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程序-ALL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程序-ALL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程序-ALL
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程序-ALL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标题目录章节号 环境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 保定心慧教育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2012年 3月 8 日批准2012年 3 月 9 日实施

标题目录章节号 目录 编号编写者韩超 1、环境因素识别程序 2、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3、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更新程序 4、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5、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6、文件管理程序 7、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8、检测、监控管理程序 9、不符合、纠正预防与处理程序 10、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11、内部审核程序 12、相关方影响管理程序 13、能源控制管理程序 14、化学物品使用管理程序 15、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16、噪声控制程序 17、废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标题目录章节号 1.环境因素识别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识别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环境因素。 3职责 3.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的组织工作。 3.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排查识别。 3.3总经办负责对各部门排查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汇总。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各部门按照下列要求,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一)各部门在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工作时,采用输入输出法等排查方法,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将各方面的环 境问题尽可能的全面识别出,没有遗漏。 (二)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三)对每个被确定的环境因素应尽可能多地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四)对环境的影响可包括以下类型,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1)对大气的污染 (2)对水体的污染 (3)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 (4)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对土壤的污染 (6)各种能源、资源及原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7)生产经营活动对社区的影响 (8)其他地区性环境问题 4.1.2各部门将识别的环境因素填在环境因素排查表,交总经办,由总经办统一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环境因素台帐。

(现场管理)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 (第1页共6页) 1目的 为规范作业许可管理,提供危险作业控制、协调方法,制定作业计划和交叉作业衔接安全方案,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宁夏石化公司范围内所有作业(含外部承包商)。 3术语和定义 3.1 作业委托单位 提出作业需求的单位,通常为属地,主要负责填写作业许可证,负责组织落实作业条件及作业监护。 3.2 作业负责人 具体作业项目的负责人,主要参与办理作业许可证,负责组织作业人员、工器具的协调,负责现场作业条件和安全措施的确认。 3.3 作业批准人 审批作业许可证的责任人或其授权人,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直线管理人员,通常是区域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 4职责

(第2页共6页) 4.1 机动设备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程序。 4.2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作业许可执行情况监督。 4.3 各单位按要求执行作业许可管理程序,并对程序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4.4 员工接受作业许可培训,执行作业许可程序,参与作业许可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5管理要求 5.1作业许可范围 5.1.1主要应用于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检维修作业、工程施工、工作程序未涵盖到的非常规作业,同时包括有专门程序规定的特殊作业,如受限空间、挖掘、高处作业、吊装、管线打开、临时用电、动火及其他需额外作业许可证的作业。 5.1.2如果工作中包含下列工作,还应同时办理专项作业许可证。 ——受限空间作业; ——破土作业; ——高处作业; ——吊装作业; ——管线打开; ——临时用电; ——动火作业。 5.2作业许可证申请 5.2.1 作业前作业委托单位申请人应提出申请,填写作业许可证并准备好以下相关资料。 ——作业许可证,参见附录; ——作业内容说明; ——风险评估或工作安全分析;

ISO9001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范围 本程序文件的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2.0引用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0术语和定义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注: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承认方式、人体功效和大气成分)。 4.0职责 4.1技术部门 负责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标准)。4.2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办公室和成品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生产管理部门 4.3.1负责生产过程中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2负责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控制;负责安全和工作环境的控制。 4.3.3负责原材料、外购成件和辅料等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4承制单位 负责按照工作环境控制要求组织实施。 5.0控制要求和程序

