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746.95 KB
- 文档页数:64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工作票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第五章高空作业一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一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一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气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网工作人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附录4 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附录5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附录6 接触网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用工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用绝缘工具电气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力工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记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第5条从事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一、检修内容1.检修部位:接触网设备。
2.检修内容:(1)清理接触网上的积尘,检查网杆、网距、网板等部件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2)检查接触网上的螺栓、连接件是否松动;(3)检查接触网的支持和绝缘设施是否完好;(4)检查接触网的电气接触是否正常;(5)检查接触网的接地设备是否正常;(6)检杳接触网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二、操作流程1.开始检修前,应当对检修部位进行必要的标识,设置工作范围,并且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安全交底。
2.进行接触网设备的接地操作,确保电气安全。
3.分工协作,对接触网上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
4.清理积尘:使用纸巾或者软毛刷进行清理,避免使用金属刷或者硬毛刷,以免刮伤接触网上的部件。
5.检查螺栓、连接件的松紧程度,并按照需要进行加固。
6.检杳接触网的支持和绝缘设施:检查支持杆是否有破损、变形等情况,检查绝缘设施是否完好并保持良好状态。
7.检杳接触网的电气接触: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检杳,确保接触良好。
8.检查接触网的接地设备是否正常:检查接地设施是否接地良好、接地电阻是否正常。
9.检查接触网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检查设备的控制开关是否灵敏、接线是否正确,进行功能测试等。
10.确认所有检修工作已经完成,将设备恢复原状。
三、安全提示1.切勿进行带电检修,必要时应断开电源并进行接地操作。
2.在进行接触网检修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和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
3.当进行高空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网、安全绳等安全设备,并注意登高作业中的平衡和固定。
4.在进行接触网检修时,必须确保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集中注意力,加强沟通,并随时保持警惕。
5.在检修工作中,切勿随意修改或者拆卸设备上的零部件,必要时应得到确认并进行记录。
6.在检修结束后,必须保持现场清洁,并将设备恢复原样。
四、总结接触网设备是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元件之一,其安全和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线路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进行接触网检修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全面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确保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接触网工一日作业标准(本文中的时间仅作参考。
不同线路、区段的实际作业时间请参考运行图中预留的天窗时间进行调整)1.起床按照工区作业休息制度执行。
2.日间准备工作(1)接收次日计划工区日间值班人员于每日15:00前接收次日作业计划。
1)接受到日计划后,值班人员应及时告知工长(或副工长)。
2)工长(或副工长)根据工作内容及天窗数量合理安排各作业组人员并指定工作领导人及工作票签发人。
3)工长(或副工长)将安排的工作分工情况及时通知相关的工作领导人及工作票签发人,并告知作业项目、地点及人员安排,若涉及到轨道车配合作业,应同时通知轨道车当班司机。
(2)填发停电申请单、工作票15:30~16:00,工作票签发人填发停电计划申请单、工作票;1)若涉及使用轨道车配合作业。
段生产调度根据工区上报的停电计划申请单,按规定向路局调度所提报接触网作业车开行计划。
2)该时段内工作领导人组织轨道车司机应共同研究确定轨道车的调车运行径路、明确径路上每架信号机的显示方式,根据天窗计划中确定的停用信号机的范围及转线计划,并填写《一— 1 —次调车进路凭证核对表》、《转线计划表》。
(3)审核票据并上报1) 16:00~16:15由工作领导人对本次作业组的停电申请单、工作票进行审核,对有异议的地方应及时指正,若涉及使用轨道车配合作业,还应对《一次调车进路凭证核对表》、《转线计划表》进行审核把关,确认无误并签字后将工作票交由发票人确认、保管。
2) 16:15~16:20由值班人员将停电申请单及工作票通过网络及时上报段调度。
3) 16:20~17:00,段调度、机械室(调度科)分别对各工区上传的停电申请单、工作票、《一次调车进路凭证核对表》、《轨道车转线计划表》进行审核,停电申请单确认无误后上报路局供电调度;工作票、《一次调车进路凭证核对表》、《转线计划表》审核确认无误后反馈至工区。
(4)填写分工单工作领导人根据作业内容及工作票填写分工单。
铁道部文件铁运〔2007〕69号关于发布《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通知各铁路局:为规范铁路电气化安全和设备质量管理, 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设备质量和管理水平, 铁道部组织修订了《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现予印发(单行本另发),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铁运〔1999〕102号文发布的两项规程同时废止。
二○○七年年四月四日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程。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
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核备。
第3条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 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4条本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质量验收依据。
第5条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二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6条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负责全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监督、检查;制定有关规章。
