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教材语文10册12课《群鸟学艺》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9
《群鸟学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群鸟学艺》教学设计词汇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较复杂的词汇。
语法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介词和连词。
听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读写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够自己写出一些相关的句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师生问好,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2.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介绍本课的主题。
Step 2 听力训练1. 播放课文录音。
2. 学生跟读课文。
3.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What do birds learn?b. What can they do?Step 3 词汇学习1. 师生呈现并讲解一些较复杂的词汇,如parliament, governor 等,并给予例句进行适当的提示。
2. 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师生进行扩展活动,让学生使用新学的词汇编写句子。
Step 4 语法讲解和练习1. 师生讲解并讨论连词和介词的用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师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Step 5 朗读和写作训练1.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并进行模仿。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撰写一段关于鸟类学习的文章。
3. 学生互相交换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Step 6 总结和展示1.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What did you learn in today's lesson?b. Can you use the new words and grammar points in your own sentences?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他们的文章。
3. 师生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思考。
扩展活动:1. 师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鸟类在议会中学习的场景。
2. 师生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编写一个关于鸟类学习的故事。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和问题回答来评估。
2. 学生的词汇掌握和运用可以通过扩展活动和写作训练来评估。
《群鸟学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群鸟学艺的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学无止境,要有恒心,不怕困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把握不同角色的语气、情感。
(2)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分角色朗读指导资料。
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不同角色的语气、情感。
3. 讨论交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传达道理的理解。
4. 课堂小结(2)强调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
(3)鼓励学生学无止境,要有恒心,不怕困难。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群鸟学艺的图画。
3. 思考作业: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课文中所学的道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分角色朗读评估:评价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的表现,包括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讨论交流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汇报,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教学设计教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册课题:12、群鸟学艺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卢灿勇授课时间:2013年4月12日教学要求: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013年4月12日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磁贴教学过程:一、复习看(听)写生字新词凤凰选好舒服树杈不仅而且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右边贴出“初读课文”)1、(出示全文课件)师生齐读课文。
2、设问:(1)、“群鸟”指的是那些鸟?(2)生答:“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老师一一贴出鸟图在左边黑板上。
)(3)、它们向谁学习?(生答:“凤凰”,师贴出凤凰图和树枝图,形成整图样式。
)(4)、它们向凤凰学习什么?(生答:“搭窝”,师在树枝下板书“搭窝”)二、细读课文。
(导语):“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它们都是怎样学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细读课文,好不好?(在右边黑板贴出“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设问:(1)、凤凰说了什么?(2)、猫头鹰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生答完,取走猫头鹰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一位置。
下同,一一摆放在下边。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设问:(1)、凤凰接着说了什么?(2)、老鹰一听,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生答完,取走老鹰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二位置。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设问:(1)、凤凰接下来又说了什么?(2)、乌鸦没听完就怎么想?它是怎样表现的?(生答完,取走乌鸦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三位置。
)4、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设问:(1)、凤凰又往下说了什么?(2)、麻雀听了,为什么高兴?后来怎样?(同上,取走麻雀图放在左边乌鸦图下边。
)5、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设问:(1)、这个时候只剩下谁还在认认真真地听讲呢?(2)、凤凰对小燕子说了什么?(3)、想一想:小燕子会怎样做?你见过小燕子的窝是什么样的?6、师读第七自然段。
《群鸟学艺》说课稿执教者: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见玉娟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要构建大语文教学观,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本设计在遵循上述新理念的同时,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不仅仅关注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更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还相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全体聋生在课堂中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真正面向全体,提高全体聋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设计思路:群鸟学艺是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12课的一篇童话。
考虑到聋生的实际情况,我这节课的整体教学体现以下几点设想。
1、语文课的教学就应该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包括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所以教学中融入了听、说、读,写的训练。
另外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2、三维目标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更要注重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重视学生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我想聋生也不例外,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所感悟,也才能有所收获。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十二课《群鸟学艺》,课文通过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事,揭示了不同的学习态度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综合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根据聋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相机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2.抓重点词语带生体会群鸟是怎样学艺的,会用“简单”造句。
