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9
润滑基础知识1磨损的类型分为哪几类?答:按照磨损的机理可将磨损分为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分层磨损、电蚀磨损、腐蚀磨损等几个基本类型。
2磨损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答:磨损过程可以分为:1)磨合阶段:新的摩擦副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在载荷的作用下,开始的实际接触面积小,单位接触面积承受的载荷较大。
因此,在运行初期磨损较快。
2)稳定磨损阶段:经过磨合,摩擦表面发生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建立了弹塑性接触条件,这一阶段磨损趋于稳定,工作时间可以延续很长。
3)急剧磨损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磨损以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如摩擦表面的间隙增大,表面温度增高以及金属组织的变化等致使磨损率急剧增加。
3影响磨损的因素有哪些?答:1)表面膜 2)温度 3)负荷 4)金属相容性 5)晶体结构4什么叫润滑?答:所谓润滑,是在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之间,注入第三种物质(润滑剂)将两个接触面隔开,用该物质的内部摩擦代替两物质间的摩擦。
因其抗剪强度低,因而可以达到减少摩擦和磨损的目的。
提高机械零件的寿命和提高机械效率。
5润滑材料应具备哪几项基本要求?答:1)摩擦系数要低;2)良好的吸附和渗入能力;3)一定的粘度;4)有抗氧化安定性,其它还应有防锈、比较好的导热能力和较大的热容量等。
6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答:1)润滑轴承;2)带走摩擦部位产生的热量,冷却润滑部位;3)减少摩擦部位的磨损;4)冲洗被润滑部位的杂质;5)减振作用;6)防腐作用。
7润滑油主要有哪些质量指标?答:主要有:粘度、闪点、凝点、酸值、水分、机械杂质、残碳、灰分、水溶性酸和碱、腐蚀、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度等。
8润滑脂的作用?具有哪些优点?答:润滑脂在金属表面形成润滑油脂的膜,当金属表面作相对运动时,即起到了润滑作用,减低了摩擦表面的阻力,并能降低磨损。
润滑脂具有以下优点:1)润滑脂不需要经常添加,可以减少润滑剂的消耗并降低维修保养费用。
润滑基础知识一、概述:机器运转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磨损。
润滑就是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的必要手段。
要想能够正确使用润滑剂,使之发挥最大工作效果。
必须了解机器的摩擦状态、磨损机理、工作情况和工作环境。
润滑工作者必须具备摩擦和磨损的基本知识。
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选择最佳的润滑剂,最佳的供油方式,提供合理的维护方法。
实现我们“维护为主,修理为辅”的指导方针。
学好我们设备的“保健医生”。
二、摩擦1.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间产生切向的运动阻力,叫摩擦力,这种现象叫摩擦。
例:轴与轴承、齿轮啮合、链条链机、皮带与皮带机等。
2.摩擦的害处:(1).消耗大量的能量。
(2).摩擦副严重磨损。
(3).产生热量。
3.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1)表面氧化膜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2)材料性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3)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4)滑动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5)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6)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三、磨损1.磨损:是固体与其他物体或介质相互间发生机械作用时其表面的破坏程度。
导致机械零件损坏和实效的三个原因:(1)磨损(2)腐蚀(3)断裂2.磨损过程:1)正常的(自然的)磨损。
(机器启动前盘车,形成油膜)2)意外(过早的或事故的)磨损。
(一般是润滑不良引起的)3.运动副磨损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磨损阶段(磨合期)2)稳定磨损阶段(磨损速度较慢和比较恒定的)3)加速磨损阶段。
(间隙增大,表示形状的改变以及疲劳磨损)4.影响磨损的因素:1)润滑对磨损的影响。
(润滑是向磨损、摩擦斗争的一个有力措施)2)材料对磨损的影响。
3)表面加工质量对磨损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机件表面粗糙度对抵抗腐蚀磨损的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凹谷越深,腐蚀磨损越大。
4机件工作条件对磨损的影响a. 机械的受力性质。
包括载荷种类、大小和方向。
b. 速度特征。
包括转速的高低、方向、变速、正反转、开启停。
润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目录一、润滑基础理论 (2)1.1 润滑油的作用与分类 (3)1.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4)1.3 润滑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6)二、润滑材料与选择 (7)2.1 常用润滑油脂的种类与特性 (8)2.2 润滑油脂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10)2.3 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材料选择 (11)三、润滑装置与维护 (12)3.1 润滑装置的类型与选用 (14)3.2 润滑装置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5)3.3 润滑装置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5)四、润滑油品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17)4.1 润滑油品的常规检测项目 (18)4.2 润滑油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18)4.3 润滑油品的替代与升级 (20)五、润滑管理与安全 (22)5.1 润滑油品的管理制度与流程 (23)5.2 润滑系统的安全操作与维护 (24)5.3 润滑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25)六、案例分析 (27)6.1 润滑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29)6.2 润滑油品选用与使用案例分析 (30)6.3 润滑管理与安全案例分析 (31)一、润滑基础理论润滑概述:润滑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防止损坏和提高设备性能。
