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学习题质点动力学含答案

力学习题质点动力学含答案

力学习题质点动力学含答案
力学习题质点动力学含答案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单元测验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1kg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叠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0.2,现有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则F 至少为多大才能使两物体运动.A.3.4N;

B.5.9N;

C.13.4N;

D.

14.7N

答案:A

解:设沿斜面方向向下为正方向。A 、B 静止时,受力平衡。A 在平行于斜面方向:sin A 12F m g T f f 0θ+---=B 在平行于斜面方向:1sin 0B f m g T θ+-=静摩擦力的极值条件:

1cos B f m g μθ

≤,

2()cos B A f m m g μθ

≤+联立可得使两物体运动的最小力min

F 满足:

min ()sin (3)cos B A B A F m m g m m g θμθ=-++=3.6N

2.一质量为m 的汽艇在湖水中以速率v 0直线运动,当关闭发动机后,受水的阻力为f =-kv ,则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

t m

k e

v v 0=; B.

t

m k

e

v v -=0; C.

t m k

v v +

=0;

D.

t m

k v v -

=0答案:B

解:以关闭发动机时刻汽艇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和计时零点,以0

v 方向为正方向建

立坐标系.

牛顿第二定律:

dv

ma m

kv dt

==-整理:dt

m k v

dv -=

积分得:t

m k e

v v -=03.质量分别为1m 和2m (21m m >)的两个人,分别拉住跨在定滑轮(忽略质量)上的轻绳两边往上爬。开始时两人至定滑轮的距离都是h .质量为1m 的人经过t 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2m 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A.0;

B.h m m 2

1

; C.)2

1

+(221gt h m m ; D.

)2

1

+(-2212gt h m m m 答案:D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人与绳之间的静摩擦力为f ,当质量为1m 的人经过t 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2m 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h ,对二者分别列动力学方程。对1m :11111

m m dv f m g m a m dt -+==对2m :22222m m dv f m g m a m dt

-+==将上两式对t 求积分,可得:

11

22

111

2

22

m m m m dy fdt m gt m v

m dt

dy fdt m gt m v

m dt

-+==-+==??再将上两式对t 求积分,可得:

2

2112

2222102

12

fdt m gt m h fdt m gt m h m h -+=-'-+=-????由上两式联立求得:22121

'()2

m m h h gt m -=

+.4.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v 0

的初速度作竖直上抛运动,若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平

方成正比,大小可表示为f =kmgv 2,其中k 为常数。则此物体回到上抛点时的速度为

A.0

1=v v ; B.2

1+1=

kv v v ; C.

2

0141

-4+1=

kv kv v ; D.

2

1-1=

kv v v 答案:B

解: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在上升过程中:

dt dv

m v mg k mg =--2

,则dt v k g g dv =--2)+1ln(21=--==2

02

010

v k gk

gkv g dv v dt v H v t 在下降过程中:

dt dv

m v mg k mg =+-2

则dt v k g g dv =--2)-1ln(21

=--==-212

10

20

v k gk

gkv g dv v dt v H v t 联立可得:

1

=)-1)(+1(212

0kv kv ,解得:

2

1+1=

kv v v 5.如图,一个三棱柱固定在桌面上,形成两个倾角分别为α和β的斜面(α<β),一细绳跨过顶角处的滑轮与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物体相连.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设μ

A.βμβα

μαβμβαμαcos -sin cos +sin ≤

≤cos +sin cos -sin 12m m B.βμβα

μαβμβαμαcos +sin cos -sin ≤

≤cos -sin cos +sin 12m m C.βμβα

μαcos +sin cos -sin ≥

12m m D.β

μβαμαcos -sin cos +sin ≤12m m

答案:A

解:设左边斜面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右边斜面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对m 1和m 2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11sin 0T f m g α+-=22sin 0

m g f T β+-=静摩擦力的极值条件为:1122cos ,cos f m g f m g μαμβ

=±=±其中,12,f f 同时取“+”号或同时取“-”号。取“+”号意味着系统整体有向左运动趋势,取“-”号意味着系统整体有向右运动趋势。联立可得使物体保持静止的条件:

2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m m αμααμα

βμββμβ

-+≤≤

+-6.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通过一根质量可以不计的绳子绕水平棒5/4周后于另一端加一水平力F ,如图所示。若绳子和棒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F

应满足的条件为

A.π

μ5

->e mg F B.πμ2

5

mg F ; C.πμπ

μ2

525

<<-e

mg F e

mg ; D.mg

F μ>答案:C

解:选取绳索上一微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规定受力水平向右和法线向外为正方向.