5.1办公室的控制要求 5.1.1办公室物品实施定置管理,文件资料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易于查找。 5.1.2办公室门窗、墙壁、天花板等设施完好整洁,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地面平整、干净,通道畅通。 5.2生产现场的控制要求 5.2.1生产现场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产品所需的环境要求。 5.2.2热处理、打磨工作间、锻造生产现场等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持通风良好。 5.2.3凡有温度、湿度要求的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必须严格按要求控制,并每天在“温度、湿度记录表”中填写实测数据。 5.2.4热处理、锻造等生产现场一般工作温度为常温;生产现场环境噪音应控制在85dB以内。 5.2.5各种理化试验的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理化试验技术条件及设备、仪器说明书的规定,如磁场、震动、高频、灰尘、腐蚀性气体、放射性、噪声、光线、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和试验方法允许的范围内。理化试验人员应对理化试验规定的理化环境定期进行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5.2.6计量工房等精密工作间应保持恒温、清洁、照明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5.2.7生产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和承制单位库房严格按技术资料、工艺流程记录卡等发放原材料和零部件。 5.2.8生产单位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多余物,并按指定位置集中存放,保证产品的清洁度要求。 5.2.9生产现场文明生产 5.2.9.1进入生产、试验场地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及遵守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符合国际环境技术标准、欧盟及其他客人的要求,对环境管理物质作出适当的管理,并能追随世界环保趋势。透过对供货商所交产品中环境管理物质及制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管理物质污染的规范管理,确保我司生产之产品符合法令法规以及客户的环境管理物质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材料、制程品、(出货)成品的管制。 3. 权责单位 3.1 业务部:负责客户环保要求的收集、整理及客户反馈之环境管理物质异常信 息的沟通、处理或传递。 3.2 采购部:负责向供货商提出我司环保要求并督促其提供我司要求的所有环保 数据;主导对供货商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监察;环保材料的标识管 理。 3.3 品质部:负责对原材料及成品、制程设备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检查及环保数 据的整理,当数据过期时,负责通知采购部联络供货商重新提供最 新之证明数据,协助对供应商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监察。 3.4 生产部:防止生产中混入含有环境管理物质之污染物,负责物料标识及使用 状况记录。 3.5 人事部: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教育培训。 3.6 研发部: 负责在设计新产品时参照环境管理物质标准,满足法律、法规及客户 环保的要求。

3.7 环保推行小组: 3.7.1 制订及修改环保要求之标准。 3.7.2 向公司各部门传达相关环保信息,环境异常事件的沟通处理,有争议时由 “管理者代表”进行裁决。 3.7.3 供应商变更申请的审核,并由“管理代表”批准。 3.7.4 实施环境管理物质的教育培训。 3.7.5 实施环境管理物质的内部监察。 4. 定义 4.1 环境管理物质:会对地球环境及人体产生显著影响且由本公司规范之物质。 4.2 环境异常:指组织(公司)的环境表现(行为)违反环境法法规,或不符合本 公司环境政策及目标指针要求,及产品不符合客户的环保要求,产 品受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等。 4.3 变更:批量生产开始时为起点,变更产品的“生产地点”、“生产工厂”、“检查方 法”、“交易单位”、“生产方法”、“生产设备”、“生产人员”、“零部件、材 料”等有关内容的所有变更。

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明确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要求,预防健康事故,改善生产和办公现场环境。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负责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监督、检查生产现场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和职业健康情况。 4.2办公室负责处置与管理公司办公场所各部门废弃物, 4.3生产技术部 4.3.1负责联络统一处理公司各单位有毒有害废弃物。 4.3.2负责贯彻、落实本程序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 程序 5.1 职业健康管理 5.1.1职业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炊事员、特殊工种、专业从事有害作业场所作业的人员、员工健康检查。 5.1.2 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负责安排员工健康检查,为健康者办理健康凭证。 5.1.3 生产技术部对有毒有害作业 (产生粉尘、噪声、振动、中毒等) 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和应急措施,并给职工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品。 5.1.4 生产技术部应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办公室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5.1.6 职工职业性健康检查应到当地人民医院或认定的医疗机构。 5.1.7 职工经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职业病、特殊工种作业禁忌症者,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相应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处理。

