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文2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2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2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2 我多想去看看

《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随文认识12个生字,认识足字旁;会写“北京”两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好感叹句和长句。

3.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

4.学会用“我多想……”表达心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足字旁;会写“北京”。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和长句。

难点:

1.读懂课文,提取明显信息。

2.学会表达心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ppt展示图片)外面的世界这么美丽你想去看看吗?生:想。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引入课题)

2、齐读课题。正音:“看看”是叠词,后一个读轻声。

3、修改课题:我想去看看,对比读,体会“多”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4、再读课题,选择对应感情的标点符号。初步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

5、介绍文中两位小朋友,通过帽子来区分民族特色。

6、初读课文

7、引出问题。

(1)他们想去哪里看看?

(2)他们想去看什么?

(3)数一数,课文有几个段?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眼,透过题目大致了解课文的脉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读准字音、有感情朗读是基本要求,因此,从题目入手,读好叠词,体会“多”字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读出感叹语气,可谓见缝插针,教学落到实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心愿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汇报找到的课文信息:

(1)课文有几个段?(2段)

(2)他们想去哪里看看?“北京、新疆”,指导读准后鼻音。

(3)他们想看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天山、雪莲”,指导读准翘舌音。

3、用完整的话说清楚“谁想去哪里看什么。”引出心愿。

4、集体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想、告、诉、广、非、常、壮、观。(带拼音)

(2)请小老师来带读。

(3)出示去拼音生字。(指名读)

(4)游戏巩固生字。

5、指导书写“北京”。

(1)出示生字。带领学生用“三看法”观察字形: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压线画。

(2)学生观察后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笔画。

(3)老师示范,学生用手指跟写。

(2)学生描红写字。

(3)指名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并且提取相关信息,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力培训。学生汇报时出示生字,是随文识字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认字和写字是低年级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要落到整体学习中。)

三、学文悟情,读懂心愿

1、出示全文。全班齐读。

2、认识“路”字。

(1)引出“路”字。

(2)观看课件“路”的字形演变。

(3)引出足字旁。观看足字演变,认识足字旁,了解足字旁与脚有关。

(4)认识其它带有足字旁的字:跳、踢、跑……

3、回到课文,图文分辨两名小朋友走的不同的路,补充()的路。

4、加上动作理解: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

5、理解“遥远”,指导读好句子。

(1)沿着路走,就会看到什么?指名读。

(2)思考:从新疆出发到北京,远吗?

(3)课件演示,地图上从新疆到北京,对比四种交通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感受“遥远”。

(4)有感情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

6、理解“雄伟”,指导读好句子。

(1)出示图片,对比感知“雄伟”指的是建筑物的宏伟。

(2)男女生比赛读:雄伟的天安门。

7、看视频,感受“壮观”,指导读好句子: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8、填空:()的升旗仪式

9、指导读长句,初步了解节奏线。齐读。

10、了解感叹号,指导读好感叹句。

(1)引读:

(师)原来天安门这么雄伟,怪不得我说:

(生)我多想去看看!(ppt)

(师)原来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怪不得我说:

(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ppt)

(2)仔细观察标点,知道重复的话,后半句读得比前半句重。齐读。

11、把第一小节变成诗歌,师生合作读。

1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根据诗歌填空提示来提取内容。

13、学生当小诗人,从第二节找到合适的词语填一填,再说一说。

14、播放图画,感受天山一年四季的美。

15、出示雪莲图片,学生观察并填空:()的雪莲。

16、指导朗读: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设计意图:继续随文认识路字、足字旁、遥远、雄伟、壮观。通过字源演变,学生清晰知道足字旁的来历,并且迁移到认识带有足字旁的生字,一箭双雕。“遥远、雄伟、壮观”都是抽象词语,只能让学生意会,通过看图、看视频、列数字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更好地指导朗读,在理解中朗读感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分享心愿

1、仿写练习。

(1)出示句式。我多想去()看看,那里有()的()。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2)同桌之间练说。

