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小儿指纹三关
- 格式:pptx
- 大小:640.00 KB
- 文档页数:14
小儿指诊法和歌诀及望诊法小儿指诊法。
出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1、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即十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2、望指纹内容指纹的色泽、浮沉及部位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史轻重机械正盛衰情况。
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质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管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歌诀3岁以下看指纹,食指络脉细推寻;风气命关依次列,射关透甲病不轻。
紫因热甚红伤寒,青为惊风白是疳。
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
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
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时,要尽量使小儿安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诊查既全面又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才能提高诊查的效果。
1.望神色望神色,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神色望诊,可以对小儿患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嘿,咱来说说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哈。
有一回啊,我家小宝贝有点不舒服,我就赶紧带着去看医生。
医生看了看,说要看看小儿指纹。
我当时还挺纳闷呢,这小儿指纹是啥玩意儿啊?医生就给我解释了,说小儿指纹诊法啊,就是通过看小孩手指上的纹路来判断病情。
这可真神奇啊。
医生还念了个口诀:“一指定三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我一听,这口诀还挺顺口。
医生就开始给我解释这个口诀啥意思。
说“一指定三关”呢,就是用一个手指头就能确定小孩手指上的三个部位。
这三个部位分别代表不同的身体状况。
我看着医生的手指头在我家宝贝的手上比划着,心里觉得这医生可真专业。
“浮沉分表里”,医生说,如果指纹浮在表面,就说明病情比较轻,在体表;如果指纹沉下去了,就说明病情比较重,在体内。
我就赶紧看我家宝贝的指纹,也看不出来是浮还是沉啊。
医生笑着说,这得有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
“红紫辨寒热”,医生说,如果指纹是红色的,就说明小孩有热证;如果指纹是紫色的,就说明小孩有寒证。
我又看了看我家宝贝的指纹,还是看不出来啥颜色。
医生说,这也得仔细观察才能看出来。
“淡滞定虚实”,医生说,如果指纹颜色比较淡,就说明小孩身体比较虚;如果指纹颜色比较深,就说明小孩身体比较实。
我这回算是有点明白了,这小儿指纹诊法还挺有讲究呢。
医生看完了我家宝贝的指纹,说没啥大问题,就是有点小感冒。
给开了点药,让回家吃。
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从那以后啊,我就对小儿指纹诊法口诀印象深刻。
每次看到我家宝贝的手,我就会想起那个口诀。
虽然我自己还是不会看,但是我觉得这是个很神奇的方法。
总之啊,小儿指纹诊法口诀虽然有点难记,但是真的很有用。
如果家里有小孩不舒服,不妨让医生看看小儿指纹,说不定能早点发现问题呢。
嘿嘿。
中医诊断学——望小儿指纹1.小儿食指络脉浮露,色鲜红提示A.急惊风B.疳积C.实热D.虚热E.外感表证2.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主A.内热B.外感C.寒湿D.虚证E.动风答案:EB1要点一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一) 望小儿指纹的方法诊察小儿指纹时,令家长抱小儿面向光亮,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的侧缘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二) 小儿指纹正常表现1.指纹特点在食指掌侧前缘,隐隐显露于掌指横纹附近,纹色浅红略紫,呈单支且粗细适中。
2.影响因素小儿指纹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年幼儿络脉显露而较长;年长儿络脉不显而略短。
(2) 皮肤薄嫩者,指纹较显而易见;皮肤较厚者,络脉常模糊不显。
(3) 肥胖儿络脉较深而不显;体瘦儿络脉较浅而易显。
(4) 天热脉络扩张,指纹增粗变长;天冷脉络收缩,指纹变细缩短。
