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物质管控程序A
- 格式:doc
- 大小:686.50 KB
- 文档页数:26
XXX家用电器有限公司HSF管理控制程序编制部门:质量管理部编制:XX审核:XX会签部门:海外业务、制造部、供应链管理部、研发中心会签:XX 、XX、XX 、XX批准: XX修订记录: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环保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及使用的原材料、辅料及半成品和成品符合RoHS标准要求及顾客要求,并逐步削减此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以达到促进保护环境和人身健康的目标,特编制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外销环保产品的设计、定单接收、物料供应、生产管理和控制、产品包装和运输服务等过程,以确保整个过程能够提供满足RoHS等相关法规、顾客及相关方要求的产品。
本管理控制程序也适用于其它禁用物质的管控,可根据情况参考执行。
3 权责3.1质量管理部3.1.1负责公司内/外部HSF相关知识的培训、宣导及HSF有关事宜的沟通与联络;3.1.2负责收集并传达来自客户及公告机构在有关HSF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信息;3.1.3负责新供货商的HSF能力评估,并出具评估结果报告;3.1.4负责对新供应商/新物料的材料宣告表进行技术确认及数据资料维护;3.1.5负责公司内/外部环保物料/成品委外检测工作;3.1.6负责处理有关环保产品市场投诉事宜的调查、分析及改进工作;3.1.7负责环保不合格品评审,并对不合格品作出处置措施。
3.2制造部3.2.1负责本部门有关人员HSF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宣导;3.2.2负责生产车间环保产品区域划分和标识管理工作;3.2.3负责对投入生产的所有物料按HSF控制要求进行确认;3.2.4负责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工装/夹具的确认,确保符合HSF要求;3.2.5负责生产车间环保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
3.3研发中心3.3.1负责本部门有关人员HSF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宣导;3.3.2负责环保产品实现过程的技术策划;3.3.3负责环保产品设计更改的评审及确认;3.3.4协助采购开发符合环保产品要求的新供货商。
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为保障环境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控制程序,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安全目标的确定和制定确定环境安全目标是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第一步。
环境安全目标应该具有可行性、可度量性、可操作性,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活动的特点,应选取其主要业务及环境污染物质,确定相应的环境安全目标,并制定计划和预算,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环境质量目标。
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有关环境质量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目标。
比如,对于有污水排放的企业,应制定出水排放标准和水质要求,并设置相应的环保设备及排放口,控制排放量和质量;对于有废气排放的企业,应制定废气排放标准和要求,同时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
2. 确定环境保护投入目标。
环保措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年的环保投入目标,具体包括:环保设备的更新更换,污染排放的治理与监测,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等。
3. 确定环境保护效益目标。
环境保护效益应该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均体现,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效益目标,重要途径在于对企业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监测和能源利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计算。
二、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监测和评估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监测和评估是保障环境安全的关键环节。
注重环境目标的进展监测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污染物的监测和排放口的监测来获取相应的数据。
2. 通过标准检测、环境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3. 通过关注和分析相关新法律、法规、标准对环境安全目标的影响。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监测系统,并随时对系统数据进行评估,及时跟进改善情况,不断优化环境保护措施。
三、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改进与控制1. 针对性解决环境问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提高针对性。
YANGZHOU TENJI TECHNOLOGY CO.,LTD.YANGZHOU TENJI TECHNOLOGY CO.,LTD.YANGZHOU TENJI TECHNOLOGY CO.,LTD.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3OF304.1.2环境管理物质的主要对象和禁止供货时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4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5OF30YANGZHOU TENJI TECHNOLOGY CO.,LTD.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6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7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8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9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0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1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2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3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4OF304.2有关包装材料的补充事项 4.2.1包装材料的定义:包装材料:是指为了将原材料直至加工品从生产者送到使用者或消费者,而由用于”装入”、 ”保护”、”使用”、”运送”、”交付”的所有种类的全部材料所构成的产品.※ :在运输公司 或交货公司管理下,不由本公司内部或最终用户废弃,而是被回收再使用的运送箱等的包装除外.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5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6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7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8OF304.3有关电池的事项(适用于产品同时包装和另外出售所有的商品流通方式) 4.3.1关于本技术标准中的”电池”及”电池组”的定义“电池”是指:单一的一次电池组电池(primary battery cell)、或是单一的二次电池组电池 (secondary battery cell).