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对策概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学习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国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中外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中,中国礼貌用语与国外礼貌用语之间存在差异性,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招呼语。
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国与西方对于礼貌用语的招呼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汉语中关于打招呼的命题内容约束相对比较少,例如“出去啊?”并不要求对象回答,而是属于一种礼貌,而西方则对于该问句则要回答;二是寒暄语。
寒暄在双方交流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方对寒暄语的认识文化也存在冲突,例如中国人认为很正常的寒暄,在西方人看来属于窥探其个人隐私的语言;三是委婉语。
委婉语代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色彩,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对于委婉语的认识也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例如对于“贵庚”,在中国属于委婉的礼貌用语,而在西方国家则认为属于打听其年龄,属于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造成中西礼貌用语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基于社会文化身份的因素,不同的人对文化的认识也存在不同,因此他们对相同的事物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差异;二是心理因素;三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环境变化,不同的环境对造成礼貌用语出现差异。
二、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的现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学习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国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1 教师缺乏礼貌用语教学的意识。
礼貌用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教师认为礼貌用语属于日常交往沟通的基本,因此不需要特定的教学,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平时的交往获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礼貌用语的教学。
[摘要]在汉语语言文化中,惯用语是最鲜活、灵巧的部分。
当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以后,会有意识地去研究应用惯用语,但是同时又对惯用语背后隐含的实际意义和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导致对惯用语没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无法灵活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收集并总结汉语学习者对惯用语文化的常见错误,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对外惯用语;错误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6-0120-02对外惯用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唐浩然(韩瑞大学,韩国)惯用语是由至少两个词构成具有口语色彩的意义词化、结构准词化的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组合,是熟语中的一种。
中国学术界关于惯用语本体研究的十分深入,但在对外惯用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不但起步晚,而且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下文将对外惯用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对错误类型进行划分并阐述原因,从实际与理论中探讨惯用语在对外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惯用语的概述惯用语是一种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大多生动形象、描述精确,往往被用来作为独特意义使用。
惯用语的表面含义通俗易懂,但是背后引申的含义,没有经过了解的话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这就是惯用语难以被掌握的原因。
惯用语在汉语词组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但是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必需品,而且是汉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国际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
本文注重探讨在实践与研究相互结合下,以主体理论基础为研究,总结错误实例,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探讨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惯用语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二、惯用语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一)惯用语中语义方面的常见问题惯用语的语义中承载着从古至今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的大部分本质含义都是由借代、引申和比喻演变而形成的。
惯用语的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在考察惯用语的本质含义时,本文结合美国的雷可夫(Ge-orgeLakoff )&詹森(MarkJohnson )1980年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进行,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不单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课堂用语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教学用语是一种职业语言。
因为我们所教育的对象与目的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截然相反。
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教学用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用语的需要出发,从其必要、语言的严谨、语言的变异和是否使用了传统母语这几个方面来探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关特征。
标签:对外汉语;课堂用语态势语;母语1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以及结合大量的语言资料和诸多教师的工作表明,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中的课堂用语有必要区别于我们对于国内学生的课堂用语,其语言的特点比较鲜明,具有下列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用语的功能不但可以便于学生学习也可以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主要的辅助手段。
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生构建有效地语言环境,让其有着一定的语言交流环境。
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语言交流环境内对于课堂用语的使用需要把握好尺度。
因为这个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掌握好汉语言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换一句话来说,课堂的用语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课堂用语,我们是依靠课堂用语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实现教学目标的,但我们的课堂用语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汉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样板。
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好汉语言并可以以此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而我们的而课堂用语不也正是汉语言吗?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会造成语言使用目的的不同。
对国内学生的教学,课堂用语就是一个表达的工具而已,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桥梁。
(2)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课堂用语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
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教学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课堂用语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所教授的学习内容。
这也就是说,课堂用语是需要随时做出一定的调整的。
学生的学习成果伴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其汉语言的交流能力也会日趋提高。
所以,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住这个趋势,使用的课堂用语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当前学习需要则会让学生丧失一个有效学习的机会。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是词汇教学的一大重点,由于惯用语使用的复杂性,外国汉语学习者在运用惯用语时会产生大量偏误。