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命令和标准,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制定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责和范围;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全局的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审批局管的新产品试运行和重要的设备变更;适时地安排好大修改造工程,增强供电能力,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供电(维管)段: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补充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制定各部门、车间的管理职责和范围;下达接触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好日常维修和大修改造工程;定期检查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制定改进措施,组织检查、评比和考核;组织技术革新和职工培训,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
接触网专业一次作业标准一、接触网测量、测温作业一次作业标准(一)管理职责1、测量、测温管理由技术科负责,负责对全段测量、测温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对各车间、班组测量测温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2、各车间负责对管内各班组测量、测温工作的安排和各班组测量、测温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发现设备问题的具体处理组织。
3、管内各班组负责测量、测温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对超标设备的具体处理工作。
(二)、测量、测温具体要求1、巡视测温贴片时主要观察测温贴片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粘贴测温贴片处设备达到60度变为黑色,达到70度变为绿色,80度变为红色。
2、每次测温前电话与相应变电所联系,应在单条馈线负荷电流大于450A,以及该供电臂上、下行负荷电流累加超过700A时进行测温,即所有测温必须在负荷电流突出的时段进行。
3、各班组测量、测温的数据必须及时记录,并对所测数据交班组负责人核对、检查、分析,超标值应及时上报,并安排处理。
4、各车间技术员要对每次测量、测温结果进行检查,并与前期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检查设备有无变化,判定设备变化情况是否影响运行安全,状态不符规定要求的,应及时拿出处理措施。
5、各车间在每月设备运行分析中,对测量、测温数据的检查、对比情况进行专项分析。
(三)主要设备测量、测温周期要求1、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接触线弛度及悬挂点处、跨中最低点处接触线高度,曲线半径在800mm以下的区段每季测量一次,其它每年测量一次。
2、测量支柱侧面限界,新立支柱每季不少于一次,跟踪测量一年。
既有支柱每年测量一次,同时与工务段对红线、数据标检查完善,在每年的9月底以前须测量完毕。
车间班组可根据管内支柱的运行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3、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每半年测量一次。
4、线岔测量,客车通道线岔每半月测量一次;其它与正线相关的线岔每月测量一次,其余线岔每季测量一次。
5、附加悬挂的弛度,每个锚段抽测不少于3处,每年测量两次,测量时间在每年夏季高温与冬季低温时。
铁路接触网工工作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工工作项目、内容、标准,适用于铁路接
触网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
《铁路局接触网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铁路局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3、基本工作要求
身体健康,无接触网工职业禁忌症,定期参加身体检查,符合
作业所要求的身体条件。
掌握从事接触网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熟知专业各类技术标准、检修工艺,并按标准进行检修;熟悉管内供电方式、设备及性能、运营状态。
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各种检修常用的工具、机具、安全防护用具、仪表。
掌握安全作业有关规定,按章作业,服从指挥;作业时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具。
掌握事故抢修的有关知识、处理程序和触电急救方法。
努力学好专业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持证上岗。
4、接触网工工作内容及标准
按《铁路职工奖惩实施办法》及各供电段相关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北京铁路局石家庄供电段文件石供电安全〔2010〕101号关于发布各工种《一日作业标准》的通知各车间:为规范作业行为,强化现场控制,结合有关新规章的要求,现将各工种《一日作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并予以发布。
请各车间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掌握具体要求,严格遵照执行,确保作业安全。
本文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发《关于发布<一日作业标准(试行)>的通知》(石供电〔2010〕70号) 、《关于修改接触网工一日作业标准的通知》(石供电安全〔2009〕114号)、《关于修改给水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的通知》(石供电安全〔2009〕201号)同时废止。
附件:1.网电工(接触网)一日作业标准2.网电工(电力)一日作业标准3.变电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4.变电职守员一日作业标准5.配电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6.接触网作业车乘务员一日作业标准7.管道工一日作业标准8.给水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9.汽车司机一日作业标准10.配件工一日作业标准11.其它工种一日作业标准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三日附件1:网电工(接触网)一日作业标准附件2:网电工(电力)一日作业标准附件3:变电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附件4:变电值守员一日作业标准附件5:配电值班员一日作业标准附件6:接触网作业车乘务员一日作业标准附件7:附件8:附件9:附件10:附件11:其他工种一日作业标准(变电检修、试验检修、变压器检修、给水设备检修、仪表、远动检修、主题词:安全标准通知抄送:各科室。
石家庄供电段办公室 2010年6月17日印发。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发动机、传动及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液压作业系统等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及检验、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82-2010重型轨道车技术条件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标准3 、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3.1NTC290、NTA855发动机(JW-4)3.1.1空气滤清器:壳体内外干净无尘,更换空气滤清器芯。
3.1.2发动机机油:1) 油底壳干净无杂质。
2) 油管挂架螺栓紧固。
3) 更换机油(机油标号满足发动机润滑要求)。
3.1.3更换机油滤清器。
3.1.4更换燃油滤清器。
3.1.5风扇工作状态:1) 所有风叶无铆钉松动、裂纹和碰弯变形现象。
2) 皮带轮无松动、磨损,润滑良好,转动灵活。
