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麻烦好妈妈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0
音乐教案《不再麻烦好妈妈》音乐教案编写:坚持不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不再麻烦好妈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情感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儿童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的学唱和表演。
1.2 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词和曲调;2.学唱《不再麻烦好妈妈》;3.利用动作、表情等形式表达歌曲中的情感;4.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温暖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不再麻烦好妈妈》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然后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讨论,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2 歌曲学唱(20分钟)1.老师分段教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词,并指导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唱,通过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3 表演编排(20分钟)1.学生自由组队,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设计动作和表情表达歌词中的情感;2.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后进行评价,在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4 合唱训练(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选择一个小组表演他们设计的动作和表情;2.老师指导大组间的合作,使合唱更加协调和谐。
2.5 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学唱歌曲,培养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1.学生对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掌握的程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学唱和表演时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的歌词、曲调和情感表达;2.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组队合作和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协调。
四、教学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学可以结合以下活动:1.学生自选歌曲编排表演;2.与其他班级进行歌曲比赛;3.创作自己的歌曲,进行音乐创作。
第三册音乐学科第三课《不在麻烦好妈妈》周爱琴教材分析:本课能较好地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围绕音乐体验和音乐创造,在感受快乐劳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操。
本课教学内容有欣赏《劳动歌》和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都是围绕着快乐劳动和热爱劳动的音乐作品,其中喜闻乐见的动画音乐和活泼欢快的歌曲使学生们十分喜爱,易懂乐学。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着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和创造型学习,围绕音乐体验,尊重学生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和表现,鼓励独立的见解。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劳动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认识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帮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质。
教学内容:聆听《劳动歌》:说出欣赏之后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用听唱的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投入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当中,用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节奏的学习;创编歌曲歌词。
教学过程:(一)听《小红帽》音乐进教室1.用已经学习过的歌曲,随着欢快的节奏,带着快乐的心情走入音乐教室。
2.师生问好(二)欣赏《劳动歌》。
1.你们特别喜欢《小红帽》这首歌曲对吧,是的,刚才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唱着歌就来到音乐教室了,我想你们肯定也特别喜欢《小红帽》这部动画片对吗?今天老师又带来一个动画片,但是看完要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好么?(提出思考问题)1)动画片里人物在做什么?2)讲讲看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请小朋友们看动画片(播放动画片视频文件《白雪公主》之中的七个小矮人《劳动歌》,初听)。
3)请小朋友回答问题生:(争先恐后地)这个是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他们在挖珠宝;他们是白雪公主的好朋友;他们在宝石;挖呀挖,使劲挖;在干活,在劳动……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七个小矮人在矿井里辛勤的劳动着,他们有的在(生:挖)宝石,有的在(生:运)宝石,还有的在(生:挑选)宝石,挖呀挖呀,不停挖,瞧他们干得多高兴,是吗?(老师做动作启发学生发现小矮人在做什么)4.你能模仿七个小矮人劳动的场面么?请你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好吗?(复听,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先请他们自己编创或模仿小矮人劳动的动作,注意提示劳动时的姿势和力量感,表演动作的节奏感。
《不再麻烦好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理解和体会歌曲中表达的孝道情感,培养学生的孝顺意识。
2. 学会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分析歌曲歌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妈妈的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较强的部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的MV或图片。
2. 教学设备:音响、话筒、乐谱架。
3. 教学材料:乐谱、歌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的MV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
2. 教授歌曲:(1)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分析歌曲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练习演唱:(1)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和指导。
(2)全班合唱,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妈妈表达爱意,感谢妈妈的付出。
