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菌阳肺结核和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1
初治菌阳与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的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初治菌阳与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的对比,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医师通过临床路径实践,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疗效率,从而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进程,配合医院顺利开展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早日恢复健康!1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治菌阳肺结核(ICD-10:A15.001)。
1.2诊断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o结核病分册》。
①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②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③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④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⑤既往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抗结核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
1.3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o结核病分册》。
①药物治疗:?訩推荐治疗方案:2HRZE/4HR或2H3R3Z3E3/4H3R3(H:異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强化期使用HRZE方案治疗2个月,继续期使用HR方案治疗4个月。
?訪疗程一般6个月。
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訫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②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
1.4标准住院日为21~28d。
1.5进入路径标准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001初治菌阳肺结核疾病编码。
②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3篇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肺结核的治疗用药方案篇1(一)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新涂阳和新涂阴肺结核患者可选用以下方案治疗。
1. 2H3R3Z3E3/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
全疗程共计90次。
2. 2HRZE/4HR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
用药6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用药120次。
全疗程共计180次。
注:① 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到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应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第3个月末增加一次查痰;如第5个月末痰菌阴性则方案为3H3R3Z3E3/4H3R3或3HRZE/4HR。
在治疗到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仍阳性者,为初治失败。
② 如新涂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任何一次痰菌检查阳性,均为初治失败。
③ 所有初治失败患者均应进行重新登记,分类为“初治失败”,用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治疗。
④ 儿童慎用乙胺丁醇。
⑤ 对初治失败的患者,如有条件可增加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化疗方案。
(二)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1. 2H3R3Z3E3 S3/6H3R3E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用药90全疗程共计120次。
2. 2HRZES/6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6个月,用药180次。
全疗程共计240次注:① 因故不能用链霉素的患者,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即3H3R3Z3E3/6H3R3E3或3HRZE/6HRE;② 如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仍阳性,使用链霉素方案治疗的患者则应延长一个月的复治强化期方案治疗,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即3H3R3Z3E3S3/6H3R3E3或3HRZES/6HRE;未使用链霉素方案的患者则应再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期,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即4H3R3Z3E3/6H3R3E3或4HRZE/6HRE,均应在第3个月末增加一次查痰。
肺结核门诊诊疗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病症〔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病症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2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21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①有肺结核可疑病症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2〕临床诊断病例。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①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病症;②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④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⑤痰涂片3次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确诊病例①痰涂片阳性肺结核。
凡符合以下3项之一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仅培阳肺结核。
同时符合以下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ICD-10:T56.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7-2015《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参考《中华职业医学》(何凤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临床职业病学》(赵金垣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职业史:有长期密切的镉及其化合物职业接触史,接触时间原则上不应低于1年;2.临床表现:可有头晕、乏力、嗅觉障碍、腰背及肢体痛等症状;3.尿镉测定:连续两次高于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即连续两次>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4.下列检查任何一项有改变:(1)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含量在9.6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以上,即≥9.6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2)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含量在 5.1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以上,即≥5.1μmol/mol肌酐(1000μg/g肌酐)。
5.需排除以下疾病:药物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癌药、多粘菌素等)和其他重金属(汞、铅和铀等)中毒所致肾小管功能障碍,溢出性蛋白尿,Wilson病,特发性Fanconi 综合征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GBZ17-2015《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中华职业医学》(何凤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临床职业病学》(赵金垣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调离接触镉及其他有害作业,戒烟。
给予适当营养,尽量避免上呼吸道及其他部位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及易于诱发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磺胺类及非固醇类消炎药等。
治疗上以中西医综合疗法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对症处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防治骨痛、骨质疏松,及辅以理疗等。
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
方法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了解日常护理工作。
结果纳入临床路径的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均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活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标签:肺结核;临床路径;护理2012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印发《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和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临床路径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化住院流程。
我院于2012年9月起按照新的规范正式实施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
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纳入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探讨护理工作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患者共83例(男性41例,女性42例),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4.1±16.163)岁。
1.2方法1.2.1护理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具体工作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中护理工作的要求,第1阶段(住院第1~3d)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医院制度,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留取各种标本,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并协助患者完成。
重点讲解肺结核消毒隔离要求,如何留取合格痰標本及留痰场所的选择。
第2阶段(住院期间)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护理安全措施到位,重点做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第3阶段(出院前1~3d)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进行复查,重点做好出院前指导。
第4阶段(出院日)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向患者转交医生开具的肺结核患者转诊单,嘱咐患者与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联系,完善肺结核临床路径表单。
复治肺结核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年版)⼀、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对象。
第⼀诊断为复治肺结核(ICD-10:A16.2)。
(⼆)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卫⽣⾏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1. 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或⾎痰、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减低或粗糙、肺部啰⾳等。
轻者可⽆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5.既往抗结核治疗时间⼤于1个⽉。
(三)治疗⽅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0年版)》。
1.药物治疗⽅案:(1)推荐治疗⽅案:2SHRZE/6HRE 或2H3R3Z3E3S3/6H3R3E3或3HRZE/6HRE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胺丁醇,S:链霉素)。
强化期使⽤SHRZE⽅案治疗2⽉,继续期使⽤HRE⽅案治疗6⽉;或强化期使⽤HRZE ⽅案治疗3⽉,继续期使⽤HRE⽅案治疗6⽉。
(2)若患者既往多次抗结核治疗或治疗失败,根据⽤药史选择⼆线抗结核药物制订经验性治疗⽅案。
(3)获得患者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应转为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路径进⾏治疗;其他耐药类型患者根据耐药谱以及既往治疗史选择合理治疗⽅案。
(4)疗程⼀般8个⽉。
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特殊患者(如⼉童、⽼年⼈、孕妇、使⽤免疫抑制以及发⽣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根据患者存在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为28-35天。
(五)进⼊路径标准。