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脂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5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润滑油概述 (3)1.1 定义与分类 (3)1.2 应用领域 (5)1.3 发展历程 (6)二、润滑油的组成与性质 (7)2.1 成分构成 (8)2.1.1 油基矿物油 (9)2.1.2 合成油 (10)2.1.3 添加剂 (11)2.2 物理性质 (12)2.3 化学性质 (14)2.3.1 酸碱性 (15)2.3.2 抗氧化性 (16)三、润滑油的选用与使用 (17)3.1 选用原则 (18)3.1.1 根据工况选油 (19)3.1.2 考虑成本因素 (21)3.2 使用方法 (22)3.2.1 加注量 (23)3.2.2 加注方式 (24)3.2.3 定期更换 (26)四、润滑油的维护与管理 (27)4.1 清洁度管理 (28)4.1.1 清洗方法 (29)4.1.2 清洗周期 (31)4.2 环境与设备管理 (32)4.2.1 温度控制 (33)4.2.3 设备检查与维护 (34)4.3 安全与环保 (36)4.3.1 防火措施 (37)4.3.2 排放标准 (38)4.3.3 噪音控制 (39)五、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40)5.1 新型材料 (41)5.1.1 生物基润滑油 (42)5.1.2 无铅极压润滑油 (43)5.2 技术创新 (44)5.2.1 润滑油添加剂研发 (45)5.2.2 润滑油回收技术 (47)5.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48)5.3.1 减少VOCs排放 (49)5.3.2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51)一、润滑油概述润滑油是现代机械设备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它能够减少摩擦,防止金属部件过热,并起到清洗和保护作用,使机械运行更加娴熟且有效。
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为其提供润滑效果和基础液流性,而后者则增强润滑油的性能,使其更能适应特定系统的需求。
在工业设备的日常运行中,润滑油的功能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润滑脂的选用润滑脂的主要指标是稠度或工作锥入度,常用的质量特征和评价指标如下:质量特征评价指标物理状态外观、滴点、稠度化学成分含皂量、含油量、含水量、灰分、机械杂质、挥发量、含酸或碱量流动性及力学性能强度极限、粘度-温度特性、触变安定性、机械安定性、转矩、抗压性、抗磨损性防护性质滑落温度、油膜保持能力、防锈性、抗水性化学安定性防腐蚀性、氧化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分油量在选用润滑脂时,首先应明确润滑脂所起的作用,即在润滑减摩、防护、密封等方面所要起的作用。
作为减摩用润滑脂,主要考虑耐高低温的范围,负荷与转速等。
作为防护润滑脂,主要考虑所接触的介质与材质,着重考虑对金属、非金属的防护性质与安定性。
作为密封润滑脂则应考虑接触的密封件材质与介质,根据润滑脂与材质(特别是橡胶)的相容性来选择适宜的润滑脂。
(1)工作温度润滑点的工作温度对润滑脂的润滑作用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润滑点工作温度超过润滑脂温度上限后,由于润滑脂基础油对蒸发损失、氧化变质和胶体萎缩分油现象加速,温度每升高10~15℃,润滑脂的寿命降低1/2。
润滑点的工作温度还随周围环境介质温度变化而变化。
除外,负荷、速度、长期连续运行、润滑脂装填得太多等因素也对润滑点的工作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2)速度润滑部件的运转速度越高,润滑脂所受的剪切应力就越大,稠化剂形成的润滑脂纤维骨架受到的破坏作用越大,脂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
(3)负荷对于重负荷润滑点应选用基础油粘度高、稠化剂含量高、具有较高极压性和抗磨性的润滑脂。
(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润滑点的工作环境和周围介质,如空气湿度、尘埃和是否有腐蚀性介质等。
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可选用抗水性好的润滑脂。
如钙基、锂基。
条件苛刻时,应选用加有防锈剂的润滑脂,而不宜选用抗水性差的钠基脂。
处在有强烈化学介质的环境中的润滑点,应选用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润滑脂,如氟碳润滑脂等。
(5)其他除了以上几点外,在选用润滑脂时,还要考虑使用时的经济性,综合分析使用此润滑脂以后是否延长了润滑周期、加注次数、脂消耗量、轴承的失效率和维修费用等。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一、润滑剂的主要作用和分类1、润滑剂的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防腐防锈、绝缘性、动能传递、减震作用、清洗作用、密封作用。
2、润滑剂的分类凡是有降低摩擦助力作用的介质都可作为润滑剂。
一般有气体的、液体的、半液体的和固体的。
①液体润滑剂又分为(以润滑油为主):矿物油系润滑油、合成油系润滑油、水基润滑剂--包括水、乳化液、水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
②半液体润滑剂又分为(润滑脂):有机脂、无机脂。
③固体润滑剂又分为:软金属、金属化合物{如二硫化钼}、其他无机物{如石墨}、有机物质。
二、润滑油的生产润滑油的生产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经过物理混合的一种调制工艺。
基础油又分为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
1、矿物基础油通过加工获得基础油要求的理想组分,可分为三条工艺路线:1、物理分离路线,其工艺结构一般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补充精制”。