2. 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看歌曲MV或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唱技能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复习和练习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2. 开展孝道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分享孝道故事,弘扬传统美德。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guest lecture,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知识。
《不再麻烦好妈妈》大班音乐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体验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歌曲,让幼儿懂得体贴妈妈,学会感恩。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学会体贴妈妈。
三、活动准备1.音乐课件《不再麻烦好妈妈》2.教学卡片:歌曲中的角色形象3.音乐道具:钢琴、吉他等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引导幼儿欣赏。
(2)提问: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2.歌曲学习(1)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歌曲中的角色形象。
(2)教师带领幼儿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节奏和旋律。
(3)教师讲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美好。
3.歌曲练习(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
(2)教师鼓励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表现力。
4.歌曲展示(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歌曲内容,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体贴妈妈?(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学会感恩。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创意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歌曲改编成童话剧或舞蹈表演。
六、活动反思本次音乐活动,通过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让幼儿懂得了体贴妈妈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
同时,活动延伸环节的设置,进一步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音乐教育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助力。
重难点补充:重点补充:1.歌曲学习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反复跟唱和模仿,让幼儿自然地学会歌曲。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再麻烦好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不再麻烦好妈妈》,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得到给妈妈添麻烦是不好的行为。
2.培育幼儿珍惜妈妈、敬重妈妈、独立自理的行为习惯。
3.培育幼儿的语言、思维和制造性思维本领。
二、教学准备1.故事《不再麻烦好妈妈》;2.道具:餐具、水杯、毛巾等;3.提前准备好家庭活动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1.开场:(10分钟)老师将餐桌、水杯、毛巾等道具摆放在教学区域中,唤起幼儿对家务的关注,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妈妈添麻烦。
2.故事引入:(10分钟)老师叙述故事《不再麻烦好妈妈》,从而引导幼儿认得到给妈妈添麻烦是不好的行为,激发幼儿珍惜妈妈、敬重妈妈、独立自理的行为习惯。
故事内容:小树熊特别爱妈妈,但他每天都需要妈妈的帮忙。
每次吃饭、洗澡、睡觉时,小树熊都需要妈妈给他添麻烦。
妈妈越来越累了,小树熊意识到本身不能再麻烦好妈妈了。
于是,小树熊学会了在餐桌上用餐,洗澡和擦身体,还能本身整理好床铺。
小树熊变成了一个独立自理的小熊,妈妈也不用再为他操劳了。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辅佑襄助呈现故事情节。
3.互动探究:(30分钟)(1)学习新单次:现在,老师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问孩子们知不知道这些东西。
有些幼儿可能不知道,可以由老师来引导孩子们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老师有意搞乱让幼儿帮忙分开放在洗脸盆、毛巾上,严谨小班儿童的口说表达和动手本领。
(2)学习新学问:老师带领幼儿细心看照片,问:“小树熊为什么要一直找的妈妈呢?”询问后讲解“麻烦“的意思,引导幼儿谈论小树熊的行为给妈妈带来的困扰。
(3)游戏研讨:老师打响“不再麻烦好妈妈”游戏,让孩子们轮番扮演妈妈和小树熊,模拟吃饭,洗澡,整理好床铺等活动,让孩子体验切换角色及独立行事的乐趣。
4.小结:(10分钟)老师让幼儿讨论关于今日学习和游戏活动的所见所得。
激励幼儿有表达本身的想法。
对孩子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梳理。
5.家庭作业:(10分钟)老师将家庭活动记录表发给家长,并告知家长明天的活动布置。
大班艺术领域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说课及答辩一、说教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情感人是它的最大特点,而《不再麻烦好妈妈》歌曲情感丰富,歌词内容朗朗上口,有较强的节奏变化,美好的旋律能直接触动人的情感。
并且《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感知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因此选择《不再麻烦好妈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在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从歌曲中体会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学会自强和自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会做的事编入歌曲中,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并支持幼儿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二、说学情大班幼儿音域发展较广,对于歌词和旋律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有过学唱歌曲和歌曲演奏的经验,但在对歌曲的情感把握上以及对歌曲的歌词创新创编上还存在困难,《不再麻烦好妈妈》的音乐活动,不仅在音域、节奏上适合大班幼儿演唱,在歌词内容上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能够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并让幼儿以创编歌曲的形式来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能够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说活动目标及重难点(一)活动目标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主要是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光是目的,还应该是手段,应该发挥其全面教育的作用,把幼儿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儿的感受和选择,让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在此理念下,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情感目标:喜欢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对妈妈的爱。