(3)全班汇报。

2、布置作业:制作心愿卡。用“我多想……”来开头写心愿。

(设计意图: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从第一节的剖析,到第二节的帮扶,到最后环节的放手,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我想去哪里看看”的心愿。不但能说,还能写,切切实实地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节课里,一篇课文里。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一年级下语文2.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 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课文②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封辞职信,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辞职原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师:不错,世界那么大,你要知道白峰仅仅是世界的某个小角落,那你想不想出去看看,看看其他地方的美景呢? 师:很好,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两个小朋友,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北京告诉天安门非常壮观广场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复沓,让课堂弥漫诗意之美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案内容】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文本解读】 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我”想去遥远的北京城看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一句“我多想去看看”,不仅表达了向往北京的强烈愿望,也道出了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课文,识字不多,文中有一句长句子比较难读,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再加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因此教案的重点是恰当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观看升旗仪式的录象,理解“壮观”等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让部分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让学生欣赏北京风光,观看升旗仪式和北京吉祥物的动画片,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中激起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和热爱。【教案目标】 1、通过观看升旗录象,读好一个长句子,并理解“壮观”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感情朗读和多媒体辅助教案,激发对北京的向往和热爱。 【教案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升旗仪式的录象、北京福吉祥物的动画片。 【教案流程】 板块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今天它们听说老师要来给你们上课,就连忙跟过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谁还能给它们找个朋友呢? 课件出示: 想城安路广升旗走北 告诉京能 想:你知道这个生字宝宝的伙伴是谁?“足”:这个字宝宝的第7画是什么呢?给你们猜个谜语,牛的尾巴被咬了一口,打一个字?“升”的第1画是什么? 2、最后老师要送你们一个词“能干”,你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还能再响亮一点吗? 3、是啊,有位小男孩很想很想到北京去看看,他到底想去北京看什么?请小朋友放出声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重点,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的学1 / 4 习兴趣,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板块二:回环复踏,激发情感 1、学习第一句 ①他想去看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多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难点: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课前准备: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老师相信那里一定非常美。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课件出示北京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你们知道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新疆小朋友,一位是北京小朋友【板书:新疆北京】,他们两个人可有意思啦,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

看看,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都做好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将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请到大屏幕上来了,这样你还认识吗? 1、带拼音认读生词(自己练读,指名拼读,) (1)自己练习拼读一下,谁想拼读?(指名读) (2)不拼读的话,谁会读?(指名读)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领读) (4)还有谁想读?这么多想读的,那就大家一起读(齐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把他们头上的拼音帽子给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 (同桌合作读,提读,男女生读) 3、去熟字认生字 师:去掉他们身边的朋友,剩下的字你还认识吗? 自由读,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 师相机指导认识足字旁 4、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家读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谁想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适当的点拨识字方法

我多想去看看(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想、能”等13 个生字,认识“心”字底,会写“广、足”等4 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想、能”等13 个生字,会写“广、足” 等4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少年儿童特别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 2—3 位同学回答,教师随机展示图片)看到这么漂亮的风景,你有什么想说一说的吗?(学生可能会说: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 课《我多想去看看》,齐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学会方法 1. 带拼音读字词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让学生们自己先读一读,指生领读,想一想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字音?(平舌音、翘舌音、后鼻音等)找2—3 位同学领读。 2. 去掉拼音读词语

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指名读、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男女声读、齐读等等。 3 、去掉词语读单字 打开生字条,同桌之间互相查读,把不会的字圈出来,汇报交流,帮老对说书他哪个生字不会,学生指出来,教师顺学而导,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教师进行有重点的补充,比如“心”字底的讲授,先举例说明哪些字也是心字底的,然后说说心字底的来历) 4 、换语境读词语 本课的生字换了不同的词语,学生读词语,采用老对读、男女生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 5、同义字的理解对于本课出现的升字和它的同音字生和声进行字的选择与理解,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问:生字藏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练习一遍,教师指名读,纠正字音。让学生想一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教师问你从文中哪儿知道的?)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教师提问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学生回答)那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渴望去北京看看)通过哪句话看出来的呢?(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你再读这句,要怀着向往之情。那为什么小朋友这么向往呢?(学生可能会答:北京很漂亮,教师引导还因为北京是首都)通过图片感受

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组第2 课。 【文本解读】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新疆孩子想去遥远的北京城看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课文,识字不多,文中有一句长句子比较难读,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再加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和新疆,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恰当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和新疆的风光,观看升旗仪式的录象,理解“壮观”等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让学生欣赏北京和新疆的风光,观看升旗仪式,自读自悟、感情朗读中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重点) 2、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学准备】 北京和新疆的风景图、升旗仪式的录象。 【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

