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症状 眼外肌无力
上睑下垂(ptosis) 斜视&复视(diplopia) 眼球运动受限 瞳孔括约肌不受累
临床表现
>90%的病例眼外肌麻痹平滑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2.受累肌肉的分布: 斑片状,受累肌无力不符合任一神经\神经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布
皱纹减少, 表情困难, 闭眼&示齿无力
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危象分型及特点
肌无力危象 胆碱能危象 反拗性危象 概 念 ChEI不足 ChEI过量 ChEI不敏感 瞳 孔 大 少 正常或偏大 出 汗 少 多 多少不定 流 涎 无 多 少 腹痛、腹泻 无 明显 无 肌肉抽动或跳动 无 常见 无 对抗胆碱酯酶药物 良好 加重 不定
发病\加重诱因
感染\妊娠\月经前常, 精神创伤, 过度疲劳
估计我国约有 60万MG病人
1.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
临床表现
肌肉连续收缩后产生严重肌无力甚至瘫痪, 经短暂休息后可见症状减轻或暂时好转, 肌无力症 状易波动, 多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 晨起和休 息时减轻, 称之“晨轻暮重”
病变性质及部位
自身免疫病, 突触后膜AChR病变导致NMJ传递障碍
自身免疫病, 累及胆碱能突触前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患者性别
女性居多
男性居多
伴发疾病
其他自身免疫病
癌症, 如肺癌
临床特点
眼外肌、延髓肌受累, 全身性骨骼肌波动性肌无力,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四肢肌无力为主, 下肢症状重, 脑神经支配肌不受累或轻
临床表现
5.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新斯的明实验、滕喜龙实验阳性
临床分型
⑴成年肌无力: Osserman分型. Ⅰ型: 单纯眼肌型(15%-20%)预后好 Ⅱ型: 轻度全身型;a型不伴有延髓肌麻痹(30%) b型伴有延髓肌麻痹(25%) Ⅲ型: 急性重症型(15%)死亡率高 首发症状出现后数周内发展到所有骨骼肌 Ⅳ型: 迟发重症型(10%)预后差 2年内由Ⅰ、Ⅱa、 Ⅱb型发展而来,症状同Ⅲ型,常合并 胸腺瘤 Ⅴ型: 肌无力伴肌萎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