对选取的微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切向方向:()11

cos cos 0

22

f T T T θθ+?-+??=法线方向:()1

sin 0

2

N T T T θ-+?+?=该题有两种临界情况:一种是F mg <的情况;另一种是F mg >的情况。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均为最大静摩擦,但方向相反,可表示为f N μ=±.

当0→?θ时,1cos 12θ?≈,11

sin 22

θθ?≈?,T dT ?=,d θθ?=,

忽略二阶小量联立解得:dT

d T

μθ=±两边积分:520mg

F

dT

d T

πμθ =±?

?求解可得:52

1F mge μπ-=,52

2F mge

μπ=施加的水平力F 在两个临界情况之间,πμπ

μ2

5

25

<<-e

mg F e

mg 物体都能保持静止.

7.一飞机在竖直平面内以540km /h 的速度沿一圆周飞行.为使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大于驾驶员重力的8倍,此圆周半径应满足的条件是A.m 37028≥R ; B.m 37028≤R ;

C.m 328≥R ;

D.m

328≤R 答案:C

解:540v =km /h 150=m /s 。

当飞机飞到圆周的最下面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 最大,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得:

mg

mg mg mg N R

v m 782=-=-=?将已知量代入,可得:R min =328m.

8.空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雨滴(可看成半径为r 的圆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雨滴的速度最终将趋于一极限值,称为收尾速度.若已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v 的一次方及半径r 的平方成正比,则大、中、小雨滴中哪种雨滴获得的收尾速度较大?

A.大雨滴;

B.中雨滴;

C.小雨滴;

D.所有雨滴收尾速度相等答案:A

解:对雨滴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dv mg F mg kv m

dt

+=-=整理并对时间求积分得:00v t dv dt k g v

m

=-??,解得:(1)k

m mg v e k -=-;由已知条件,k 与半径r 的平方成正比.令2

k r απ=,则2

2

(1)

r t

m

mg

v e r απαπ-

=

-当t →∞时,得收尾速度:3f 224/34lim 3t mg r g gr

v v r r πρραπαπα

→∞==== .

所以r 越大,f v 越大,即大雨滴的收尾速度较大.

二、填空题

1.图中人的质量m 1=60kg ,底板的质量m 2=40kg.人若想站在底板上静止不动必须以

N 的力拉住绳子(重力加速度g 取9.8m/s 2

).

解:当人站在底板上静止不动时,设三条绳向上的拉力从左向右分别为2T 、T 、

T ,以人与底板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

牛顿第二定律:

12(2)T T T m g m g

++=+解得:

12()(6040)9.8

245

44

m g m g T ++?=

==N 。所以,人以245N 的力拉住绳子时才能使底板静止不动。

2.质量为m 1=10kg 的气球以加速度a =0.3m/s 2匀加速上升,突然一只质量为m 2=100g 的小鸟飞到气球上,并停留在气球上.则气球的加速度变为m/s 2.(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重力加速度g =9.8m/s 2)答案:0.2

解: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小鸟落上前,对气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11F m g m a

-=浮小鸟落上后,对气球和小鸟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2

2121)+(=)+(-a m m g m m F 浮

联立可得:

12212m a m g

a m m -=

+=0.2m/s 2

3.如图,一长为1m 、质量为1kg 的均匀链条静止在一表面光滑、顶角α=60°的圆锥上

.

(1)在链条上取1cm 长的一小段(可视为质点),其受到圆锥的支持力为N.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答案:0.20(允许答案范围:0.18~0.22)

(2)这小段链条的一端受到的张力为

N.(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答案:0.90

(允许答案范围:0.88~0.92)

解:长度1cm 的小链条的质量为

kg 01.0==

m l

l

m ??设其所对的圆心角为θ?,如图(a)俯视图所示,小链条两端各受到张力T F ,

如图(b)侧视图建立坐标系.其中F 为小链条两端所受张力的合力

.

y 方向:g

m N ??=?α21

sin ;N 196.0=)2/sin(=?αg m N ?x 方向:1

cos 2

N F

α?=θ

θ

??T T F F F ≈2

sin 2=联立可得:

N

9.0=2)2/cot(=παmg F T 4.如图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15kg 、m 2=20kg ,作用在m 1上的水平力F =280N.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且m 1和m 2始终接触.m 2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结

果保留一位小数).

.