本文将搜集的偏误归类后,结合偏误分析理论,探究偏误形成的原因即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教材和教学因素、汉语惯用语的复杂性。
针对性地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使用偏误的解决方法即语境训练法、建立“惯用语”词典、汉外对比法、结合理据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惯用语;偏误;解决方法ABSTRACT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dioms are a major focu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use of idioms, foreign Chinese learners will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errors in the use of idioms.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errors, which ar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of target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factors, and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idioms. To put forwar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used to use the term partial error solving method context training method, to establish a "used language dictionary, Chinese and foreign comparison method, combined with motivation to carry on th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design.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dioms; biased error ; solution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 I I Key words.. (II)引言 (1)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使用偏误的类型 (2)(一) 语义偏误 (2)1.惯用语在使用中不能明确地表达其意义 (2)2.惯用语的意义不符合表意的对象 (2)3.惯用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有误 (2)(二)语用偏误 (3)1.惯用语使用不符合交际场合 (3)2.惯用语使用不符合汉文化表达习惯 (3)(三)语法偏误 (3)1.成分误加 (4)2.成分遗漏 (4)3.搭配错误 (4)4.语序颠倒 (4)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惯用语使用偏误的原因 (4)(一) 母语负迁移 (5)(二) 目的语负迁移 (5)(三) 教学和教材因素 (6)(四) 汉语惯用语的复杂性 (6)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使用偏误的解决方法 (7)(一) 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 (7)(二) 建立“惯用语词典” (7)(三)语境训练法 (8)(四)汉外对比教学法 (9)(五)结合理据进行教学 (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引言惯用语是由至少两个词构成的具有口语色彩的意义词化、结构准词化的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组合,是熟语的一种[1]。
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的使用范围和地位不断提升,而汉语惯用语作为汉语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社会的日常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惯用语的掌握也是学习者成功掌握汉语语言的重要方面之一。
因此,研究现代汉语惯用语并将其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内容:1.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定义和分类。
2.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规律。
3.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情况。
4.现代汉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研究目标:1.深入了解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规律,掌握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基本分类及其应用情况。
2.探究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3.探究现代汉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寻找一套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情况。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语境下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3.实践研究法: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尝试探究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研究步骤:1.文献研究及调查分析:收集相关文献,了解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现代汉语惯用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和意义。
2.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尝试探究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3.结论撰写: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及对现代汉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和措施。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预期成果:1.对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是指在教授对外汉语的过程中,将熟语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学习。
熟语是一个语言的精华部分,它们具有语义深刻、表达准确、形象生动等特点,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熟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常用的熟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熟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特点。
汉语是一个意象性很强的语言,熟语是汉语的精华,它们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使用汉语。
通过学习熟语,学生可以体会到汉语的寓意、修辞和韵律,提高对汉语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熟语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一些特定语境中的固定表达,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熟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熟语是一个语言中最常用、最流行的表达方式,学习者如果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熟语,可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地简练、精确、生动。
通过学习熟语,学生可以丰富和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对汉语的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表达更具地道性和自然流畅。
熟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汉语文化。
熟语是一个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通过学习熟语,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价值观,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和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
熟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特点,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体验汉语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熟语的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熟语,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
学生也要积极参与熟语的学习,通过实际运用来巩固学习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熟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惯用语是汉语固定语中很特别的一类。
它具有“一语双关”的意义,相对灵活的结构,且能巧妙地以“一言”包孕“一言难尽”的情感和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惯用语的特点,从意义、文化、结构、语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促进汉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惯用语对外汉语教学惯用语教学【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5-0023-02【Abstract】Chinese idioms form a special group in Chinese set phrases. It has two layers of meanings and a comparatively flexible structure. Besides, it embodies infinite feelings and culture into finite words.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 TCFL teacher can give his students a better view of theses idioms through semantic, cultural, structural and contextual training, which may help promo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Idiom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惯用语,顾名思义,是人们惯常使用的固定短语。
