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烟台大众网 烟台新闻 烟台论坛 烟台社区 烟台天气 烟台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Yantai Harvests Sea Cucumbers and Abalones文/王修齐 衣玉林 逄苗6月20日晚,“2023山东夏日消费季”活动启动,点燃夏日消费热潮。
图/唐克On the evening of June 20, “2023 Shandong Summer Consumption Season”was launched, igniting the summer consumption boom.6月20日晚,烟台滨海广场,华灯璀璨,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山东夏日消费季”活动启动,点燃夏日消费热潮。
缤纷夏日,悦购齐鲁!“2023山东夏日消费季”将一直持续到8月,推出50场重点活动。
期间,山东将发放超1亿元政府消费券,各大金融机构也将配套推出1.1亿元支付优惠助力“买买买”。
在主会场烟台,同步举行了“‘参’入烟台、拥‘鲍’大海”消费业态展示活动。
十个消费场景展区上,大家一起品红酒、尝海鲜、吃鲅鱼饺子……歌舞表演《大海啊故乡》、裸眼3D动画《仙境·烟台》、无人机飞行表演等节目更是博得观众的阵阵欢呼喝彩。
来山东、赏烟台、品海鲜!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最迷人的仙境瑶台,“好客山东”的这场消费盛宴,从烟台出发,让我们在北纬37度享受100度的好客热情!山东迎来“消费狂欢”50场重磅活动燃爆夏日黄海之滨、烟台山下,随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东夏日消费季活动正式在烟台启动。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经济循环的终点和全新起点。
本次消费季的启动,既是山东省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的重要彰显,也是烟台借助“山东机遇”振奋人心的提气之举。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开展“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促进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烟台将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以政策暖企惠民、提振消费信心,以创新优化供给、丰富消费场景,以平台联通城乡、改善消费条件,以活动兴商聚市、营造消费环境,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共同畅享“好客山东·好品山东”。
探究烟台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和预报摘要:烟台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包括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相遇、局地地形抬升、低涡和高温高压等多种气象因素,导致大风、雷电、降雨和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
预报烟台强对流天气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气象监测手段,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干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公众在遭遇强对流天气时应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减少户外活动,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树木,确保安全。
关键词:烟台;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预报措施一、强对流天气的概述强对流天气是指气象条件形成的一种大气运动,通常在短时间内产生比较强烈和剧烈的天气现象。
这些现象包括大风暴、雷暴、冰雹和龙卷风等。
强对流天气通常在气压不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主要是因为湿空气不稳定造成的。
二、烟台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烟台地区属于渤海湾和黄海的交界地带,同时又在青岛和威海两个气象重镇之间,地势平坦,临近海洋,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由于复杂的地形和地理环境,烟台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时间分布:烟台市区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6月至8月是主要季节,其中以7月最为频繁,占全年强对流天气总量的60%以上;而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为相对较少。
空间分布:烟台市区强对流天气分布均匀,但靠近山区和平原交界处、沿海地区及河谷低洼地带等地,强对流天气更易出现。
种类分布:烟台市区主要的强对流天气种类为雷暴或雷阵雨,其中多数伴随着强风和冰雹。
此外,局地还有强雨、龙卷风、沙尘暴等[1]。
三、烟台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大气不稳定:当低层水汽充足、上升气流强劲,并且上层环境条件比较稳定时,就容易形成不稳定条件。
这种情况下,局地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雷暴云团。