答案:2.4

解:设两物体间的相互垂直作用力为N F ,墙与2m 间的相互垂直作用力为F N ',水平向右和向上为x 、y 正方向,对12,m m 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120y x a a ==1

m 的x 方向:

N 11sin x

F F m a θ-=

2m 的x 方向:N sin 0F F θ-=N '2m 的y 方向:

N 222cos y

F m g m a θ-=1

m 的水平移动距离和2

m 的垂直移动距离的关系为:

222111

()/()tan 122y x a t a t θ==联立可得:221

12

2.4

y x F m g

a a m m -==

=+m/s 2,N 11(345x F F m a =-=N .

5.质量为50kg 的人站在电梯里的磅秤上,当电梯以4.92m /s 的加速度上升时,磅秤读数是kg.

答案:75

解:当电梯以4.92m /s 的加速度上升时,磅秤受力1N mg ma =+磅秤读数:1/()/(509.850 4.9)/9.875N g ma mg g =+=?+?=kg .

三、判断题

1.牛顿运动定律是由实验总结的推论,其是否成立只能通过实验判断.答案:对

2.实验发现,绝对参照系是不存在的.答案:对

3.当选择相同的计量单位时,同一物体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近似相等.答案:对

4.两个同样材料、同样重量的物体在同一表面上滑动,与表面接触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大。答案:错

解释: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与宏观接触面积无关。摩擦力起源于两接触面间的原子或分子间的电磁吸引力。原子或分子间必须在很短(几个原子半径)距离时才有较明显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实际上两接触面间只有微观凸出的部份相

接触。实际的微观接触面积往往只占宏观接触面积很小的比例。当压力增加时,会使得表面稍微变形(更为扁平)而增加微观的实际接触面积。例如当书本平放在桌面时,宏观接触面积大,而实际接触面积比例较小。当书本直立时,宏观接触面积变小,而实际接触面积比例较大。较小的面积乘以较大的接触比例与较大的面积乘以较小的接触比例效果相同。(也就是说微观实际接触面积基本相同)使得摩擦力与宏观接触面积无关。

5.两个距离较近的中性原子之间仅存在引力作用,不会有斥力。

答案:错

解释:两原子间的作用力分为两类,由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而引起的吸引力;由同性电荷排斥及泡利原理而引起的排斥力。当两个原子间距离足够小时,相互作用力为排斥力。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 变; 2?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A.内力; B.应力; C.刚体位移; D.变形 3?在径向均布荷() A.圆弧线; 载作用下, B .抛物线 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C .悬链线;D.正弦曲线。 4?图示桁架的零A. 6; B. 7杆数目为: ; C. 8 ; ( ) D. 9 。 D.常变。

5?图a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图b ; B .图c;C .图d; D .都不对。 6?力法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 A.力的平衡方程; B.位移为零方程; C.位移协调方程;D ?力的平衡及位移为零方程。 :■、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几何组成上讲,静定和超静定结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 前者__________ 多余约束而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余约束。 2.图b是图a结构_______________ 截面的 ____________ 影响线。 彳、亡A 卜 1 B K D —i |i li 11 行)f-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结构AB杆B端的转动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配系数为________ , 传递系数为 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为什么?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理论力学》动力学典型习题+答案

《动力学I 》第一章 运动学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1-3 解: 运动方程:θtan l y =,其中kt =θ。 将运动方程对时间求导并将0 30=θ代入得 34cos cos 22lk lk l y v ====θ θθ 938cos sin 22 3 2lk lk y a =-==θ θ 1-6 证明:质点做曲线运动,所以n t a a a +=, 设质点的速度为v ,由图可知: a a v v y n cos ==θ,所以: y v v a a n = 将c v y =,ρ 2 n v a = 代入上式可得 ρ c v a 3 = 证毕 1-7 证明:因为n 2 a v =ρ,v a a v a ?==θsin n 所以:v a ?= 3 v ρ 证毕 1-10 解:设初始时,绳索AB 的长度为L ,时刻t 时的长度 为s ,则有关系式: t v L s 0-=,并且 222x l s += 将上面两式对时间求导得: 0v s -= ,x x s s 22= 由此解得:x sv x -= (a ) (a)式可写成:s v x x 0-= ,将该式对时间求导得: 2 02 v v s x x x =-=+ (b) 将(a)式代入(b)式可得:32 20220x l v x x v x a x -=-== (负号说明滑块A 的加速度向上) 1-11 解:设B 点是绳子AB 与圆盘的切点,由于绳子相对圆盘无滑动,所以R v B ω=,由于绳子始终处 于拉直状态,因此绳子上A 、B 两点的速度在 A 、B 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即: θcos A B v v = (a ) 因为 x R x 2 2cos -= θ (b ) 将上式代入(a )式得到A 点速度的大小为: 2 2 R x x R v A -=ω (c ) 由于x v A -=,(c )式可写成:Rx R x x ω=--22 ,将该式两边平方可得: 222222)(x R R x x ω=- 将上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可得: x x R x x R x x x 2232222)(2ω=-- 将上式消去x 2后,可求得:2 22 42) (R x x R x --=ω 由上式可知滑块A 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其大小为 2 22 42) (R x x R a A -=ω 1-13 解:动点:套筒A ; 动系:OA 杆; 定系:机座; 运动分析: 绝对运动:直线运动; 相对运动:直线运动;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 r e a v v v += 有:e a cos v v =?,因为AB 杆平动,所以v v =a , o v o v a v e v r v x o v x o t

