.玉泉B.鱼泉C.石泉D.圣泉(正确答案)6.清代出现()品饮艺术。
A.乌龙功夫茶(正确答案)B.白族三道茶C.宁红太子茶D.云南普洱茶7.品茗焚香时,香不能紧挨着()。
A.茶叶B.鲜花(正确答案)C.烧炉D.茶壶8.下列()夹杂物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卫生。
A.砂泥(正确答案)B.茶朴C.茶籽D.茶梗9.台湾茶艺是属于中华茶文化的一个流派,它的基本精神是()。
A.和敬清寂(正确答案)B.茶可清心C.七义一心D.清敬怡真10.下列()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
A.湖北娣归县香溪泉B.庐山栖贤寺招隐泉C.四川峨媚山玉液泉D.庐山康王谷谷帘泉(正确答案)11.成品茶品质的变化与水分含量、贮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水分最高不宜超过()A.3%--5%B.6%(正确答案)C.7%D.9%12.下列()不属于调饮法饮茶方式。
A.茶汤中添水(正确答案)B.茶汤中加酒C.茶汤中加糖D.茶汤中加果汁13.茶艺表演者的发型不可与()相冲突。
A.表演的内容(正确答案)B.茶具的摆设C.播放的音乐D.茶叶的种类14.出现焚香的历史年代是()。
A.秦汉(正确答案)B.唐宋C.元明D.明清15.关于茶叶和茶鲜叶中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茶艺师测试题及答案1、在冲泡条索紧结的台湾冻顶乌龙茶时,投干茶用量以()。
A、占壶的1/2体积为参考B、壶的二三成满即可(正确答案)C、占壶的2/3体积D、喝茶的人数为参考2、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A、100B、200C、500D、600(正确答案)3、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型的代表茶是武夷岩茶、南安石亭绿等。
A、清醇B、甜醇C、浓厚(正确答案)D、浓醇4、茉莉花茶艺的烫杯喻为()。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冠沐浴告祭酒C、春江水暖鸭先知(正确答案)D、春回大地丽人行5、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
A、1-28B、1-1.5gC、2-3g(正确答案)D、3-4gD、3-4g6、茉莉花茶艺的“落英缤纷”的含义是()。
A、冲水B、烧水C、烫杯D、投茶(正确答案)7、茉莉花茶艺的程序共有()。
A、8道B、16道C、10道(正确答案)D、12道8、如果是150mL的绿茶标准审评杯,审评茶时投绿茶茶量()。
A、2gB、5gC、4gD、3g(正确答案)9、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A、醇和(正确答案)B、浓厚C、鲜醇D、平和10、茉莉花茶艺的烫杯喻为()。
A、却嫌脂粉污颜色B、一片冰心在玉壶C、蓝田日暖玉生烟D、春江水暖鸭先知(正确答案)11、冲泡绿茶时,茶叶的用量比例是()克绿茶,冲入开水50-60mL。
A、2gB、1g(正确答案)C、3gD、4g12、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完成阶段“A、冲泡阶段B、奉茶阶段C、待客阶段D、操作阶段(正确答案)13、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A、100B、300C、600(正确答案)D、100014、在冲泡条索松散的武夷水仙乌龙茶时,投干茶用量以()。
A、喝茶人的多少来定B、壶的二三成满C、壶容积的八成满为宜(正确答案)D、喝茶人的口味为主要的投茶依据,没有其他的要领15、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型的代表茶是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台湾高山茶有什么功效及泡法台湾高山茶属乌龙茶,冲泡台湾高山茶大致有3种方法,传统泡法、冷泡法及生活泡法。
台湾高山茶具有减肥、美肌和抑制动脉硬化等功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台湾高山茶的功效及泡法,希望能帮到你。
台湾高山茶的功效1.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
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2.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3.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淤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4.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5.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6. 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7.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靳棘碱、桑色素和茶素。
台湾高山茶的泡法1.传统泡法①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②取高山茶7-10克分茶入壶。
③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
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④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⑤台湾的高山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二泡一般是2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
小提示:茶叶的开汤时间因个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山泉水冲泡效果更佳)。
2.冷泡法约将3克的茶叶,放入500cc冷开水(山泉水)中,室温下静置4小时即可饮用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5至6小时风味更佳。
茶艺与茶文化茶艺与茶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因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
与茶艺一样,笔者对于茶文化也取狭义的理解,认为茶文化是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