2、化学路线,工艺结构为“加氢裂化——异构脱蜡——加氢精制”。
3、物理化学联合路线,工艺结构为“溶剂预精制——加氢裂化——溶剂脱蜡”。
2、合成基础油以石油基基础油制成的润滑油为矿物油,此类油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润滑油的要求。
但是有一些润滑条件较特殊,如高温、超低温、核辐射等,这时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化合物作基础油加上特殊的添加剂配方,这就是合成油。
3、添加剂添加剂的选配,决定了成品润滑油的品种、质量和档次,因此添加剂是润滑油极重要的组成,也是高技术含量的核心。
一般添加剂又分为:清净分散剂、抗氧化剂、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油性添加剂、极压抗磨剂、防锈剂、防腐蚀剂、抗泡沫剂。
三、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指标、性能指标和模拟台架试验指标。
这些性能的指标数据会出现在产品的规格及质量检验报告中,我们应认识这些指标的意义,从而判断产品的质量及变化后对使用的影响。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1.1润滑润滑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副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润滑剂的主要作用1.2.1降低摩擦: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1.2.2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面之间可以减少硬粒磨损,表面锈蚀,金属间的喷焊与表面剥落等造成的磨损。
1.2.3冷却摩擦表面:润滑剂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所以能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
1.2.4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有特殊作用,能防止水分或杂质侵入。
1.2.5传递功能。
1.2.6缓冲防震。
1.2.7冲洗作用。
1.2.8防锈防腐。
1.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温特性、残炭、灰分、闪点和燃点、酸值、水溶性酸碱、腐蚀水分、凝点、机械杂质、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抗磨性等。
1.3.1外观油品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其精度程度和稳定性。
颜色越浅说明精制越深,在使用过程中颜色变深,说明油氧化变质必须更换。
1.3.2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大小、密封程度选用油品,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而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启动困难,消耗功率大,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油液受外力作用流动时,油分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内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用粘度表示,其大小依分子的内聚力大小来定的。
粘度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与赛氏粘度等。
a)动力粘度两个各为1平方厘米的平行平面相对1厘米的液体层,当它们以1厘米/秒的速度相对运动时所需要的力,称为“动力粘度”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斯,厘斯。
润滑油的知识1.设施润滑的目的设施润滑是防备和延缓设施零件磨损和耗费的重要手段。
2.润滑油的定义及要求2.1 润滑油是用在各样种类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洁净、密封缓和冲等作用 .2.2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俭能源,减少磨损以延伸机械寿命,提升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露、防尘、防串气;(4)抗腐化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害;(5)清净冲刷,要求把摩擦面积垢冲洗清除;(6)应力分别缓冲,分别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达,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3.使用润滑油的注意事项3.1 润滑油选择润滑油采用是润滑油使用的首要环节,是保证设施合理润滑和充足发挥润滑油性能的重点。
3.1.1 采用润滑油应综合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机械设施实质使用时的工作条件 ( 即工况 ) ;(2)机械设施制造厂商说明书的指定或介绍;(3)润滑油制造厂商的规定或介绍。
3.1.2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的选定(1)粘度粘度是各样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证量鉴识和确立有决定性意义。
设施用润滑油粘度选定依设计或计算数据查相关图表来确立。
(2)倾点倾点是间接表示润滑油贮运和使用时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经考证明一般润滑油的使用温度一定比倾点高 5~ 10 ℃ 。
(3)闪点闪点主假如润滑油贮运及使用是安全的指标,同时也作为生产时控制润滑油馏分和挥发性的指标。
润滑油闪点指标规定的原则是按安全规定留 1/2 安全系数,即比实质使用温度高 1/2 。