结构力学题库答案

1 : 图 a 桁 架, 力 法 基 本 结 构 如 图 b ,力 法 典 型 方 程 中 的 系 数 为 :( ) 3. 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约束力矩(不平衡 力矩)为(以顺时针转为正) ( ) 4.3Pl/16 3:图示桁架1,2杆内力为: 4. 4: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 F By 是:

4.17.07(↑) 5: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3.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6: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1.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为() 4.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8: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之杆AB的分配系数

μAB 为(各杆 EI= 常数)( ) 4.1/7 9: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 4.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10: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4.角位移=3,线位移=2 11: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 目是( ) 3.6 12:图示结构两杆长均为d,EI=常数。则A 点的垂直位移为( ) 4.qd 4/6EI (↓) 13: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1.四 根 ; 14: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 系数μAB 为( ) 2. 15: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3.可以,但不必;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2.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2:由于静定结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决定,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静定结构将( ) 2.不产生内力 3: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欲使结点B 的转角为零,比值P1/P2应 为( ) 2.1

结构力学(2)习题库

15 结构的动力计算判断题 体系的振动自由度等于集中质量数。() 图示体系具有1个振动自由度。()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图示体系具有3个振动自由度。()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与体系的质量分布状况、杆件刚度有关外,还与干扰力有关。()自由振动是指不受外界干扰力作用的振动。() 自由振动是由初位移和初速度引起的,缺一不可。()

有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阻尼比越大,自振频率越小。() 临界阻尼现象是指起振后振动次数很少且振幅很快衰减为零的振动。()惯性力并不是实际加在运动质量上的力。() 计算一个结构的自振周期时,考虑阻尼比不考虑所得的结果要大。()临界阻尼振动时质点缓慢地回到平衡位置且不过平衡点。() 阻尼力总是与质点加速的方向相反。()

在某些情形下建立振动微分方程式时,不考虑重力的影响是因为重力为恒力。() 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为w,在干扰力P(t)=P sin qt作用下,不管频率q怎样改变,动位移y(t)的方向总是和P(t)的方向相同。() 计算图示振动体系的最大动内力和动位移时可以采用同一个动力系数。() 不论干扰力是否直接作用在单自由度体系的质量m上,都可用同一个动力系数计算任一点的最大动位移。() 单自由度体系受迫振动的最大动位移的计算公式y max=my j中,y j是质量m的重量所引起的静位

移。() 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一般包括所有的振型,不可能出现仅含某一主振型的振动。()解得图(a)所示两个自由度体系的两个主振型为图(b)和图(c),此解答是正确的。() 图(a)与图(b)所示梁的自由振动频率w A、w B相比,w A>w B。() 填空题 动力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载。