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第二段,并掌握双响筒乐器的打击方法。
3.认知目标:认识双响筒等常见的乐器,知道歌曲表达的内容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活动设计的顺利组织和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对活动的重难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因此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结合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将此次活动的重点设计为"掌握双响筒、三角铁等乐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歌曲进行打击乐的演奏",将活动难点设计为"根据歌曲结构进行歌词创编,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妈妈的爱意"。
儿歌:我是棉花糖、不再麻烦好妈妈(带曲谱)歌曲:我是棉花糖1=c 2/4 欢快地5 3 3 |5 3 3 |1 2 3 4 |5 5 5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5 3 3 |5 3 3 |1 3 5 5|1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熊来。
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1=c 2/45 5 6∣5 3 01∣4 .3∣2 0∣5 5 1∣妈妈妈妈你歇会吧,自己的5 3 0 1∣4. 3∣2 0∣3 4 3 2∣1 1∣事儿我会做了。
自己穿衣服呀,3 4 3 2∣1 1∣ 3 2 3 4∣5 5∣自己穿鞋袜呀,自己叠被子呀,3 2 3 4∣5 5∣1– ∣5– ∣4 32∣6– ∣自己梳头发呀,不再麻烦你呀,5 4 03∣2 3 ∣1– ∣1 –‖亲爱的好妈妈。
歌曲:我是棉花糖1=c 2/4 欢快地5 3 3 |5 3 3 |1 2 3 4 |5 5 5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5 3 3 |5 3 3 |1 3 5 5|1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熊来。
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1=c 2/45 5 6∣5 3 01∣4 .3∣2 0∣5 5 1∣妈妈妈妈你歇会吧,自己的5 3 0 1∣4. 3∣2 0∣3 4 3 2∣1 1∣事儿我会做了。
自己穿衣服呀,3 4 3 2∣1 1∣ 3 2 3 4∣5 5∣自己穿鞋袜呀,2∣6– ∣自己梳头发呀,不再麻烦你呀,5 4 03∣2 3 ∣1– ∣1 –‖亲爱的好妈妈。
歌曲:我是棉花糖1=c 2/4 欢快地5 3 3 |5 3 3 |1 2 3 4 |5 5 5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5 3 3 |5 3 3 |1 3 5 5|1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不再麻烦好妈妈》活动目标:1、学习歌曲,能按节拍唱出××O×︳节奏中休止符后的歌词部分。
2、探索歌曲前后两部分不同的表现手法,学习为歌曲增编新词。
3、看指挥进行领唱、齐唱,注意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同伴相协调。
活动准备:1、结合”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的教育。
2、了解幼儿在家里自我服务的情况。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家里做事的情况。
师:你们在家里那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还要妈妈替你做?教师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进行小结,表扬幼儿已经长大,不再有什么事都麻烦妈妈,是爱妈妈的好孩子。
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师范唱两遍。
唱完后请幼儿按照顺序说说歌词里提到了哪些事情。
教师将幼儿说的事情用歌词加以重复。
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节奏学念歌词。
在念的时候,教师注意提示幼儿念出××O×︳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说说歌词。
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地学唱。
教师提示幼儿注意倾听自己是怎样唱××O×︳中休止符后的歌词的,并让幼儿单独练习这一部分。
师:仔细地听一听我是怎样唱”你歇会吧”和”我会做了”这两句歌词的。
我们一起来练习。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2~3遍。
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歌曲前后两部分不同的表现手法。
教师启发幼儿分析这首歌曲中所表现的情感,共同讨论怎样唱这首歌。
师:你们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做自己的事,心里感到怎样?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这部分歌词?(自豪、欢快地)师:最后两句是说你们不愿意再麻烦妈妈,而且表示了对妈妈的爱。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唱法来唱这两句歌词?(连贯、抒情地)教师让幼儿尝试用讨论后确定的情绪来唱这首歌。
先集体唱,再请几名幼儿唱,然后进行评价。
师:说说他们什么地方唱得好?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合唱这首歌,好吗?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领唱、齐唱。
不再麻烦好妈妈说课稿一、说教材《不再麻烦好妈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其作用是培养学生们的家庭情感,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和独立。
这篇课文在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向学生们传达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体谅父母,培养自主能力。
本文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学会独立,不再让妈妈为自己操心。
通过一系列小事例,展示了小男孩在生活、学习上逐渐独立的过程,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感悟。
(1)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不再麻烦好妈妈》作为一篇情感教育课文,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学会独立,懂得感恩。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激发他们独立自主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2)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情感教育单元,是该单元的重点篇目。
它与其他课文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空间。
(3)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通过小男孩的视角,展示了他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独立的过程。
从最初的不愿意自己做事,到后来主动承担起家务,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认识到独立的重要性。
课文通过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独立,不再给父母添麻烦。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希望学生们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懂得感恩父母,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品质,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学会独立自主。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