(4)水分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往常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成效变差,加快有机酸对金属的腐化作用,锈蚀设施,使油品简单产生沉渣。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5)机械杂质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积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一、润滑脂基础知识(一)润滑脂大体概念(1)什么是润滑脂NLGI(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 美国国家润滑脂协会)最新概念: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产物。
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它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2)润滑脂的触变性当施加一个外力时,润滑脂在流动中逐渐变软,表观粘度降低,可是一旦处于静止,通过一段时间(很短)后,稠度再次增加(恢复),这就是润滑脂的触变性。
润滑脂的这种特殊性能,决定了它可以在不适于用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包括填料)组成。
基础油是液体润滑剂,有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之分。
稠化剂是一些具有稠化作用的固体物质。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脂某些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一、矿物油,即指石油润滑油。
长处:润滑性能好,粘度范围宽,不同粘度的油别离适用于制造不同用途的润滑脂;来源普遍,价钱低廉。
缺点:对高温、低温不能同时兼顾,或不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同时对一些极高温、极低温、高转速、长寿命、耐化学介质、耐辐射等特种条件无法知足要求。
要知足这些苛刻条件下利用的润滑脂,还得需要各类合成油。
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2.合成油合成油是指用各类化学反映合成的一大类功能性液体,不同的合成油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比矿物油更好的优越性。
目前润滑脂中常常利用的合成油有:合成烃类油、酯类油、硅油、含氟油、和聚醚型油等。
一坪分公司多种合成润滑脂因采用合成油而具有在高低温、负荷能力、抗氧化、耐介质、适合高速、抗辐射等方面性能的优越性,并因此在航空、航天和各类民用设备的润滑方面取得了成功。
润滑脂的组成——稠化剂稠化剂分类烃基:如地蜡、石蜡、石油脂等皂基:目前最大的一类,有钠基、钙基、复合钙、锂基、复合锂、钡基、铝基、复合铝等有机:脲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有机染料、氟碳化合物等无机:膨润土、硅胶、硼化氮、石墨等(二)润滑脂的长处和缺点、润滑脂的长处一、润滑脂润滑无需复杂的密封装置和供油系统,可以降低设备的保护费用;二、润滑脂的粘附性使其在摩擦表面上的维持力强,因此润滑脂抗水、密封性和抗漏失性能突出,可以在密封不良乃至敞开的摩擦部件上利用。
一、润滑脂的作用NLGI(National Lubricating Grease Institute美国国家润滑脂枘会)最新定义: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的产物。
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他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润滑脂的主要作用是润滑、保护和密封。
绝大多数润滑脂用于润滑,称为减摩润滑脂;还有一些润滑脂主要用来防止金属生锈或腐蚀,称为保护润滑脂;另有少数润滑脂专作密封用,称为密封润滑脂。
二、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及填充剂组成。
其中基础油占85%-87%,稠化剂占10%—13%;剩下的是添加剂和填充剂。
三、润滑脂的分类(1)按组成分类:润滑脂按其所含稠化剂的组成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
其中皂基脂又分为单皂基脂、混合皂基脂和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分为聚脲、膨润土和凡士林。
(2)按润滑脂的用途分类:润滑脂按用途可分为:车用脂、工业用脂、其他用脂。
其中车用脂可分为汽车轮用脂、汽车万向用脂、汽车轮注脂、火车轮脂、火车牵引电机脂、火车制动脂、火车芯盘脂等工业用脂分为治金工业、纺织工业、轴承工业等。
(3按牌号分类:润滑脂按牌号可分为:000#、00#、O#、1#、2#、3#、4#等牌号。
数字牌号越大,脂的锥入值越小,脂就越硬。
四、润滑脂的基本理化指标及意义通过不同的试验,可以测定润滑脂的不同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润滑脂的实际工作性能,因此这些技术指标也成为润滑脂选用的重要参考。
(1)润滑脂的锥入度在规定重量、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标准锥体利用自重刺入润滑脂样品的深度,单位为0.1mm;锥入度反映润滑脂的软硬程度,是设备润滑选择润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2)润滑脂的滴点滴点是指润滑脂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点,单位℃;是用以反映润滑脂高温使用性能的指标之一,但是滴点并不能单独决定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不同种类基础油的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稠化剂类型对基础油的氧化催化作用和抗氧化添加剂的选择也是润滑脂使用温度的决定因素。