1、激趣导入 老师讲述“冰花男孩”的事迹导入课题。(齐读课题)板块二:自主学习是啊,有位小男孩很想很想到北京去看看,有位小朋友想到新疆去看看,请小朋友放出声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划出写他们到底想去看什么的句子。(指名读相关句子)板块三: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学习第一句 ①他想去看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②理解“遥远” 、“壮观” 你知道“遥远”是什么意思吗那怎样读才能读出很远很远你听老师读,(师范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 ③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早上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歌声中飘扬的五星红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想看升旗仪式吗(播放升旗仪式录象)④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⑤是啊,刚才我们看到了威武的解放军叔叔,听到了瞭亮的国歌,难怪妈妈说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⑥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你也想去看吗

人教版一年级上《我多想去看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 2、学科:语文(人教版) 3、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4、课时:2 5、生课前准备: 初读课文,了解儿歌大意。 6、师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题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本文才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在情景与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通过引导,让学生能更深一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培养爱国思想。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北京风光图或录象片和升旗仪式的视频,在百度中搜索《我多想去看看》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北京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我多想去看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个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升旗仪式产生切身体验。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为孩子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以读代讲法: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弯弯、北京、天安门、多想”等词语。较难的词,如“遥远”,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时间,路途非常远。可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领悟“壮观”的意思。“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愿望。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描写了两位小朋友通过妈妈和爸爸的介绍,了解了北京城和新疆的美丽景色,从而萌发出“我多想去看看”的强烈愿望。 课文以小朋友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呈现,非常富有儿童情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天安门和升旗仪式以及新疆的天山、雪莲花缺乏了解,要通过视频、图片等给学生直观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12个会认生字,巩固识字成果。会正确书写“北京”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注意读好感叹句。 3.积累文中的短语,能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并和同学交流。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感叹句,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北、京”两个生字。 难点: 能以“我多想……”开头写下心中的美好愿望,和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等。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北京城真美啊! 预设2:我想到处去走走、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中感悟、随文识写 1.和同伴一起朗读全文,做到读音正确。 2.请“小老师”带读本课生字词。 3.读中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标一标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2)指读第一句 师:弯弯的小路什么样?出示图片。 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 预设1:弯弯的小溪 预设2:弯弯的月牙 预设3:弯弯的眉毛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句。 (3)自由读第二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直观指出从新疆到北京的路线,帮助学生理解“遥远”一词。 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请你用直线画下来。 预设: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教师播放升旗仪式,让学生体会“非常壮观”。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句。男女生赛读。齐读。 (4)出示北京其它代表性景观图片让学生观看:鸟巢、颐和园等。对于新疆的小朋友来说,天安门的雄伟壮观深深吸引着他,北京的美景深深吸引着他,所以他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城市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上美丽的雪莲花。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 《我多想去看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它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设计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学习朗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教学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3、能力培训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在电子留言板上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想。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学情分析】 1、知能基础: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在资料城拓展阅读,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2、信息技能基础:本班学生阅读能力较好,但打写速度较慢。 【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ppt演示文稿,跨越式资源网 2、学生用的资源:跨越式资源网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l 资源准备:ppt演示课文生字词; 1、[师引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美丽的小山村里认识了小山,他有一个愿望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仪式,你们想去吗?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字词,我们就可以拿到去北京参观的票了。(出示ppt演示课文生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去旅游的情景一为激发学习兴趣二为达到复习生字词的目的 二、以情育情,朗读感悟

2--我多想去看看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足字旁”;会写6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练习在读中提取关键信息。 3.读写迁移,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体验感受文中新疆儿童爱北京、向往北京以及北京孩子向往天山的强烈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随机识字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北京吗?北京可是好地方。它是我国的首都。那里有见证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广场,有气势雄伟的长城,有现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有曾经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北京还有很多特色景点,说也说不完。 2.认读生字。 师:北京除了景色美之外,它还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两张地图,认读“京、安、门、广”等字。 师:人民大会堂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大型集会召开的地方,很多重大的决策就是在这 里讨论、商议诞生的。 3.启发谈话。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揭题读题。 师:是呀,相信每个小朋友都在心里说:“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认读“想”。指 导读课题) 5.朗读课文。 师:有一个新疆小朋友,他和你们有着同样的心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借助拼音,小声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1)独立读。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拿笔圈出来,然后借助“拼音宝宝”,力求读准字音。 (2)合作读。 师:读给同桌听一听,有不会读的字词,互相帮一帮。 设计说明: 学生自由朗读,形成整体感知,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第一段随文识字 1.谈话引入。 师:读了课文,你找到那个想去北京的孩子了吗?(第一段中的“我”)他住在哪里?(天山) 2.介绍天山。 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到新疆和北京,理解“遥远”的意思。 师:天山位于新疆,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脉。从北京到新疆差不多横穿了整个中国, 路途十分遥远。 3.教学“告诉”。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 本文是关于《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时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足”和“走” 2、品词析句,理解“弯弯”“遥远”“壮观”的意思。 3、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我多想去看看》,板书。想去哪里看看?小朋友想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卡。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3、课件出示:弯弯的山路。沿着弯弯的山路读生词。 4、欣赏北京图片。 二、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妈妈和小男孩说了什么? 2、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就能走出大山。 1)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用“弯弯的小路”而不用“弯的小路”? 3)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 4)指导朗读 3、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指名读。齐读。 2)“遥远”是多远呢?出示地图,讲述。哪些地方离我们是遥远的? 3)出示升旗仪式的图片,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在国歌声中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 4)指导朗读。