2要点二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对小儿病理指纹的观察,应注意其纹位、纹态、纹色、纹形四方面的变化,其要点可概括为: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一) 三关测轻重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
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1)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人络,邪浅病经,可见于外感初起。
(2)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人经,邪深病重。
(3)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人脏腑,病情严重。
(4)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二) 浮沉分表里(1) 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因外邪袭表,正气抗争,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故指纹浮显。
(2) 指纹沉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因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外达,故指纹沉隐。
(三) 红紫辨寒热(1) 指纹鲜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小儿指纹诊法实训报告
望指纹形色,幼科指纹,聚讼纷纷,推其原理,学本经文。
辨指纹三关要诀,二岁以前,病难诊脉,虎口三关,辨其纹色。
初风中气,末为命关,男左女右,侧指而看。
辨指纹左右要诀,凡看指纹,手络虽同,左肝右胃,亦要明通。
肝络现者,血热生风;胃络现者,积热动风。
辨指纹浮沉要诀,外邪初受,指纹乍浮,病尚在表,不足为愁;邪热入里,指纹多沉,病势轻重,宜辨浅深。
辨指纹三关病势要诀,纹在初关,虽重无妨;中关已险,末关宜防;三关直透,症多夭亡。
辨指纹弯向病状要诀,形如弯弓,内外有别。
纹向内弯,外感风疾;纹向外弯,内伤饮食。
纹入掌中,其腹痛剧,米粒丫枝,并为不吉。
势有向背,亦宜辨识,纹势向里,病犹为顺;纹势向外,证必为逆。
辨指纹各色要诀,小儿指纹,原是青络,浮络本青,何关病毒,隐隐红黄,亦为常络。
鲜红深红,热窜血络,紫为热炽,黑乃血毒。
辨指纹淡滞要诀,指纹淡淡,先天素怯,脾胃本虚,慎防攻削。
关纹涩滞,邪气久留,或通或攻,临证推求。
辨色脉合参要诀,经脉络脉,《灵》《素》并阐,纹色脉象,亦要合参。
纹色浮者,其脉多浮;纹色沉者,其脉多沉,纹色虚淡,脉亦多虚。
随机证察,毋执一偏,草率一望,辄为病谝。
手诊面诊和舌诊,养娃必备技能,宝妈赶快收藏了中医看病讲求“望闻问切”四诊法,所谓“望”就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很多病理会表现在面上,即使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也能通过外在的一些表现察觉到异常。
热爱中医的妈妈奶奶要懂一点辩证,懂一点小儿望诊,就能够更清楚地知道孩子病在那儿,如何对症下药,做好防治让宝宝健康成长。
现分享适宜家长掌握的3个方面的小儿望诊秘诀。
一、指纹(0-3岁可选此项)观察从虎口开始直到食指外侧细小血管。
从指根到指尖三条指缝分别叫做:风关、气关、命关。
指纹发红:受寒;指纹发紫:有热;指纹发青:受惊吓、痛症、抽搐;指纹发青紫:热毒已深,病情危重。
指纹沉浮:用拇指向指根推指纹,观察指纹是否马上消失,然后又缓缓出现,此为“浮”,表证特点;推指纹后不消失,或马上出现,此为“沉”,病已入里。
二、舌诊(所有人可选)舌苔白一般为受寒;舌苔黄一般为上火;舌尖红为心火;两边红为肝胆之火;半白半黄为半表半里。
三、面诊(0-1岁可选此项)鼻梁上两眼之间有青筋的孩子肝经风热,青筋向上属肝火上扰,青筋横截属乳食积滞;印堂发红,心肺有火;印堂发白,肺经有痰;印堂发黑,风寒入肾;印堂色黄,脾胃必伤。
......望而知之谓之神,面诊、舌诊和指纹三关诊病是小儿最重要的3个望诊内容,文中介绍的是一些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但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单靠一种方法诊断,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小儿诊病亦然如此。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的范畴,如果从业者不懂望诊,只会问诊,岂不是贻笑大方?关注山东渤海职业培训头条账号,想获得更多小儿推拿、中医特色正骨和传统针灸推拿实用技能。
中医儿科医生看手指纹能断病情?不知道你留意不中医儿科大夫习惯性的会看看孩子的指纹。
给孩子看病,大多时候看看舌苔喉咙,问下症状。
再结合指纹,或者只看一下指纹,问一下症状就能下诊断了,接着就是开药。
真的能诊断病情吗?3岁以下的幼儿,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是通过摸脉了解病情,而是通过三关的指纹来判断病情。
也就是察指纹,是观察小儿食指挠静脉。
位置如图:从下到上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如何看:先用手指推一下孩子的指头(从指尖推到指根,方向错了结果就不准了)正常小儿的指纹:红黄相兼,隐隐不显露于风关。
