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25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基础知识一、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组成成分。
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给的情况下,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上没有不饱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其碳氢链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其碳氢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饱和键。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子油等。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大多数脂肪酸分子含偶数碳原子。
高等动、植物最丰富的脂肪酸含16或18个碳原子,如棕榈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和硬脂酸。
脂肪酸的熔点随其不饱和度增加而降低。
脂质的流动性随其脂肪酸成分的不饱和度相应增加。
动物能合成所需的饱和脂肪酸和油酸这类只含1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多双键脂肪酸则必须从植物中获取,故后者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最重要。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驱物质。
必需脂肪酸不仅为营养所必需,而且与儿童生长发育和成长健康有关,更有降血脂、防治冠心病等治疗作用,且与智力发育、记忆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表一:脂肪酸含量二、甘油甘油,学名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甘油可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当水中含甘油量达到66.7%时,可使混合液的冰点降至-46.5度,是优良的防冻剂;还能溶解在乙醇和丙酮中,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溶剂中。
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油脂基础知识考试题20题每题5分)共计10题(100分)1、衡量油品质量基本指标?脂肪酸组成、⽐重、碘价、折光指数、皂化价等。
油脂技术指标: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泽、透明度、⽓味风味、0℃冷冻试验、烟点、过氧化值、⽔分、杂质等。
油脂卫⽣指标:黄曲霉毒素、羰基价、砷、苯并芘等。
、油脂常见指标:1、磷脂含量PHOS定义:油中磷脂的含量,以磷原⼦的含量计。
测定⽅法: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磷脂的存在会使油脂外观浑浊暗淡,烹饪时起泡并⽣成⿊⾊沉淀。
常见油品的PHOS的范围:⽑油:⼀般在200ppm以内精炼油:5ppm以内2、游离脂肪酸FFA定义: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重量百分数。
测定⽅法:⽤中性异丙醇液溶解油脂及其脂肪酸,再⽤碱标准溶液进⾏滴定,根据试样重量和碱液消耗的毫升数即可得油脂酸价或游离脂肪酸。
对油脂品质的影响:FFA越⾼,油脂的异味就越浓,加热时易氧化,热分解产⽣挥发性物质,烟点降低,同时是卫⽣指标之⼀。
常见油品的FFA范围:⽑油:0.5%以上精炼油:0.03-0.1%3、⾊泽COLOUR定义:油脂⾊泽主要是与油脂中所含脂溶性⾊素多少(包括叶绿素、类胡萝⼘素等)。
测定⽅法:罗维朋⽐⾊计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般油品会随着储存的劣变⽽颜⾊加深。
原料较差时,颜⾊也会加深。
⼀般⽤红⾊(R)和黄⾊(Y)描述4、⽔分及挥发性物质M&V定义:在⼀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分及挥发物。
测定⽅法:电烘箱105℃恒重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对⽑油⽽⾔,⽔分的存在有利于微⽣物的⽣长,促进油脂的⽔解酸败。
精炼油中⽔分的存在会导致油品外观发朦,使⽤时炸锅。
常见油品的M&V的范围:⽑⾖油:⼀般在0.2%以内精炼油:0.05%以内5、碘价IV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与100克油脂发⽣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
测定⽅法:将试样溶于四氯化碳,使之与氯化碘进⾏加成反应后,加⼊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氯化碘作⽤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高中化学油脂、化学中的不一定基础知识点油脂1. 油脂不是高分子,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2. 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液态,如豆油、花生油;能使溴水退色;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单质;3. 脂肪: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固态,如猪油、牛油油;4. 皂化反应:油脂与碱反应生成甘油与高级脂肪酸钠;5. 油脂硬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6. 油脂和矿物油不是同一物质,矿物油是烃类;7. 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8. 硬水中有较多的Mg2+、Ca2+,会生成不溶于水的(C17H35COO)2Mg和(C17H35COO)2Ca,使肥皂的消耗量增加,故不宜在硬水中使用肥皂;9. 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双键会被空气氧化而变质;10. 地沟油和人造奶油都是油脂;化学中的不一定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油脂知识点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跟甘油形成的酯。
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肪,也就是说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2.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其结构可表示如下:油脂结构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要点解释:(1)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都是混合物。
(3)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知识点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纯净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物质,室温下可呈固态,也可呈液态,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注意:因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油脂属于酯类,具有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许多油脂还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碱或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①油脂在酸或酶催化下的水解。
工业目的: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工业目的:制肥皂和甘油。
(2)油脂的氢化。
工业目的: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
知识点三.油脂的用途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类型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例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称为皂化反应D.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都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解析: 油脂是混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A说法正确;油脂中混有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时,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B说法不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才称为皂化反应,选项C说法也不正确;液态油脂可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高一下化学油脂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油脂是指一类以甘油为骨架,脂肪酸为侧链的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掌握化学油脂的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下学期化学油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油脂的组成与结构1.1 脂肪酸:脂肪酸是化学油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长链碳原子和一个羧基组成。