3.1.6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皮带无老化、龟裂,有老化龟裂时更换;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张力为(10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40±10)N。
3.1.7燃油箱:1) 燃油箱安装牢固,无渗漏,无开焊。
2) 燃油箱内清洁无杂质。
3) 更换油箱燃油粗滤器芯。
3.1.8水泵皮带张力:(8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30±10)N。
3.1.9更换水滤器芯,冷却水管无泄漏、无老化,必要时更换防冻液。
3.1.10喷油器行程和气门间隙符合要求。
气门间隙:冷调时进气门间隙为0.28mm,排气门间隙为0.58mm。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道部文件铁运〔2021〕69号关于发布《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通知各铁路局:为规范铁路电气化安全和设备质量管理, 进一步提高接触网设备质量和管理水平, 铁道部组织修订了《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现予印发(单行本另发),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铁运〔1999〕102号文发布的两项规程同时废止。
二○○七年年四月四日铁运〔2021〕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工作票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第五章高空作业一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一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一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气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网工作人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附录4 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附录5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附录6 接触网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用工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用绝缘工具电气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力工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记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接触网十项制度是指在铁路接触网系统中,对接触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接触网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提供电力,保障了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
接触网的安全和可靠性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制定和执行十项制度,对于确保接触网的正常运行及设备的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接触网检修制度接触网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接触网的隐患,保障接触网的正常运行,铁路部门建立了严格的接触网检修制度。
这项制度规定了接触网的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等要求,确保接触网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接触网电压制度铁路接触网的电压稳定性对于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接触网的电压水平在规定范围内,铁路部门对接触网的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了相应的电压控制制度。
这项制度要求及时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确保接触网供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三、接触网绝缘检查制度接触网绝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接触网系统的安全性。
铁路部门建立了严格的接触网绝缘检查制度,对接触网的绝缘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绝缘件。
这项制度要求检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检查,确保接触网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四、接触网接触系统维护制度接触网接触系统是接触网供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直接与电力机车、电力动车组接触,传输电力能量。
为了确保接触系统的正常运行,铁路部门建立了接触网接触系统维护制度,规定了接触系统的维护要求和维护周期。
这项制度要求维护人员定期对接触系统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确保接触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接触网保护系统检查制度接触网保护系统是接触网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设备,其功能是在接触网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及时切断接触网供电,并向列车驾驶员报警。
铁路部门建立了接触网保护系统检查制度,对接触网保护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
这项制度要求检查人员对保护系统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功能完好。
第一编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 2.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3.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4.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5.吊弦检修作业标准 6.电连接检修作业标准 7.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标准 8.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标准 9.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标准 10.线岔检修作业标准 11.绝缘子检修作业标准 12.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 13.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 14.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标准 15.软横跨检修作业标准 16.硬横跨检修作业标准 17.业标准 18.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标准 19.作业标准 20.作业标准 21.接地装置检修作业标
第一编、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