结构力学习题测验集及答案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 ; ; B. D. C. M =1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 1 y 1 y 2 * * ωω ( a ) M 1 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A ,EI = 常数。 q l l l /2 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 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3 q 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 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223小题) 1。结构的类型若按几何特征可分为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A) 2、狭义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板、壳结构(B)。 3 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A) 4、单刚节点相当于三个约束。(A) 5、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A 6、超静定结构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全部约束力和内力B。 7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A 8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可变体系。B 9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10 两刚片用一个单铰和一个不通过该铰的链杆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11链杆相当于两个约束。B 12 平面上的自由点的自由度为2 A 13 平面上的自由刚体的自由度为3 A 14 铰结点的特征是所联结各杆可以绕结点中心自由转动。A 15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A 16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B 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是静定结构。B 18刚结点的特征是当结构发生变形时汇交于该点的各杆端间相对转角为零。A 19 三刚片规则中三铰共线为瞬变体系。A 20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静定结构。A 21 一个刚结点相当于3个约束。 22 一个连接3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A 23 一个铰结三角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4 一个铰结平行四边形可以作为一个刚片。B 25 一根曲杆可以作为一个刚片。A 26 一个连接4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2个单铰.B 27 任意体系加上或减去二元体,改变体系原有几何组成性质。B 28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29 平面几何可变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一定等于零。B 30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1对平行链杆,其他2铰的连线与该对链杆不平行,则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A 31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三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B 32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2对平行链杆,那么该体系仍有可能是几何不变的。A 33 一个单铰相当于一个约束。B 34 进行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时,若体系通过三根支座链杆与基础相连,可以只分析体系内部。B 35 三刚片体系中,若有两个虚铰在无穷远处,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可变。B 36 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为静定结构。B 37 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8 超静定结构一定几何不变.A 39 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静定结构。B 40几何不变体系一定是超静定结构。B 4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A 42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A 43 力的合成遵循三角形法则。A 44 力偶没有合力。A 45 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A 46 力偶可以和一个力平衡。B 47 力偶对物体既有转动效应,又有移动效应。B 48 固定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B 49 可动铰支座使结构在支承处能够转动,但不能沿链杆方向移动。A 50 结点法求解桁架内力应按照结构几何组成相反顺序来求解。A 51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可得到无数解答。A 5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B 5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A 54 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此两力必相等 B 55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A 56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A 57 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两个约束。A 58三个本身无多余约束的刚片用三个不共线的单铰两两相连,则组成的体系为超静定结构B 59 桁架是“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直杆、铰结体系”。A 60桁架结构的内力有轴力。A 61 拱的合理拱轴线均为二次抛物线。B 62无铰拱属于超静定结构。A 63 三铰刚架和三铰拱都属于推力结构。A 64 简支刚架属于推力结构。B 65 三铰拱属于静定结构。A 66 相同竖向载荷作用下,同跨度拱的弯矩比代梁的弯矩大得多。B 67 桁架结构中,杆的内力有轴力和剪力。B 68 竖向载荷作用下,简支梁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A 69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不会产生水平支反力。B 70 竖向载荷作用下,拱的水平推力与拱高成正比。B

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习题课

质点和质点系动力学习题课 例: 1m ,2m ,l ,相互作用 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12 求:两质点间距变为l /2时 V 2V 两质点的速度 1m 2/l 2m 解:02211=-V m V m 2/21212 122221121l m m G V m V m l m m G -+=- l m m G m V )(22121+=,l m m G m V )(22112+= 例:在两个质点组成的系统中,若质点之间只有万有引力作用, 且此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 (A )动量与机械能一定都守恒 (B )动量与机械能一定都不守恒 (C )动量不一定守恒,机械能一定守恒 (D )动量一定守恒,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例:恒力F ,1m 自平衡位置 由静止开始运动 求:AB 系统受合外力为零时的 速度,以及此过程中F A 、T A

解:A B 系统受水平方向合外力 k F x kx F /0=?=- k F Fx A F /2== 222121)(21kx V m m A F ++=, ) (21m m k F V += =T A 2 1212221222121m m m m k F kx V m ++=+ 例:三艘船(M )鱼贯而行,速度都是V ,从中间船上同时以 相对船的速度u 把质量都为m 的物体分别抛到前后两艘船上 m 求:抛掷物体后,三艘船的速度? 解:以第二艘船和抛出的两个物体为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V V V u m V u m MV V m M =?+-+++=+2222)()()2( 以第一船和抛来物体为系统 1)()(V M m V u m MV +=++,m M mu V V ++=1 以第三船和抛来物体为系统 3)()(V M m V u m MV +=+-+,m M mu V V +-=3

理论力学动力学测试

第三篇 动力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铅直面内的一块圆板上刻有三道直槽AO ,BO ,CO ,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M 1,M 2,M 3在重力作用下自静止开始同时从A ,B ,C 三点分别沿各槽运动,不计摩擦,则________到达O 点。 (A )M 1小球先; (B )M 2小球先; (C )M 3小球先; (D )三球同时。 题1 题2 题3 2.质量分别为m 1=m ,m 2=2m 的两个小球M 1,M 2用长为L 而重量不计的刚杆相连。现将M 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 1M 2与水平面成?60角。则当无初速释放,M 2球落地时,M 1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 (A )3L ; (B )4L ; (C )6L ; (D )0。 3.质量为m ,长为b 的匀质杆OA ,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图示位置时,杆的动量及对O 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________。 (A )2 ωmb p =,122ωmb L O =; (B )0=p ,122ωmb L O =; (C )2ωmb p =,22ωmb L O =; (D )2 ωmb p =,32ωmb L O =。 4.在_____情况下,跨过滑轮的绳子两边张力相等,即F 1=F 2(不计轴承处摩擦)。 (A )滑轮保持静止或以匀速转动或滑轮质量不计; (B )滑轮保持静止或滑轮质量沿轮缘均匀分布; (C )滑轮保持静止或滑轮质量均匀分布; (D )滑轮质量均匀分布。 题4 题5 5.均质杆长L ,重P ,均质圆盘直径D =L ,亦重P ,均放置在铅垂平面内,并可绕O 轴转动。初始时杆轴线和圆盘直径均处于水平位置,而后无初速释放,则在达到图示位置瞬时,杆的角速度ω1________圆盘的角速度ω2。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小于或等于。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浙江省2001 年10 月 结构力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393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24 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应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和变形性能,又能使。 2.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连,且,构成内部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3.图1 所示梁中反力,反力矩。 4.图2 所示刚架K 截面上的。(M 以内侧受拉为正) 5.图3 所示三铰拱的水平反力,截面K 的弯矩。(M 以内侧受拉为正)