3、教育学生要向小燕子学习。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群鸟学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最快”、“满意”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和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2)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寓意,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虚心学艺,才能获得真本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鸟儿学艺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2. 理解课文寓意,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虚心学艺,才能获得真本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课文动画版片段);(2)简介动画片内容,板书课题。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缝、宏、奈、伯”等字音;(3)采取赛读的方式,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哪些鸟儿学艺的故事?它们分别学了什么?3. 讨论交流:(1)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句,如“缝纫技术高超的缝叶莺”、“建筑高手啄木鸟”等,理解其寓意;(2)引导学生讨论:学艺过程中,这些鸟儿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的?4. 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2)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5. 总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虚心学艺,才能获得真本事。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些鸟儿的精神,不断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画一画你喜欢的鸟儿学艺的场景。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句;(2)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12、《群鸟学艺》教案设计合江县特殊教育学校唐仁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及听说读写的能力。
2、让学生懂得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真正学好本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艺结果为突破口导入新课,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思维,逐段学习课文。
2、通过学生“读读、想想、看看、说说”,由果探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并表达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教育学生懂得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本领,才能把本领学好。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学习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能领会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
2、培养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四、教学关键知道各种鸟儿因为学习态度不一样,所以搭的窝不一样。
从而懂得学习本领要有耐心中。
五、教具准备鸟儿头饰、图片、课件。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孩子们,你们知道鸟的家是什么样子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件很特别的东西给大家看。
(出示鸟窝)老师再给大家看一些鸟窝的图片。
鸟窝是怎样搭的呢?(出示课件:标题和群鸟学艺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群鸟学艺》(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出示课件)(1)、群鸟指的是哪些鸟?(2)、学艺指什么?向谁学呢?(3)、他们哪些学会了?哪些没有学会?为什么?(二)、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1、带着问题,师生默读课文。
2、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呢?边说边贴图片。
3、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知道凤凰吗?凤凰是鸟中之王,他很漂亮,还很聪明能干。
因为他搭的窝非常漂亮,所以许多鸟都去给他学搭窝。
他是谁?(凤凰)他们去学什么本领?(搭窝)他们是怎样学的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凤凰老师开始上课了,他讲什么?(出示课件:学本领要有耐心。
群鸟学艺教案【篇一:12.群鸟学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册课题:12、群鸟学艺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卢灿勇授课时间:2013年4月12日教学要求: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013年4月12日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磁贴教学过程:一、复习看(听)写生字新词凤凰选好舒服树杈不仅而且二、新授(一)、初读课文。
(右边贴出“初读课文”)1、(出示全文课件)师生齐读课文。
2、设问:(1)、“群鸟”指的是那些鸟?(2)生答:“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老师一一贴出鸟图在左边黑板上。
)(3)、它们向谁学习?(生答:“凤凰”,师贴出凤凰图和树枝图,形成整图样式。
)(4)、它们向凤凰学习什么?(生答:“搭窝”,师在树枝下板书“搭窝”)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设问:(1)、凤凰说了什么?(2)、猫头鹰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生答完,取走猫头鹰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一位置。
下同,一一摆放在下边。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设问:(1)、凤凰接着说了什么?(2)、老鹰一听,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做的?(生答完,取走老鹰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二位置。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设问:(1)、凤凰接下来又说了什么?(2)、乌鸦没听完就怎么想?它是怎样表现的?(生答完,取走乌鸦图放在黑板左边框上方第三位置。
)4、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设问:(1)、凤凰又往下说了什么?(2)、麻雀听了,为什么高兴?后来怎样?(同上,取走麻雀图放在左边乌鸦图下边。
)5、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设问:(1)、这个时候只剩下谁还在认认真真地听讲呢?(2)、凤凰对小燕子说了什么?(3)、想一想:小燕子会怎样做?你见过小燕子的窝是什么样的? 6、师读第七自然段。
《群鸟学艺》的教案及反思引言: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文风和表达方式;3.分析小鸟群体的智慧和灵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4.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小鸟飞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鸟群的飞行形态和协作方式,并引导他们思考鸟群智慧的原因。
2.讲授课文(20分钟)教师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教师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请学生跟读和背诵。
3.理解课文(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小鸟群体如何形成智慧和灵性?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提醒学生记下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4.展示和演练(3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示小鸟群体的智慧和灵性。
学生可以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来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指导。
5.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a.你认为小鸟群体的智慧和灵性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b.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评价。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群鸟学艺》这部作品。
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生得以自主思考,并通过合作和表达,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然而,教师在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总之,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