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凉茶中试提取过程的近红外在线检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8
6种藏药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探索尼珍; 普普赤; 德吉阿萍【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16【总页数】3页(P15-16,20)【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一致性检验; 藏药【作者】尼珍; 普普赤; 德吉阿萍【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0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无需前处理和易于实现现场分析的特点,已在药物分析领域有成功的应用实例[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2004年提出了建立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系统的设想[2],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作[3-4]。
随着我国药品快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近红外分析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基层的药品现场快速筛查,一批针对性强、方便实用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技术[5-7]也被不断推广使用。
藏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瑰宝,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藏区使用非常广泛。
但由于藏药多为大处方丸剂,颜色较深,导致各品种的近红外光谱间可提取的差异较小,且制剂工艺不稳定,给近红外建模带来一定困难。
此次选择十味龙胆花颗粒、十味龙胆花胶囊、六味能消胶囊等6种制剂工艺较为稳定、均一性较好的藏药,尝试建立其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现报告如下。
1.1 仪器 Matrix-F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附有光纤探头,铟镓砷InGaAs检测器,OPUS6.0光谱分析软件,德国Bruker公司);光谱测样装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2 材料共收集十味龙胆花颗粒、六味能消胶囊、十味蒂达胶囊等6个品种,具体见表1。
样品均为经质量标准检验合格的药品,且均在有效期内。
2.1 样品测定2.1.1 颗粒剂测定将颗粒剂均匀装入光谱测样装置中相应置样槽内,轻轻震荡几次,将光纤探头插入、压实,测定光谱。
2.1.2 胶囊剂测定将胶囊的单层胶囊壳向下,轻轻颠几下,让药物集中在单层胶囊壳里,用拇指和中指夹住胶囊,将光纤探头轻轻抵紧单层胶囊壳,用食指固定,测定光谱。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红花逆流提取进程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陈雪英李页瑞陈勇王龙虎丁玲【摘要】采纳近红外光谱(NIRS)透射法对红花罐组式逆流提取进程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的测定。
在红花逆流提取进程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对照分析方式,测定提取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成立NIR光谱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值之间多元校正模型,并对逆流提取进程的未知样本进行含量预测。
校正模型相关系数达到,预测相关系数达到,RMSEC和RMSEP别离为和,RSEC 和RSEP别离为%和%。
结果说明,NIRS能够作为一种准确、快速、无损的检测方式用于检测中药逆流提取进程有效成份含量转变规律。
【关键词】近红外透射光谱法,红花,偏最小二乘法,罐组逆流提取,进程分析1 引言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进程是中药生产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操纵手腕对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增强中药疗效和稳固性超级重要[1]。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Multistage countercurrentextraction, MCCE)工艺是集萃取、重渗漉、动态和逆流技术为一体的多用途新型中药提取技术,具有本钱低、处置量大、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等优势。
在中药材有效成份的提取领域,罐组逆流提取技术有望成为普遍利用的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企业[2]。
但是,在中药提取进程中,由于提取液中成份众多且复杂,对其质控成份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往往比较困难。
而在罐组逆流提取进程中,由于实现有效成份浓度梯度的操纵比较困难,致使目前罐组逆流提取进程仍然缺乏有效的质量操纵手腕,无法实时监控提取进程中有效成份含量的转变。
进而使生产工艺很宝贵到精准操纵,致使产品批次间质量不同较大、稳固性差等问题。
因此,研究适用于中药逆流提取进程有效成份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方式,将有助于解决中药逆流提取生产进程中质量检测与操纵等难题,有助于推动该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提高该产品质量。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红参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
高荔;孔伟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
【年(卷),期】2011(030)005
【摘要】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量红参提取物中总糖含量的定量模型.方法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50 批样品的原始光谱,经一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技术预处理,选取7 499~11 993 cm-1波段,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40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和硫酸-苯酚紫外光谱法测定的总糖含量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校正模型的R2为88.71,RMSECV为1.03,最佳回归因子为7.用建立的模型对10批样品的总糖含量进行预测,RMSEP为1.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快速测定红参提取物中总糖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总页数】2页(P273-274)
【作者】高荔;孔伟
【作者单位】山东省卫生厅,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红参提取物中麦芽酚的含量 [J], 逄小倩;叶正良;李德坤;周大铮
2.短波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葡萄酒中总糖含量快速测定的研究 [J], 阿力塔;徐秀廷;宋娟娟;刘淑琴
3.酶标仪快速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总糖含量 [J], 曹菁;薛莎;张婉玉;张建辉;李玉坤;张桂萍
4.红参提取物总皂苷近红外定量分析建模中的变量筛选 [J], 安思宇;张磊;尚献召;岳洪水;柳文媛;鞠爱春