5.2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生产废料、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 5.2.2 废弃物的标识 按照废弃物分类进行标识。写出各类废弃物名称,尤其是有毒有害废弃物。 5.2.3 废弃物的存放 各部门均应设置废弃物的存放点,并做好标识。有毒有害废弃物要单独、封闭存放,防止再次污染。对于废电池还要与其它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分开单独放在密闭的容器内。 废弃物产生部门按要求放置到临时存放地点或容器内。 5.2.4 生产现场废弃物管理 1、废弃物的运输 a) 场内运输:各部门的废弃物存放地点指定专人管理。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指定存放场地,并进行分类,确保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达到100%。在运输中要确保不遗撒; b) 场外运输:废弃物清运单位必须向相关单位、部门提供废弃物准运证,收购、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规定,确保有序实现公司环境方针。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明文规定。 3.0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环境目标、指标、方案。 3.2 总经理负责审批本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管理方案。 3.4 各部门/人员负责实施管理方案,以实现策划之环境目标、指标。 3.5 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环境方案实施效果及更新、改进。 4.0 定义(略) 5.0 运作流程 5.1 环境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制定遵循原则。 管理者代表在组织规划修订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以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体现和支持方针; b、力争最大定量化,若目标不能定量,则用指标予以支持; c、具有可行性,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可实现; d、所有环境目标、指标均有管理方案予以支持; e、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g、包括对质量改进、预防污染、健康保证的承诺; 5.2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修订时机。 如下时机,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a、方针首次制定,管理者代表应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b、方针修订更新,管理者代表应重新组织规划目标、指标、方案; c、管理者代表每年一次(一般为管理评审后),应组织各部门/人员对目标、指标、方案 系统修订一次; d、总经理认为需要时,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更新部分目标、指标、方案; e、重要相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规划修订目标、指标、方案; 5.3 目标、指标、方案规划、确定流程。 5.3.1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依据公司确定之方针,规划出目标、指标。 5.3.2 管理者代表整理形成《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总经理 审批。 5.3.3 依据审批通过之《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目标、指标执行部门负责策划管理方案,并形成《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方案实施表内容应包括: a、规定公司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在方案中的职责; b、方案实施的方法; c、方案开展的时间安排; 5.3.4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批通过,即可予以实施。 5.3.5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报办公室存档。 5.4 目标、指标、方案实施绩效验证。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40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ISO14001-2015

*****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预防水体、大气、噪音、土壤污染的规定,以保护公司及所在区域的环境。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水体、大气、噪音、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对厂区内所辖水体、大气、噪音土壤进行管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 4.3技术部工程负责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5.内容 5.1废水的管理 5.1.1本公司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由园区统一收集处理。 5.2废气的管理 5.2.1管理对象 焊锡产生的少量烟气 5.2.2大气污染的控制 a.禁止使用含铅焊锡; b.在测定、巡视和检查中发现异常时,迅速查明原因并做好改善处理; c.尽量避免公司内可能出现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的活动,对法规规定申报的设施和有害物质 的使用要调查预测、事前评价,需要时采取预防污染对策。 5.2.4超标或相关方抱怨处置 若测定结果超过环境法规有关规定或相关方抱怨时,行政部应迅速查明其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3噪音的管理

5.3.1管理对象 空压机、生产机器、抽风马达、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 5.3.2厂区噪音的控制 a.在生产活动中使用空调、抽风机、生产机器等设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音; b.中午和夜间禁止在工厂内高声喧哗和使用高音喇叭; c.对可能成为噪音污染发生源的设备、设施、工程等,严格规划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责 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d.尽量避免公司可能出现噪音超标的活动,对法律规定申报的设施要调查预测,事前评价, 需要时采取措施预防污染对策。 5.3.3噪音的测定 a.管理者代表负责委托具备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噪音进行测定,并获得监测报告。 b.测定范围:厂界噪音的分贝数。 标准:最新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c.测定的周期;1次/年,如增加产生噪音的新设备时,则将增加一定的频次。 d. 管理者代表将测定的结果与相关法律法规对照,判定结果并报告给最高管理者。 5.3.4超标或相关方抱怨处置 若测定结果超过环境法规有关规定或相关方抱怨时,行政部迅速查明其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5.3.5应急措施 生产机器、抽风马达、空调系统等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责任部门维修5.3.6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与噪声污染有关的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参见《生产设备和测量仪器控制程序》。 5.4土壤污染管理 5.4.1管理对象

(环境管理)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200 HEBCTC 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程序文件 HEBCTC/CX 0701—2003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2003-05-10发布2003-06-01实施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发布

