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数学课堂观察量表-29895

最新数学课堂观察量表-29895

最新数学课堂观察量表-29895
最新数学课堂观察量表-29895

精品文档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11月17日讲课人_钟芳品评课人_杨子伟课题_烙饼的学问

精品文档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11月17日讲课人钟芳品评课人吴伟中课题_烙饼的学问视 角 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 准备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 备的? 6个圆片和一张 方形纸。 准备的非常充分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 准备? 所有学生做了 准备。 学生积极性很高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 样? 大家都能够合 理的按要求准 备。 一般教师提前准 备,都能达成要 求 倾听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85%的学生在倾 听 前期倾听人数较 多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60%的学生在倾 听。 后期教师关注人 数决定倾听学生 少。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 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10来个同学有 回应。 一直是关注10 来个学生。 互动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 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3张饼是进行了 同桌讨论。 仅仅这个问题同 学们进行了同桌 讨论。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 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10余个同学在 参与问答。质量 一般。 学生未参与提问 只在回答,集中 个别几个同学。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 象、过程、质量分析? 全班参与时间1 分钟质量个别 理解。 讨论时间较少。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85%的学生在参 与4分半的课程 研究 课堂前期参与 多。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学生互动较少, 分差很大。 互动集中在个别 同学上。 自主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 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 况怎样? 41人参加,7人 未参加,学困生 参与较少。 学生前期学习激 情高,后期参与 人数下降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 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 少人? 探究为主,41 人。 这个就仅仅是探 究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 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 情况怎样? 较为有序,后期 学困生未能参 与 课堂有序,学困 生未能受到照 顾。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有一定的质量。质量两极分化 达成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清楚大部分清楚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吗 (观点、作业、表情、检测、成果 展示)?有多少人达成? 学生很满意,能 够回答教师的 问题,40余人达 成 7人是被冷落在 角落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 何? 学生成功了解 烙饼问题,效果 较好。 生成的目标有一 定的问题。 吴 “烙饼的学问”关于学生学习维度”的分析与整理《烙饼的学问》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烙饼现象入手,提取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优化思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 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走出了校本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 下面提供课例研究的一组“课堂观察量表”供参考。

~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的主环节——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中的核心问题,支撑着课堂观察的骨架,掌握着课堂观察的方向。它不仅仅是观课时的记录表,更像解剖课堂教学的一把手术刀,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思考。 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要先行。开发量表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口。要观察课堂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需要有一种分析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课堂,也就是观察课堂必须明确具体的观察点(观察任务)。课堂是丰富而复杂的,仅凭个人的观察力与理解力来掌握课堂的方方面面必定是力所不及的。教师就要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分工与记录,让课堂观察作为一个合作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障其专业性,避免课堂观察行为的简单重复与“不合而作”。观察量表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 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 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如何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是以观察点为起跑线,结合具体的课以及观察者的特点进行开发的。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量表的制作要从观察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1) 设计意图:本表主要记录师生评价活动的整体情况。记录学生评价的次数;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互相评价。评价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相应符号,用“正”字纪录。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否是多样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活动,继而观察学生参与的效果,即学生的反馈。同时需对评价的形式进行纪录,最后由观察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修改其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评价的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设计意图:教师评价的有效性,主要从教师过渡语、教师评价语、教师纠错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更明确的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内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教师语言简单、易懂;使课堂顺畅、和谐。

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从课前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升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更明确的让教师知道自己在课堂中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使内容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使课堂顺畅、和谐。

学生自评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我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反应,很明确的看出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也就是是否有效。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反应及目标达成两方面,更好地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提问艺术的观察记录 我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老师的提问艺术,很明确的看出教师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否有帮助。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反应及目标达成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小学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1:教材的利用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教材的利用对教材理解是否正确 教材把握正确与否、难易度是否合适 能否不拘泥于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性地运用 是否做到了加工、整合教材 能否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 课程资源开发是否结合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需要,补充有关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或热点问题进行教学 能否挖掘教材中或现实生活中的隐形资源,服务教学 是否充分运用教师、学生等技能技巧、生活经验、行动智慧等,用于教学 课程资源的形式(图片、资料、实物、视频等) 总体 评价 观察量表2: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问题的科学性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与价值性问题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问题的思维容量 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匹配度问题的呈现方式 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策略(包括追问的运用)提问后等待回答的时间 学生回答的方式 即时性评价 讨论的价值性讨论问题的价值性讨论运用的方式讨论的时间 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教学中遇到了哪些生成性的问题生成问题的处理方式 生成问题的处理结果 总体 评价 观察量表3:教法的选择使用与学法的指导

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观察内容 观察结果 备注定量定性 教法的合理性选择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情景设置、资源利用与生成、自主学习指导上能从学生出发吗 教师有哪些活动(讲授、训练、讨论、提问、合作学习、自学指导、作业设计、评价) 教法的有效性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实际 教法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这节课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的科学性教师进行的主要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有没有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学习方法有没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关注 总体 评价 观察量表4: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被观察人:观察者:年月日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季燕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是国际数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总体目标也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的。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思考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有益。 2、培养学生的学合作交往能力。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因此,他们能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能热情地帮组身边的同学排忧解难,也能为别人提供急需的数据材料。他们在合作学习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思考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通过研究,使学生既学会数学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因此,他们能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能热情地帮组身边的同学排忧解难,也能为别人提供急需的数据材料,这样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他人,学会如何在成功与失败面前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在合作学习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读代讲课堂观察量表

学生朗读课堂观察量表课题:时间: 主讲人:观察人:

