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8
2020-2021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蛟河一中高二(上)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
不过,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则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观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意象。
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
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
以汉字为载体和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
吉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9·绍兴模拟) 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开始相互联系,并逐渐走向密切结合,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列直接受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而发展的技术发明有()①发电机②有线电报③无线电话④电话机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2. (2分) (2016高一下·南宁期末) 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对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事实可以证明研究性学习的观点的是()①皮克雨天穿着塑料雨衣②范加尔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③拉姆从德国乘坐火车去法国④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④3. (2分)(2016·山西模拟) 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国内粮食欠收B . 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 . 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D . 议会改革的结果4. (2分)(2019·济宁模拟) 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
美国的关税改革()A . 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B . 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C . 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D . 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5. (2分)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官场为重,很少涉足商界。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段考历史试卷2020.12一、选择题1.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
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①①处应填写的是A.井田制、男耕女织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3.《易·系辞下》:“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
”据上述材料,由此得知A.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悠久B.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C.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D.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4.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A.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B.北方以种植粟为主C.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D.南方以种植粟为主5.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6.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
材料可用于论证()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7.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8.(本题3分)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A. 对天人关系有所研究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 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D. 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2.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热心救世,但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
造成孔子碰壁主要在于他的救世思想( )A.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B. 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C. 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D. 未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3.朱熹对王安石评价道:“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为一世祸败之原。
”其评价( )A. 基本符合实际情况B. 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C. 捍卫了神学的权威D. 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4.王夫之明确指出:“天之命,有理而无心者也……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
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
”由此可知,王夫之( )A. 把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B. 全面地继承了程朱理学C. 唯物地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D. 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5.“它在欧洲的出现,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起了巨大作用。
”材料评价的是( )A. 印刷术B. 造纸术C. 火药D. 指南针6.汉昏侯刘贺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考古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
下图是该墓葬挖掘的一枚玉章,由此可知( )A. 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B. 金印上书写的文字可能是铭文C. 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D. 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7.《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
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众暴寡,富辱贫,贵傲贱”等阶级压迫,宣传不同阶级与阶层的人“兼相爱,交相利”,并要求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
这主要反映出他们A.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注重倡导人们舍生取义C.提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D.向统治者推崇民本思想2.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这一思想A.阐述了天人对立的关系B.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C.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3.理学家都比较重视宗族团结和建设,如范仲淹率先在本宗族建立义庄,以主持救贫恤孤、管理公有财产和实行义务教育等宗族事务。
朱熹、王守仁任职地方时,通过订立乡约、号召德业相劝等手段,来组织乡村联防等地方事务。
这些做法主要反映了理学A.强调封建等级秩序B.以稳固家族为根本C.成为官方哲学思想D.利于稳定社会秩序4.顾炎武说:“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A.勇于追求真理B.批判理学虚伪C.肩负社会责任D.揭露封建专制5.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
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6.有人评价达・芬奇说:“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
”这表明A.古典主义成为主流B.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为人称颂D.理性原则获得民众认同7.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卢梭等人编写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到1772年共计出版17卷文字和11卷图解。
吉林省2021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周人用道德观念来解释政权的合法性,“天命无常,唯德是亲”,即天命垂爱那些爱护百姓的王者。
这反映了当时()A . 分封制无法巩固周王朝的统治B . 爱护百姓的统治者才能取得政权C . 血缘不再是国家权力结构的纽带D . 已经有了体恤民众的政治思想2. (2分)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
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A . 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 . 各诸侯国以农立国C . 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D . 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3. (2分) (2020高二上·麻城月考)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众多士人周游列国、论战辩驳,他们的活跃推动了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这主要反映了()A . 争霸各国对人才的争夺B . 民间私学教育的兴起C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D . 原有阶级关系的变动4. (2分)(2019·甘肃模拟) 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
”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A . 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B .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区域C . 推动了汉朝开拓西部疆土D . 促进了汉朝丝织业发展5. (2分) (2019高二上·广西期中)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 . 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B . 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C . 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D . 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6. (2分) (2017高三上·钦州港期中)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中二年级质量测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5:B D A A A;6-10:D D B B D;11-16:C B B D D D二、非选择题(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答案】(1)法律意识:①“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或“大德小刑”);②政府垄断法律教育(或禁止民间私自授法传法),法律教育淡薄;③法律与儒学、儒家伦理相结合(或法律意识受儒家思想影响)(或以礼入法);(此小问6分,共三点,每点2分)(2)原因:①先秦儒学的影响(或受荀子思想影响);②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解释;④统治者对法律的控制(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
(此小问8分,每点2分)18.(1)影响: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提高了欧洲民众的识字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削弱了教会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出台。
(每点2分,任答出4点即可,共8分)(2)趋势:传播权利分化下移。
(2分)因素:技术变革;政治发展;法制进步。
(每点2分,共4分)19.【答案】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
(2分)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0分,言之成理即可)高二级期中质量测试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
(2分)附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
2024届吉林省舒兰一中,蛟河一中等百校联盟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2.“如果说1971年中国加人联合国,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3.“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B.土地改革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是①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②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④元朝设立行中书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工业家、社会主义B.理性、危机C.进化论、浪漫主义D.垄断、罢工6.1969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谈话时指出,美国将继续发挥自己在亚洲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吉林两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第一至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思想时说:“既没有中央集权,帝王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没有某种国家哲学―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造就了思想者,他们可以独立地思考深入的向题,从而造成了文化,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化趋向。
"该学者意在说明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C百家争鸣成为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 D.诸子学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⒉.先秦这一学派的思想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鲜明的人文关怀光芒,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多个维度,这些人文思想又以身体健康、精神自由中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为目的。
以下各项主张中与这二学派相符的是A.顺应自然,无为而治B.克己复礼,民贵君轻C法不阿费,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节用尚俭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以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4.汉武帝从建元五年(前136年)到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的主要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术取代黄老之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立太学中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统统罢黜;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