1 目的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检验工作及其相关作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必须的控制,以确保检验工作正常、安全、有效开展及检检结果的准确有效。 本程序适用于本室各类检验、抽样等作业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也适用于在本室外进行的检验项目的设施和环境控制。 2 职责 2.1 各检验室提出与检验有关的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验收,并对本室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维护、监控和记录。 2.2 业务室负责配置方案的初审,配合经批准的配置方案的实施和验收,监督检查安全保护措施的落实、执行和非常情况的受理、处理情况。 2.3 技术负责人审核设施和环境配置方案,室主任批准经审核的方案。 2.4 设施、环境监督员对检验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日常监督。 2.5 各检测室负责保存各类设施和环境档案。 3 程序 3.1 设施和环境要求 3.1.1 检验工作(含样品制备、存放等区域)场所、检验设施及环境条件应满足检验方法要求和正常安全检验作业的要求。 3.1.2 检验场所(含样品制备、存放等区域)应与办公场所分离。 3.1.3 对影响检验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各种因素(如灰尘、电磁干扰、电网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应根据检验要求,在检验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1.4 检验场所的布局应不能有相互间干扰,对涉及安全及特殊要求的检验区域,要实施有效的隔离,有防护措施和必要的警示。 3.1.5 检验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满足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检验物品及工作条件等提出的要求。对于有特殊条件要求的检验区域(危险试验区、高精度测量区、恒温恒湿区、特殊检验物品制备区等)要验证其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3.1.6 当检验涉及有害、有毒、强噪声、污染物时,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以使物品妥善保管、存放或处理。污染物处理排放应符合环境规定的要求。检验场所应配备用以排放、隔离等保护、防护的设施、用具,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3.1.7 检验室能源配置(含水、电、气等)由业务室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使负荷均衡安全。 3.1.8 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及服务设施。 3.1.9 在本室以外场所进行检验、抽样等作业时,设施和环境条件按以上规定执行或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执行。 3.2 监控与维持 3.2.1 检测室对检验作业所使用的设施进行保养及维护,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报修。 3.2.2 检验室应根据检验方法,仪器设备、检验物品管理等要求的控制精度,决定配置必要的监控、记录设备。报批后由业务室组织实施。 3.2.3 检验室使用检验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进行功能检查,达到检验规定的要求。 3.2.4 检验室负责《试验室环境条件(温、湿度)的记录》。 3.2.5 当发现环境影响检验质量时,检验室应立即停止检验,及时向业务室反映,做到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或处理,保持检验工作处于最佳环境状态,并检查对以前检验工作的影响。

环境关联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环境关联物质治理程序文件 目录 章不内容 一总要求 二环境方针 三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范围 四定义 五治理职责与权限 六环境关联物质培训 七治理程序 7.1环境关联物质相关信息的猎取、传达和利用 7.2供应商治理 7.3样品的认定 7.4受入检查 7.5出荷检查的治理 7.6工程治理 7.7环境关联物质异常处理 7.8环境关联物质的内部审核及治理评审八向客户保证 九记录治理 十相关文件/表单

一.总要求 1.1公司依照品质环境本部及相关客户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要 求,建立环境关联物质治理体系,形成文件予以实施,对 公司采购或客户提供的材料、部品及制品中可能含有客 户禁止使用的环境关联物质进行有效操纵,以满足客户 环境品质的要求;并保持持续改进。 1.2环境关联物质治理体系与公司目前运行的品质及环境治 理体系具有兼容性。 二.环境方针 2.1公司总经理制订环境方针,并在每年度环境治理评审时组 织环境方针的评审,必要时修订,以确保环境方针符合 ISO14001:2004之4.2要求和客户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要求, 及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并保证环境方针得以贯 彻、落实。 2.2环境方针具体内容及治理参见环境健康安全治理手册4.2 章(包含健康安全治理要求,在此不适用); 三.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范围

3.1采购或客户提供的部品(包括社内加工)、原材料、副资材及 包装材料; 3.2各制造部生产的产品、半成品等。 四.定义 4.1禁止使用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 求,对部品、材料以及完成品等中不能含 有或超过相关标准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 为AA类的物质; 4.2全废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在相应 的时刻内实施废除使用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 为A类物质; 4.3削减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实施使 用削减以及检讨替代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为 B类物质; 4.4客户:参见品质治理体系《服务和客户中意度调查治理程 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3.6素养: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 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5M2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检测仪器、环境和资讯。 四、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工作环境,不定期对员工进行“5S”现场指导和监控。 4.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及生产机器进行修整。 4.3生产各部组员工积极配合主管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工作,同时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责。 五、程序内容: 5.1 流程图(见附件流程) 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2.1 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 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 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 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设备、仪器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 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 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 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环境管控物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环境有害物质的管制,减少环境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提供满足客户需求之产品,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过程及进出库管理 3.定义 环保物质: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 4.职责 管理代表:负责监督各部门执行本程序。 文控中心:负责收集与环境有害物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 业务部: 负责接收或收集客户对产品环保方面的要求并传达给公司内部相关部门; 负责环保产品出货后的跟踪管理,包括客户投拆的接收、处理等; 品管部: 负责组织推动环保工作,全员须参与环保工作的实施; 负责原料、制程、成品中环境有害物质的检验; 5.程序内容 环保供方选择:依《供应商管理程序》 环保供方评定:依《供应商管理程序》 材料认证:工程部、质管部认证新材料时,要求供方提供材料成分表、限用物质的测试报告,并需与相关法律法规、客户要求及本公司《环境有害物 质管理标准》规定相符。 环保物料的供应:依据《供应商管理程序》对合格供方的要求。 供方管理