不仅如此,笔者还主张,茶文化是茶学的一部分,它与茶科技、茶经贸鼎足而三,共同构成茶学。
茶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茶文化是茶学中的人文科学部分。
在茶文化中,饮茶文化是主体,茶艺和茶道又是饮茶文化的主体。
茶艺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小于茶文化。
茶艺与茶文化的意义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
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人们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
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所以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自有其传统的精神。
品茶之四大特色是具备:有「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有「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有「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有「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些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饮茶文化内涵及茶艺之道都可以在《茶为国饮》中一一获知!中国人不太随意高谈茶道,因为中国人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是有着相当的崇高与尊重的意味。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同时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无为而顺乎自然,形而上才可曰道,形而下则为器矣。
所以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茶与中国民族相结合,受着中国人一贯的哲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简言之即「顺其自然」及「致中和」,这是中国茶艺的真髓。
茶艺也称茶道,茶艺是与道家文化分不开的,汉代名臣张良制造药茶黑茶薄片,后称渠江皇家薄片茶,是黑茶的起源,开创了茶与道结合的先河。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其中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台湾高山茶正确冲泡方法茶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高山茶作为其中的一种独特茶叶,因其高海拔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味道而备受喜爱。
然而,要想品尝到正宗的台湾高山茶的香气和味道,我们需要了解并正确地掌握其冲泡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台湾高山茶的正确冲泡方法,以帮助您享受到最佳的茶叶体验。
1. 准备工作在冲泡台湾高山茶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选择一把宽口的高山茶壶,以便茶叶能充分展开。
其次,选择一些优质的台湾高山茶叶,建议选择新鲜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一叶的茶叶。
最后,准备一些纯净的冷水,避免使用开水,因为开水可能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
2. 温润茶壶在冲泡前,将高山茶壶用热水冲洗一遍,既可以起到预热的作用,也可以帮助茶叶更好地附着在壶壁上,释放出更浓郁的香气。
之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大约每100毫升茶水使用3克茶叶的比例。
3. 温润茶叶为了使茶叶更好地展开和释放香气,我们需要先进行一次温润的步骤。
将热水倒入高山茶壶中,稍微晃动壶身,让茶叶均匀受热。
然后将热水倒掉,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茶叶的外表变湿,为接下来的冲泡做好准备。
4. 第一泡在第一泡中,我们并不指望取得太多的茶汤,而是为了让茶叶进一步展开,并补水。
用温度适中的热水冲泡茶叶,倒入壶中约1/3即可,然后用盖子将茶叶包裹住。
等待约20秒,然后将茶汤倒入茶杯中,品尝第一泡的清香,也可以用来预热杯子。
5. 第二泡及以后的冲泡在第二泡开始时,可以适当延长冲泡时间,此时茶叶已经完全展开,可以释放出更多的香气和滋味。
每一次冲泡时,热水的温度应保持在85-95摄氏度之间。
茶叶与水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根据个人口感,逐渐将浓度调至最佳。
6. 步骤细节在整个冲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以确保冲泡出的台湾高山茶口感更好。
首先,在倒茶时,应保持匀速,避免冲太快导致过于浓郁或太慢导致口感淡薄。
其次,起壶时要保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将茶叶挤压。
饮台湾高山茶的技巧台湾高山茶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半球型包种茶,其名称来源于梨山的果农陈金地先生。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台湾高山茶的冲泡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台湾高山茶的冲泡方式台湾高山茶外形美观整洁,色泽墨绿有光泽。
台湾高山茶因产地不同,冲泡后各具独特的清香、茶香、果香、焦糖香等味道。
台湾高山茶滋味醇厚,汤色橙黄,叶底柔嫩呈绿叶红镶边。
台湾高山茶的品质点评如下:阿里山茶区:主要产区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山脉,海拔1000-2000米左右,台湾民谣高山情歌词中“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直接呈现出此区的好山好水,好风景,茶好自然不在话下。
另外阿里山、玉山、梅山的日出云海,各有特色,闻名世界,也投射出此地区所产的茶叶有其一定的质量与内涵。
阿里山山区,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茶香气味香脱俗,甘醇,甜美,茶汤碧绿透明,质如味美,喉韵生津,口齿留香,视为茶中上品。