良好的润滑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润滑原理:润滑原理主要包括液体润滑、边界润滑和干摩擦润滑。
液体润滑是通过润滑油膜将相对运动件之间完全隔开,减小摩擦和磨损;边界润滑则是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边界膜,起到润滑作用;干摩擦润滑则是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或高负荷,无法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固体润滑材料来减小摩擦。
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它起到润滑作用,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同时,还能起到冷却、降温作用,通过油的循环流动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此外,润滑油还能起到密封、防锈和清洁等作用。
润滑剂的种类与选择: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润滑剂至关重要。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1.1润滑润滑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副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润滑剂的主要作用1.2.1降低摩擦: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1.2.2减少磨损:润滑剂在摩擦面之间可以减少硬粒磨损,表面锈蚀,金属间的喷焊与表面剥落等造成的磨损。
1.2.3冷却摩擦表面:润滑剂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所以能降低摩擦热造成的温度。
1.2.4密封作用: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部件形成密封有特殊作用,能防止水分或杂质侵入。
1.2.5传递功能。
1.2.6缓冲防震。
1.2.7冲洗作用。
1.2.8防锈防腐。
1.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温特性、残炭、灰分、闪点和燃点、酸值、水溶性酸碱、腐蚀水分、凝点、机械杂质、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抗磨性等。
1.3.1外观油品的颜色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可以反映其精度程度和稳定性。
颜色越浅说明精制越深,在使用过程中颜色变深,说明油氧化变质必须更换。
1.3.2粘度粘度是选择润滑油的首要指标。
应根据设备摩擦部位的速度、减息、负荷、温度、功率、大小、密封程度选用油品,粘度过小会形成半液体润滑或边界润滑,而加速运动副磨损,同时也易漏油;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渗透性差,散热性差,内摩擦阻力大,启动困难,消耗功率大,也会增加运动副磨损。
因此油品粘度合理是运动副润滑的重要因素。
油液受外力作用流动时,油分子间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内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用粘度表示,其大小依分子的内聚力大小来定的。
粘度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与赛氏粘度等。
a)动力粘度两个各为1平方厘米的平行平面相对1厘米的液体层,当它们以1厘米/秒的速度相对运动时所需要的力,称为“动力粘度”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斯,厘斯。
设备润滑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设备润滑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正确的润滑管理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次数,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设备润滑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时,需要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 润滑的作用润滑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防止磨损和腐蚀,降低能量消耗,防止设备过热,保持设备部件间正常的相对运动。
通过润滑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噪音,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2. 润滑方式润滑方式主要包括干摩擦润滑、液体润滑和固体润滑。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
3. 润滑剂的选择不同的设备和工作环境需要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包括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
正确选择润滑剂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4. 润滑周期设备的润滑周期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制造商建议进行制定,一般来说,设备的润滑周期应该是定期的,避免忽视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
5. 润滑设备润滑设备主要包括手工润滑和自动润滑两种方式,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设备进行使用。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员工可以了解设备润滑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要点,掌握正确的设备润滑管理方法,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同时也能够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设备润滑管理基础知识培训6. 润滑点标识在进行润滑管理工作时,需要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标识,明确每个润滑点的位置和需要使用的润滑剂类型,以便进行有效的润滑工作。