《幼幼集成》用“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四句歌诀作了高度概括。
表里:浮主表,沉主里疾病在表,指纹浮而显露,病邪在里测沉而不易显露;寒热:红主寒,紫主热(红色多半是风寒感冒滋色,多半是风热感冒)指纹色鲜红为外感风寒,淡红为虚寒,暗紫色为邪热郁滞,紫黑色为热邪深重,证属危重;虚实:淡主虚,滞为实“滞”指指纹涩滞,推之不畅之意,色淡为气血不足,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指纹郁滞,常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病情轻重:指纹现于风关,是病邪初入,证尚轻浅,达于气关,为疾病进一步深入加重,到达命关,甚至透关射甲(现于指甲内),说明疾病已十分危重。
所以说,中医大夫可以通过望指纹来诊病。
我们也能学会这个方法1-推一下孩子指头2-观察静脉长度到那个位置(寸关尺)3-辫个浮沉、红紫、淡滞。
通过以上信息综合分析疾病轻重、缓急、寒热、虚实。
指导下一步治疗。
看懂了吗推荐收藏关注并转发给需要的人。
望诊-望皮肤,小儿指纹-笔记望皮肤(一)斑疹1.斑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
斑色红紫,形似锦纹,兼身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症者,为阳斑,由外感温热邪毒而发。
斑色青紫,稀少隐现,兼面色淡白无华、肢凉脉虚等症者,为阴斑,由脾气虚弱或阳衰寒凝所致。
2.疹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
疹色桃红,形似麻粒,由发际颜面渐及全身,并按出现顺序逐渐消退者,为麻疹,因外感风热时邪所致。
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皮肤瘙痒,症状轻微者,为风疹,系外感风邪所致。
皮肤上突然出现淡红或淡白色丘疹,形状不一,小似麻粒,大如花瓣,皮肤瘙痒,搔之融合成片,出没迅速者,为瘾疹,系外感风邪或过敏所致。
3.白癜风或白驳风——指局部皮肤出现点、片状白色改变,大小不等,边界清楚——多因风湿侵袭,气血不荣所致。
(二)望疮疡(核心考点)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阳证。
具有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黏稠、疮口易敛的特点。
由湿热火毒蕴结,气滞血瘀所致,属阳证。
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暗,不热少痛者——属阴证。
具有未脓难消、已脓难溃、脓汁稀薄、疮口难敛、溃后易伤筋骨的特点。
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所致,属阴证。
疔——顶白形小如粟,根硬较深,麻木痒痛。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
多因竹木刺伤,或外感风热火毒、疫毒等所致。
疖——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出脓即愈者。
常因外感热毒或湿热蕴结所致。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一)望痰1.白痰痰白清稀,量较多者,因寒邪阻肺,津凝成痰,或脾阳不足,湿聚为痰而致,属寒痰。
痰白滑,量多,易于咳出者,因脾虚湿聚成痰所致,属湿痰。
痰白质黏,量少难于咳出,因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所致,属燥痰。
2.黄痰痰黄黏稠有块者,因邪热犯肺,煎津为痰而成,属热痰。
3.痰中带血痰中带有血丝或鲜血,或有血块,因阴虚火旺或热邪灼伤肺络所致。
(二)望涕1.清涕新病鼻塞流清涕,属外感风寒证。
小儿指纹小儿指诊法。
出唐·王超《水镜图诀》。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
三岁以下小儿诊脉困难,常代以诊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达气关是感邪较重,纹透命关则病尤重。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为血络瘀闭。
据《幼幼集成》载述: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深浅,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即食指第一节部位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望指纹指纹的色泽、浮沉及部位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史轻重及邪正盛衰情况。
即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正常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指纹浮现明显者,多为病邪在表;指纹成而不显者,多为病邪在里。
色鲜红者,多外感风寒;色紫红者,多为热证;色青者主风、主惊、主痛;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指纹细而浅淡者,多属虚证;粗而浓滞者,多属实证。