杉林溪茶区:杉林溪茶区位于溪头风景区及杉林溪风景区,海拔1700-2300米左右,其特点在于茶园皆种植于原始杉木林区,茶区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层非常肥沃,终年云雾缭绕,茶叶经雨雾滋养,香气高雅,余韵浑厚,茶汤色泽翠绿清澈,因在原始杉木林中孕育,特有杉味喉韵,浑厚高山气味,非常特殊。
梨山地区:主要产地为台湾台中县梨山地区,海拔1700-2600米左右山区。
因海拔高,长年温度低,早晚温差大,长年云雾笼罩气候寒冷,是标准高山茶生存条件,又因梨山地区盛产高山蔬果,梨山地区茶园多分布于果树中,吸收天然梨果香,叶肉鲜嫩,香气浓郁,滋味甘甜,茶汤水色蜜绿显金黄,耐泡,厚重带性,香气淡雅,滑润高雅,甜梨果香等特色。
台湾高山茶的茶类辨别类别现今台湾生产的高山茶品种,以乌龙茶及金萱茶为大宗。
为有别于平地茶,或方便行销,本地的茶商通常会在茶种二字前,冠上高山,以示区隔,如高山乌龙茶或高山金萱茶等,但是如果仅称高山茶,则几乎都是专指用青心乌龙茶种所制的茶。
台湾茶道茶艺表演步骤1:神入茶境茶者在沏茶前用清水净手,茶者要端正仪容,以平静、愉悦的心情进入茶境,备好茶具,聆听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筝、箫的乐声帮助自己安静心灵。
展示茶具茶具有民间传统茶具茶匙、茶斗、茶夹、茶通,以及号称“茶房四宝”的炉、壶、瓯杯以及托盘。
烹煮泉水适度的水温,这样最能体现茶叶独特的香韵。
淋霖瓯杯淋霖瓯杯也称“热壶烫杯”,就是先洗盖瓯,再洗茶杯。
观音入宫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装入瓯杯。
悬壶高冲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春风拂面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净。
瓯里酝香茶叶下瓯冲泡,须等待一至两分钟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韵。
三龙护鼎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个指称为三条龙,盖瓯称为鼎,称“三龙护鼎”。
行云流水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防止瓯外的水滴入杯中。
观音出海俗称“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匀地斟入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点水流香俗称“韩信点兵”,就是斟茶斟到最后,瓯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敬奉香茗茶艺小姐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茶友敬奉香茗。
鉴赏汤色品饮茶汤,先要观其色,就是观赏茶汤的颜色。
细闻幽香闻闻茶叶的香气,那天然的茶香,清气四溢,使人心旷神怡。
品啜甘霖品茶味,品啜茶叶的韵味,有万般特殊的感受。
1、置茶器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茶道礼仪规矩有哪些茶道礼仪规矩有哪些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自古以来就有着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以茶为敬的传统礼俗,那么茶道礼仪规矩有哪些?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2021茶道礼仪规矩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茶道礼仪规矩一、“四姿”茶道礼仪中,站姿、走姿、坐姿、跪姿四种基本姿态最需注意,一个人懂不懂茶,是否是个“茶场老手”,基本从四姿中便可窥见一斑。
1、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放松。
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
2、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
女性可以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
3、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
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
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
4、跪姿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
盘腿坐只限于男性,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单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肚处。
二、“三礼”1、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
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寻茶问道】行茶十式
————————————————
一、主客行礼
行礼要求:茶师入座后,在座位上行15度示意礼,稍有停顿即可,同时行注目礼。
二、备茶
散茶取茶:均匀取三段;
直接用茶罐旋转倾倒于茶则;
计算好茶水比例,一次取茶适量。
三、温器
紫砂壶:注水轨迹由外向内环绕,先里后外。
盖碗:翻盖注水,复原倒水。
随后,用温壶的水继续温烫公杯。
四、投茶、摇香、传嗅
在壶(盖碗)温度最高的时投茶,以便醒茶和发香。
投茶:平衡;
摇香:三次,唤醒干茶;
传嗅:盖碗向上欠一条缝,切忌对茶呼气。
此时再用公杯的水温杯,水先不弃,以便保温。
(以右手为轴向内温杯;手不可碰杯口,执2/3处;弃水时有送有收。
)
六、润茶
注水及出汤相对快一些
练习高冲、低斟、定点等注水手法;
要求:连贯、稳、力度准确、角度严谨。
七、泡茶
观:观照自己,觉知当下
止:知止中正,止语止念
行:践行。
借茶修为,以茶养德。
太极轨迹,张弛有度;
器要悬、忌碰撞;
盖碗、壶各有拿法;
滴水不漏是境界。
八、分茶
双手,低斟细流,公杯底切记朝向客人,下斜45*斟茶
正式茶会忌交叉;
九、请茶
手容恭,双手打开与肩同宽,四指微微向外打开15度角,同时行15度示意礼请大家自己取用茶。
十、品茶
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感恩之心以为品,双臂抬起,让身体中正平衡,呼吸放松自然。
示意茶友饮茶之后杯子送回原处,方便斟茶。
重要商务服务以方便客人为主。
中级茶艺师理论模考试题与答案1、燃烧香品的主要原料是()。