6.图4 所示桁架的零杆数目为。 7.结构位移计算除了验算结构的刚度外,还为做准备。 8.图5(a)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请将其基本体系绘在图(b)上。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图1 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体系 C.瞬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2.图2 所示组合结构中截面K 的弯矩 为( )(下侧受拉为正) A. - B. C. -2 D. 2 3.图3 所示单跨梁,1 在段上移动,截面K 的影响线为( )

4.用单位荷载法求图4 所示组合结构A,B 两结点相对竖向位移时,其虚设单位荷载应取( ) 5.图5 所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 A.角位移=3;线位移=3 B.角位移=3;线位移=4 C.角位移=4;线位移=3 D.角位移=4;线位移 =4 6.图6 所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 约束力矩为( )(以顺时针转为正)

A. B. 8 C. - D.- 98 7.图7 所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上 杆的分配系数μ为( )(各杆常数) A.3/7 B. 3/8 C. 1/3 D. 1/4 三、计算分析(共62 分) 1.分析图1 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作出结论。(8 分) 2.作图2 所示刚架的弯矩,剪力图。 (8 分)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梁、刚架、拱、桁架四种常见结构中,主要受弯的是 和 ,主要承受轴力的是 和 。 2、选取结构计算简图时,一般要进行杆件简化、 简化、 简化和 简化。 3、分析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常用的规律是两刚片法则、 和二元体法则。 4、建筑物中用以支承荷载的骨架部分称为 ,分为 、 和 三大类。 5、一个简单铰相当于 个约束。 6、静定多跨梁包括 部分和 部分,内力计算从 部分开始。 7、刚结点的特点是,各杆件在连接处既无相对 也无相对 ,可以传递 和 。 8、平面内一根链杆自由运动时的自由度等于 。 二、判断改错题。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必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会产生内力。( ) 3、力法的基本体系必须是静定的。( )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都是二次抛物线。( ) 5、图乘法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 6、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全部都由直线段组成。( ) 7、多跨静定梁若附属部分受力,则只有附属部分产生内力。( ) 8、功的互等定理成立的条件是小变形和线弹性。( ) 9、力法方程中,主系数恒为正,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 三、选择题。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B 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 ) A 、全部内力没有变化 B 、弯矩有变化 C 、剪力有变化 D 、轴力有变化 2、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 A 、DC, EC, DE, DF , EF B 、DE, DF , EF C 、AF , BF , DE, DF , EF D 、DC, EC, AF, BF 3、右图所示刚架中A A 、P B 、2P - C 、P -

理论力学之核心概念-动力学篇

本篇接着阐述理论力学动力学中的核心观念。阐述的方式依旧是回答几个问题。 问题1: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案:虽然书上有关于动力学问题的许多说法,但是就实际应用而言,对于我们机械专业而言,我们所遇到的最常见的动力学问题是,在一个机构上的原动件受到了力(偶),我们要得到机构上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或者已知了速度和加速度,要反推这个力(偶)是多少。 下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OA杆上施加一个驱动力偶,各个杆件都有重力,我们要计算此时各约束处的约束力的大小,还需要计算CD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该问题中,力与运动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机构的动力学问题,也是机械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问题2:如何求解动力学问题? 答案: 解决动力徐问题的方法很多。我们只要谈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用解法,第二种是动静法(达朗伯原理)。 通用解法,是指面对一个动力学问题,我们总是有一套很程序化的思路来求解它,这套思路中,我们会使用刚体平面运动的微分方程。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列出所有的方程,解决所有的未知数。例如,对上面这个问题,如果它已知M,要求CD杆的加速度。则使用通用解法,我们可以同时求出AB杆,BE,CD杆的加速度,也可以求出A,B,C,D,E 处所有的约束力。使用通用解法,我们几乎不用关注题目要求什么,而总是可以求出所有的未知数。 动静法,是说把这个动力学问题从形式上变成静力学问题,然后再借用静力学的求解方法来计算所需要的未知数。动静法之所以能够把动力学问题变成静力学问题,是因为它把加速度变成了惯性力,然后对于系统中的每一个构件,形成了一个力系平衡的问题。而我们之所以使用动静法,是因为对于静力学问题,我们有很多解题技巧,例如取整体为对象,或者取某几个构件一起为对象,或者对任何一个点取力矩,这些优越性,都是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所不具备的。 问题3:如何使用通用解法求解动力学问题?