指纹显于风关,表示病邪清浅;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过气关达命关者,为邪陷病深;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指端者,即所谓“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危重。
望小儿指纹,对三岁以下小儿疾病的诊察有一定价值,但必须配合其它诊法,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祖国医学认为,舌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内脏有病变时,可以从舌苔、舌质等方面显现出来,所以观舌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
由于小儿的脉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可靠性较差,舌的变化较脉搏更可靠。
家长可根据舌的变化来调整饮食。
正常小儿的舌苔呈薄白而滋润。
舌苔白厚腻:多为寒湿。
由于受到风寒夹湿所致,常见于感冒、气管炎、腹泻等,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薄、头晕等。
饮食调理:可选用健脾温胃化湿的食品,如牛肉汤、羊肉汤、洋葱、薏米仁、桔子、香椿、香菜、胡萝卜等。
《百日学中医诊断》1.6.四诊之一望诊⑦【望络脉】
【望络脉】
即诊察小儿(三岁以下)食指掌侧前缘的络脉,以往叫望指纹或称望三关。
风关,食指近手掌心的第一节;气关,食指中间一节;命关,食指末端一节。
诊法∶左手轻持小儿食指、右手拇指用力适中,从指尖向掌侧直推,连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即可察视。
三关轻重;在外感热病中。
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客络,病势轻浅;络脉透至气关,邪气入经,病增;络脉搏显于命关,病危重,邪气深入脏腑;络脉直抵指端,叫'透关射甲',病势冈险,预后不佳。
至于色泽深浅沉浮含义近于望面色。
【每日练习】
今日内容较多,主要讲了4 全方面,即望形态、望五官、望皮肤和望络脉。
有道是望而知之谓之神,可见望诊的重要性。
望多读两遍,热记在心。
《望小儿指纹》三关部位
三关部位
小儿食指络脉分风关、气关、命关。
靠近手掌第一节是风关,中间是气关,末段是命关。
三关测轻重
风关轻,气关重,入了命关是危证;外感轻,内感重,外感初期风关轻。
入气关,病情重,延伸命关是危证,邪入賍腑病更重。
脉络浮沉分表里
脉络浮现病主表
气血不能外达象
邪气内困主病里
抗邪外出趋向表
红紫辩寒热
风寒表证纹鲜红
纹色紫红多里证
痛证惊风纹色青
血络郁闭是紫黑
淡黄指纹多脾虚
淡滞定虚实
色淡不泽多虚证
脉络失养气血亏
纹色深暗属实证
脉络瘀滞邪气余。
中医科学育儿008小儿指纹“透关射甲”真...中医科学育儿008小儿指纹“透关射甲”真的表示命在旦夕吗?小儿指纹“一指定三关”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由于小儿切脉部位短小,诊脉时常啼哭躁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指纹处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诊断。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掌指纹为“风关”,近节指间纹为“气关”,远节指间纹为“命关”。
(一)望指纹的方法将患儿抱到向光处,医者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握住患儿食指末端,以右手大拇指在其食指掌侧,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几次,用力要适当,使指纹更为明显,便于观察。
(二)望指纹的临床意义正常指纹,络脉色泽浅红兼紫,隐隐于风关之内,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
1、纹位变化--三关测轻重:纹位是指纹出现的部位。
根据指纹在手指三关中出现的部位,以测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①指纹显于风关附近者,表示邪浅,病轻;②指纹过风关至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情较重;③指纹过气关达命关者,是邪陷病深之兆;④若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是所谓“透关射甲”,揭示病情危重。
当然也有极少数透关射甲,但身体无恙的。
2、纹色变化--红紫辨寒热:纹色的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紫色的变化。
①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
②纹色紫红,多主热证。
③纹色青,主风证或痛证;④纹色青紫或紫黑色,是血络闭郁;⑤纹色淡白,多属脾虚。
3、纹形变化--浮沉分表里,淡滞定虚实:纹形,即指纹的浅、深、细、粗等变化。
①如指纹浮而明显的,主病在表;②沉隐不显的,主病在里。
③纹细而色浅淡的,多属虚证;④纹粗而色浓滞的,多属实证。