4、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小男孩为什么说了两次? 2)“我多想”句式练习。 3)指导朗读。 三、拓展 1、欣赏今日北京风光。 2、再读课题 3、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写字 1、生观察,师范写。 2、生写,师指导。 反思: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饱含爱国热情的现代诗。教学时我让学生欣赏北京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受到情感的熏陶。课上我抓住了“弯弯的”“遥远”“壮观”三个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于每一处都花了不少时间,学生的理解也基本上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在朗读方面学生还不够投入,如果能增加老师的范读,我想学生能读得更好。课文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想让学生回过头来整体把握课文,如果这时能够让学生读课文一遍,再引导学生交流我想也会更好。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 我多想去看看

爱祖国 我们爱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地大物博,我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河()的花朵 ()的泥窝()的祖国 2.儿歌中有个词语是说祖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这个词语是。 3.仿写句子。 说:“祖国有。” 说:“祖国有。” 4.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胜古迹,你知道哪些名胜古迹呢?快来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示例:清清甜甜温暖伟大 2.地大物博 3.示例:小蚯蚓黑黑的土地花蝴蝶艳丽的花丛 4.示例:北京故宫、长城;杭州西湖;安徽黄山等。 小小的希望 金波 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 我真希望有那么一天:小鸟能听懂我的话,我也能讲小鸟的话。那样,我就可以告诉它们:不要往那边树林里飞,那边有个举着猎枪的人;也不要到这里来,这儿,张着捉鸟的网。 我要和小鸟一起飞到另一片树林里。我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望着头顶上绿叶间的小鸟,我们用彼此都能听懂的话,交谈着春天、树林、花朵,还有越来越多的花园。 1.照样子,说一说。 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花园 越来越高 越来越()

2.“我”想告诉小鸟什么呢?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我”要和小鸟一起飞到另一片树林里,一起交谈()。 A.春天、草地、花朵和花园 B.春天、树林、花朵和花园 C.春天、绿叶、花朵和花园 4.你想对张着捕鸟网的人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越来越高的小树苗大越来越大的雨 2.不要往那边树林里飞,那边有个举着猎枪的人;也不要到这里来,这儿,张着捉鸟的网。 3.B 4.示例:鸟是人类的朋友,请爱护鸟,不要捕杀它们。

我多想去看看一年级写话100字200字

我多想去看看一年级写话100字200字我多想去看看一年级写话100字200字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一6班陈馨妍 妈妈告诉我,坐着飞机就会走出常州。遥远的云南,有一片美丽的洱海,洱海上的海鸥非常调皮。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云南。遥远的四川,有美丽的九寨沟,九寨沟上流淌着五颜六色的湖泊。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一6班管文山 我多想去北京,看看那雄伟的天安门,逛逛金碧辉煌的故宫,爬爬举世闻名的长城。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四川,看看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吃吃正宗的成都火锅,感受一下喜欢吃辣的人们的热情。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多想去看看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一6班朱瑾 奶奶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常州,来到遥远的东北,去看看那的雪有多大,我对奶奶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爷爷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东北,来到遥远的山东,去看那蔚蓝的大海,我对爷爷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一6班陆懿潇 妈妈告诉我,沿着白白的马路,就会走出常州。遥远的南极,有美丽的冰雪,雪地上有可爱的企鹅。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长长的运河,就会走出常州。遥远的上海,有美丽的大海,大海上有漂亮的轮船。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一6班张璨 妈妈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常州。遥远的哈尔滨,有个美丽的雪乡,那里是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奶奶告诉我,沿着长长的高速公路,就会走出常州。遥远的海南,有金色的沙滩,沙滩上有许许多多五彩斑斓的贝壳。我对奶奶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美丽的祖国,地北天南,幅员辽阔,我多想去看看。 点评:稚嫩的语言,简单的句子,包含了孩子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对孩子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盼望着,能够走出这一方天地,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看看。 (指导老师:夏英)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原文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原文 导读: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