它来自社会生活的沃土,生动浅近,通俗易懂,同时又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中国人长期浸淫在汉文化的氛围当中,耳濡目染,认识和使用惯用语自然是得心应手,可那些海外留学生却常常被它们搞得一头雾水,满腹迷惑,因此,惯用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熟语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进行浅析,以探讨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熟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熟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的灵魂。
熟语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马当先”、“百闻不如一见”、“画蛇添足”等熟语都具有丰富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熟语也是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握了熟语的学生能够更加流利地和中国人交流,增强与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教学应被列为重要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教学的实施方法需要注意。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熟语,比如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在讲解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熟语的含义、故事和其来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熟语,并增加学生对熟语的记忆。
在演示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实际场景演绎熟语的使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熟语的用法。
在讨论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对熟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熟语的内涵,增加学生对熟语的理解深度。
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熟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施熟语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熟语。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更加重视熟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熟语是语言的精华,给语言增添了色彩
和韵味。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并提高他们
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
学进行浅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编写合适的教材对于熟语教学至关重要。
教材应该有机地融入熟
语教学。
教材中可以包含一些常用熟语的解释和例句,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熟语进行口语
和写作训练。
教材还可以提供一些与熟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典故故事、历史背景等,以
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运用熟语。
教学方法也是熟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活
动等形式进行熟语教学。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讨论熟语的意义、用法和文化背景,增强对熟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和游戏,如熟语接龙、熟语卡片
匹配等,激发学生学习和记忆熟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熟语教学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使用熟语的情况进行
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熟语的掌握程度。
评估可以包括对学生运用熟语进行口语对话和写
作表达的考核,也可以通过给学生设计熟语题目的测试来进行评估。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提高熟语的应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策略
汉语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常用的语言,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
习者的青睐。
熟语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
熟语教学既坚持依据汉语习惯性原则,又要遵循母语化教学原则。
因此,相关
内容的呈现,教师应该根据语境,以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地教授熟语,引导学生正确熟悉该熟语的用法,以促进他们全面地运用熟语,提高汉语表达的自然程度。
在汉语教学中,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是熟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可
以通过典型的练习活动,如谜语、对接等形式,以引发学生对熟语的学习热情。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编排丰富多彩的游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此外,汉语教学者经常会采用情景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熟语,充分发挥其自我
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通过转述、表格填空等方式,有助于建立对熟语的深刻理解。
熟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实施需要教师要秉承多元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提高汉语表述能力。
惯用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惯用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由多个单词组成的词组或句子,具有固定的语法和惯用的语义,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
在汉语语境下,惯用语的种类繁多,如成语、谚语、俗语等,这些惯用语在不同的场合中都有不同的运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目前对于惯用语的研究尚未深入,尤其是对于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足。
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教材和教法也需要更加成熟和完善。
因此,本文选取这一研究现状,希望通过开展惯用语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探讨,为惯用语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1.对汉语惯用语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探讨其基本概念、分类及语言特点;2.分析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探讨如何有效地在汉语教学中加强惯用语教学;3.制定针对性的惯用语教材和教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取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主要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惯用语的概念、分类、语言特点及其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实证调查则主要基于对外汉语课堂,对惯用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得一手数据,进一步分析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等。
四、论文框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惯用语的概念和分类,主要介绍惯用语的定义、分类和语言特点等;第三部分是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分析惯用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以及教材和教法的问题等;第四部分是对惯用语教学的实证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对惯用语教学的看法和经验;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本文将对惯用语教学做出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并对今后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展望进行展望。
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作者:李若水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2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汉语词语发音相近情况而难已理解的状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汉语当中包含大量的惯用语,所以如何向学生深入解析汉语惯用语的特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方法。