采购与环保供方签订《供应商原料安全承诺书》,规定对环保供方的要求。 制程管理 进料 对环保来料的要求:要求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测试报告并检查标识是否明显﹑正确同时应注意每批来料的检验报告及材料证明书。 仓库管理 所有的环保物质入库前,仓管员需检查其本体上或其外包装上是否有环保标签。如无环保标签或放区域的标色牌均以绿色为基调; 仓库应根据环保要求,划分专门的环保材料区与成品区, 区域应有明显的环保标识,标识不明,退回原单位或按非环保物质处理; 发料 仓管员应注意维护环保标签的完整性;经领出再退回的材料若有标识不清或包装不完整,在无法断定为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时则退回原单位或转为普通料。 生产 计划部开单时需在《生产通知单》注明产品的环保要求。 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环保原材料与非环保原材料混用,应严格使用包装上有环保标签的材料如有不明状态材料且无法实现追溯时,此类材料按非环保材料处理。 生产中的环保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箱(框)上显眼处应有环保标签,尤其是不良品或尾数。 环保不良品在返修时需维护环保标签的完整性,如遇标签破损需即时补充标识,严禁对无环保标识的物料和产品随意贴环保标签。 环保产品包装时须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并注意标识与隔离,包装好后,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本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产品与工艺安全、环境管理程序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加强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工艺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以满足产品和制造工艺符合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 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DBTS)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 单位。 2 相关文件 文件编号文件标题

DFL791F00C-P003-5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与传达程序》 DFL791F00C-P004-5 《目标、指标与方案管理程序》 3 术语 3.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2 工艺设计:指编制各种工艺文件和设计工艺装备等过程。 3.3 工艺更改;指生产制造中,装配工艺、设备、材料、工序内容、物流等发生改变。 3.4 “四新”技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3.5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2018环境管理程序

XXXX有限公司 TD020032 A/1 供环境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有者: 2016—06— 17 发布 2018—07—17 修改

1.0 目的 根据《环境管理制度》,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管理。 2.0 范围 2.1适用于公司公司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环境因素控制 2.2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3.0相关文件 3.1《环境管理制度》 3.2《经营方针、目标管理程序》 3.3《工作场所(6S)管理规定》 3.4《车间卫生管理标准》 3.5《应急和响应管理程序》 3.6《改进管理程序进行》 4.0 职责 4.1办公室负责公司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排放的监督、检查、监测和考核管理。 4.2办公室负责绿化美化管理,处理污染纠纷和相关方的环保问题投诉,并建立公司相关环保档案。 4.3动力车间负责公司能源/资源消耗运行的协调控制,督查处理能源/资源问题及使用情况。 4.4相关部门负责各自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以及能源/资源消耗运行控制;区域的环境卫生,配合有关环境事务的管理。 4.5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环境的管理。 5.0定义 5.1环境组织运行所处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动植物、人类及其相互关系。 5.2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或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0 工作程序 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 6.1编制环保计划、规划 6.1.体系考核组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并策划相应管理措施;体系考核组对各部门环保管理责任制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6.1.2办公室编制能源资源消耗运行控制计划和办公区绿化美化实施计划。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程序

精心整理 《环境管理物质管控程序》 1.目的 确保设计、采购与制造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之产品其环境管理物质含量符合国际/区域/国家/客户管制标准,避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2.1 2.2 2.3 2.4 2.5 3.3.1 3.2 3.3 3.4 3.5 3.6 4.定义 4.1环境管理物质(CES):ControlledEnvironmentalSubstance ,是指对地球环境和人体有显著不良影响(含间接影响)的物质。 4.2WEEE(Was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提出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污染防治和再利用,再循环和恢复的强制要求﹐规定成员国应在2005/8/13前建立允许最终拥有者和销售商将废弃物送回的系统;在2006/12/31前建立回收、和再利用、再回收的新目标。