“以读代讲”课堂观察分析反思 朗读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现在的教学课堂提倡“以读代讲”,以教师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学生的读代替学生的讲。所以在一节课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朗读。各种朗读都有自身的优势。这节课,我主要观察的维度是学生的朗读。这个维度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朗读次数,二是朗读效果。朗读效果有有效和无效两个方面,有效的朗读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正确,第二层是正确、流利,第三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这节课里,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化,有默读、自由读、个人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读和情景背诵等。学生朗读总次数为 53次。其中默读2次,自由读1次,指名个人读31次,齐读11次,师生配合读2次,师范读两次,自由背诵和情景背诵各一次。 结果分析:整节课里,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而且老师还创设了情景,让学生在图片欣赏和音乐背景下去朗读和背诵,我觉得非常好。老师整节课里讲得较少,让学生说的很多,读的也很多,基本做到了“以读代讲”。学生的默读效果很好,同学们都能在默读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从整体上来看,指名个人读的次数明显较多,占朗读比率的58%。指名朗读基本在每节课堂里都会出现,这既是老师检测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又可以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个别朗读能使教师

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质量。但是这节课里因为老师提问个人朗读频率较快,所以每个学生的朗读节奏也较快,所以学生在品读感悟方面时间欠缺,有感情朗读的效果不是很好。齐声朗读有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并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我觉得王老师对齐读利用的较好,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感知,但是次数有11次,也较多。 提出建议:王老师的课时目标里有一个目标是:学生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我想指名个人读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分配一些给个人背诵,这样可以实现对背诵的当堂检测。指名个人读的人数减少了,老师可以更充分地对学生的朗读及时提出指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方面或许会有明显的进步。“以读代讲”还要有老师的读代替老师的讲,所以老师的范读也很重要。王老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范读指导。

小学美术课堂观察量表2

课堂观察量表 课题:纸盒变家具授课教师:年级:三时间: 观察 对象 观察项目观察内容观察结果得分 学生学习 学具准备 (5分) 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包括教科书及各种上 课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等) 准备齐全5分学习态度 (5分) 是否认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兴趣 浓厚 好 4.5分 参与广度 和深度 (15分) 1、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参与率如何 2、能体验由浅入深,操作由易到难,理解 由表及里 小组合作,小组内商量,互 帮互助,参与率高,操作难 度降低。 12分 自主、合作、 探究 (15分) 1、能积极思考、专注投入,自主、探究完 成主要学习任务 2、互动、合作情况如何 一般 13分 学习效果 (10分) 1、学生是否清楚本节课学习目标 2、课中有哪些环节证明目标的达成 3、有没有生成性的学习目标 4、学习效果如何,利用何种形式展评作品 较好,无现场生成的目标8分 教师教学目标设定和 内容安排 (10分) 1、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标、教材和学生 实际,便于操作。 2、教学内容适量、教材整合科学、教材补 充恰当 好 9分 情境创设的 有效性 (10分) 1、情境的创设和呈现形式是否恰当、有效 2、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恰当、有效 3、能否引起学生兴趣和保持关注 好,但后半段学生兴趣降低 8分 指导学习的 有效性 (10分) 1、能否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 2、能否在指导过程中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 能7分

目标达成(20分)1、预设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 2、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 3、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4、如何解决生成性的学习目标,教学效果 怎样 较好 18分 总述 本课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纸盒变家具》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收集、观察、 讨论、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了学生的创新思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 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关注了学习气氛的营造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习,并注重了美术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的联系。 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小组合作提高了课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难度。传统的美术教育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评价手段上都很不均衡,大部分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在教学中我 采用了小组活动的方式,通过课前收集材料和资料、课堂上讨论与交流,接着在创作的环 节中分工与合作。整个活动力求让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创作,并探究出用不同的 材料制作方法,制作的家具让人眼前一亮,从学生完成作品的效果来看,学生作品手法、 材料、造型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较好。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对家具的认识和喜爱,对“废物”利用及环保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引导下,能比较自如地描述家具的式样及造型,能正确地分析出,家具可以用什么 方法,什么材料制作出来,并创作出富有情趣和新意的作品。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 验,发挥了他们了他们的创作潜能,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不足之处,是学生的作品细致程 度不高。 合计 84.5 观察手段:观察//记录//询问//统计观察教师:李强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记录表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观察 顾名思义,“观”是“看”,“察”是“思考”,两者放到一起便成为“一边看一边想”这么一种活动。因此,观察不仅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二、课堂观察的作用 1、可以看到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 2、可以从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掘人们的实践理性,提出新的观点 3、可以辅助其他研究方法,比如在访谈时进行预备性观察可以使访谈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观察前应该如何作准备 (一)制定观察计划 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2、观察的内容、对象、范围:我想观察什么(包括人、事情、内容的范围)?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我希望回答什么问题? 3、地点:我打算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这个位置对我的观察有什么影响? 4、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我打算在什么时间进行观察?一次观察多长时间?我准备对每一个人(群)或地点进行多少次观察?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长度和次数? 5、方式、手段:我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 6、效度:观察中可能出现哪些影响效度的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什么措施获得比较准确的观察资料? 7、伦理道德问题:观察中可能出现什么伦理道德问题?我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教学?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二)设计观察提纲 1、谁?(有谁在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角色、地位和身份是什么?) 2、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场的人有什么行为表现?他们说/做了什么?他们说话/做事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调和形体动作?他们相互之间的互动是怎么开始的?哪些行为是日常教学中的常规?哪些是特殊表现?不同参与者之间在行为上有什么差异?他们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何时?(有关行为或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持续了多久?频率如何?) 4、何地?(有关行为或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个地点有什么特色?) 5、如何?(有关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事情的各个方面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明显的规范和动作机制?) 6、这什么?(促使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关人员对此有什么看法?有关人员的目的、动机和态度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