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9—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8
2016—2017年第1学期《理论力学》复习要点适用于20150300401/2/3/4/5/6、20150300501/2、20150301701/2/3/4、20150500901/2班第三部分 复习参考题目_判断题第1章 静力学基础1.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2.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3.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都是二平衡力。
(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样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也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中所说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 )5.柔索类约束的约束力,其作用线沿柔索,其指向沿离开柔索方向而不能任意假定。
( )6.作用两个力,处于平衡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 )8.作用于物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不改变原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 )9.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汇交,并不一定平衡;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不汇交,并不一定不平衡。
( )10.约束力一定与主动力的方向相反。
( )11.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12.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反之,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肯定能合成为一个力。
( )1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因此它们组成平衡力系。
( )第2章 平面力系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 2.若两个力1F 、2F 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即12F F = 。
( )3.一个力不可能分解为一个力偶;一个力偶也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 )4.图示为分别作用在刚体上A 、B 、C 、D 点的4个共面力,它们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且为平行四边形。
由于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该4个力是平衡的。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科目考查内容范围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静力学公里2.约束与约束力3.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二、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2.矩、平面力偶三、平面任意力系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2.物体系的静定与超静定四、摩擦五、点的运动1.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2.点的速度及加速度表示六、物体的简单运动1.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2.刚体内点的速度与加速度七、点的合成运动1.点的速度合成定理2.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八、物体的平面运动1.求平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2.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九、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十、动量定理1.动量与冲量2.动量定理3.质心运动定理十一、动量矩定理1.动量矩定理2.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3.转动惯量4.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5.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十二、动能定理1.力的功2.质点、质点系动能3.势能、机械能守恒十三、动静法1.达朗贝尔原理2.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3.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科目考查内容范围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2.控制系统示例与分析3.简单控制系统时域数学模型的建立二、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1.二阶及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2.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2.根轨迹法的基本绘制法则3.系统性能的分析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3.频域的稳定判据和稳定裕度五、线性系统的校正1.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2.采用频域法或根轨迹法的串联校正3.采用频域法的并联校正六、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2.离散系统的稳态分析3.离散系统的动态分析七、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1.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问题2.描述函数法3.相平面法八、状态空间分析法1.状态空间描述的基本概念与可控可观性2.输出反馈、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3.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和设计。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开实验2个)Theoretical Mechanics学时:64 学分: 3层次:本科适用专业:机械设计、机电、汽车服务类等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理论力学》是工科大学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既是各门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的学科,而且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和图象等的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一些简单工程实物抽象为力学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原理求解)得到训练与提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篇:静力学(20学时)基本要求:熟悉力、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和主矩。
能应用平衡条件和各种类型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和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掌握求解简单桁架、组合桁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
掌握计算物体重心的各种方法。
理解滑动摩擦、摩擦力的概念,能求解考虑摩擦时简单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
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超静定问题概念。
第二篇:运动学(22学时)基本要求: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坐标法及各种方法下点的运动轨迹、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熟悉刚体平动、刚体定轴转动的概念,能求解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习题答案《理论力学(1 第8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至第7版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第8版仍保持前7版理论严谨、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宜于教学的风格体系,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修正,适当增加了综合性例题,并增删了一定数量的习题。
本书内容包括静力学(含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摩擦),运动学(含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含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土建、水利、航空、航天等专业理论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专、成人高校相应专业的自学和函授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配套的有《理论力学学习辅导》、《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理论力学思考题集》、《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3版)、《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理论力学网络课程》、《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理论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等。
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课后答案前辅文静力学关注网页底部或者侧栏二维码回复理论力学(I)第8版答案免费获取答案引言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课后答案理论力学思考题集》、《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3版)、《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理论力学网络课程》、《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理论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等。
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课后答案前辅文静力学引言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二章平面力系第三章空间力系第四章摩擦理论力学(I)第8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习题答案§4-4 滚动摩阻的概念运动学引言第五章点的运动学*§5-5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球坐标中的投影思考题习题第六章刚体的简单运动§6-1 刚体的平行移动§6-2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6-4 轮系的传动比§6-5 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思考题习题第七章点的合成运动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引言第九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第十章动量定理第十一章动量矩定理第十二章动能定理第十三章达朗贝尔原理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参考文献习题答案索引Synopsis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第8版课后答案第十四章虚位移原理。
理论力学试题库题型:A填空题,B选择题,C简答题,D判断题,E计算题,F综合题,G作图题。
编号A04001中,A表示填空题,04表示内容的章节号即题目内容属于第04章,001表示章节题号的序号,即此题是第04章填空题的001号题。
填空题:01: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A01001. (2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答案:主动力,被动力。
02:平面力系A02001. (4分)如图A02001所示桁架, 不经计算,试直接判断图A02001桁架中的零力杆为。
答案:3,9,11图A02001A02002. (4分)如图A02002所示桁架, 不经计算,试直接判断图A02003中零力杆为。
答案:1,2,5,7,9图A02002A02003. (6分)如图A02003所示桁架。
已知力、 和长度a 。
不经计算,则杆1内力1F =_________; 杆2内力2F =_________; 杆3内力3F =_________。
答案:0,-p ,0图A02003A02004. (3分)图A02004所示一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 ,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F1、F2和F3,且F1=F2=F3=F ,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是 ,大小为 ,方向或转向为 。
答案:力偶,Fa 23,逆时针图A02004A02005 (3分)不经计算,试直接判断图A02005示桁架中的零杆为 。
答案:1,2,5,11,13图A02005A02006.(6分) 如图A02006所示,判断各平衡结构是静定的还是静不定的。
图(a) ,图(b ) ,图(c) ,图(d) ,图(e) 。
答案:静不定,静不定,静定,静不定,静不定图A02006A02007.(3分)有一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 。
答案:力偶03:空间力系A03001. (6分)如图A03001所示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4、4、cm ;沿AB 连线方向作用了一个力F ,则力F 在x 轴的投影为 ,对x 轴的23力矩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