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无标底招标评标方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建设工程概预算与投标报价问题的研究报价是投标者结合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按照工程项目书要求,根据项目所处地区的现有条件制定适合的施工计划,并且提出相应的工程报价,报价不仅是建设工程投标的关键环节,而且是工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建筑承包合同的核心文件,而概预算环节与成本控制环节是决定工程报价标底的重要因素,为此投标企业要不断提升报价质量,从而确保企业可以在工程项目中获益。
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造价是工程招标环节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是施工图预算与前期设计预算综合考量后得出的,是通过预测的方式尝试得出各个施工阶段所需的资金投入数量变化的工程文件。
工程造价师通过对工程项目整体成本进行预测,在工程建设招标环节的标价编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建筑项目概预算可以大致确定该项目的投入资金,也就是工程单位中经常提及的概预算造价。
招标与投标指的是招标单位与投标企业双方提出或者已经达成的工程交易活动,其中包括工程项目设计、工程施工标准以及全体设备材料。
建设工程招标活动是投标企业按照相关程序,通过与其他投标企业合理竞争,最终由招标单位对比方案与报价,最终筛选出中标单位,由中标单位获得承包工程的资格;建设工程投标则是指承包者依照相关程序,通过良性竞争获得承包工程的权利。
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活动是法人与法人之间开展的经济活动,受我国法律与政策的保护,同时也是工程承包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投标报价的成本预算是建设工程投标环节的重点工作内容。
报价低可以提升中标概率,但是中标企业在工程开展中的经济效益会因此受损,甚至造成企业亏本;若报价过高,则中标概率微乎其微。
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报价是提升投标单位中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进行报价核算以及报价书编制是提升报价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报价单位不仅要深入分析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还需要制定先进且实用的工程标准与施工规则,施工标准主要包括具体施工方案、人员编制、工程总平面图以及工程资源。
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工程人员编制。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标底和评标方法探讨【摘要】本文对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和评标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指出了现行方法存在的问题,认为今后应对现行招投标法加强管理,需要推行实物工程量清单招标法,同时要对评标定标方法进行改进,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标引言:现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日趋规范,国家和集体投资或控股的建设工程项目都必须进入建设工程有形交易市场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
这从根本上扭转了建筑混乱状况,工程承发包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大为减少。
但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和最大可能地消除建设领域腐败的行为,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加强对标底的管理,推行实物工程量清单招标法标底是招标单位对工程费用的预测值。
在现有的许多评标方法中,根据投标价和标底价的接近程度所确定的报价分所占的权重很大,对企业能否中标极为关键,成为招投标工作的焦点。
因此,标底编制的准确与否、标底的保密程度,直接影响着招投标工作的成败。
而在实际工作中,标底编制不正确、保密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许多地方都在尝试各种方法,如由招投标管理机关对编制好的标底进行审查,以保证标底的准确性,或采用先送标书后编标底来防止标底泄漏。
与此同时还采取一些措施来弱化标底在评标中的作用,如采用在有效标范围内的投标价的平均值或由专家小组确定浮动比例乘以标底作为评标标底等。
这种以标底衡量投标报价评标法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额”计价模式,即根据地方政府或专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当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来编制标底进行投标报价。
这种计价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把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演变成预算人员专业水平高低的竞赛,企业能否中标取决于预算人员编制的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这种竞争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对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第二,由于难以杜绝标底的泄漏问题,评标结果无法让人心服,既留下新的腐败的隐患,也增加了社会对招标投标工作的误解;第三,市场经济要求所有商品价格应该是公开的,这种把标底封存起来让投标企业去猜的方式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第四,定额水平是以建筑企业平均水平确定的,以定额水平作为所有企业报价的依据,抹煞了企业间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致使施工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企业的价格优势无法反映出来,这样既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形成,也不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招投标评标方法分析
程实行招投标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