4.3ROHS(RestrictionofHazardousSubstances)﹕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指令中所指的有害物质主要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PBB)﹑聚溴二苯醚(PBDE)六种。到2006/7/1后﹐含有以上六种物质的产品禁止出现在欧盟市场。 4.4 均质材料:用机械方法拆分到不能再拆分的最小单元。 4.5 WIP:WorkinProcess 在制品。 4.6 SIP:StandardInspectionProcedure 标准检验规范。 4.7 、PCB 料。 4.8 (包4.9 用(含制程)的零部件和副资材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书面证明。 4.14 不使用证明书(产品用):由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含制程)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书面证明。 4.15 合格品:经确认,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之零部件和副资材(辅材)。 4.16 不合格品:经确认,没有满足RoHS及客户要求之零部件和副资材(辅材)。 4.17 不符合NC(Non-Compliance) 5 职责:

环境管理程序(2020年九月整理).doc

学海无涯 XXXX有限公司 TD020032 A/1 供环境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有者: 2016—06— 17 发布 2018—07—17 修改

1.0 目的 根据《环境管理制度》,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管理。 2.0 范围 2.1适用于公司公司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环境因素控制 2.2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3.0相关文件 3.1《环境管理制度》 3.2《经营方针、目标管理程序》 3.3《工作场所(6S)管理规定》 3.4《车间卫生管理标准》 3.5《应急和响应管理程序》 3.6《改进管理程序进行》 4.0 职责 4.1办公室负责公司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排放的监督、检查、监测和考核管理。 4.2办公室负责绿化美化管理,处理污染纠纷和相关方的环保问题投诉,并建立公司相关环保档案。 4.3动力车间负责公司能源/资源消耗运行的协调控制,督查处理能源/资源问题及使用情况。 4.4相关部门负责各自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以及能源/资源消耗运行控制;区域的环境卫生,配合有关环境事务的管理。 4.5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环境的管理。 5.0定义 5.1环境组织运行所处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动植物、人类及其相互关系。 5.2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或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0 工作程序 环境管理流程图见附件 6.1编制环保计划、规划 6.1.体系考核组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并策划相应管理措施;体系考核组对各部门环保管理责任制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6.1.2办公室编制能源资源消耗运行控制计划和办公区绿化美化实施计划。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要点

1.目的 为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措施保证有效的达到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我司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所有原/辅料、成品、半成品、生产过程控制、出货管理,以及环境品质异常(含客户端)的处理。 3.权责 3.1管理组(无有害物质管理组,见附件一) 3.1.1 授权于公司最高管理者,代表公司最高管理者行使组织的无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 持续性运行的推动、稽核检查等管理,异常处理,是负责日常环境事务的处理机构。 3.1.2 由公司最高管理者聘任并授权无有害物质管理者代表组建无有害物质管制组,其组员一般由开发 部、品保部、制造部、供应链等公司职能部门的主管或其代理人组成。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公司最 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签发公司级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文件,主持管理组进行日常管 理工作。 3.1.3 主持每年度的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有效性评价和修正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经 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 3.1.4 及时收集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顾客要求等信息,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 理物质的管理需求,“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起草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和适时更新,确保其充分、持续有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评价(一般同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内审一起进行,每年两次)。 3.1.5 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批准公司《环境管理物质削减计划》 3.1.6 规划从原材料到产品各工段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方式,并延伸到供应商环境管理物质的管 理及监查评价。 3.1.7 配合人事培训单位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及推广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相关教育培训。 3.1.8 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主导分析及处理管理。 3.2业务:定期收集客户HSF管制标准,并及时通知厂内相关权责单位。 3.3采购: 3.3.1 依据公司内部管制标准,贯彻执行“绿色采购”原则,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HSF管理。 3.3.2与供应商确定对此管制标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承诺不使用环境管理物质并签署《环保合约》 3.3.3 督促供应商进行环保管制及时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国家认可的实验室环境管理物质测试报告,一般 一年一次,下同)/MSDS(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下同)等数据报告、资料。 3.3.4 参与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及处理。 3.4开发: 3.4.1 以开发“环保”产品和制造“环保”产品为原则,并依照客户要求在产品规格书、图面等技术文件中,标 识环境管理物质要求。 3.4.2 在样品评估阶段落实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的风险评估,包括环境管理物质的调查回复管理。新材料和 新工艺产品要及时提交实验室测试。并在开发阶段落实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的风险评估。 3.4.3 参与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分析及处理。 3.5制造: 3.5.1 生产过程中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生产原材料、辅材、设备,生产场地环境物质管理、标识等。 3.5.2 进行设备、治具的验证(包含4M1E变更的环保确认),确保无重金属及其它环境管理物质的污染。 3.5.3 确保制造现场与产品相关物料、辅料已被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覆盖,不得随意添加或使用 未受控物料、辅料。机台清机(模),需有环保确认和记录在《机台维修记录表》上。 3.5.4 确保与各环境管理物质相关的在制品已实施严格的LOT登录,具备完整的追溯性。其废料(含料头、 料柄、废品等)须遵守《产品标识与状态标识管理程序》管理,防止混料、误用和污染其它物料。