7. 润滑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润滑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需要建立润滑操作规程,明确润滑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并严格执行润滑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润滑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8. 润滑管理记录对设备的润滑工作需要进行记录与管理,包括每次润滑的时间、润滑剂的使用量、润滑点的状态等信息,并及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对设备的润滑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9. 润滑故障分析对于因润滑不当导致的故障,需要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调整润滑方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对润滑工作进行改进。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培训设备润滑是维护和保护机械设备的重要工作之一。
合理的设备润滑可以降低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备润滑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备润滑技术。
一、润滑剂的选择润滑剂是设备润滑的关键。
常见的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在选择润滑剂时,需要考虑工作条件、设备要求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1.润滑油:润滑油是一种液态润滑剂,适用于高速设备和流体动力传动系统。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级别和粘度的润滑油。
常见的润滑油有机械油、液压油和齿轮油等。
2.润滑脂:润滑脂是一种半固态润滑剂。
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抗水性能,适用于低速高负荷设备和无法定期添加润滑剂的部位。
常见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和复合润滑脂等。
二、设备润滑方法设备润滑的方法主要分为润滑油循环系统和润滑脂涂抹两种。
1.润滑油循环系统:对于大型设备和高速设备,采用润滑油循环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方式。
通过泵将润滑油输送到设备各个润滑点,再通过油管和油道回收和循环使用。
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设备的连续润滑,减少人工操作。
2.润滑脂涂抹:对于小型设备和手动润滑点,采用润滑脂涂抹是一种适用的润滑方式。
将适量的润滑脂涂抹在设备的润滑点上,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
在使用前,需先清洁润滑点,确保润滑脂可以充分起到润滑作用。
三、润滑周期和量设备润滑周期的确定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条件、运行时间以及润滑剂的性能等因素。
1.润滑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制定合理的润滑周期。
一般来说,高速设备和重负荷设备需要更短的润滑周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润滑量:润滑量的确定也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工作条件来进行。
过少的润滑剂会导致设备磨损和过热,而过多的润滑剂则会增加能耗。
因此,需要根据设备润滑表和生产厂商的建议确定合适的润滑量。
四、润滑管理和维护设备润滑管理和维护是保证设备润滑效果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润滑计划: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润滑要求,制定润滑计划。
润滑第一节、润滑的基本知识一、润滑的作用润滑的作用有以下几个:(1)减少摩擦和磨损。
由于相对运动两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可以尽量减少甚至不接触。
(2)设备加入润滑剂后,可以起到冷却的作用。
(3)设备加入润滑剂后,可以起到防止锈蚀的作用。
(4)设备加入润滑剂后,可以起到冲洗污垢的作用。
二、对润滑材料的要求(1)润滑材料要有较低的摩擦系数。
(2)润滑材料要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渗入能力,以便渗入摩擦副微小的间隙内,并牢固的粘附在摩擦表面上。
(3)润滑材料要有一定得内聚力(即粘度),以便抵抗压力,不得被挤出而形成油膜。
(4)润滑材料要有较高纯度和抗氧化性能。
(5)润滑材料要有密封洗涤的作用、较好的导热能力与较大的热容量。
三、润滑的分类润滑按摩本质分为四类:(1)液体摩擦润滑。
两摩擦面被润滑剂隔开,比接触。
(2)半液体摩擦润滑。
两摩擦面部分突出高峰有接触。
(3)半干摩擦润滑。
两摩擦面的部分凹谷有润滑剂。
(4)干摩擦润滑。
两摩擦面间基本没有润滑剂。
设备润滑的目的就是保摩擦副达到半液体摩擦润滑,并力争达到液体摩擦润滑的要求。
四、润滑方式的分类1、按对摩擦副供油的性质分,润滑方式有:(1)无压润滑与有压润滑。
无压润滑石靠自重供油,有压润滑时靠压力供油。
(2)间隙润滑与连续润滑。
间隙润滑与连续润滑的区别在于供油是否连续。
(3)流出润滑与循环润滑。
流出润滑与循环润滑的区别在于供油是否回复循环。
(4)单独润滑与集中润滑。
单独润滑与集中润滑区别在于每个润滑点是否独立供油。
2、按润滑装置分,润滑的方式有(1)油杯式润滑。
油杯式润滑又分为旋盖式、压注式、油芯式、针阀式润滑等。
油杯式润滑适用于相对速度不大、摩擦产生的热量不多、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机械,如起重、矿山、建筑等机械。
(2)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适用于高速、大型、长期、连续运转的机械,特别是摩擦部位发热高的机械,一般已封闭式循环系统来实现。
压力视润滑部件的工作条件、性质,要求在100~300kPa,也低于50kPa或更高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