“电池组”是指:由复数个”电池”所组成的,或是由一个或复数个 ”电池”装进外框里所组成的电池组.如果端子结构或保护回路等包含在同一外框时,将其作为 ”电池组”的一部分.用于”电池组”的电池在此作为”电池”的项目,适用于表4.4中所记载的规定. 有关”电池”及”电池组”的内容,依照本技术标准4.1及4.2的规定进行.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19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0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1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2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3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4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5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6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7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8OF3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29OF30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文件名称制定日期文件编号版本頁數TJ-WI-QC-001A030OF305.0管制方法5.1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方法,参照<<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指导>>(TJ-WI-QC-002)执行.5.2当发生环境管理物质的不合格品或是有问题的产品时,依照<<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指导>> 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作业.6.0相关文件:6.1环境管理物质管制作业指导 (TJ-WI-QC-002)6.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TJ-QP-17)扬州田治科技有限公司YANGZHOU TENJI TECHNOLOGY CO.,LTD.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文件名称制定日期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2009-3-10。
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页数第 1 页共 4 页序號版本/版次制/修訂日期修訂摘要起草/修訂者1 A-0 2010-8-1 首次发行编写者: 日期:审核者: 日期:批准: 日期:受控章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页数第 2 页共 4 页1.0目的:通过对环境物质的管理,确保本公司产品符合客户及国内、国外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2.0适用范围:本厂产品实现全过程,包括供方管理、来料检验、物料储存管理、生产管理及制程检验、成品防护及储存。
3.0名词定义:RoHS指令:电子电气设备的特定有害物质禁用指令。
WEEE指令: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PFOS法规:禁止使用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类指令。
REACH法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
环境物质:指包含在产品中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禁止使用的物质,和限量管控的物质。
不使用:指在物料采购过程、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未达到客户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物质和材料。
不含有:指产品符合客户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中规定的有害物质含有限量标准。
含有:是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中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物料中添加、填充、混入、粘附的物质。
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业材料的精制过程中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
4.0管理责任管理者代表5.0.责任与权限:责任与权限一览表部门责任与权限业务部负责客户环保要求的收集,并传达相关部门执行。
文控中心负责环境物质管理程序的建立和维护。
环保法律法规资料的收集。
采购负责主导供应商环境物质的管理,确保购买的物料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品管部负责物料和产品中环境物质的检查,对符合环保要求把关。
6.0绿色环保方针:不使用非环保的材料,不生产非环保的产品,确保符合客户环境物质管理要求。
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页数第 3 页共 4 页7.0实施程序:7.1供方环境物质管理:7.1.1开发新供应商,依《供应商控制程序》审查供应商的环境物质管控能力,能符合我司绿色环保要求的,与供应商签定《绿色环保协议》及附件资料,结合供应商其它方面符合我司要求后,方可评为合格供应商,进行供货交易;7.1.2由采购负责要求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的测试报告(ICP报告),物质安全使用报告(MSDS报告),交品管确认并保存;7.1.3采购依《供应商控制程序》主导对供应商进行环境物质管理方面的稽查。
QC080000环境有害物质管制程序1.0目的确保公司产品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及满足客户对环保产品的要求.2.0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司来料、制程、出货所有有关环境有害物质管制产品。
3.0 定义3.1环境有害物质:在部件、装置等含有的物质中,本公司或客户判断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存在显著影向的物质。
3.2环保物料:指能满足我司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的物料和辅材料.3.3环保产品: 指能满足我司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的成品.4.0职责4.1营销部:负责受理客户提出的环境有害物质管制要求.4.2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委员会:负责推动并维持环境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3品质部:负责环境有害物质管制工作的推进及相关的资料归档管理,并依据客户要求提供相关环境有害物质管理的资料,跟催协调各单位的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工作的执行状况。
