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第一、二课时(总76-77课时)

一、教材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4写作训练2《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二、设计思想:本次作文教学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探讨话题“发现幸福”,另外是指导学生从展开议论。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议论文的纵向展开,怎样进行纵向展开,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展开实例。最后指导学生分析话题,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

2.能力目标: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3.情感目标:通过写作,认识幸福是什么,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

四、教学重点:1.学习议论文纵向展开的结构模式。

五、教学难点:1.横向议论文的横向展开与纵向展开结构模式的不同点。

六、教法选择:案例分析法

七、学法指导:分析案例――理解――运用

八、教学准备:例文《专心致志,方能成功》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议论文如何横向展开问题,请学生进行阐述。

2.导入:纵向展开议论。

㈡知识梳理

1.议论文怎样纵向展开?

①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一般说来,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的提出,一种倾向、一个观点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原因、现状的原因和将来的原因,探讨这些原因,就构成了论证的纵向角度。

②所谓纵向论证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

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议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议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议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

③一篇议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议论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议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④几种典型的纵向展开模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或从一般――特殊)

――层进式议论文结构

㈢应用举例:.纵向层进式结构的三种基本格式与运用举例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示例:

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要敢于下刀,不然,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找到病灶,才能真正去“病”。)

3)解决问题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

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示例:

3.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示例:

㈣作文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