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知识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动量定理 知识点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常见问题 问题一在动力学中质心意义重大。质点系动量,它只取决于质点系质量及质心速度。 问题二质心加速度取决于外力主失,而与各力作用点无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动量矩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量矩。 质点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质点系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若z 轴通过点O ,则质点系对于z 轴的动量矩为 。 若 C 为质点系的质心,对任一点O 有。 2.动量矩定理。 对于定点O 和定轴z 有 若 C 为质心,C z 轴通过质心,有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表示正确,X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 1 . (本小题3分) 图示结构中DE杆的轴力F NDE =F P/3。(). 2 . (本小题4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3 . (本小题2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4 . (本小题2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

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 3. (本小题 4分)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 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2 =1 l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F P 6 4 =4 mm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doc

2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二、填空题: 2、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 满足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交于一点且不互相平行 6 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填空: 2、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力和反力都可 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确定且唯一的答案 5、理想桁架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是 10、理想桁架各杆件截面上只有____应力,它呈_____分布状态。答案:正、均匀 11、分析静定桁架内力的方法主要是_____和_____。答案:节点法、截面法 在用结点法计算静定桁架时,所取隔离体上的力系属于__________力系,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答案: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合力为零 8 影响线 判断题: 1、影响线仅应用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中,而不能应用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 算问题。( )答案:错 2、静定梁任一截面 C 的剪力影响线在截面 C 左、右的两线段总是互相平行的。( )答案:错 4、结构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和最小竖标分别相连,即构成该结构的弯矩包络图。

( )答案:错 7、内力影响线与内力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内力影响线竖标与内力图竖标的量纲不同。()答案:错 二、填空: 2、用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步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影响线方程、根据列影响线方程作图 3、影响线的主要用途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 _________。答案:确定最不利荷载位值计算内力、反力 5、计算结构位移时可利用____影响线。答案:位移 6、临界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判别式变号的集中荷载 7、最不利荷载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某指定量值取最大值时的荷载位置 9、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一般由_____线段构成。答案:直 10、移动集中荷载组的某种布置状态使某量Z 取极大值时,则该布置状态成为_____ _______。答案:最不利荷载位置 11、作弯矩包络图时要取_______个截面计算该截面弯矩最大(小)值,不需取大量 截面计算。答案:有限 12、绝对最大弯矩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所有最大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

2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判断题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其自由度必定等于零。( )答案:对体系的自由度小于或等于零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可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答案:错三个刚片之间只要用三个铰两两相连,就能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答案:错在任何情况下,在几何不变体系上去掉一个二元体,所余体系仍然是几何不变的。( )答案:对一个点与一个刚片之间用两根链杆相连,则一定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答案: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加上一个二元体后可以变为几何不变体系。( )答案:错如体系在去掉某个约束后能承受特殊荷载而平衡,说明原体系中该约束为多余约束。( )答案:错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是为保持杆件体系的几何不变性而设置的。( )答案:错超静定结构设置多余约束的目的之一是调整结构的内力分布。( )答案:对填空题一个点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一个刚片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答案:2个、3个一个平面体系中有两个刚片,用单铰相联,则其自由度为____。答案:4个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答案:1个、2个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答案:2个、3个图示结构一共设置了五个支座链杆,对于保持其几何不变来说有___个多余约束,其中第___根链杆是必要约束。答案:2个、5在任何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上增加一个二元体后构成的体系总是_______体系。答案:几何可变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交于一点且不互相平行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可变体系,缺少必要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有2个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有1个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有1个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有1个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瞬变体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何可变体系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答案:几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 2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二、填空题: 2、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交于一点且不互相平行 6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填空: 2、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力和反力都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确定且唯一的答案 5、理想桁架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是 10、理想桁架各杆件截面上只有____应力,它呈_____分布状态。答案:正、均匀 11、分析静定桁架内力的方法主要是_____和_____。答案:节点法、截面法 在用结点法计算静定桁架时,所取隔离体上的力系属于__________力系,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答案: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合力为零 8影响线 判断题: 1、影响线仅应用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中,而不能应用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 )答案:错 2、静定梁任一截面C的剪力影响线在截面C左、右的两线段总是互相平行的。( )答案:错4、结构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和最小竖标分别相连,即构成该结构的弯矩包络图。( )答案:错 7、内力影响线与内力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内力影响线竖标与内力图竖标的量纲不同。()答案:错 二、填空: 2、用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影响线方程、根据列影响线方程作图 3、影响线的主要用途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答案:确定最不利荷载位值计算内力、反力 5、计算结构位移时可利用____影响线。答案:位移 6、临界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判别式变号的集中荷载 7、最不利荷载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某指定量值取最大值时的荷载位置 9、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一般由_____线段构成。答案:直 10、移动集中荷载组的某种布置状态使某量Z取极大值时,则该布置状态成为____________。答案:最不利荷载位置 11、作弯矩包络图时要取_______个截面计算该截面弯矩最大(小)值,不需取大量截面