由于汉语当中存在大量的惯用语,所以学生对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掌握情况往往会差强人意,再加上惯用语在使用方法上具有复杂性特征,所以在一定時期内提高惯用语使用方式往往是学生面对的一个重难点。
虽然大量关于惯用语使用方法学习的教材与字典屡见不鲜,但是如何结合学生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口语性惯用语当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语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惯用语的来源非常广泛,而大多数都来自于行业用语谚语和地方方言,所以要想熟练掌握”惯用语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就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乃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对当前中国一些比较火热的行业有所涉猎。
这样一来,才能够理解好使用好惯用语。
灵活性与固定性,看似一对反义词,但实质上在汉语惯用语当中,二者皆有。
很多汉语词语是具有固定性特征的,当然也就有很多汉语词语带有灵活性特征,比如说“炒鱿鱼”,不仅可以只做一道炒鱿鱼的,菜还可以只被公司解雇;又比如说“开小灶”,既可以指做饭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指格外给某人一些好处或者优待。
2.1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任何一门语言教学当中,语境教学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惯用语教学而言,语境教学法更是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惯用语存在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
其中所存在的深层意义,往往会使人费解,而这些却是学生需要理解的关键所在。
将一个陌生的惯用语,拿出之后很多学生会首先去判断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然后放置于相关语境当中,结果是理解不通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策略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使用者。
随着世界的一体化和全球的信息交流,学习汉语成为备受欢迎的受教育行为,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成为当今受欢迎的教育学科,也成为各大高校研究重心。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熟语教学。
尤其是当今汉语流行用语的繁多以及汉语的俗语方言的多样性,熟语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对外汉语教学应当采取有效的熟语教学策略,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掌握汉语熟语。
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课程内容应当注重实用性,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
例如可以根据针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习者安排不同种类的熟语来进行汉语熟语学习,以满足学习者的具体需求。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应当采取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各种汉语熟语的真正含义。
例如,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故事、语境、游戏等来教授和记忆熟语,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使熟语学习更加容易融入日常用语中。
此外,熟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单词记忆和句子使用,以确保学习者掌握熟语使用规律和语言表示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着分练习的形式,逐步增加带有熟语的语境,让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习或者考核熟语。
最后,熟语教学中还需要强调熟语的文化内涵,像一般语言一样,熟语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这正是将对外汉语教学从普通课程中区分出来的重要标志。
因此,教师应当提供及时有效的检验学习者对熟语的文化深度认知,以保证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熟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综上所述,熟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让学习者在记忆和使用单词和句子的同时,掌握熟语的文化内涵。
只有在此基础上,学习者才能真正深入地掌握汉语熟语,提高汉语水平,为学习者在未来汉语环境中的正确理解提供保证。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
目前,惯用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所占的比例
小,甚至一些教学老师为了教学的方便只是用图片一带而过。而惯用语最能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外国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本文通过外国学生在学习中
文惯用语时的错误方法和有效解决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中的
惯用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常见惯用语使用错误
1.词性的误用
一般惯用语可以分为名词性惯用语、动词性惯用语和形容词性惯用语这三种
类型,一般来说,名词性惯用语多做主语、宾语,有时也可以做定语;动词性惯
用语常用作谓语、状语等;形容词性惯用语可以做谓语、状语、定语和补语。
比如:“他连拍马屁的事都不会做。”把“拍马屁”误用为形容词做了定语。再
比如:“他的儿子在考试中得了100分,他觉得很撑门面。”这就把“撑门面”误用
为形容词。再比如“我和小明相处得很好,刚认识就套近乎”。这把“套近乎”误用
成形容词性。
2.惯用语结构的偏误
许多学生对某些惯用语的结构拆分方法掌握不够准确,在学习中出现了偏
差。比如:“今天的演讲赛一个人也没有,演讲者和组织者只好爆自己的冷门。”
这句话在语义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而且结构的活用也出现了误差,在惯用语“爆
冷门”的动宾之间是不可以加入施事者的属格形式的。
3.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主语和谓语的搭配不当,比如:“演
讲马上开始了,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急得咬耳朵。”在“咬耳朵”的使用上就属
于主语和谓语的搭配不当。②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你不要走后门给他,他不
会答应。”“走后门”和宾语搭配不当。③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我心情不好,
只好乱弹琴地演讲。”“乱弹琴”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中心语和补语搭配不当:“他
参加活动八字没有一撇。”“八字没有一撇”和补语搭配不当。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有效策略
1.从语法角度讨论惯用语的教学
一般外国学生在使用汉语惯用语时存在最大的误区就是语法结构不清,如上
文提到的搭配不当、误带宾语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指出惯
用语的使用规则,能够把惯用语形象化,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
具直观性。惯用语的述宾结构是惯用语的最大特点,所以教师要对述宾结构的惯
用语进行详细分析,并举出实际例子,让学生实际体会到述宾结构的惯用语的使
用方法。
比如,在讲解“给颜色看”时,可以举“给……颜色看”等常用形式。在讲解“帮
倒忙”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形式是述宾结构,用法与“帮忙”一词差不多,
多作谓语等。
2.从语义角度讨论惯用语的教学
从语义的角度上来分析,惯用语的教学主要使用溯源详释法和直观呈现法这
两种方法。
溯源详释法需要教师追根溯源,从惯用语的来源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尤其
是一些具有独特历史性、文化价值性的内容,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可
以让更多学生感兴趣,学习起来更加简便。所谓直观呈现法,就是教师通过图片、
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地讲解语法知识,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去运用惯用语。
3.从语用角度讨论惯用语教学
惯用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更好地使用惯用语。 所以
在实际惯用语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教学的最主要目
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惯用语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在什么语
境下才能使用惯用语。比如“拍马屁”“炒鱿鱼”这些惯用语含有贬义或者只限于上
级与下级之间,所以避免在其他场合运用。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惯用语以后,可以参加一些实际的课外活动,比如举行座
谈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使用惯用语的真实环境。
4.从综合角度论论惯用语的教学
由于外国学生在惯用语学习上往往没有方向感,会出现一些偏误,所以要求
教师从语法、语义、语用多个角度综合归纳所学的惯用语。如教师可以开设相关
的惯用语的总结课,让学生更好地使用惯用语,以避免学生进入误区。
惯用语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外国学生中开展惯用
语教学有利于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洪妍.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2008,(1).
[2]孟繁杰.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