IATF16949:2016过程作业环境控制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过程作业环境控制规范 QD7.1.4-2016A0 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环境,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作、生产环境控制、 3、职责 3.1 由生产部负责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及物理因素的控制 3.2 由行政部负责管理场所环境及人的因素控制 3.3 其它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做好本部门场所环境管理。 4、工作内容 4.1生产场所物理性因素控制 按照产品和服务满足符合性要求的需求,结合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经识别确认,主要物理性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热度、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音等 提供、维护有关设施,来满足要求。具体如下: 生产作业环境包括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体位、程序、劳动组织、气象等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是保证操作人员在作业环境中,不损害其作业功能,既能迅速、正确完成任务,又能在连续的工作中无疲劳感,以及在长期工作中,作业环境对员工身体健康无任何不良影响操作体位的要求,操作体位布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是否容易产生疲劳感的重要因素,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一般应该符合下面几点要求: 坐着工作时 1、坐椅必须牢固,坐下时双腿能着地,座椅的高度为400-430MM,宽度不小于500MM。 2、机械工作台下面应有放脚空间,高度不小于600MM,深度不小于400MM,宽度不小于500MM。 3、机械的操纵按钮离地高度应为700-1100MM,如操作者位置离工作台边缘只有300MM时,按钮高度可为500MM 4、工作面的高度应为700-750MM,当工作面高度超过这一数据时而又不可调时,应垫以脚踏板。脚踏板应能沿高度调整,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400MM,表面应能防滑,前沿应有高10MM的挡板

(环境管理)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本公司之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和改进。 2 范围 本程序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方可能对本公司产生的环境影响之识别、评价作出了明文规定。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公司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环境识别,找出环境因素,工 艺科予以配合。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找出之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3 总经理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之审批。 4 定义(略) 5 运行流程 5.1 环境因素识别时机。 5.1.1 环境因素识别一般为1次/年,一般情况下,为每年4月或10月份进行。 5.1.2 如下特殊情况,环境管理者代表应即时组建环境因素识别小组,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新建、扩建、改建大型项目前; b、增加投产新的产品品种、类别前; c、管理者代表认为需要时。 5.1.3 如下特殊情况,工艺科应即时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改造、更新、添置生产、监测设备前; b、改造、更新、添置小型生产配套设施前; c、大型活动流程、工艺流程、服务流程更新前; d、相关方就环境问题抱怨、投诉时; e、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更新、增加时。

5.1.4相关方之环境因素对本公司环境产生影响时。 5.2 环境因素识别方式可包括: a、物料平衡法; b、产品生命周期法; c、问卷调查法; d、现场实地观察法; e、统计、分析历史资料、记录法; f、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照法; g、检测和测量法; 5.3 环境影响分类: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 d、噪音污染; e、能源消耗; f、资源消耗; g、固体废弃物; h、社区; i、其他。 5.4 环境因素识别三状态: a、正常; b、异常; c、紧急。 5.5 环境因素识别三时态: a、过去(过去发生的,现在虽不会发生,但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或未来); b、现在(现在发生的,并对现在或未来产生环境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