评标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评标方法主要有经评审的最低价法和综合评分法。
一、评标方法应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建设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促使建设工程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竞争趋势,确保评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科学性及择优性,结合建设工程发展的实际状况,深入探究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评标方法非常重要。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应选择合适的评标方法。
同时,在评标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提高认识并加强对招投标知识的学习,发挥评标专家的专业水平,确保评标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其次,信息流通渠道畅通是约束代理人合理使用权力重要前提。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招标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发包行为,在进行招标之前,相关部门人员应对工程的投资规模、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
二、我国的主要评标方法分析
1.无标底法。
无标底法是指在建设工程的招标工作中,招标人通常不会编制标底(即使设标底也不作为评标标准),而是将各个投标单位的报价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将剩余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衡量此次投标人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标准。
相对来说,采用无标底的评标方法是国际招标中较为常用的方法。
无底标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多的优点,是招标。
浅谈无标底法招标【摘要】本文介绍了标底招标法的局限性和无标底招标法的优势,并提出了在无标底法招标中业主单位和投标单位应注意的事项,供广大招投标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无标底;招标根据我国在2000年颁布的《招标投标法》,招标人可以选择最报价最低者中标,这为无标底法招标的实施奠定了法律依据。
同时,随着传统的标底法招标的弊端逐渐显露,在我国许多工程建设招标活动中,开始尝试采用无标底法进行招标。
我国现行的无标底法招标,就是招标人按照工程实际内容和有关的计量规则、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各项工程量清单,投标人对招标人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综合报价,评标时,不低于工程成本的最低报价者中标。
无标底招标法要求为业主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了解要十分清楚,周密地考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劳动力配置和主辅材供应等条件,才能对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做到心中有数。
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时,通过对投标人的竞标价与标底的比较,可以发现是否存在不平衡报价,有效地防止恶意串通或哄抬标价的行为,有利于维护我国建设工程交易市场的有序竞争。
一、标底法招标的局限性传统的标底法招标是由业主在招标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招投标代理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和行业预算定额,遵行一定的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要求,预先编制一个工程造价,这个工程造价称之为标底。
在招标活动中,由各投标人遵照着相似的程序,套取各自投标人的定额计算出投标价格,称之为报价。
评标委员会以标底作为参考,对不超过标底一定范围内的报价进行评分,以分数最高者为中标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上的不断应用,标底法招标也不断暴露出了比较大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招标人和投标的出发点不同,对工程的理解也不同,尽管双方依照的是相同的图纸和计量规则,仍有可能产生双方造价差异较大的情况,这样容易造成废标,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2)受标底定额颁发时间、造价编制人员水平的限制,招标文件编制的标底并不一定能反应优秀施工企业因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高而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能,不利于促进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工程招标活动中,评标方法主要有:有标底评标法和无标底评标法。
有标底评标和无标底评标内涵差别在于:一是招标单位在招标工程中是否编制标底;二是评标时是否以标底为基准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考评评分。
有标底评标有标底评标的评标定标方法通常分为:1. 单一标底评标法单一标底评标法是在评标中以业主标底作为衡量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标准。
这种方法的优点:操作方便,简单明了。
但是它对于标底的要求较高:第一,要求标底做的正确,不能有稍大的遗漏和失误;第二,要结合目前的市场经济实际情况,下浮一个适当的幅度,达到一个合理低标价的水平;第三,在编制标底时,保密性要求很高,但是因为在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一些建设单位在发包工程时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或因碍于关系、情面,总是希望自己想用的施工队伍中标,所以标底泄漏现象时有发生,保密性差。
因此标底编制人员的压力很大,标底编制人员一般不愿承接这种标底的编制,故目前这种方法已较少采用。
2. 复合标底评标法复合标底评标法是指在确定评标标底时,将业主标底和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的平均值按一定的比例权重相复合,组成一个复合标底,并以此作为衡量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是否合理的标准的方法。
