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师:以……为老师)之。”再如:“稍稍宾客(宾客: 把……当作宾客)其父。” 五、动词作名词 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谓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修饰限制,使之 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殚其地之出(出:产品),竭其庐之入(入:收 入)。” 六、动词的使动用法 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 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君将哀而生(生:使……活命)之乎?”
专题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语境理解“词类活用”
【考点阐释】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表达内容的主体要素,要解读文章内容,必须准 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主要包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 中课本未接触的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考查的对象多是一 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在文中的含义”明确规定了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 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 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 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 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 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 等。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 文中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君子博学而日(日:每 天)参省乎己。”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 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 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其下(下:不及)圣人也亦远矣。”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文王以百 里之壤而臣(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诸侯。”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 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绿:使…… 变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十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 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渔人甚异(异:认为……奇怪) 之。” 十二、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 的事物。如:“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一:全、满)湖。”再如:“蚓 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一:专一)也。”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本专题词类活用现象摘录如下:
课文
活用词及其用法和意义 (1)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弯
·
曲) (2)积善 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 . 《劝学》 (3)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 . (4)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名词用作动词 ,游泳) . (5)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 . (6)用心一 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1.掌握基本知识。要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如不懂名词的 意动用法,就难以理解“稍稍宾客其父”中“宾客”的含义;如不懂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就难以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 铭》)中“乱”“劳”的含义。 2.充分利用语境。要充分利用语境推断。一是注意句子中对应 的词。如“皆披发文身”(《观潮》)中,根据“披”的词性,可以推知“文” 应为名词作动词,意为“画着花纹”。二是依据语句提供的事实进行 推断。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的“凄”和“寒”都带了宾语,必是活 用,意思是“使神、骨凄寒”。 3.识记典型例句。凭借例句来识记会事半功倍。故平日学习文 言文时要养成识记典型例句的习惯。积累越丰富,做题越容易。如 记住“邑人奇之”(《伤仲永》)中的“奇”,意为“以……为奇”,是形容 词的意动用法,就把握了这类活用词的翻译模式。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课文
活用词及其用法和意义 (1)吾师 道也(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 (2)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名词用作动词,不及) . (3)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用作动词,从师求学) . (4)吾从而师 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5)孔子师 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6)圣 益圣,愚 益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 . (7)小 学而大 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 . (8)圣人之所以为圣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 .
考点直击
方法技巧
真题演练
七、动词的为动用法 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死:为…… 而死)国可乎?” 八、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九、形容词用作动词 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 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欲穷(穷:看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说》
考点直击词及其用法和意义 (9)耻 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 (10)于其身也 ,则耻 师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 耻)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以……为耻)
《师说》
常见题型: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常有考题。考查形式主要 是选择题,判断加点词意义的正误;另外,通过翻译句子间接考查词 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