A、香草、紫薇木B、香草、沉香木C、香椿、白樟木D、水草、沉香木答案:B2、玻璃茶具的特点是(),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质地透明B、可塑性差C、保温性强D、质地坚硬答案:A3、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可加速各种(),对茶叶储存极为不利。
A、物理反应B、分解反应C、脂质反应D、化学反应答案:D4、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
A、迎宾阶段、茶艺演示阶段、送客阶段B、备茶阶段、泡茶阶段、奉茶阶段C、备器阶段、冲泡阶段、奉茶阶段D、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答案:D5、香气浓郁,具“玫瑰香”,汤色红艳鲜亮具“金圈”,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是()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B、安溪铁观音C、祁门红茶D、云南普洱茶答案:C6、浙江龙泉的()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
B、白瓷C、青花瓷D、黑瓷答案:A7、关于劳动者权利表述错误的是()A、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劳动者有权不服从工作安排C、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答案:B8、青花瓷是在()上缀以青色文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A、竹木B、白瓷C、金属D、青瓷答案:B9、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收具。
A、看汤色B、平分茶汤C、奉茶D、观茶汤答案:C10、冲泡()的适宜水温是90℃左右。
A、龙井茶B、茉莉花茶C、红碎茶D、铁观音茶答案:B11、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原始时期12、{A}茶艺师与宾客交谈过程中,在双方意见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可()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A、回避B、婉转C、郑重D、明确答案:B13、形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是()的品质特点。
一、恭请上座——请客人就坐。
二、活火煮泉——古人说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来沏。
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乌龙茶的水温要用100度的热水。
三、佳叶共赏——佳期叶是宋代大文毫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铁观音形如观音重如铁。
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称。
四、孟臣净心——孟臣是明代制造紫砂壶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壶被后人奉为至宝。
现在许多名贵的壶都被称为孟臣壶。
这式是用热水将紫砂壶温一下,
五、高山流水——把壶高高提起,犹如泉水从山中流下。
六、乌龙入宫——用茶导将茶叶拔入壶中。
七、芳草回春——茶叶在水的冲泡下徐徐展开,好比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八、荷塘飘香——茶人讲究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第一遍的茶汤我们把它倒掉。
九、高冲低卙——将水壶高高悬起,逐渐接近紫砂壶注入热水。
十、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的刮去壶口的沫浡。
十一、涤净凡尘——将壶的外表冲洗干净,在是增加壶的温度,让茶汤更好的浸泡出来。
十二、内外养生——在北方的冬季气温较低,为保持茶壶的温度用茶巾将壶包起来称为内养生。
十三、玉杯展翅——将闻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内轻轻的翻转过来,动作要缓慢柔美.
十四、分承香露——将第一遍洗茶之水用来温热品茗杯与闻香杯。
十五、游山玩水——将闻香杯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并在杯中旋转,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狮子滚绣球——将品茗杯倾斜九十度放入另一杯中由外向内转动一周。
十七、关公巡城——关公全名关羽,出生于明代,是一位著名的武将。
把军事术语套用到喝茶,大概也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巡城指军事指挥官检查城池防地的防御工事、武裝设备和军队战斗力的工作。
在沖泡工夫茶的时候,把闻香杯杯紧靠在一起,用茶壶沿著四个小杯打转地注入茶水,这个动作是巡迴的运动,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只杯子,以免厚此薄彼。
这动作就像关公巡城,处处具到一样。
十八、韩信点兵——韩信点兵用于喝茶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韩信也是一员大将,每天都要点兵。
这里的韩信点兵用于茶汤的均匀,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气与口感达到一样。
十九、喜庆加冕——将品茗杯反扣在闻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进爵,前途似锦。
二十、扭转乾坤——拇指压住品茗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夹住闻香杯,由外向内轻轻倒转。
二十一、敬奉香茗——双手将沏好的茶汤敬与客人。
二十二、斗转星移——扶住品茗杯的杯沿,轻轻的转动闻香杯把杯拿起,祝各位好运连连。
二十三、喜闻高香——将闻香杯放在手心在鼻前轻轻的转动,一股兰花之气扑鼻而来,溢人心肺。
二十四、三龙护鼎——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称为三龙护鼎。
二十五、鉴赏茶汤——一杯好的乌龙茶的茶汤应是金黄色的,清澈透明。
二十六、一品鲜爽——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为品。
二十七、再现芳华——再次注入热水,展现茶芳。
二十八、自有公道——请各位慢慢的品茶,并自己演示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