第8章 质点系动力学:矢量方法习题解答080814

第八章 质点系动力学:矢量方法 一、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1 动量定理 质点系内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称为质点系的动量,即 ∑==n i i i m 1 v p 质点系动量定理: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作用于质点系外力系的主矢: ) e (R d d F p =t , ∑=e )e (R i F F 质点系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 t d d ) e (R F p = 质点系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 t t t d , 2 1 ) e (R )e ()e (12?==-F I I p p , 其中) e (I 为外力系主矢的冲量。质点系的内力不能改变其总动量。 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如果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系主矢为零,则质点系的总动量守恒, 即 0p p = 该常矢量由质点系运动的初始条件确定。 质点系动量定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式为 ()()()()()()∑∑∑=========n i iz Rz z n i iy Ry y n i ix Rx x F F p t F F p t F F p t 1 e e 1e e 1e e d d ,d d ,d d , 如果0) e (R =x F ,则0x x p p =。 解题要领 1) 动量定理给出的是质点系得动量变化与系统外力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外力矩和外力偶,也 不涉及内力,因此解决外力和质点系速度或加速度关系问题经常用动量定理. 2) 动量定理中涉及的动量都是绝对的,即涉及的速度都是绝对速度. 3) 应用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是在某一瞬时,而积分形式或守恒情形是在一时间间隔. 4) 涉及一时间过程的速度变化,统称用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 5) 认清质点系统得动量是否守恒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方程降阶,简化计算过程. 2 质心运动定理 质点系的动量等于质心的动量 C n i i i mv m ==∑=1 v p , 质心运动定理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习题 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 题2-5图题2-6图 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 题2-8图题2-9图 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题2-13图 题2-14图题2-15图 题2-16图题2-17图

题2-18图题2-19图 题2-20图题2-21图 2-1 1 W = 2-1 9 W - = 2-3 3 - W = 2-4 2 W - = 2-5 1 W = - 2-6 4 = W - 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 2-18、2-19 瞬变体系 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内力图。 (a)(b) (c) (d) 习题3-1图 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a) (b)

(c) 习题3-2图 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内力图。 习题3-3图 习题3-4图 习题3-5图 习题3-6图 习题3-7图 习题3-8图 习题3-9图 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 (b) (c) (d) 部分习题答案 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 QB 60=,kN F L QB 60-= (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 QA 5.32=, kN F L QA 20-=,kN F L QB 5.47-=,kN F R QB 20= (c) 4 Fl M C =(下侧受拉),θcos 2 F F L QC = 3-2 (a) 0=E M ,m kN M F ?-=40(上侧受拉),m kN M B ?-=120(上侧受拉) (b )m kN M R H ?-=15(上侧受拉),m kN M E ?=25.11(下侧受拉) (c )m kN M G ?=29(下侧受拉),m kN M D ?-=5.8(上侧受拉),m kN M H ?=15(下侧受拉) 3-3 m kN M CB ?=10(左侧受拉),m kN M DF ?=8(上侧受拉),m kN M DE ?=20(右侧受拉) 3-4 m kN M BA ?=120(左侧受拉)

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汇总

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知识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动量定理 知识点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常见问题 问题一在动力学中质心意义重大。质点系动量,它只取决于质点系质量及质心速度。 问题二质心加速度取决于外力主失,而与各力作用点无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动量矩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量矩。 质点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质点系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若z 轴通过点O ,则质点系对于z 轴的动量矩为 。 若 C 为质点系的质心,对任一点O 有。 2.动量矩定理。 对于定点O 和定轴z 有 若 C 为质心,C z 轴通过质心,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