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部编版一下2《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 2.会写“会、走、北、京、门、广”6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新疆、热爱祖国大地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新疆、热爱祖国大地的感情。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齐读、赛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由一首诗歌改编,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爸爸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想到天山去看洁白的雪莲。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课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

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学生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在朗诵中感受。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北京、新疆,在朗诵中感受北京、新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新疆,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新疆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师:小朋友,听过这首儿歌吗(板书词语:北京、天安门。指名读、齐读词语:北京天安门) 北京在哪儿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课文

一年级上册《我多想去看看》课文 《我多想去看看》说的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原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天安门,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预设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象片。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 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见过吗?你想去看看吗?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于是,他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呢?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指名读喜欢的句子,检查字音。 3、你读懂了什么? (1)小男孩住在大山里,特别想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2)理解遥远(从大山里到北京城要坐上几天的火车,与远比较); (3)理解壮观,通过观看录象理解(人多、解放军叔叔的威武……)难怪这个小朋友要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这句话。(提倡个性朗读) 三、再读课文,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很会学习,读懂了课文,你认为怎样能把这篇课文读好,你就怎样读?能背诵的就背诵。(自由尝试) 2、指名朗读,评价交流。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课文。 四、练习读我会读中的句子。 刚才课文读得这么好,这些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一写。 指导学生写四个生字。 六、课外延伸。 1、你对北京除了想看天安门广场上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想看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班级:522 姓名:尹慧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 3、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4、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 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那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 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6、学习一、二两句话 学生各抒己见: ⑴第1句:孩子的家在大山里,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 ①齐读句子 ②正因为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所以他才会说“我多 想去看看”谁能有感情地读读山里孩子的话。 ⑵第2句:北京城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理解“遥远”: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儿的“遥远”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来帮帮我? 理解“壮观”(放录像) ①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 你看到了什么? ②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③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④齐读这一句话。 ⑤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北京风景图、天安门升旗图、天安门升旗仪式录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4、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请大家打开课本,老师读一遍课文,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后谈谈你听懂了什么? (2)、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然后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把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给生字加上拼音。 (3)、读生字比赛: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同桌检查。指名读。 (4)、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心”心字底 (5)、猜谜语:想:木目心;告: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安:宝盖下面一女孩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些生字,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北京的礼物,你们想看吗?展示课件,增强感受。) 三、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出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5、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五、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多想去看看》拼音版原文

《我多想去看看》拼音版原文 2 我w ǒ多du ō想xi ǎn ɡ去q ù看k àn 看k ān 妈m ā妈m ā告ɡào 诉s ù我w ǒ,沿y án 着zhe 弯w ān 弯w ān 的de 小xi ǎo 路l ù,就ji ù能n én ɡ走z ǒu 出ch ū天ti ān 山sh ān ,遥y áo 远yu ǎn 的de 北b ěi 京j īn ɡ城ch én ɡ,有y ǒu 一y ì座zu ò雄xi ón ɡ伟w ěi 的de 天ti ān 安ān 门m én ,广ɡu ǎn ɡ场ch ǎn ɡ上sh àn ɡ升sh ēn ɡ旗q í仪y í式sh ì非f ēi 常ch án ɡ壮zhu àn ɡ观ɡu ān 。我w ǒ对du ì妈m ā妈m ā说shu ō,我w ǒ多du ō想xi ǎn ɡ去q ù看k àn 看k ān ,我w ǒ多du ō想xi ǎn ɡ去q ù看k àn 看k ān ! 爸b à爸b à告ɡào 诉s ù我w ǒ,沿y án 着zhe 宽ku ān 宽ku ān 的de 公ɡōn ɡ路l ù,就ji ù会hu ì走z ǒu 出ch ū北b ěi 京j īn ɡ。遥y áo 远yu ǎn 的de 新x īn 疆ji ān ɡ,有y ǒu 美m ěi 丽l ì的de 天ti ān 山sh ān ,雪xu ě山sh ān 上sh àn ɡ盛sh èn ɡ开k āi 着zhe 洁ji é白b ái 的de 雪xu ě莲li án 。我w ǒ对du ì爸b à爸b à说shu ō,我w ǒ多du ō想xi ǎn ɡ去q ù看k àn 看k ān ,我w ǒ多du ō想xi ǎn ɡ去q ù看k àn 看k ān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