热力和动力因素交互作用:由于热带气旋等季节性低压和冷空气的影响,在低层大气中形成水汽充足、温度高的热带气团或温暖气团。
这些热带气团和冷空气在上层交汇,形成一个强大的切变线,当湿空气沿着这个切变线上升时,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活动。
烟台潮汐时间表
农历日期高潮时间低潮时间潮流情况初一.十六10.244.24大潮.活汛初二.十七11.125.12大潮.活汛初三.十八12.006.00最大.活汛初四.十九12.486.48大潮.活汛初五.二十1.367.36大潮.活汛初六.二十一2.248.24中潮.活汛初七.二十二3.129.12中潮.活汛初八.二十三4.0010.00小潮.死汛初九.二十四4.4810.48最小.死汛初十.二十五5.3611.36小潮.死汛十一.二十六6.2412.24小潮.死汛十二.二十七7.121.12中潮.活汛十三.二十八8.002.00中潮.活汛十四.二十九8.482.48大潮.活汛十五.三十9.363.36大潮.活汛
烟台市海域的潮汐是正规半日潮,
每日两次涨落,每一涨落间隔时间为6小时
涨至最高后落潮至最低时间6小时;
每月初三、十八日中午12时、午夜24时为高潮,
之后每日后推48分钟,循环不已;
初三、十八日潮位最高;初九、廿四潮位最低
时区:-0800 东8区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平面下241CM
2016-11-21 潮汐表曲线图
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潮时Hrs。
山东烟台积雪已厚达40厘米市区交通受阻 2008年12月06日08:36 新华网我要评论(17)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5日电(记者苏万明、王志)4日晚以来的一场暴雪,使山东烟台地区的积雪厚达40厘米左右。
目前,烟台市区交通受阻,人们出行不便。
截至记者发稿时,烟台市区仍飘着小雪,气象部门的积雪监测显示,市区积雪已达33厘米,部分地区则深达40厘米左右。
5日晨,记者在烟台一些小区看到,车辆上已覆盖了厚厚积雪。
一些体积小的轿车、面包车,被积雪覆盖得成了一个个小雪堆。
当日早晨,烟台市区路上来往的车辆明显减少,偶尔有大公交车缓缓驶来。
由于许多市民放弃了驾车出行,许多公交车站站满了等车的乘客。
同时,由于3日-5日烟台海上持续有7级-10级大风,目前烟大航线仍持续停航。
许多市民早早就开始清理门前积雪。
由于早有预报,烟台市有关部门在暴雪来临前,在主要路段放上了装满盐的大车,及时撒盐化雪。
目前,烟台市气象局仍发布了寒潮黄色、暴雪黄色和道路结冰橙色三个预警信号。
预计5日到6日,烟台将由中雪转小雪,6日降雪基本结束。
180 012月5日,烟台边防支队干警在清理街道积雪。
4日晚到5日清晨,山东半岛地区东部烟台、威海普降大到暴雪,当地气象部门已发布寒潮黄色、暴雪黄色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烟台海事局也发布了海上特大风险红色预警,目前烟台至大连航线已全部停航。
新华社记者朱峥摄12月5日清晨,烟台市民清除门前积雪。
新华社发图为烟台海边冰封雪冻。
中新社发蔡红文摄12月5日清晨,民警冒雪在威海市街头帮助被困车辆。
当日,山东威海普降大雪,路面结冰,市民纷纷选择徒步出行。
新华社发(于启波摄)12月5日,一位威海市民推着婴儿车在结冰路面上小心翼翼地行走。
新华社发(于启波摄)12月5日清晨,烟台市民走在积雪的道路上。
当日,烟台市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山东省烟台市从4日开始出现降雪,当地城市管理部门组织300余辆铲雪车连夜清理道路积雪。
最新最全的烟台潮汐时间表,赏景、赶海、海钓、游泳必备!拿⾛不谢 ⼈在烟台,不时常去海边转转,感觉都是在浪费资源!去海边,你最喜欢海钓?还是捉螃蟹、挖蛤?还是海中畅游呢? 潮汐变化,每天都不⼀样,出发前先看看潮汐时间表哦!最新最全的烟台潮汐时间表,不看不知道,⼀看长见识!什么是潮汐呢?潮汐就是指地球海⽔受到是⽉球和太阳引⼒作⽤下所产⽣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垂直⽅向涨落称为潮汐,⽽海⽔在⽔平⽅向的流动称为潮流,古代称⽩天的河海涌⽔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烟台的潮汐⼭东省烟台市海⽔潮汐是正规半⽇潮,每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每次涨潮落潮的间隔时间为6⼩时左右(潮⽔涨⾄最⾼到潮⽔落潮⾄最低时间6⼩时)。
每个⽉农历初三和农历⼗⼋⽇中午12时、午夜24时为最⾼潮,之后每⽇延长48分钟,依次循环,如昨天⾼潮时间为12点,那么今天的⾼潮时间在昨天12点基础上延长48分钟即为12点48分;同时每个⽉农历初三和农历⼗⼋⽇是潮位最⾼的时间;每个⽉农历初九、廿四是潮位最低的时间。
看懂了吗?想要海钓,就要踩⽔位较⾼的时间去,想要挖蛤,就要趁低潮攻占海滩~安全第⼀,去海边游玩也要注意安全。
要注意哪些事项呢?1、⾸先就是要选好时间海边不⽐游泳池,涨潮退潮的时候,要很谨慎,涨潮时建议不要下海,在岸边冲浪游玩就好,退潮的时候下海游泳⽐较合适。
涨潮时会起风,海浪随之加⼤、退潮时风较和,海浪相对较⼩。
涨潮时沙较软,退潮沙较硬。
赶海有时间限制么?赶海⼀般选择在⼤潮汛最好,因为⼤潮汛海⽔退得⼜远⼜快,⽽贝类⾏动较为迟缓。
赶海时,刮南风和西南风的时候最好,因为潮⽔借助风⼒退得要⽐没风时远得多。
2、不要单独⼀⼈,要选择⼈群多的沙滩,不要去偏僻的⽔域毕竟初到⼀个海滩,对地形不熟悉,暗礁和岩⽯都可能涨潮的时候被淹没在海⽔中,不⼩⼼游的太远或是太偏僻,求救都很困难。
游泳的话初学者尽量别去⽔深超过⾝⾼的地⽅,安全起见也可以租⽤游泳圈等。
简述烟台风俗文化一、烟台地名由来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
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