如在一次招投标中共有六家投标单位参加投标,则在评标时,将业主标底乘上一个权重X,六家投标单位的报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乘上一个权重Y,其中X+Y=1,X、Y的具体数值必须在开评前由投标领导小组临时决定,这样得出一个评标标底的方法就叫复合标底法。
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评标标底,其最大优点就是减轻了标底编制人员的压力,而且还相应地淡化了业主标底,只要标底编制中没有很大的遗漏和失误,就不会因此造成投标失败,也同时使人为泄露标底的情况得到控制,因为即使有个别投标单位千方百计地设法探知到了标底,也无法同时能探知到其余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毕竟招标投标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同行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复合标底能较好地保证评标标底的保密性。
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有哪些时间:2017-05-14 08:46:43 来源:互联网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合适的评标方法,能够顺利的完成评标任务。
接下来就让小编针对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适用性分析这一重点,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如果你对此不是很了解,就要好好看看了。
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适用性分析选择合适的评标办法,首先应对工程建设项目评标办法特别是《招标投标法》中列明的两种评标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充分了解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利与弊,才能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我国自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首次允许招标人可以选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该办法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在于建设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防腐倡廉效果好;评标办法操作简便等。
目前工程施工项目招标大都首选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低价中标,高价索赔;(2)低价低质;(3)恶性竞争;(4)价格太低无法完工而形成“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等。
这些弊端发生的原因有:(1)企业改革不到位,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无法承担亏损的风险,给工程建设造成困难;(2)建筑市场管理水平不高,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要求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方在设计文件在设计图纸的完善性、招标文件的严密性、工程量清单及标底的准确性、建设工程合同的公平性等方面有管理实力,而目前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3)投标人较少建立有独立的估价系统,对经评审的最低价过于看重低价竞争,容易意气用事,竞相压价,而不是将投标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及企业的承受能力之上;(4)成本价的界定较困难,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同一建设工程的成本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是不相同的,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投标价是否低于成本十分困难。
建设项目无标底招标评标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无标底招标的理论基础和优点,说明了无标底招标在我国应用意义和必要性。
并提出了在无标底招标实施方法,研究了采用区间参考价法解决合理低价评定的量化问题。
【关键词】无标底招标合理低价方法
1如何看待“合理低价评标”
评标和定标是招标工作中核心环节,制定规范严格和符合工程项目实际的评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无标底招标条件下,有标底评标、最低价中标、合理低价中标三种类型。
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招标人管理水平选择不同的评标方法。
合理低标价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世界银行以及采用fidic条款的招标项目常采用的评标方法,也是我国目前提倡采用的评标方法。
合理低标价法体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体现了投标人充分的公平竞争。
投标人能否中标,完全取决于投标企业的自身实力,取决于自身报价是否有竞争力。
合理低标价法还可以使业主用最少的投资建成项目,使业主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
但是,工程成本价的确定比较困难。
而且,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现行计价体系不合理,一些业主行为不规范,承包商合同信誉差,出现低价中标高价套回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2合理低价评标法律依据和意义
在《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符合下列条
件之一:
(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要求,并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对于条件1我们可以理解为综合评议法,如百分制评审法评标定标。
而条件2则可以理解为合理低价评标定标,它有几方面的含义:
(1)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是投标中标的前提条件。
(2)经过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这是评标定标的核心。
(3)投标价格应当处于不低于自身成本的合理范围内,这是为了制止不正当竞争、垄断和倾销的国际通用做法。