5.0作业内容5.1营销部接到客户关于环境有害物质管制的要求时,将有关的资讯联络品质部,由品质部根据客户要求的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并参照国家、国际相关法规,依照其中比较严格的要求制定我司的《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5.2依《文件管理程序》将《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发行相关部门,采购将此标准传达所有供应商,相关部门依《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制定具体措施,使产品的环境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此标准.5.3以后当客户提出环境有害物质管制要求超出过现在正在执行的《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时,由营销部召集相关部门商讨是否加严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如通过,则由品质部修改《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并依5.2条规定作业;如不通过,则由营销部通知客户,我司暂时不能满足其环保要求.5.4研发部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应将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方面的要求列入产品要求的输入和输出的产品相特性, 应能满足我司及客户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5.5当材料及工艺标准发生变更时, 应重新验证环境有害物质管制的符合性.5.6采购部在采购环保物料前应同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包括资料、样品、现场进行评审.5.7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列入《环保供应商清单》,采购在采购环保物料时应在订单上写上环保要求.5.8采购或品质部应要求供应商在产品外箱上贴上环保标识.5.9品质控制5.9.1品质部IQC应根据《来料检验控制程序》针对供应商来料,从包装标示有无贴环保标识,按环保物料标准进行作业.5.9.2品质部IPQC对制程产品进行环保管制, 依环保物料标准进行监督作业.5.9.3品质部QA对产品出货进行环保管制, 依环保物料标准进行检验作业.5.9.4品质部应每年至少一次对经常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辅材料抽取一定的样品送检测基构进行SGS检测.5.10仓储部管制5.10.1仓储部原材料仓、成品仓应对环保物料与非环保物料设计明确的标识,不可混放和混装.5.10.2仓库应依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发料或备料.5.11生产部应对用于生产环保产品的治工具, 辅材料应作出明确的标识,当有非环保产品存在时需划分非环保产品和环保产品放置区域,不可混放.6.参考文件6.1《文件管理程序》6.2《环境有害物质管制标准》7.0表单/记录7.1《供应商评估表》7.2《IQC来料检验规范》8.0流程图(见右流程图)禁用/限用有害物质清单及标准生效日期:2013年4月30日注:1、对于以上禁用的有害物质,供货商现在可以书面承诺不含有。
REVISION HISTORY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绿色产品内所含各项环境危害物质含量,能够符合国际法令规定,与达到顾客之产品环 保要求,特订定本管理规范。
规范上下游供货商/外包商之制程生产用零组(配)件、材料之环境限用物 质含量,作为供货商、外包商提供主向位产品所须之原物料/材料之依循标准。
范围凡供应商所提供予本公司之所有产品, 如零部件、原物料、半成品及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均属之。
其中客户供料或客户指定用料之零部件须由客户自行保证并提供相关产品环保资料;所有材料和所有生产过程中,包括中间产品、制程中的耗材和最终产品,包括用作客户收到的产 品运输和交付的一部分的材料,应符合任何适用的法规;新产品,新设备或工艺变更时,如影响成品或原材料的材料含量的将需要遵守此程序。
本程序中未明确规定的物质或者其用途,如果各国、当地法令或客户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必须 按照其法令或相关方要求执行。
当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类别的有害物质管控标准要求时,XXX 将请客户确认是否可满足其要求,如客户同意,XXX 让步接收。
3.33.4 RoHS :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
3.5 REACH:是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3.6 ICP 报告:即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测试仪测得的化学元素数据报告, 一般情况下指RoHS 报告。
3.7物质安全数据单(MSDS :向客户提供的一份详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理化参数16项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说明文件,以帮助该物质或混合物的使用者更好的控制风险。
3.8化学物质登录号(CAS 编号):化学物质制定的登记号,是某种化学物质唯一数字识别号码。
3.9 PPM :百万分之一,其重量比率的测试单位。
相关文件4.1欧盟RoHS 指令2011/65/EU: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4.2欧盟REACK fe 规(EC N0.1907/2006: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对标准物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确保监测活动使用有效的标准物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存放、领用和使用等内容的控制。
3.职责相关部门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发放、保存和使用,负责证书管理和有效性管理。
4.工作程序4.1 采购4.1.1技术负责人审批标准物质申购需求。
4.1.2向有资质的标准物质供应商购买有证标准物质,并保存标准物质的信息和证书。
4.2 验收4.2.1相关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对采购标准物质的有效证明、品种、数量和有效期进行验收,验收合格者登记入库;严禁不合格标准物质入库。
4.2.2相关部门负责标准物质证书的管理。
4.3 使用4.3.1使用标准物质时应办理领用手续。
4.3.2标准物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
4.3.3自配标准溶液必须严格按标准方法配制,在配制和标定过程中应复核每个数据,并粘贴显著标签,注明标准溶液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和标定人员姓名等。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详见《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
4.3.4 现场监测中需使用标准物质时,应在标准物质的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损坏。
4.4 存放4.4.1 标准物质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专用房间或专用橱柜内,避光保存,严防污染或损坏;要求低温贮存的标准物质应存放在冷藏柜内。
4.4.2 对于自配的标准贮备液,应按贮存条件要求存放。
4.4.3 贮存的标准物质应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4.5 期间核查在有效期内未开封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不进行期间核查;在有效期内已开封的标准物质,应使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测试比对,核查其浓度值是否有较大变化,若测定结果与保证值不符,则不能使用。
对于变色、变质、破损和超过有效期等核查不合格的标准物质按不合格标准物质处理,停止使用。
4.6 信息管理4.6.1 相关部门负责收集和保存标准物质信息,特别是不合格产品的信息应予以记录,以供今后采购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