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力矩扳手、紧线器、钢丝套、滑轮组、大绳、橡胶锤(木锤)、温度计、手扳葫芦、钢锯(断线钳)、平挫、砂纸、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4.材料:吊弦和吊弦线夹、Φ镀锌铁线、Φ绑扎线、钢线卡子、示温片、黄油、补强线索、承力索接头线夹、预绞式接续条、电联结线、电联结线夹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四、质量标准 1.承力索的材质与截面须满足下列要求:容许载流量大于该区段的最大电流,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 2.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弛度允许误差:全补偿链悬挂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3.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承力索在直线区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 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地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限界值:标准值±200mm。 4.承力索的磨耗和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 (1)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2)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3)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必须切断重新接续。 5.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和下锚接头): (1)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安全值:不超过4个;锚段长度超过800m时,,安全值:不超过5个。 (2)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6.当用楔形线夹联结或固定各种线、索时,线、索的回头长度应为300~500mm,并用绑扎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宽度为100mm左右,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宽度不得小于20mm。 7.使用钢线卡子进行补强线与被补强的承力索固定时,断股两侧的钢线卡子各安装3个,且为两正一反或两反一正,严禁同侧的三个钢线卡子同方向安装;钢线卡子间距100mm,留头100mm,留头中间用铝绑线绑扎20mm。 五、步骤方法 1.检查内容 (1)用接触网DJJ激光测量仪(或测杆),测出定位处承力索相对于线路中心的偏移值。仪器操作,见激光测量仪(测杆)操作手册。 (2)确认半斜链型悬挂,直线区段承力索是否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是否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是否垂直于轨面连线。 (3)磨耗及损伤程度:检查承力索有无断股、损伤情况。 (4)锈蚀、腐蚀情况:检查承力索及联结部件有无锈蚀、腐蚀现象。 (5)用力矩扳手对各部件螺栓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2.承力索位置超标调整 (1)腕臂柱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平腕臂上做好标识,通过调整承力索座位置,使承力索位置达标。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①直线处,作业人员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 ②曲线外侧区段时,在支柱上底座处搭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芦,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 ③曲线内侧时,先摘除腕臂管帽,在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米长定位管,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在定位管上搭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后从承力索座内抬出承力索,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最后拆除手扳葫芦、插管。 (2)软横跨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上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松开斜拉线,通过调整上部固定绳上的定位环线夹,使承力索水平投影相对于接触线偏移达标。 在曲线处调整定位环线夹时,先在上部固定绳上相邻的定位环处或在支柱上搭手扳葫芦,使承力索卸载,然后再移动定位环线夹。 (3)在线岔、关节处调整时,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参数。 3.平腕臂悬挂点的检查调整 (1)平腕臂采用双槽承力索支承线夹(承力索支座)时,承力索应统一安装在支承线夹转角内侧的线槽中,另一线槽内安装同规格承力索线材。 (2)对于转换柱、道岔柱等非水平安装的抬高支腕臂承力索的安装,在支承(支撑)线夹内安装长度约为800mm的同规格承力索线材,其两端采用与线材规格线夹与承力索并沟联结。以后如有辅助线及承力索为铜及铜合金材质时,在线槽内安装均应安装同规格的铜衬垫。 4.承力索磨耗及损伤超限整修 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断股数达到总股数的20%及以下(如19股时断1-3股),用同型号、同材质的承力索对断股处进行补强处理。钢芯断1股及以上时,应截断重作接头。 5.采用锥套式承力索接头线夹作接头(如图1所示) (1)旋开线夹:对接头线夹规格型号及外观进行检查,确认与承力索型号一致,无裂纹和损伤,旋开接头线夹取出线夹内的楔子。 (2)穿线:将接头的承力索端部绑扎后剪成齐头,用钢锉锉平,达到光滑无毛刺;将左右两螺纹大楔套分别套入两边的承力索端头上。用木锤轻轻垂直敲打楔套,使承力索端头向线夹内穿绞线端部绑扎线随之向上移动,留在线夹外面。 (3)穿楔子:当承力索端头外露时,绞线外层自动松股散开,然后把楔子穿进承力索绞线的芯线股上去。同时将绞线外层的每股线自然、均匀分布在内楔子四周表面上;两手配合,一手向外拉承力索,一手顶紧大楔子,使内小楔子平端部外露于绞线端部2mm。 (4)紧固:两人配合把左、右两楔套对准线夹本体,先用手把住左、右两楔套,旋转线夹本体逐渐旋进线夹本体,直至用手旋不动为止。用三把450mm扳手,二把分别卡住接头线夹的左、右螺纹楔套六棱上,另一把扳手卡住线夹本体,两边扳手不动,中间扳手旋转紧固;用力矩扳手复合紧固力矩,使达到标准要求力矩。 (5)接头完毕,拆除留在楔套外边绞线上绑扎线。 6.采用2套双耳楔型线夹进行接头(如图2所示) (1)在断股处两侧各2m的位置安装紧线器,挂好手扳葫芦紧线使承力索卸载。将断股的承力索断点两侧绑扎后从断点处剪断。 (2)制作回头。回头长度约500mm,回头的绑扎长度为100±10mm,露头20mm。 (3)联结770型双环杆,拆除手扳葫芦和紧线器。 (4)安装短接电联结。 (5)检查两侧吊弦偏移,不符合要求时要按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六、安全措施 1.检修承力索的作业过程中不得踩接触线,使用作业车时不应顶接触线。 2.作业人员不应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悬挂的调整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跑的保护措施。 3.做接头时,紧线后一定要确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工作状态;接头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线夹安装正确并牢固可靠后,方可松动手板葫芦;松动手板葫芦时,要缓慢进行,不得发生冲击。在松动手板葫芦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线夹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处理。 4.锯断断开承力索时,辅助人员一定要扶住线索,防止线断时弹起伤人。 5.做接头紧线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中心锚结和补偿器状态。
2.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2双环杆 7710
0
1
4 3
图2双耳楔型线夹接头示意图 1.双耳楔形线夹;型双环杆;3.短接电联结线;4.电联结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