润滑油基础知识一、油1、运动粘度:mm2/s cst 形成润滑油膜的最主要因素,决定负载能力2、粘度指数:VI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3、水分:常规水分-蒸馏法微量水分-KF法4、酸值:中和一克所要的毫克数5、闪点:加热产生的蒸汽和空气混合后发生闪火的温度6、倾点:最低可流动温度-低温运转性能,倾点越低,低温性能越好7、氧化安全性:rbot tost life 使用寿命8、抗乳化性:越小,与水分分离的速度越快二、脂1、锥入度:划分牌号,稠度,锥度小则稠度大2、滴点:不流动,流态到固态时的温度一、润滑油作用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二、润滑油组成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润滑油基础知识考试一、选择题1.机械设法被更换的主要原因是:()[单选期]*A.侵蚀B.事故C.J≡D.金属表面失效V∈.Att2.以下哪一个不是润滑模式()[单选题]*A.边界润滑B.弹性流体间滑C.边界流体润滑VD.流体动力涧滑E.混合润滑3.以下哪种维修策略规于定期维修()[单选题]*A.主动型B .预测型C.预防型√D .突击型4.状态维修是()[单选感I*A.基于设备状况和早期故障检测B.基于定期的设备大修C.基于学后维修D.基于油液状态和其它设备原因E . A 与DV5柏拉图(80/20原则)表明:()[单选题]•A.少量、重要的维护工作带来最大的收益√B .大量(随机的)维护工作带来最大的收益C.所有的设备都会有报废的一天D.所有的轴承都能永久性使用E .80%的人做20%的工作6.以下哪个不是润滑剂的作用()[单选SgrA.表面降温B.分隔表面C.防止腐蚀D.修复表面VE.提供费封7 .新型"复合"稠化剂与传统"单基”稠化剂相比有什么优势()【单选题rA.高成本8 .更加好看的颜色D.更高的滴点,因此具有更高的运行温度√E.更好的低温泵送性能8.不同润滑图的兼容性:()【单选题FA.是小问题,经常被忽略8 .是个大问题,取决于使用的稠化剂VC.与使用的稠化剂无关D.与润滑厢的寿命相关E.仅仅与使用的基δ⅛i由相关9 .以下哪个星原常见的润滑脂稠化剂:()[单选题rA .锂√B.领C .聚眼D .钙EJg10.以下哪个数值是NLGI稠度等级()(单选越)*A . 00√B . 30C . 90D . 220E . 460IL以下哪个代表了最硬的NlGl稠度等级()[单选题rB . 2C . OOOD . 3E .6√12 .粘度主要受影响于:()[单选法广A .温度. 水分、污染物、化学变化(氧化WB .温度和大气压力C.只有温度D.只有温度和污染物E.只有温度和轴承负载13 .那两个粘度单位是一致的:原托,便泊,SUS,mm7s?()【单选感FA.厘托和厘泊B .摩托和SUSC .座托和mm2∕s√D .臊泊和mm2∕sE.厘泊和SUS14 .粘度指数是:()[单选题rA.测量粘度的仪器B.粘度单位C.粘度随温度的变化D.粘度随温度的相对变化VE.粘度随剪切的变化15 .运动粘度是指:()[单选题)*A.在40。
润滑油的知识1. 设备润滑的目的机械设备作为企业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生产产品,另一方面磨损消耗自身。
设备的磨损是设备劣化、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设备润滑是防止与延缓设备零件磨损与消耗的重要手段。
2.润滑油的定义及要求2.1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与缓冲等作用.2.2 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外表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
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如拉缸、抱轴等故障。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润滑油会吸收热量将摩擦热带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设备的一些接触面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是这些间隙就会造成密封不良。
而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就起到密封作用,保证了密封性。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外表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设备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水分以及现场的酸性气体等,会会对机件造成腐蚀与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
润滑油在机件外表形成的油膜,可以防止机件及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设备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污物,如空气中的灰尘,机件间摩擦产生的金属屑等。
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外表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
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与缓与冲击及减震;设备运行时,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与各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设备运行平稳,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3. 使用润滑油的考前须知3.1 润滑油选择润滑油选用是润滑油使用的首要环节,是保证设备合理润滑与充分发挥润滑油性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