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
它包括:创新意识(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新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发挥创造的潜能,产生创造的行为或结果。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型”的人才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第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这个“新”字。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创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锐意创新。
有一次我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讲的是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该老师请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表演舞蹈,在这名学生跳舞的同时。
师生问答。
t:what is she doing?s:she is dancing,(教师帮助学生回答。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reading,watching tv,making cards等新的词组。
接下来老师让一个学生表演动作的同时,另外两个学生猜测他或她在干什么并进行对话表演。
t:who can try?s:“let me try,”“let me try”的声音响遍了班级各个角落。
老师示意他们上台。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摘要: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进行统一,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于课堂,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育;学生;创新精神【中图分类号】g633.41一、设疑启智营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罗宾耐特说:“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
”老师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
当学生在感受到被关心、被赏识的同时就能唤起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激活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初一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关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等名词时,先以学校的音乐室、电脑室、等相应的地点来导入,然后我要求学生以“if i had a computer, i would. ...”或“if i was in the music room, i would...”等等为话题进行口语练习。
学生大胆设想运用计算机来处理许多事情或设想在音乐室唱的各种歌曲,这充分体现了创新意识带来的效果。
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序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
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觉、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概述
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多种不同的感官刺激和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口头教学,而多模态教学模式却不局限于此,它可以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多模态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创新实践
1.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2. 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多模态教学模式还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资源和手段来创设不同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通过视频进行口语表达,通过图片进行阅读理解等,从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个性化教学
三、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也面临一些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升。
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设施,以支持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
学生需要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
针对上述挑战,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室和购置相关资源来支持教学的实施,学生则可以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来更好地适应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
为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
以下是我结合几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is a driving force for national p rosper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extending and promoting the qu 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current education r 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 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But for a long time, the i mpact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eac hing ignores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ve ability. How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 sroom teaching, is each of our English teacher thought-provoking topi c. The following is my with several years of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 e to talk about his own views.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泉。
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当今的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有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创新教育贯穿始终。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教育运用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
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
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
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个性等要素。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
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
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
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
”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
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思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
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英语课堂中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等是学生喜爱的,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很少主动参与,缺乏自我意识,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三、独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在21世纪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必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的主体地位。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进行教学的。
一.掌握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小学英语教育是启蒙知识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并掌握一定的交际用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先让学生会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新学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如听说能力、交际能力等,继而通过大量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将之转化为技能,只有让学生在“能说”的基础上“会道”,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将语言学到实处。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新教育创造环境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只有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创新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课堂上桌椅一般横成排,纵成列地有序摆放,殊不知这种摆放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交流范围,降低了学生的交流热情。
在教学中,按课文要求,我经常变换桌椅的摆放方式,或随意换位置,与好朋友淡心、打电话等方式,让学生能围在一起用英语对话交流。
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
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的学生带动下,也敢于用所学内容交流。
开展有趣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诗歌、故事和游戏等,也是创造良好的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游戏活动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获得了感性知识,这样让儿童在高高兴兴地玩乐中,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在品尝成果中获得自信,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自然习得语言。
三.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即摆脱传统教学方式,改“满堂灌”为“精讲巧练”,使教学过程情境化,突破课堂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而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感受能力、意识品质、情感交流能力才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及方法探析一、创新理念1. 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传统的初中英语教育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创新的理念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真实情景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表达能力。
比如在课堂上引入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英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的理念是要将英语教育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理念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网络课堂、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进行英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新方法1.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丰富多彩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引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课外也能够进行英语学习。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注重任务驱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
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人为目的
的基础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
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
主阵地。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培养出一代基础扎实、富有创
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当今教育的
首要任务。那么,创新教育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
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
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
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
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
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
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
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 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
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
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
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
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
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
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
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
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
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哲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
生如何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研
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
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
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
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
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
这个学生在干什么盖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
学们就会进行guess ,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
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
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
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
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
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
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
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
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
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
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
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求异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