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运行管理与检修规程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1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工作票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第五章高空作业一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一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一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气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网工作人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附录4 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附录5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附录6 接触网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用工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用绝缘工具电气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力工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记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第5条从事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pptx《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九条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出现不允许的偏差或发生故障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必要修复,以恢复接触网系统正常功能的过程。
普速接触网维修分为一级修(临时修)、二级修(综合修)两级修程。
第十条达到或超出限界值的一级缺陷纳入一级修(临时修),由运行工区及时组织修理;达到或超出警示值且在限界值以内的二级缺陷纳入二级修(综合修),由维修工区按计划修理;标准状态是设备最佳运行状态,作为新线投运、大修改造质量验收的依据。
第十一条铁路局、供电段应定期组织接触网动态运行质量评价和设备整体技术状态质量鉴定,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三章运行管理;第十三条供电段供电车间、检测车间和维修车间及工区的设置原则。
供车间管辖运营里程以120~180km 为宜,枢纽地区宜单独设置。
供电车间下设运行工区。
运行工区管辖运营里程以40~60km 为宜,山区、隧道密集区段可适当缩小,接触网运行工区单方向管辖距离不宜超过30km,枢纽及区段站可单独设置。
检测车间一般设置在供电段所在地。
检测车间可按照 6C 系统的运用、维护和数据分析等职能设置检测工区。
维修车间承担的维修任务以单线区段不超过 500 延展条公里、双线区段不超过 1200 延展条公里为宜。
维修车间下设维修工区,一般设在维修车间所在地,根据管辖范围可在异地增设。
;第十四条供电车间、检测车间和维修车间主要职责:供电车间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组织接触网一级修(临时修),跟踪验收维修质量。
检测车间负责供电段 6C 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工作,以及供电段 6C 系统检测装置的维护、运用、管理和检测数据分析。
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置配置标准见附件1。
维修车间负责接触网二级修(综合修)工作,采用集中修方式组织。
《接触网运营与维修》讲义08级供电专业用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岗位培训教材-《接触网检修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组织编写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第二篇运营与维修第五章接触网的运行与监测第一讲5-1接触网运行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作业:1、什么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的“三定、四化、记名检修”?2、接触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哪6个方面?一、运行管理的方针城轨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实行“三定、四化、记名检修”的管理模式。
1、“三定”:就是定设备、定人(或班组)、定检修周期和范围。
(1)定设备:把电气设备的管理范围按工种划分清楚,明确分界点,以防止漏检漏修。
(2)定人(或班组) :把设备的保管、维护和检修任务落实到人(或班组),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从而加强工作责任感,以利于提高质量,减少事故。
(3)定检修周期和范围:根据不同的设备修程,确定其检修周期和范围,以实现计划检修。
2.“四化”:就是作业制度化、质量标准化、检修工艺化、检修机具和检测手段现代化。
(1)作业---制度化:指检修作业和设备操作要按规定程序和安全制度执行。
(2)质量---标准化:按技术要求精检细修,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3)检修---工艺化:是坚持按工艺要求进行检修,保证质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检修机具和检测手段---现代化: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装备进行检修和测试,以适应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3.记名检修:就是记录检修者和验收者的姓名,要求检修者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提出检修依据,采取针对性措施,按工艺检修,并做到修前有计划,修中有措施,修后有结语。
二、运行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接触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正常运行、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设备检修、运行分析、技术资料管理和人员培训等6个方面。
1.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工作即按规定周期对接触网进行监测:包括巡视、检测、全面检查和非常规检查四个方面的内容。
2.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在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要迅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