根据不饱和度,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1.2 甘油:甘油是化学油脂的骨架,由三个羟基与三个脂肪酸酯化而成。
二、化学油脂的性质及检验方法2.1 酯化反应:化学油脂是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
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温度和时间等因素。
2.2 饱和度与氧化性:不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相对于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更容易氧化。
2.3 碘值测定法:碘值是衡量化学油脂不饱和度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油脂的品质。
2.4 溶解性检验:通过观察化学油脂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可以初步判断其成分和性质。
三、化学油脂的应用与加工3.1 食品工业:化学油脂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食用油、植物黄油、巧克力等。
3.2 日用化工:化学油脂在日用化工产品中也有很多应用,如洗涤剂、香皂、润肤霜等。
3.3 能源领域:生物柴油是一种利用植物油脂经过酯化反应得到的能源,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3.4 化妆品:化学油脂作为化妆品中的基础材料,可以用于护肤霜、唇膏、洗发水等日常化妆品中。
四、化学油脂的保鲜与贮存4.1 氧化变质:化学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到氧化而导致变质,因此应防止暴露在空气中。
4.2 脂肪酶的作用:脂肪酶是一种催化酯水解的酶类,会导致化学油脂质量下降,应尽量避免其存在。
综上所述,化学油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日用化工、能源领域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化合物。
掌握化学油脂的组成与结构、性质及检验方法、应用与加工以及保鲜与贮存等知识点,有助于了解其特性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基础知识如何正确选择健康油脂油脂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但在众多种类的油脂中,如何正确选择健康油脂往往是许多人困惑的问题。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的角度出发,为您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健康油脂。
一、了解不同种类的油脂在选择健康油脂之前,了解不同种类的油脂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两大类。
1. 植物油:植物油是由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中提取的油脂。
常见的植物油包括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
植物油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人体健康有益。
2. 动物脂肪:动物脂肪是由动物的脂肪组织中提取的油脂。
常见的动物脂肪包括黄油、猪油、牛油等。
动物脂肪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了解油脂的性质与适用场景不同的油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适用场景,正确选择适合的油脂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的健康需求。
1. 烹饪用油:在日常的烹饪过程中,植物油是最常用的选择。
橄榄油和菜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合中小火烹调和生吃,而玉米油和花生油适合高温炒菜和煎炸。
2. 食用油脂:黄油和植物油基础上加工制成的食用油脂,广泛应用于面包、糕点等食品制作中。
在选择食用油脂时,可以根据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来判断其健康程度。
三、关注油脂的营养价值正确选择健康油脂还需关注其营养价值。
合理的脂肪摄入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但过高的摄入也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
1. 饱和脂肪酸:高摄入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能提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油脂时,应尽量选择含有较低饱和脂肪酸的品种。
2. 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特别是富含欧米伽-3和欧米伽-6脂肪酸的油脂,如亚麻籽油和鱼油,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摄入这些油脂时,适量即可,不宜过量。
四、注意油脂的储存和使用方法正确储存和使用油脂可以延长其保鲜期,并确保其品质和健康价值。
1. 储存方法: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因此应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矿用油脂基础知识讲解矿用油脂是一种由矿物油和复杂的添加剂混合而成的高粘度液体或半固体材料。
它在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矿用油脂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矿用油脂的定义矿用油脂是一种以矿物油为基础,并添加了各种特定功能添加剂的润滑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黏度、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况下保护机械设备。
二、矿用油脂的特点1. 高黏度:矿用油脂相对于润滑油来说,具有较高的黏度,可以在机械运动部件表面形成良好的润滑膜,减小磨擦和磨损。
2. 润滑性能:矿用油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减少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摩擦系数,提高机械效率。
3. 耐高温性能:矿用油脂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不易氧化和分解,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抗剪切性:矿用油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够在机械设备的高速振动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润滑性能。
三、矿用油脂的分类按照成分和用途的不同,矿用油脂可以分为润滑脂和润滑油两种类型。
1. 润滑脂:润滑脂是由矿物油、增稠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半固态的性质。
润滑脂常用于滑动摩擦部位,如轴承、齿轮和机械联接部位等,能够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和长时间的润滑效果。
2. 润滑油:润滑油是由矿物油和添加剂等组成,具有流动性较好的性质。
润滑油一般用于润滑系统中,如液压系统、齿轮箱和传动装置等,能够提供良好的冷却和润滑效果。
四、矿用油脂的应用矿用油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中,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介绍。
1. 工业设备:矿用油脂用于工业设备的润滑和密封,如轴承、滑动导轨、链条和齿轮等,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 汽车行业:矿用油脂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和转向系统等,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3. 航空航天:矿用油脂用于飞机的发动机、机翼和起落架等,能够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
4. 矿山设备:矿用油脂用于矿山设备的轴承、滑动导轨和液压系统等,能够在恶劣的工况下保护设备,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