5.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香菇总糖含量 [J], 卢洁;田婧;梁振华;王金梅;康文艺;马常阳;李昌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组分含量李鑫1,2,沈晓君1*,王媛媛1,刘蕊1,闫刚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 571339)(2.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普洱 665099)摘要:为了实现晒青毛茶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50份晒青毛茶样品中的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结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了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GCG、EGC、GA含量所建立近红外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99.99%、99.99%、99.9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17、0.15、0.10;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9%、0.27%、0.56%;外部验证的结果显示,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3、0.12、0.0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7、0.25、0.45。
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在快速检测晒青毛茶儿茶素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晒青毛茶;近红外光谱;儿茶素文章编号:1673-9078(2024)03-326-33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4.3.0309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ree Catechin Components in CrudePu-erh Tea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LI Xin1,2, SHEN Xiaojun1*, WANG Yuanyuan1, LIU Rui1, YAN Gang2(1.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nchang 571339, China)(2.College of Tropical Crop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u'er 665099,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rapid detection of the catechin content in crude Pu-erh te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three catechin monomers, namely,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epigallocatechin (EGC), and gallic acid (GA), in 50 crude Pu-erh tea samples, and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models (PLS) were also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contents of these catechins by combining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a (NIRS) of the samples. The established models were then verif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values of the models for EGCG, EGC, and GA models were 99.99%, 99.99%, and 99.92%,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 (RMSEC) for EGCG, EGC, and GA were 0.17, 0.15, and 0.10,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values were 0.19%, 0.27%, and 0.5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xternal 引文格式:李鑫,沈晓君,王媛媛,等.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组分含量[J].现代食品科技,2024,40(3):326-332.LI Xin, SHEN Xiaojun, WANG Yuanyuan, et al.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ree catechin components in crude Pu-erh tea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0(3): 326-332.收稿日期:2023-03-14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9178)作者简介:李鑫(1999-),男,在读本科,研究方向:茶学,E-mail:通讯作者:沈晓君(1988-),女,在读博士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E-mail:326晒青毛茶是一种经过日晒干燥而成的青毛茶,经过“鲜叶”“摊青”“杀青”“揉捻”“日晒干燥”五个步骤制作而成,是一种茶叶初级产品,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精加工成沱茶、砖茶和饼茶等各类紧压茶[1]。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检测食用明胶品种溯源的研究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用明胶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品种溯源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在食用明胶品种溯源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品种溯源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快速、可重复性强的分析方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被广泛使用。
近红外光谱可以反映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信息,通过分析光谱图像可以实现对不同样品的鉴别和溯源。
其次,讨论了食用明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食用明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但由于市场上存在各种不同品种的食用明胶,品种溯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品种溯源方法往往需要复杂的化学分析和昂贵的检测设备,费时费力。
然后,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食用明胶的原理。
近红外光谱通过分析样品在近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和散射情况,从而得出样品的光谱图像。
通过对光谱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样品的特征参数。
本文选取了一组不同品种的食用明胶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并提取出了一系列的光谱特征参数。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食用明胶品种溯源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推断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算法,可以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学习,建立模型来实现样品的分类和预测。
本文选择了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对提取出来的光谱特征进行分类训练和预测。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食用明胶品种溯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品种的食用明胶,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无需复杂的实验操作和昂贵的设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食用明胶品种溯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