总之,望小儿指纹的要点就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纹形色相参,留神仔细看。
透关射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也应该结合望闻问切及血常规,B超等仪器设备检测结果来判断。
望小儿食指络脉望小儿食指络脉是通过观察小儿食指内侧络脉的形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原称望小儿指纹,《四诊抉微》、《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要诀》皆称其为“虎口三关脉纹”,虽称指纹,实指手太阴经之络脉,故称脉纹更加贴切,为避免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指纹”概念混淆,改称望小儿食指络脉,其普遍应用于中医儿科临床,对诊断儿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望小儿食指络脉主要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孩童,其原理相当于切诊中的寸口脉诊法。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由此观之,食指络脉其实是手太阴之脉的分支,故望食指络脉,与望鱼际络脉、寸口诊脉法是有着共同的源头的。
由于因为小儿尚未发育完全,其脉部比较短小,诊脉时又听不懂医者的要求,以致会影响医者切脉的准确性;而且小儿的皮肤细嫩,食指络脉更容易暴露出来。
因此,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孩子,一般不会采取切诊,而是更为方便准确的望络脉。
食指络脉的分布和表现可以分为风、气、命三关。
我们食指的第一节部位命名为风关,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至第二节横纹之间,第二节为气关,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第三为命关,即第三横纹至食指末端。
诊察小儿食指络脉时,应抱小儿向光,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
正常的络脉色泽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
临床上据其脉络的隐露、淡滞、色泽、形态等,可诊察病邪的性质和浅深,判断气血之盛衰,推测疾病的轻重吉凶等预后情况。
这便是其临床观察要点,我们可以概括为歌诀:浮沉分表里,紫热红伤寒,浅至定虚实,长短测轻重。
中医是一门注重整体观念的学科,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望诊—看小儿指纹三关法望指纹是儿科诊断的特殊方法,常用于3岁以内的幼儿。
因幼儿脉部短小,诊病时又每多哭闹,易使切脉失其真象,此时可望诊指纹。
纹指络脉(浅表静脉)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节:第一节为“风关”(又名寅关),第二节为“气关”(又名卯关),第三节为“命关”(又名辰关)。
纹见下节风关者为轻病,纹见中节气关者为重病,纹见上节命关者为危证,直透过三关者为最危之症。
若脉络浮,则病在表;脉络沉,则病在里。
应该注意的是,在验指纹时,须用大指侧面,轻轻地推小儿食指三关,宜从命关推向风关,切不可从风关推向命关。
正常指纹,多是淡红隐隐,不超过风关。
指纹辨证,中医多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句话。
所谓浮沉分表里,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
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可见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病孩。
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可见于伴有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时。
指纹紫红沉隐,多为里热,可见于高热、咳喘的支气管肺炎等病。
青紫纹可见于惊风抽搐的热极动风证。
指纹淡青,多见于虚风证,可兼有呕泄失水、久吐久泄、暴吐暴泄、脾虚引致肝风、手足抽筋等病状。
颜色淡紫,则多属虚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
若指纹紫滞,推之不畅,回流较慢,多见于痰湿、食滞、郁热、病重时;在热性病过程中,如肺炎、脑炎,或暴吐暴泄、心肺功能衰竭、郁血、缺氧时,可指纹暗滞,唇舌紫绀。
下面内容引自《针灸大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读。
指纹切要小儿三岁前,还无法用把脉的方法诊断,并非无脉可诊,而是因为虚实不易确定,难以确诊。
小儿害怕陌生人,初见不无啼叫,呼吸先乱,神志仓忙,而迟数大小已无法反映真实情况。
所以通过指纹和面色病候相印证,这也算是望切两得。
观指纹方法令人抱儿对立于向光之处,以左手握儿食指,以我右手拇指推儿三关,察其形色,细心体认,能够分辨“表里寒热虚实”就足够判断病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