3合理低价确定方法
3.1前提条件
(1)为了确保合理低价的有效确定,应具备几个前提:应对投标的企业进行资格预审,确保入围的企业都是资质较高、信誉优良、业绩突出的大企业,在理论上先排除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隐患。
(2)委托具有资质的造价编制机构,编制详细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尽可能涵盖所有发包的工程内容。
对比较复杂或较大型的工程,应要求投标方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对其中理解不一致或计算错误以
及缺项、漏项部分,在同一时间提交给编制单位,再由编制单位汇总、复核,将统一修正的清单发给各投标方。
(3)根据现行的施工图纸预算定额,以及正常的市场材料价格、工程类别编制基准造价,这个基准造价作为业主的最高投标限价向各投标方公布。
(4)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束机制,如采用严密、合理的合同文本,履约保证金制度、工程保险制度等。
3.2合理低报价量化方法
实践中,运用量化方法来确定合理低价如下:
(1)设定参考价法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工艺简单,而且成本计算比较简单的工程,可以采用设定参考法。
即以参考价为中心的逼近最优法。
参考价为a*,即招标人的理想招标价,以基准价下浮一个合理幅度为宜,这个幅度应根据工程类别、复杂程度、市场行情及企业实力等条件综合确定。
投标价为bi,为方便起见,从高到底排列,i=1,2,3,……n,i为投标单位数。
当bi与a*越接近,则越理想。
(2)浮动参考价法
前提是充分信任各投标人,认为其报价均是企业实力和合理经营策略的真实体现,此时,以各家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价a*。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参考价是临时产生的,排除了人为设定参
考价的弊病,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3)优化浮动参考价法
为了规避浮动参考价法的风险,故提出了优化的浮动参考价法。
首先,取消最高价与最低价参与计算参考价,基于两种考虑:当最高报价与第三高报价对比,如果相对差距超过一定幅度,则认为最高报价不合理,有恶意抬高参考价之嫌,理应取消其参与计算参考价;同理,如最低价与第三低价相比,差距超过一定幅度,则认为最低报价不合理,有恶意压价之嫌,理应取消其参与计算参考价;而如果其差距不大,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取消最低价参与计算,同样不会对参考价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将次高价与第三高价对比,如果其相对差距也超过一定幅度,则将此高价降低一定幅度后,参与计算参考价。
这个步骤的意义在于,如果有三个投标人串通投标,有一个或这两个投标人报高价,将参考价抬高,确保第三人报价位于设计好的理想区间内——这种串通投标的方式在近几年屡见不鲜,优化浮动参考价法就可以比较有效的抑制这种行为。
最后经过这种优化后,计算参考价:即
其中:γ为降低幅度,其取值,可以根据工程类别、规模、拟采用施工工艺等条件确定。
(4)优化参考价区间评分
基于优化浮动参考价法对参考价的改进优化,考虑采用报价得分,并以得分的高低作为评定报价合理性的条件。
以百分制为例,评分公式为:
当bi> a*,即报价高于参考价时,
其中:mi为第i个报价得分
为报价每高于参考价1%时,应扣减的分数,应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bi位于高于a*的偏差区间α内,为δupα;
(2)当bi位于高于a*的偏差区间β内,为δupβ;
(3)根据逼近最优化原则,δupα>δupβ.
δdown为报价每低于参考价1%时,应扣减的分数,应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bi位于低于a*的偏差区间η内,为δdownη;
(2)当bi位于低于a*的偏差区间ξ内,为δdownξ;
(3)根据逼近最优化原则,δdownη<δdownξ;
(4)为了鼓励合理低价,δdown<δup。
从图3中可以看出,(1)投标人报价与参考价越接近,其得分越高;而远离参考价的报价,得分将大幅度下降。
(2)投标报价围绕参考价时,低于参考价的报价得分高于那些比参考价高的报价得分,即η区间为业主理想选择区间,投标人必须确保自己的报价位于这个区间,其中标概率才会较大。
4 评标案例
4.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某大城市,是一个现浇框架体系的办公楼,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总高24米。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带型基础,采用水泥旋喷桩方案处理基础。
计划开工时间为2003年10月。
该工程为国家全额拨款项目,根据招投标法规定,必须进行公开招标,而其招标工作是在2003年8月开始,根据国家和当地主管部门规定,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招标。
4.1招标的预备工作
(1)首先,对报名的十余家企业进行慎重的资格预审,选择了七家有实力、信誉较好的大型企业。
(2)其次,委托一家实力较强的代理单位编制了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在发放招标文件时,要求七个投标单位对清单进行审核,由代理单位将反馈意见汇总、复核后形成修正工程量清单。
(3)根据现行的施工图预算定额,以及正常的市场材料价格,工程类别编制基准造价,即最高投标限价向各投标方公布。
对于一些档次、价位差距较大的主要材料,尤其是一些装潢和安装材料,确定一个基本标准。
(4)约定了履约保证金数量,以及一些制约机制。
4.2合理低价评定方法及结果
(1)工程量清单评标原则采用优化浮动参考价法,次低价的下降幅度为5%。
区间评分取值为:
上区间,为5%,为3分;为10%, 5分;
下区间,为10%,为1分;为20%,为5分;
(2)程序与结果
招标方的基准价,即最高限价为1313.3万元,七个投标价从高到低依次为1298.98万、1278.62万、1204.48万、1166.66万、1096.93万、1091.43万以及1069.77万。
可见,各投标价均未突破基准价,均为有效报价,最高与最低报价之间差距为229.21万,而最低报价是基准价的81.46%,说明离散性相对较大,但并未呈现恶意压价或明显的串通投标现象。
计算参考价:
各投标价与参考价的差距及得分见下表。
表2 投标报价与参考价对比及评分表
单位:万元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标价b4与参考价最为接近,而中标价是招标人标底基准价的88.83%,即企业的让利幅度为11%,根据目前市场条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合理的低价。
还可以看出,b1与
b2明显高于其他报价,通过将b1取消,将b2降低5%后参与计算,有效地降低了参考价,将理想区间限定在合理范围内。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