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二、烟台特色小吃——焖子烟台的街头巷尾,你会见到这样的地摊:一个小小的炉灶,一口平底煎锅,几张小饭桌,几只小马扎,便是这个地摊的全部家当;盆里或桶里盛着地瓜淀粉或绿豆淀粉制作的粉块,小桌上摆着几样自制的调料,就是这种小吃的全部原料。
微风吹过,平底锅里传出吱吱啦啦的响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味,这便是烟台著名的小吃——烟台焖子。
(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烟台大众网在小桌前坐下,一股浓香扑鼻而来,一块块带着焦黄锅巴的粉块发出诱人的香味。
用铁丝小叉子叉上一块焖子填进嘴里,一股热乎乎、香喷喷、辣丝丝的味道立刻溢满口腔。
本来,那些看似凉粉的粉块,浇上芥末,便是凉粉——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小吃。
而在烟台焖子的地摊上,因为有了油煎和焖的这道工序而变得与众不同:里面糯糯的,外面裹着一层简述家乡风俗文化焦黄的锅巴,软嫩而有咬劲儿,口感非同一般。
最为关键的恐怕要数那几样调料。
蒜泥,一定要是蒜臼里捣出的,其他方法加工的蒜泥绝出不来这种味道;麻汁,一定要是小磨磨出来的,香润而细腻;最为关键的是那份黑褐色的鱼油或虾油,这可是烟台的特产,也是烟台焖子的秘籍所在。
这种渔家在盐鱼、盐虾时衍生的浓缩液体,散发出来的那种浓浓的海鲜味道,绝非一般味精、鸡精之类的调味品所能调制出来。
再细细地品尝,粉块软而筋道,麻汁香而不腻,蒜泥辣而不麻,虾油鲜而不腥。
2.1烟台焖子的由来作为地方小吃,烟台焖子产生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一个比较普遍的传说是:100多年前,有门姓兄弟在烟台街上加工粉丝。
一次,兄弟俩将粉丝原料刚刚加工成粉胚,不巧碰上连阴雨,眼见得加工成半成品就要变酸,浪费。
情急之下,兄弟俩就将粉胚切块上锅煎焖,然后加上大蒜等调料,请街坊邻居们来吃。
烟台市汛期大—暴雨前期卫星的云图预报模式
张剑英
【期刊名称】《山东气象》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本文在普查云图个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五类预报烟台大—暴雨的卫星云图模式。
当云图上的云场演变符合模式所规定的条件时,即可预报烟台市24小时内(20h—20h)将有大范围大—暴雨降水过程,且市区雨量在30mm以上。
【总页数】4页(P33-35,32)
【作者】张剑英
【作者单位】烟台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汛期大——暴雨中期预报模式的检验 [J], 许世良
2.汛期大~暴雨的降水概率预报模式 [J], 钟元;吴钟浚;李泓;张珊瑛;朱惠群;徐霜芝
3.城固主汛期大~暴雨短期预报模式 [J], 张宏利
4.青藏高原东部大—暴雨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99,9大—暴雨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J], 李海红
5.2020年江西汛期大暴雨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J], 郑卡妮;马中元;陈鲍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季到烟台来看雪,好么?作者:暂无来源:《走向世界》 2014年第52期撰文/夏红尧每年进入12月,烟台就开始了有雪的季节。
雪花洋洋洒洒地飘落,大街小巷瞬间披上了银装,令这个城市的人们欣喜雀跃。
烟台俗称“雪窝子”。
地处山东半岛东端,因无高山阻挡,遥远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呼啸而至,直到达烟台海岸。
受胶东半岛丘陵地形影响,冷空气沿山地爬升促成了冷流降雪的发生。
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导致烟台冬季大雪频繁,降雪远多于内陆。
烟台因雪成名。
2005年12月,烟台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雪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雪过程。
雪已成冬日烟台的符号。
翻看近年来12月份的降雪记录,2009年12月17日和18日烟台大雪,积雪明显;2010年12月底,烟台大暴雪;2011年12月15日和16日烟台降雪明显,积雪深8厘米;2012年12月5日下午到6日凌晨,市区积雪深达16厘米。
没有雪,烟台人便没了冬天的感觉。
下雪时,城市和乡村都是静谧的童话般的纯洁世界。
滨海广场的冰瀑,南山上的雾凇,屋檐下的冰挂,社区里孩子们堆起的雪人,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烟台的雪景之美令外地人艳羡。
雪令孩子们忘返,也让大人们找回了童年的记忆。
雪落在田园里,与麦苗果树亲昵地耳语着丰年的故事;雪落在广场上,人们以雪为景,摄下一年又一年的美好。
滑雪、赏雪、拍雪等以雪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竞相开发。
人们甚至还可以在冰天雪地里泡泡温泉,一手惬意地摇曳着葡萄酒杯。
这不是老天对烟台的一种眷顾么?本期《走上世界·仙境烟台》出版日,恰逢冬至。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来到了。
关于冬至,烟台最为流传的就是“数九歌”了:“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民间称冬至这天叫做“过冬”。
在这一天,烟台各地,不分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
据说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掉。
老辈子的人或许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